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爬山」不是夢
八極劈掛的名人--神槍李書文太夫子,
成名以後,與人較技,常用所謂的「猛虎硬爬山」一招,所向無敵。
後來,更常在動手之前,先向對手明告:
我就是用「猛虎硬爬山」……或是:我就是「兩拳一肘」……
於是,「猛虎硬爬山」便成了馳譽武林,令人聞「虎」色變的致命絕招。
似乎,只要習得此招,便可無敵天下了。
隨著家師劉雲樵先生,在臺灣傳授八極劈掛之藝後,日本、東南亞、美國、及歐洲各地,
也對「猛虎硬爬山」充滿了幻夢……
要想喚醒夢中人,揭示事實之真象;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試做努力,必須分成三個步驟:
一、 什麼是絕招?
二、高水準的武術包含些什麼?
而三、才是「猛虎硬爬山」的本色面目。
首先,絕招的誤解──以為如得絕招,就人莫能禦--是來自武俠小說的奇談。
晚近的功夫電影,更以生動的畫面,加深了這個神話。
絕招真沒辦法破嗎?請來大膽地試一破之。最最重要的基本認識是:
絕「招」是沒有用的。有用的,是「人」!
是「人」--高水準的武術家,把招用絕了,用到絕頂精妙。
而不是有一個東西叫絕招,找到了它,就是凡人也立時三刻就變成了高手。
同樣是這個招數,神槍李用它,就所向無敵。你我也來用它,就可能小命不保。
這與任何東西洋的對抗競技活動,並無不同。
籃球的急停跳投,柔道的大外割……有人用之精絕、百發百中;
有人邯鄲學步,東施效顰,勉強施用,一打必輸。
請看:凡是所謂絕招,都是人人會做的簡單動作。
除了「猛虎硬爬山」的兩拳一肘之外,李書文太夫子的大槍絕招,
見面就是一個「砑」槍直進,無人能擋。
「砑」槍直進,與兩拳一肘,凡是曾練八極、嘗習大槍者,無人不會。何絕之有!?
而、只有神槍李,把它給用絕了;此所謂絕招。 這麼說來,絕招竟然是很簡單的招數了嗎?
凡屬絕招,非簡單不可,一定是你我都會的簡單招數。
凡是複雜多變的招式,無不是一廂情願的預設。
練多了,就只知依從招式,亦步亦趨,漸失自主應變之能力。
而、格鬥是絕不合作,互相剋制,真偽相參,瞬息萬變的激烈活動。
不可能預設動作,不可以以複雜為尚。
因之,凡是絕招,必須簡單。而在這些簡單的動作上,隨機應變,變化出無數的機遇動作;
絕無軌跡可循,絕無規範可依,絕不可以是一成不變的規格動作。
招是死的,人是活的;何況是通達的高人!?
「猛虎硬爬山」所謂的兩拳一肘,是活的--靈活變化;不是死的--死守此招,只知此招。
劉雲樵老師傳授的八極六大開中,確有「猛虎硬爬山」,也確實是兩拳之後加一肘的技術結構。
但、那只是示例;舉示一個範例而已。
這就有如數學課中的例題;老師向學生說明原理用的,絕對不只是了解這些不變的例題而已。
乃是訓練學生,透過對例題的了解,而鍛鍊出演算的能力。
只有具此能力者,以後再遇任何難題,才能夠演算求解,而不為所困。
所以,只學學「猛虎硬爬山」的招式,十分容易。因為,它其實簡單。
劉老師從來公開傳授,並非密不示人。可憾學的人多不明白,只學招式,是萬無一用的。
因為,凡屬絕招--「猛虎硬爬山」自不例外--都是能力的提升,而非動作的私密:
是苦練求精之後所具備的個人能力,而非一成不變的繁難動作。
如果明白了施用絕招,必須具有高超的能力。
那麼,要把「猛虎硬爬山」也變成為你我每一個人的絕招的話,究竟需要具備些什麼條件呢?
為求醒目,先製一表:「猛虎硬爬山」=技術+勁道+經驗
亦即是:在攻防的技術方面,一要明確掌握遠、中、近三門的開闔生剋;
二要能夠連環手、肘、肩的銜接吞吐;三要靈活運用點、線、面的配置變化。
然而,這些技術不論練得如何純熟精巧,百發百中;
如果不能發勁,也只是無刃之刀,難以殺敵。
是故,必須訓練手、肘、肩各部位的發勁能力。
而且要長勁、中勁、短勁隨遇而發,略無礙阻。才能夠造成殺傷,取得戰果。
最後,武術係人與人的生死格鬥。
武術家的身(體格)心(神魄)淬煉,必須從精魂與血肉的實戰經驗中養成。
不可以紙上談兵,兵棋推演;推也無用,談亦徒然。
李書文太夫子的時代,去古未遠,法律不周。
武術家私鬥試技,只要公平情願,死傷幾無人問。
因之,才能在技術與勁道強悍無匹之後,累積實際格殺之經驗,成就了破門直入,
拳去不回的「猛虎硬爬山」之絕招。時代進步了;而這頭「猛虎」卻不見牠再現於今日。
究其因由,恐怕有下列三事吧!?
首先、是不認真。武術或是健身運動之方式,或更只是玩弄光景之消遣。
不再是生死所倚的軍國大事,與專門職業。
不必太講究,不肯太吃苦,自然就不能從事高水準,也是極艱難的試煉、與尋求。
有夢最美,何必認真!?
其次,就是有心追求,也多盲人摸象。因為,劣質的傳統影響了老師--不傳。
敗於鎗砲的驚懼與沮喪也影響了學生--不練。
只學套路,不練功力與格鬥,居然變成中國武術的特色,真是從何說起!?
出處:http://blog.sina.com.tw/kungfu_adam/article.php?pbgid=42706&entryid=57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