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两年后的2月27日,再看由肖战引发的一系列事件

2022-02-27 13:35 作者:夜莺夜影  | 我要投稿

又是一年的2月27日,是肖战粉丝一手策划举报同人文学网站Archive of Our Own,从而引发网络和社会大规模抵制两周年的日子。

去年的今天我给出了这个事件造成巨大影响的两个原因,并且通过提出两个问题,回顾了事件之后一年的时间里网络社会的变化情况。现在又一年过去了,这两个问题依然值得回答。


- 由资本操纵的粉丝文化收敛了吗?

虽然肖战本人安然无恙地从事着自己的事业,据说最近一年内还登上了一部新的电视剧,但是在去年的多轮整治之下,基于“娱乐圈”的粉丝文化确实逐渐式微。各种各样的刷榜、控评依旧存在,但影响力已经不如以往,大多在“偷偷摸摸地搞”,再也没有出现过影响社会的事情。

然而,整个社会的变化并不能让人感到乐观,“饭圈模式”被除了娱乐圈之外的更多行业发现了它的妙用,并且积极地投入到实际运用中。不仅如此,“饭圈思维”也被人们在无形中接纳和吸收,成为了一些人惯用的思维模式,开始在网络上自发地进行使用。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短平快的思考方式,用死板的因果关系对任何事情进行价值判断,用“站队”代替分析问题,将科学、冷静、严谨的态度抛在脑后。这样的转变让很多人变得容易情绪激动,变得好斗,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变得迟钝。这样的改变已经影响了很多领域,今后你的性别、年龄、身高、籍贯、学历、所属的学校、使用的汽车、手机、电脑以及任何能带出去的东西的品牌,都会成为你的身份标签,成为别人利用“网络身份政治”党同伐异的工具。


- 对文艺作品的过度践踏消失了吗?

“创作自由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工具和幌子。很多人只是觉得我认同的作品是创作自由,我不认同的作品就应该消失。现实远比小说荒诞,但人们还是善于对虚构的角色提一堆道德上的要求,通过打败小说中的反派来彰显自己正义,再通过改造不完美的主角来增加自己的牌坊。肖战和他的粉丝只是证明了,用这种方法排除异己行之有效。而我只觉得这种人可怜,和这些人共处一个世界的我也很可怜。”

这是去年我的答案,又过了一年,我只能一个字不动把它放到今天。


在两年过后,除了机械性地在互联网上重复进行“跨火盆”这一活动以表示对罪魁祸首的态度以外,我认为作为一个从不吸取教训的物种,人类多多少少也应该学着从过去的事件中吸取哪怕一点的教训。针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展现了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党同伐异”。所谓的放任“唯粉”大张旗鼓地举报“cp粉”写文的网站,本质上就是在进行排除异己的活动。在这种行为逐渐成为互联网的流量密码的今天,这一切都值得我们的警惕。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性地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匹配简单的公式,从而将其转化为互联网上大家熟悉的议题并进行直接的站队,放弃对问题本身的追究。其造成的现状就是,天大的事情都会被当做党同伐异的工具。放任这种思维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不会带来改变的抵制只会逐渐变成行为艺术,就算肖战真的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人与人之间愈演愈烈的党同伐异也只会让自己继续走向深渊。


两年后的2月27日,再看由肖战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