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伴 人生不孤单
上小学的时候,虽然家里没有什么钱,但父母在我买书这件事上从来没有吝啬过。小小年纪的我,就去镇上的书店买来《故事大王》,每期厚厚一本,有三百多页,我从第一期读到第十期。这本书为我小小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原来天下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三年级的时候,我跟家里要了十块多钱,很奢侈地花了五块多买了一本彩印版的《安徒生通话》,从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故事中让我懂得了人不要贪得无厌,要适可而止,否者可能失去更多。中学时代,读路遥的《平凡世界》《人生》,给了我巨大的精神鼓励,让我有勇气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三国演义》《水浒传》《红与黑》《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些中外名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结更是吸引我,让我在学业沉重的中学时代有了精神上的片刻放松。大学时代,除了枯燥坚深的专业书籍,我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中高级宏微观经济学就当课外书,认真仔细读了个遍,大部头的财务管理一样来者不拒,埋头啃读。边际效用递减、偏好理论、价格歧视等这些知识让我至今受用。
走上社会,我来到汉南工作。考虑我离家太远,上下班不方便,单位对我很是关心照顾,为我安排了住宿的地方。白天,我就努力学习行业各方面知识,争取尽早熟悉工作。晚上时间较为充裕,我就陆续买了一些书,在办公室津津有味看起来。多种政治经济军事历史书籍,买来就读,如饥似渴,虽有点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样子,但也帮助我建立了从宏观分析问题的一些框架。《西游记》中猴子对唐僧说“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一句,让我哈哈一笑。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让我感觉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幽默的说。啃下《史记》《资治通鉴》,前后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两本书让我学到不少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工作方法,也让我看到历史上的奸佞小人,从拉长历史的时间看,终得到应有的报应。
自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有读《红楼梦》的想法,终于在那些个在单位住着的夜晚将多年来的想法付诸于行动。捧起这本名著,我就一发不可收拾。记不清多少个夜晚,一个人在办公室、在寝室,将书不停的翻阅,感叹书中人物命运的坎坷,更叹服曹公笔力的深厚。当时周末回家,我左手抱着不满一岁的儿子,右手捧书,全然不觉时间的流逝。书中史湘云身世与处境其实比黛玉还要苦上三分,但在开导黛玉却说:“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简短的言语中透着一个乐观主义者的生活姿态,这是我应该向她学习人生态度用乐观主义迎接生活。
就这样,四大名著终于读完筹齐了。直到后来读到王学泰先生的《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才发现原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三部著作中都有强烈的游民色彩,才有了对三本名著更加深刻的理解。《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指出封建专制统治者往往为了眼前利益,横征暴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他们最终变成了游民。游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意识到只有在剧烈的社会冲突中才会改变现有的一切。他们不理会秩序,欢迎冲突,甚至欢迎剧烈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动乱,在历史上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改朝换代的活剧。历史是一面镜子,看到历史上的游民群体与社会的激荡,我更深感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只有人民的安居乐业,才有社会的更加和谐稳定。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你读过的书,在将来都看得到。这么多年下来,我多少有了一些体会。读书是生活,增长知识,也有助更好开展工作。感恩企业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在工作之余能继续读书的爱好。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坚持将书读下去,不断充实自己,丰富精神世界,同时紧守一颗感恩之心,将自己所学所得回馈企业对我的培养和关爱。(李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