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建构主义:让知识生长

2022-02-27 13:29 作者:王小c的c  | 我要投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引子

  • 在漫长的学习历史中,一些人不满足于单纯的知识获取,于是他们开始思考学习本身,到底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学习?知识从哪来?学习又是如何发生的?于是发展出一系列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这些基础上,基于建构主义哲学,认知科学发展出的更先进的学习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


知识

  • 什么是知识?知识是人脑内部对客观世界信息材料的主观建构,是主观的,生成性的,动态的。

  • 知识是主观的,是不能脱离具体个体的:客观世界是存在的,但是独立的,人脑不可能完全、直接、真实的认识到这些“客观真理”,只能是基于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理解

    • 知识不等于文字符号,记住了描述不等于学会。语言只是承载知识的外在形式,还要人主观的理解和认同才算是知识,并且不同的学习者也会对知识有不同样的理解(“鱼牛”的童话)

  • 知识是是不能脱离实践场景而存在的:知识是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场景而生成出来的,使用知识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知识的价值只有在被人们合理运用时才能发挥出来

    •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 知识是动态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将随着人的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更新换代”,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 知识并不是最终答案,学到了的知识最多说是当前问题和认知中的临时答案,所以要不断的复读与迭代,知识才有活力


  • 知识的结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结果是以学习者已有知识与外界信息为素材的新产品,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最终形成非结构性的知识体系。概念在知识建构中处于枢纽地位,知识 就是围绕着关键概念而彼此纵横,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没有唯一的中心 ,只有无数的 “网点”。已形成的 网络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由新的 “网点”即知识点加 入,那么既成的网络就会被打破,重新构成更为复杂的网 络。总的说来,知识是无限开放的,不存在所谓的固定的知识结构,学习者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认识世界,不断地构建知识。

学习

  • 什么是学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也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 学习是自身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交互的过程,主动的去同化和顺应迭代自己的认知结构

  • 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知识是不能脱离个体的,学习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让知识“生长”出来的,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 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 包括简单的整合,即让新知识其适应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或对原有的知识结构加以修改和重建,以适应新知识经验(顺应)这就是从积累到超越,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了。

  • 学习和实践的统一:知识是不能脱离实践的,知识在情景中才能发挥作用,并且因为个人经验的局限,要在更多的场景应用知识,多和别人探索交流所学,才能对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

    • 所以要做中学,提问学习,目标指引,案例学习,使学习处于场景中;并且可以合作学习,社会性学习,了解别人的理解,收集更多的观点,丰富认识。

  • 学习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知识是动态的,新旧知识经验互动,也是一个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循环往复中不断进阶的过程,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 所以要不断的总结反思,不断的管理深化自己的认知图式与知识体系

    • 这种循环往复不仅要由现实实践活动来驱动,也要由学习者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认知的兴趣来作为内在驱动。

比较

  • 对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说,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学习者主动获取的过程,而不是像简单“刺激-反应”一样被动输入的。

  • 对于认识主义学习理论来说,建构主义反对客观主义的外塑论,把知识看成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 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产生。

评价

  • 理论的发展也是一个“正反合"的过程,发展新的理论,并不是要完全的抛弃已有的理论,而是对学习有更全面的认识。在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性与对知识真理性怀疑的时候,也不能极端,完全否定本质、规律和一般,够分强调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人的构建,没有对事物的唯一正确的理解,而带有了一定的相对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资料

  • 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比较和评价(方燕红 ,尹观海)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pdf-view/paid_magazine/1394488403828826112

  • 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期)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pdf-view/paid_magazine/1396919483378925568

  • 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239947

  • 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 高文 https://www.docin.com/p-2354511979.html




建构主义:让知识生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