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是’人,‘斯’人》论

2022-10-31 06:37 作者:老农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是’人,‘斯’人》论

孟子有一篇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文章,这就是《孟子·告子下》,全文如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事隔两千多年,最近因为文中的一个字引起了网上的热议, 并冲上了热搜,这个字就是‘斯’字。

一则怀疑、校勘文教社课本文字的视频,却引爆了全网,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是及于毒教材事件的后续发酵。视频一发,网友们纷纷回忆自己上学时学的是“是人”还是“斯人”。有人调查,百分之九十四的人,学习、背诵、记忆的都是‘斯’人。只有百分之五的人,记忆的是‘是’人。百分之一的人记不清。有媒体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出现过“斯人”。于是“是人”派有人查阅古籍,拿出十三经注疏本《孟子注疏》、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清人焦循的《孟子正义》,都写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有人又找来61年以后人教社出版的课本,也证实了人教社所言非虚。而有一位专家没棱两可的表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语言文字流变”。还有位网友说,这是曼德拉效应,是集体失忆现象。真是众说纷纭。“斯人”派有人也从北京、武汉等地方出版的语文课本中、辅教课本《思想品德》中、多种出版物中、书写卷中、借用句中找到了证据,有的还信誓旦旦地说: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我学过的也是‘斯’人。真是一字激起千层浪!

我记忆当中学的也是“斯人”,读物中见到的也是“斯人”,怎么文教社出版的课本中却是“是人”呢?都不要怀疑!文教社出版的语文课本确定是“是人”,是有据可依的!人们也不要怀疑自己的记忆,你学过、背过、见过的课本读物都是“斯人”,也是有据可依的!这皆是因为文教出版社与地方教育出版社校字产生差异的结果。孟子是战国时人,到南宋朱熹作《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时,已过去一千三百多年了,在这一千三百多年当中,就已经流传着两种印本。从秋流传下来的书籍文章中,多处见到过“斯人”,而从未见到过“是人”。所以,“斯人”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形成了主流。朱熹作《孟子集注》时虽采用了“是人”之说,但一人之手,难掩众人之口,一家之词,也难服众人之心。至后的许多民间印本仍保留了“斯人”之说而至今。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也曾引用过这句话,用的也是“斯人”。老一辈的革命家和老一辈的文艺工作者都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他们的引用和校勘对此都未提出过异议,可见“斯人”之用在民间已经相沿成俗了。文教社在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入课文时,虽采用了朱熹的校定,但宣传不够,解释不够,督教不够,这才出现地方出版社出版的课本、书籍用字的差异!不管是读“斯人”,还是读“是人”,责任都不在人民,而在于文教社。文教社的责任在于以前管理督教不严,事后解释不清,只用一句【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出现过“斯人”。】来搪塞推责,难服众人之口!但是,现在追责还有用吗?就按文教社承认了宣传不够,解释不够,督教不够,并承担了责任,又将如何呢?至后,我们是该以“是人”为准呢?还是该以“斯人”为准呢?所以,争论已无必要!我们应静下心来,共同探讨这句话到底是用“斯人”贴切,还是用“是人”合适。这才是文者之道,这才是文者之责!

是与斯都是这,这个、这样、这些之意,本没有大的区别!但是,‘是’是定语,是确指。‘斯’是代词,是泛指,兼有你我他,某个人,某些人之意,带有不确定性。明白了字意,明确了词性,然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哪个字用在此处比较合适。此文是一篇议论文,开篇就例举了六大论据:“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然后,笔锋一转: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一句是论断,似和毛主席说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一样都是确定语。所以,此处用“是人”较为合适!若是此文没有开篇的举证,而是劈空就来一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因这是设问句,所以此处用“斯人”则更为合适。

虽然孔夫子在《论语.雍也篇中》也有过:“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之句,但此“斯人”指的是‘有的人’、‘某此人’、‘其它人’,而不是确指某个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也有过:“微斯人,吾谁与归?”之句,但此“斯人”指的是‘这些人’、‘这种人’、‘这类人’,也不是确指某个人。

惟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指的是: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这六人,在这里是确指,所以,此处用“是人”较为合适!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emddkqf.html

《‘是’人,‘斯’人》论的评论 (共 6 条)

  • 九霄云客
  • 淡了红颜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门心思选好文,百花丛中觅新人!让文学来温暖整个世界,你的关爱和支持就是我们中国散文网发展壮大和愈加旺盛的坚硬基石和有力支撑!!!在鲜花铺就红毯的圆梦路上,有你有我的不离不弃和温馨相伴,人生注定更精彩,再次谢谢你我最亲爱的朋友!!!顺祝工作心情都愉快!!!
  • 逐梦星空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弘扬真善美,发挥正能量!若想获得更多推荐机会切记以下几点,(一)散文、诗歌,小说是本站的三大优势板块和发展趋势;(二)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三)篇幅不宜过长,越是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能抓住读者的心从而让人有一种过目难忘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享受!心若在,梦就在,有梦就会有未来!最后衷心的希望你能够一如既往的创作出更多具有可读性的优秀作品来!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有争议就有拓新,更能激起国人对国学的兴趣,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大好事儿。所谓的派别,认知不同而已。溯本正源,点赞博学之笔!
  • 浪子狐

    浪子狐本网站有杂文栏目,该栏目的首页展示更新较慢。该文如放在杂文栏目,我觉得更合适点儿。问好祝福,秋安!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