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1毫秒游戏?远程医疗?云存储?关于5G的几个误区
5g远程医疗、5g挖掘机、5g导弹....
几乎所有高看起来高端大气的名词都能跟5g搭上关系,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1ms游戏,这也许是许多人最关注的一点,同时也自然是误导最多人的一点。
要解答这个问题,得要先知道延迟是如何产生的

如图,真正产生能感知出的延迟的是用户与目标服务器之间的网关跃点数量,是用户与目标服务器成百上千公里的距离,而不是5G设备和基站之间几米-几十米距离的延迟。
同地区,延迟不可能比有线连接(光纤)低。
一般情况下,离目标服务器距离越远,延迟越大(最终延迟取决于运营商的路由策略,也有可能出现近距离却绕远路的情况,这个问题在国内服务器一般不会出现)
网页、视频服务通常会使用CDN、Anycast(任播)技术进行加速,原理是在各个地区部署服务器,让用户连接到最近的服务器,实现各个地区低延迟,但内容不是实时同步因此各个地区的用户能获取到最新信息的速度都可能有差别。
游戏是需要长TCP/UDP连接,游戏中的数据所有玩家都需要实时同步,因此不适用于任播和CDN技术,假设服务器地理位置在北京,北京的玩家延迟能低至个位毫秒级,广东的玩家却必定会有30ms+的延迟(一些游戏采用了地区服务器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东部服,北部服、或者匹配最近的房间服务器),虽然5G在终端到基站通讯层大幅降低了延迟,未来可能会通过运营商线路优化近一步降低延迟,但依然无法逃脱骨干网产生的延迟,光纤信号是以光速传播光速所约束(3x10^8)/1000=300km/1ms,这个是理论无耗损的最优值,实际上还存在光衰,路由转发等导致的延迟,这显然不是4/5/6...100G能解决的问题
解决/降低游戏延迟的办法:
- 搬家到游戏服务器所在地区,越接近越好,能把网线插在游戏服务器上最好了
- 使用有线网络,剔除用户终端和通讯基站中的延迟
结论:5g不会带来显著的游戏延迟提升体验,延迟再低也不可能比WIFI和有线宽带低,玩游戏该30ms还是30ms

二、5G千兆速度在什么环境下有用
如果只是日常玩玩游戏、刷刷网页、看看小视频则和4G没有区别
目前要充分发挥5G高带宽特性的场景很少,例:8K60以上的视频,下载大文件等
当今普通人是不会拿5.5英寸的屏幕看8K,也不会同时看16路1080P直播(这个其实满血4G也能实现)
假设场景:
下载百度网盘文件
想要达到1000Mbps的下载速率,百度就需要提供1000Mbps的上传速率,
你如果想要一直以1000Mbps的速率下载文件,百度云就要一直提供1000Mbps的上传速率,
网络是双向的,你下载,它就要上传,1000Mbps的上传服务器在国内是非常昂贵的
至于有多贵么...

1Gbps独享带宽大约在国内每月要5万左右才能拿下,而美国、日韩甚至印度.... 有很多途径免费使用...
Youtube 8K60FPS 免登录无广告免费看,而国内不少视频网站1080P都要会员,如果要有8K可能就是SSSSSSVIP的事了
国内互联网带宽成本远远高于国外,这点上最能在200kb/s百度云体现出..
结论:国内网络建设发展严重不均衡,家家户户都有能跑400KM/H的车,但公路限速40KM,基建并非一天两天能完成的,目前乃至未来几年真正能提供满血5G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很少

三、5G取代有线宽带
.. 百度:无线通信。
结论:水管取代水,电脑取代电,5G取代光纤¿

四、5G万物互联
万物互联的趋势逐年在增长
但大部分跟5G没有什么关系
物联网常见的有智能开关、窗帘、扫地机等等
这些不需要高带宽(频率)!智能家居的通讯只有KB级,反而使用5G只会增加耗电、产生额外干扰、高频率的距离限制(物理性质). 等等
结论:万物互联是趋势,目前大部分跟5G毫无关联,甚至与5G背道而驰,但不排除未来(很遥远)的VR等可能需要用到高带宽的设备(附:自动驾驶最终实现是在本地计算处理的,跟5G网络没有直接关系的,不存在没5G就不能使用的自动驾驶,这也存在严重误导)

五、5G远程医疗
同自动驾驶,远程医疗跟5G没有直接关系,可能是指使用5G进行视频通话?或者远程操作机器人做手术?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哪怕是4G 甚至3G都能实现
远程手术通常都需要在各类精密医疗设备齐全的情况下实现,必定有条件通光纤,再者5G也需要光纤接入,为什么不用WIFI? 使用无线通信从各个方面没比有线光纤有任何优势,用5G无线通讯做手术... 随便点信号干扰就能出人命,心 真 大
或者是使用百度搜索感冒吃什么药?(也算远程医疗了)
结论:



六、5G网络硬盘
想起去年去上海游玩时拍的视频,打开系统相册并且快速浏览直到找到那个视频,以上操作你的手机闪存可能已经读取好几个G了,这如果是5G云盘(还要保证不出现上述二中的服务商限速问题),嗯 你的钱包又少了几块钱
结论:5G的流量资费不比4G便宜多少,且还上述二的问题,离全云盘充当本地相册还很遥远很遥远

七、非期望流量
你打开了个电视剧,在30秒广告后,你发现这个电视剧不好看,并且退出视频,但是视频已经缓存一半了,这一半就是非期望流量,1080P的视频 5G和4G都能秒开,5G产生的非期望流量会比4G多
结论:5G资费比几年前4G时高许多,在几乎没有感知的体验提升时,却带来了额外资费

八、传输距离
因为高频率穿墙能力弱,传输距离短的物理特性,5G宏基站数量将是4G时的数倍,而皮、飞基站数量可能是4G的成百上千倍,真正要实现5G全覆盖,每家每户家里都需要安装基站
结论:为了实现全覆盖,可能得在你家每个洗手间安装基站,这并不现实,有这种需求为什么还需要使用流量呢,额外成本比AC+AP方案高许多

九、5G导弹
常见于近期的营销号,你的导弹只能飞几百米并回首炸了我方指挥部
结论:2G导弹不好用吗?

总结:
5G在国内更像个早产儿,在有线光纤百兆都尚未全面普及的情况下居然大幅推广所谓的千兆5G(实际默认有限速大约300M-500M ,4G的两倍)...
5G目前最大的王牌是覆盖设备密度比4G大许多,在人多的场所有显著优势。网速肯定是越快越好,但是4G到5G显然和3G到4G不同,4G到5G目前没有能提升实际使用体验的场景,3G到4G是需求在先(例如1080P视频,高质量视频通话等等)。
无论是2到3还是3到4,最初赢的都不是速度,而是流量资费,4到5价格优势显然不大。
如果你觉得5G比4G资费更低或者长期处在4G设备较多的场所,4G饱和严重,并且地区有5G基站,那么建议升级,否则还是先停在4G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