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鳌新话 作者:金时习

万福寺摴蒲记
南原有梁生者, 早丧父母, 未有妻室, 独居万福寺之东. 房外有梨花一株, 方春盛开, 如琼树银堆, 生每月夜, 逡巡朗吟其下. 诗曰:
一树梨花伴寂廖, 可怜辜负月明宵.
靑年独卧孤窓畔, 何处玉人吹凤箫.
翡翠孤飞不作双, 鸳鸯失侣浴晴江.
谁家有约敲碁子, 夜卜灯花愁倚窓.
吟罢, 忽空中有声曰: “君欲得好逑, 何忧不遂.” 生心憙之, 明日卽三月二十四日也. 州俗燃灯于万福寺祈福, 士女騈集, 各呈其志. 日晩梵罢人稀, 生袖摴蒲, 掷于佛前曰: “吾今日, 与佛欲鬪蒲戱, 若我负, 则设法筵以赛, 若不负, 则得美女, 以遂我愿耳.” 祝讫, 遂掷之, 生果胜, 卽跪于佛前曰: “业已定矣, 不可诳矣.” 遂隐于几下, 以候其约.
俄而有一美姬, 年可十五六, 丫鬟淡饰, 仪容婥妁, 如仙姝天妃, 望之俨然, 手携油甁, 添灯揷香, 三拜而跪, 噫而歎曰: “人生薄命, 乃如此邪?” 遂出怀中状词, 献于卓前. 其词曰: “某州某地居住, 何氏某, 窃以曩者, 边方失御倭寇来侵, 干戈满目, 烽燧连年, 焚荡室庐, 卢掠生民, 东西奔窜, 左右逋逃, 亲戚僮僕, 各相乱离, 妾以蒲柳弱质, 不能远逝, 自入深闺, 终守幽贞, 不爲行露之沾, 以避横逆之祸, 父母以女子守节不爽, 避地僻处, 侨居草野, 已三年矣. 然而秋月春花, 伤心虚度, 野云流水, 无聊送日, 幽居在空谷, 歎平生之薄命, 独宿度良宵, 伤彩鸾之独舞, 日居月诸, 魂销魄丧, 夏日冬宵, 胆裂肠摧, 惟愿觉皇, 曲垂怜愍, 生涯前定 , 业不可避, 赋命有缘, 早得欢娱, 无任恳祷之至.”
女旣投状, 呜咽数声. 生于隙中, 见其姿容, 不能定情, 突出而言曰: “向者投状, 爲何事也?” 见女状辞, 喜溢于面, 谓女子曰: “子何如人也, 独来于此?” 女曰: “妾亦人也, 夫何疑讶之有, 君但得佳匹, 不必问名姓, 若是其顚倒也.” 时寺已颓落, 居僧住于一隅, 殿前只有廊庑, 萧然独存, 廊尽处, 有板房甚窄. 生挑女而入, 女不之难, 相与讲欢, 一如人间.
将及夜半, 月上东山, 影入窓柯, 忽有跫音, 女曰: “谁耶? 将非侍儿来耶?” 儿曰: “唯. 向日娘子, 行不过中门, 履不容数步, 昨暮偶然而出, 一何至于此极也?” 女曰: “今日之事, 盖非偶然, 天之所助, 佛之所佑, 逢一粲者, 以爲偕老也. 不告而娶, 虽明敎之法典, 式燕以遨, 亦平生之奇遇也. 可于茅舍, 取裀席酒果来.”
侍儿一如其命而往, 设筵于庭, 时将四更也. 铺陈几案, 素淡无文, 而醪醴馨香, 定非人间滋味. 生虽疑怪, 谈笑淸婉, 仪貌舒迟意必贵家处子, 踰墙而出, 亦不之疑也. 觞进, 命侍儿, 歌以侑之, 谓生曰: “儿定仍旧曲, 请自 制一章以侑, 如何?” 生欣然应之曰: “诺.” 乃制满江红一阕, 命侍儿歌之曰:
恻恻春寒罗衫薄, 几回肠断金鸭冷.
晩山凝黛, 暮云张繖.
锦帐鸳衾无与伴, 宝▩半倒吹龙管.
可惜许光阴易跳丸, 中情懑.
灯无焰银屛短, 徒收泪谁从款.
喜今宵, 邹律一吹回暖.
破我佳城千古恨, 细歌金缕倾银椀.
悔昔时抱恨, 蹙眉儿眠孤馆.
歌竟, 女愀然曰: “曩者蓬岛, 失当时之约, 今日潇湘, 有故人之逢, 得非天幸耶. 郞若不我遐弃, 终奉巾栉, 如失我愿, 永隔云泥.” 生闻此言, 一感一惊曰: “敢不从命?” 然其态度不凡, 生熟视所爲, 时月挂西峯, 鷄鸣荒村, 寺钟初击, 曙色将暝. 女曰:“儿可撤席而归, 随应随灭不知所之.” 女曰: “因缘已定, 可同携手.” 生执女手, 经过闾阎, 犬吠于篱, 人行于路, 而行人不知与女同归, 但曰: “生早归何处?” 生答曰: “适醉卧万福寺, 投故友之村墟也”
至诘朝, 女引至草莽间, 零露瀼瀼, 无迳路可遵. 生曰: “何居处之若此也?” 女曰: “孀妇之居, 固如此耳.” 女又谑曰: “于邑行路, 岂不夙夜, 谓行多露.” 生乃谑之曰: “有狐绥绥, 在彼淇梁. 鲁道有荡, 齐子翱翔.” 吟而笑傲. 遂同去开宁洞, 蓬蒿蔽野, 荆棘参天, 有一屋, 小而极丽, 邀生俱入, 裀褥帐帏极整, 如昨夜所陈. 留三日, 欢若平生然, 其侍儿, 美而不黠, 器皿洁而不文, 意非人世, 而缱绻意笃, 不复思庐, 已而女谓生曰: “此地三日不下三年君当还家以顾生业也. 遂设离宴以别.” 生怅然曰: “何遽别之速也?” 女曰: “当再会, 以尽平生之愿尔, 今日到此弊居, 必有夙缘, 宜见邻里族亲, 如何?” 生曰: “诺.” 卽命侍儿, 报四邻以会.
其一曰郑氏. 其二曰吴氏. 其三曰金氏. 其四曰柳氏. 皆贵家巨族, 而与女子, 同闾閈亲戚, 而处子者也. 性俱温和, 风韵不常, 而又聪明识字, 能爲诗赋, 皆作七言短篇四首以赆, 郑氏态度风流, 云鬟掩鬓, 乃噫而吟曰:
春宵花月两婵娟, 长把春愁不记年.
自恨不能如比翼, 双双相戱舞靑天.
漆灯无焰夜如何, 星斗初横月半斜.
惆怅幽宫人不到, 翠衫撩乱鬓鬖丝.
摽梅情约竟蹉跎, 辜负春风事已过.
枕上泪痕几圆点, 满庭山雨打梨花.
一春心事已无聊, 寂寞空山几度宵.
不见蓝桥经过客, 何年裴航遇云翘.
吴氏, 丫鬟妖弱, 不胜情态, 继吟曰:
寺里烧香归去来, 金钱暗掷竟谁媒.
春花秋月无穷恨, 销却樽前酒一盃.
漙漙晓露浥桃腮, 幽谷春深蝶不来.
却喜隣家铜镜合, 更歌新曲酌金叠.
年年燕子舞东风, 肠断春心事已空.
羡却芙蕖犹竝蔕, 夜深同浴一池中.
一层楼在碧山中, 连理枝头花正红.
却恨人生不如树, 靑年薄命泪凝瞳.
金氏, 整其容仪, 俨然染翰, 责其前诗, 淫佚太甚, 而言曰: “今日之事, 不必多言, 但叙光景, 胡乃陈怀, 以失其节, 传鄙怀于人间.” 遂郞然赋曰:
杜鹃鸣了五更风, 寥落星河已转东.
莫把玉箫重再弄, 风情恐与俗人通.
满酌乌程金叵罗, 会须取醉莫辞多.
明朝捲地东风恶, 一段春光奈梦何.
绿纱衣袂懒来垂, 絃管声中酒百巵.
淸兴未阑归未可, 更将新语制新词.
几年尘土惹云鬟, 今日逢人一解顔.
莫把高唐神境事, 风流话柄落人间.
柳氏, 淡粧素服, 不甚华丽, 而法度有常, 沉默不言, 微笑而题曰:
确守幽贞经几年, 香魂玉骨掩重泉.
春宵每与姮娥伴, 丛桂花边爱独眠.
却笑春风桃李花, 飘飘万点落人家.
平生莫把靑蝇点, 误作崑山玉上瑕.
脂粉慵拈首似蓬, 尘埋香匣绿生铜.
今朝幸预邻家宴, 羞看冠花别样红.
娘娘今配白面郞, 天定因缘契阔香.
月老已传琴瑟线, 从今相待似鸿光.
女乃感柳氏终篇之语, 出席而告曰: “余亦粗知字畵, 独无语乎.”
乃制近体七言四韵, 以赋曰:
开宁洞里抱春愁, 花落花开感百忧.
楚峡云中君不见, 湘江竹下泣盈眸.
晴江日暖鸳鸯竝, 碧落云销翡翠游.
好是同心双绾结, 莫将纨扇怨淸秋.
生亦能文者. 见其诗法淸高, 音韵铿锵, 唶唶不已. 卽于席前, 走书古风长短篇一章, 以答曰:
今夕何夕, 见此仙姝.
花顔何婥妁, 绦脣似樱珠.
风骚尤巧妙, 易安当含糊.
织女投机下天津, 嫦娥抛杵离淸都.
靓粧照此玳瑁筵, 羽觞交飞淸讌娱.
殢雨尤云虽未惯, 浅斟低唱相怡愉.
自喜误入蓬莱岛, 对此仙府风流徒.
瑶浆琼液溢芳樽, 瑞脑雾喷金猊炉.
白玉牀前香屑飞, 微风撼波靑纱厨.
眞人会我合卺巵, 綵云冉冉相萦纡.
君不见文箫遇彩鸾, 张硕逢杜兰.
人生相合定有缘, 会须擧白相阑珊.
娘子何爲出轻言, 道我掩弃秋风纨.
世世生生爲配耦, 花前月下相盘桓.
酒尽相别, 女出银椀一具, 以赠生曰: “明日, 父母饭我于宝莲寺. 若不遗我, 请迟于路上, 同归梵宇,同 觐我父母, 如何?” 生曰: “诺.”
生如其言, 执椀待于路上, 果见巨室右族, 荐女子之大祥车马騈阗上于宝莲, 见路傍, 有一书生, 执椀而立, 从者曰: “娘子殉葬之物, 已爲他人所偸矣.” 主曰: “如何?” 从者曰: “此生所执之椀.” 遂聚马以问, 生如其前约以对, 父母感讶良久曰: “吾止有一女子, 当寇贼伤乱之时, 死于干戈, 不能窀窆, 殡于开宁寺之间, 因循不葬, 以至于今. 今日大祥已至, 暂设齌筵, 以追冥路. 君如其约, 请竢女子以来, 愿勿愕也.” 言讫先归.
生伫立以待. 及期, 果一女子, 从侍婢, 腰袅而来, 卽其女也. 相喜携手而归, 女入门礼佛, 投于素帐之内, 亲戚寺僧, 皆不之信, 唯生独见, 女谓生曰: “可同茶饭.” 生以其言, 告于父母. 父母试验之, 遂命同饭, 唯闻匙筋声, 一如人间. 父母于是惊歎, 遂劝生, 同宿帐侧, 中夜言语琅琅, 人欲细听, 骤止其言曰: “妾之犯律, 自知甚明. 少读诗书, 粗知礼义, 非不谙褰裳之可愧, 相鼠之可赧, 然而久处蓬蒿, 抛弃原野, 风情一发, 终不能戒. 曩者, 梵宫祈福, 佛殿烧香, 自叹一生之薄命, 忽遇三世之因缘. 拟欲荆▩椎▩, 奉高节于百年, 羃酒缝裳, 修妇道于一生. 自恨业不可避, 冥道当然, 欢娱未极, 哀别遽至. 今则步莲入屛, 阿香辗车, 云雨霁于阳台, 乌鹊散于天津, 从此一别, 后会难期. 临别凄惶, 不知所云.” 送魂之时, 哭声不絶, 至于门外, 但隐隐有声曰:
冥数有限, 惨然将别.
愿我良人, 无或踈阔.
哀哀父母, 不我匹兮.
漠漠九原, 心纠结兮.
馀声渐灭, 呜哽不分, 父母已知其实, 不复疑问. 生亦知其爲鬼, 尤增伤感, 与父母聚头而泣, 父母谓生曰: “银椀任君所用. 但女子, 有田数顷, 苍赤数人, 君当以此爲信, 勿忘吾女子.”
翌日, 设牲牢朋酒, 以寻前迹, 果一殡葬处也. 生设奠哀恸, 焚楮镪于前, 遂葬焉. 作文以弔之曰:
“惟灵, 生而温丽, 长而淸渟. 仪容侔于西施, 诗赋高于淑眞, 不出香闺之内, 常听鲤庭之箴. 逢乱离而璧完, 遇寇贼而珠沉. 托蓬蒿而独处, 对花月而伤心. 肠断春风, 哀杜鹃之啼血, 胆裂秋霜, 歎纨扇之无缘. 嚮者, 一夜邂逅, 心緖缠绵. 虽识幽明之相隔, 实尽鱼水之同欢. 将谓百年以偕老, 岂期一夕而悲酸. 月窟骖鸾之姝, 巫山行雨之娘, 地黯黯而莫归, 天漠漠而难望. 入不言兮恍惚, 出不逝兮苍茫. 对灵帏而掩泣, 酌琼浆而增伤. 感音容之窈窈, 想言语之琅琅. 呜虖哀哉. 尔性聪慧, 尔气精详. 三魂纵散, 一灵何亡. 应降临而陟庭, 或薰蒿而在傍. 虽死生之有异, 庶有感于些章.”
后极其情哀, 尽卖田舍, 连荐再三夕, 女于空中, 唱曰: “蒙君荐拔, 已于他国, 爲男子矣. 虽隔幽明, 寔深感佩. 君当复修淨业, 同脱轮回.”
生后不复婚嫁, 入智异山採药, 不知所终.
李生窥牆传
松都有李生者, 居骆驼桥之侧. 年十八, 风韵淸迈, 天资英秀. 常诣国学, 读诗路傍. 善竹里, 有巨室处崔氏, 年可十五六, 态度艶丽, 工于刺绣, 而长于诗赋. 世称: “风流李氏子. 窈窕崔家娘. 才色若可餐, 可以疗飢肠.”
李生尝挟册诣学, 常过崔氏之家, 北牆外, 垂杨袅袅, 数十株环列, 李生憩于其下. 一日窥牆内, 名花盛开, 蜂鸟争喧, 傍有小楼, 隐映于花丛之间, 株帘半掩, 罗帏低垂. 有一美人, 倦绣停针, 支頥而吟曰:
独倚纱窓刺绣迟, 百花丛里啭黄鹂.
无端暗结东风怨, 不语停针有所思.
路上谁家白面郞, 靑衿大带映垂杨.
何方可化堂中燕, 低掠珠帘斜度墙.
生闻之, 不胜技痒, 然其门户高峻, 庭闱深邃, 但怏怏而去. 还时以白纸一幅, 作诗三首, 繫瓦砾投之曰:
巫山六六雾重回, 半露尖峰紫翠堆.
恼却襄王孤枕梦, 肯爲云雨下阳台.
相如欲挑卓文君, 多少情怀已十分.
红粉墙头桃李艶, 随风何处落缤纷.
好因缘邪恶因缘, 空把愁肠日抵年.
二十八字媒已就, 蓝桥何日遇神仙.
崔氏, 命侍婢香儿, 往取见之, 卽李生诗也. 披读再三, 心自喜之. 以片简, 又书八字, 投之曰: “将子无疑, 昏以爲期.” 生如其言, 乘昏而往, 忽见桃花一枝, 过墙而有摇袅之影. 往视之则以鞦韆绒索, 繫竹兜下垂. 生攀缘而踰, 会月上东山, 花影在地, 淸香可爱. 生意谓已入仙境, 心虽窃喜, 而情密事秘, 毛髮尽竪, 回眄左右, 女已在花丛里, 与香儿, 折花相戴, 铺罽僻地, 见生微笑, 口占二句, 先唱曰:
桃李枝间花富贵, 鸳鸯枕上月婵娟.
生续吟曰:
他时漏洩春消息, 风雨无情亦可怜.
女变色而言曰: “本欲与君, 终奉箕帚, 永结欢娱, 郞何言之若是遽也? 妾虽女类, 心意泰然, 丈夫意气, 肯作此语乎 ? 他日闺中事洩, 亲庭谴责, 妾以身当之. 香儿可于房中, 赍酒果以进.” 儿如命而往, 四座寂寥, 阒无人声, 生问曰: “此是何处?"
女曰: “此是北园中小楼下也. 父母以我一女, 情锺甚笃, 别构此楼于芙蓉池畔, 方春时, 名花盛开, 欲使从侍儿遨游耳. 亲闱之居, 闺閤深邃, 虽笑语哑咿, 亦不能卒尔相闻也.” 女酌绿蚁一巵, 口占古风一篇曰:
曲栏下压芙蓉池, 池上花丛人共语.
香雾霏霏春融融, 制出新词歌白紵.
月转花阴入氍毹, 共挽长条落红雨.
风搅淸香香袭衣, 贾女初踏春阳舞.
罗衫轻拂海棠枝, 惊起花间宿鹦鹉.
生卽和之曰:
误入桃源花烂熳, 多少情怀不能语.
翠鬟双绾金▩低, 楚楚春衫裁绿紵.
东风初拆竝带花, 莫使繁枝战风雨.
飘飘仙袂影婆婆, 丛桂阴中素娥舞.
胜事未了愁必随, 莫制新词敎鹦鹉.
吟罢, 女谓生曰: “今日之事, 必非小绿, 郞须尾我, 以遂情款.” 言讫, 女从北窓入, 生随之, 楼梯在房中. 绿梯而昇, 果其楼也. 文房几案, 极其济楚. 一壁展烟江叠嶂图, 幽篁古木图, 皆名畵也. 题诗其上, 诗不知何人所作. 其一曰:
何人笔端有馀力, 写此江心千叠山.
壮哉方壶三万丈, 半出缥缈烟云间.
远势微茫几百里, 近见崒嵂靑螺鬟.
沧波渺渺浮远空, 日暮遥望愁鄕关.
对此令人意萧索, 疑泛湘江风雨湾.
其二曰:
幽篁萧飒如有声, 古木偃蹇如有情.
狂根盘屈惹苺苔, 老干夭矫排风雷.
胸中自有造化窟, 妙处岂与傍人说.
韦偃与可已爲鬼, 漏洩天机知有几.
晴窓嗒然淡相对, 爱看幻墨神三昧.
一壁贴四时景, 各四首, 亦不知爲何人所作. 其笔, 则摹松雪眞字, 体极精姸. 其一幅曰:
芙蓉帐暖香如缕, 窓外霏霏红杏雨.
楼头残梦五更钟, 百舌啼在辛夷坞.
燕子日长闺閤深, 懒来无语停金针.
花底双双飞蝶蛱, 争趰落花庭院阴.
嫩寒轻透绿罗裳, 空对春风暗断肠.
脉脉此情谁料得, 百花丛里舞鸳鸯.
春色深藏黄四家, 深红浅绿映窓纱.
一庭芳草春心苦, 轻揭珠帘看落花.
其二幅曰:
小麦初胎乳燕斜, 南园开遍石榴花.
绿窓工女幷刀飨, 拟试红裙剪紫霞.
黄梅时节雨帘纤, 鸎啭槐阴燕入帘.
又是一年风景老, 栋花零落笋生尖.
手拈靑杏打鸎儿, 风过南轩日影迟.
荷叶已香池水满, 碧波深处浴鸬鹚.
藤牀筠簟浪波纹, 屛畵潇湘一抹云.
懒慢不堪醒午梦, 半窓斜日欲西曛.
其三幅曰:
秋风策策秋露凝, 秋月娟娟秋水碧.
一声二声鸿雁归, 更听金井梧桐叶.
床下百虫鸣喞喞, 床上佳人珠泪滴.
良人万里事征战, 今夜玉门关月白.
新衣欲裁剪刀冷, 低唤丫儿呼熨斗.
熨斗火销全未省, 细拨秦筝又搔首.
小池荷尽芭蕉黄, 鸳鸯瓦上粘新霜.
旧愁新恨不能禁, 况闻蟋蟀鸣洞房.
其四幅曰:
一枝梅影向窓横, 风紧西廊月色明.
炉火未销金筋拨, 旋呼丫髻换茶铛.
林叶频惊半夜霜, 回风飘雪入长廊.
无端一夜相思梦, 都在氷河古战场.
满窓红日似春温, 愁锁眉峰著睡痕.
胆甁小梅腮半吐, 含羞不语绣双鸳.
剪剪霜风掠北林, 寒鸟啼月正关心.
灯前爲有思人泪, 滴在穿丝小挫针.
一傍, 别有小室一区, 帐褥衾枕, 亦甚整丽. 帐外爇麝脐, 燃兰膏, 荧煌映彻, 恍如白昼. 生与女, 极其情欢, 遂留数日, 生谓女曰: “先圣有言, 父母在. 游必有方, 而今我定省. 已过三日, 亲必倚闾而望, 非人子之道也.” 女恻然而颔之, 踰垣而遣之. 生自是以后, 无已不往.
一夕, 李生之父, 问曰: “汝朝出而暮还者, 将以学先圣仁义之格言, 昏出而晓还, 当爲何事? 必作轻薄子, 踰垣牆, 折树坛耳. 事如彰露, 人皆谴我敎子之不严, 而如其女, 定是高门右族, 则必以尔之狂狡, 秽彼门户, 获戾人家, 其事不小, 速去岭南, 率奴隷监农, 勿得复还.” 卽于翌日, 谪送蔚州.
女每夕, 于花园待之, 数月不还. 女意其得病, 命香儿, 密问于李生之邻, 邻人曰: “李郞, 得罪于家君, 去岭南, 已数月矣.” 女闻之, 卧疾在床, 转转不起, 水酱不入于口, 言语支离, 肌肤憔悴, 父母怪之, 问其病状, 喑喑不言. 搜其箱箧, 得李生前日唱和诗, 击节惊讶曰: “几乎失我女子矣.” 问曰: “李生谁耶?” 至是, 女不能复隐, 细语在咽中, 告父母曰: “父亲母亲, 鞠育恩深, 不能相匿. 窃念男女相感, 人情至重. 是以, 摽梅迨吉, 咏于周南, 咸腓之凶, 刑于羲易. 自将蒲柳之质, 不念桑落之诗, 行露沾衣, 窃被傍人之嗤. 丝萝托木, 已作渭儿之行. 罪已贯盈, 累及门户. 然而彼狡童兮, 一偸贾香, 千生乔怨, 以眇眇之弱躯, 忍悄悄之独处 , 情念日深, 沉痾日笃, 滨于死地, 将化穷鬼. 父母如从我愿, 终保馀生, 倘违情款, 毙而有已. 当与李生, 重游黄坏之下, 誓不登他门也.”
于是, 父母已知其志, 不复问病, 且警且诱, 以宽其心, 复修媒妁之礼, 问于李家. 李氏问崔家门户优劣曰: “吾家豚犬, 虽年少风狂, 学问精通, 身彩似人, 所冀捷龙头于异日, 占凤鸣于他年, 不愿速求婚媾也.” 媒者, 以言返告, 崔氏复遣曰: “一时朋伴, 皆称令嗣才华迈人, 今虽蟠屈, 岂是池中之物. 宜速定嘉会之晨, 以合二姓之好.” 媒者, 又以其言, 返告李生之父, 父曰: “吾亦自少, 把册穷经, 年老无成. 奴僕逋逃, 亲戚寡助, 生涯疎阔,家计伶俜, 而况巨家大族, 岂以一人寒儒, 留意爲赘郞乎. 是必好事者, 过誉吾家, 以诬高门也.” 媒, 又告崔家, 崔家曰: “纳采之礼, 浆束之事, 吾尽辨矣. 宜差穀旦,以定花烛之期.” 媒者, 又返告之. 李家至是, 稍回其意, 卽遣人, 召生问之. 生喜不自胜, 乃作诗曰:
破镜重圆会有时, 天津乌鹊助佳期.
从今月老缠绳去, 莫向东风怨子规.
女闻之, 病亦稍愈, 又作诗曰:
恶因缘是好因缘, 盟语终须到底圆.
共輓鹿车何日是, 倩人扶起理花钿.
于是, 择吉日, 遂定婚礼, 而续其絃焉. 自同牢之后, 夫妇爱而敬之, 相待如宾, 虽鸿光鲍桓, 不足言其节义也. 生翌年, 捷高科, 登显仕, 声价闻于朝著.
辛丑年, 红贼据京城, 王移福州. 贼焚荡室庐, 脔炙人畜. 夫妇亲戚,不能相保, 东奔西窜, 各自逃生. 生挈家,隐匿穷崖. 有一贼, 拔剑而逐. 生奔走得脱, 女爲贼所虏, 欲逼之, 女大骂曰: “虎鬼杀啗我, 宁死葬于豺狼之腹中, 安能作狗彘之匹乎?” 贼怒, 杀而剐之.
生窜于荒野, 仅保馀躯. 闻贼已灭, 遂寻父母旧居, 其家已爲兵火所焚. 又至女家, 廊庑荒凉, 鼠喞鸟喧. 悲不自胜, 登于小楼, 收泪长嘘. 奄至日暮, 块然独坐, 伫思前游, 宛如一梦.
将及二更, 月色微吐, 光照屋梁. 渐闻廊下, 有跫然之音, 自远而近, 至则崔氏也. 生虽知已死, 爱之甚笃, 不复疑讶. 遽问曰: “避于何处, 全其躯命?” 女执生手, 恸哭一声. 乃敍情曰: “妾本良族,幼承庭训, 工刺绣裁缝之事, 学诗书仁义之方, 但识闺门之治, 岂解境外之修. 然而一窥红杏之墙, 自献碧海之珠. 花前一笑, 恩结平生, 帐里重遘, 情愈百年. 言至于此, 悲慙曷胜. 将谓偕老而归居, 岂意横折而顚沟, 终不委身于豺虎, 自取磔肉于泥沙, 固天性之自然, 匪人情之可忍. 却恨一别于穷崖, 竟作分飞之匹鸟. 家亡亲没, 伤殢魄之无依, 义重命轻, 幸残躯之免辱. 谁怜寸寸之灰心, 徒结断断之腐肠, 骨骸暴野, 肝胆涂地. 细料昔时之欢娱, 适爲当日之愁寃. 今则邹律已吹于幽谷, 倩女再返于阳閒. 蓬莱一纪之约绸缪, 聚窟三生之香芬郁, 重契阔于此时, 期不负乎前盟, 如或不忘, 终以爲好, 李郞其许之乎?” 生喜且感曰: “固所愿也.” 相与款曲抒情. 言及家産被寇掠有无, 女曰: “一分不失, 埋于某山某谷也.” 又问: “两家父母骸骨安在?” 女曰: “暴弃某处.” 敍情罢, 同寝极欢如昔.
明日, 与生俱往寻瘗处, 果得金银数锭及财物若干. 又得收拾两家父母骸骨. 贸金卖财, 各合葬于五冠山麓, 封树祭献, 皆尽其礼. 其后, 生亦不求仕官,与崔氏居焉. 干僕之逃生者, 亦自来赴. 生自是以后, 懒于人事, 虽亲戚宾客贺弔, 杜门不出, 常与崔氏, 或酬或和, 琴瑟偕和, 荏苒数年.
一夕, 女谓生曰: “三遇佳期, 世事蹉跎, 欢娱不厌, 哀别遽至.” 遂呜咽, 生惊问曰: “何故至此?” 女曰: “冥数不可躱也, 天帝以妾与生, 缘分未断, 又无罪障, 假以幻体, 与生暂割愁肠, 非久留人世, 以惑阳人.” 命婢儿进酒, 歌玉楼春一阕, 以侑生, 歌曰:
干戈满目交挥处, 玉碎花飞鸳失侣.
残骸狼籍竟谁埋, 血汚游魂无与语.
高唐一下巫山女, 破镜重分心惨楚.
从玆一别两茫茫, 天上人间音信阻.
每歌一声, 飮泣数下, 殆不成腔. 生亦悽惋不已曰: “宁与娘子, 同入九泉, 岂可无聊独保残生. 向者, 伤乱之后, 亲戚僮僕, 各相乱离, 亡亲骸 狼籍原野, 傥非娘子, 谁能奠埋. 古人云: 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 尽在娘子, 天性之纯孝, 人情之笃厚也. 感激无已, 自愧可胜. 愿娘子, 淹留人世, 百年之后, 同作尘土.” 女曰: “李郞之寿, 剩有馀纪, 妾已载鬼籙, 不能久视. 若固眷恋人间, 违犯条令, 非唯罪我, 兼亦累及于君. 但妾之遗骸, 散于某处, 倘若垂恩, 勿暴风日.” 相视泣下数行云: “李郞珍重.” 言讫渐灭,了无踪迹.
生拾骨, 附葬于亲墓傍. 旣葬, 生亦以追念之故, 得病数月而卒. 闻者莫不伤歎, 而慕其义焉.
醉游浮碧亭记
平壤, 古朝鲜国也. 周武王克商, 访箕子, 阵洪范九畴之法, 武王封于此地, 而不臣也. 其胜地, 则锦绣山, 凤凰台, 绫罗岛, 麒麟窟, 朝天石, 楸南墟, 皆古迹, 而永明寺浮碧亭, 其一也. 永明寺, 卽东明王九梯宫也. 在郭外东北卄里, 俯瞰长江, 远瞩平原, 一望无际, 眞胜境也. 畵舸商舶, 晩泊于大同门外之柳矶, 留则必泝流而上, 纵观于此, 极欢而旋. 亭之南, 有鍊石层梯, 左曰靑云梯, 右曰白云梯, 刻之于石, 立华柱, 以爲好事者玩.
天顺初, 松京有富室洪生, 年少美姿容, 有风度, 又善属文. 値中秋望, 与同伴, 抱布贸丝于箕城, 泊舟舣岸. 城中名娼, 皆出闉闍, 而目成焉. 城中有故友李生, 设宴以慰生, 酣醉回舟, 夜凉无寐, 忽忆张继枫桥夜泊之诗, 不胜淸兴, 乘小艇, 载月打桨而上, 期兴尽而返, 至则浮碧亭下也. 繫缆芦丛, 蹑梯而登, 凭轩一望, 朗吟淸啸, 时月色如海, 波光如练, 雁呌汀沙, 鹤惊松露, 凛然如登淸虚紫府也. 顾视故都, 烟笼粉堞, 浪打孤城, 有麦秀殷墟之歎, 乃作诗六首曰:
不堪吟上浿江亭, 呜咽江流肠断声.
故国已销龙虎气, 荒城犹带凤凰形.
汀沙月白迷归雁, 庭草烟收点露萤.
风景萧条人事换, 寒山寺里听钟鸣.
帝宫秋草冷凄凄, 回磴云遮径转迷.
妓馆故基荒荠合, 女墙残月夜乌啼.
风流胜事成尘土, 寂寞空城蔓蒺藜.
唯有江波依旧咽, 滔滔流向海门西.
浿江之水碧于蓝, 千古兴亡恨不堪.
金井水枯垂薜荔, 石坛苔蚀拥柽楠.
异鄕风月诗千首, 故国情怀酒半酣.
月白依轩眠不得, 夜深香桂落毵毵.
中秋月色正婵娟, 一望孤城一怅然.
箕子庙庭乔木老, 檀君祠壁女萝缘.
英雄寂寞今何在, 草树依稀问几年.
唯有昔时端正月, 淸光流彩照衣边.
月出东山乌鹊飞, 夜深寒露袭人衣.
千年文物衣冠尽, 万古山河城郭非.
圣帝朝天今不返, 闲谈落世竟谁依.
金轝麟马无行迹, 辇路草荒僧独归.
庭草秋寒玉露雕, 靑云桥对白云桥.
隋家士卒随鸣濑, 帝子精灵化怨蜩.
驰道烟埋香辇絶, 行宫松偃暮钟摇.
登高作赋谁同赏, 月白风淸兴未消.
生吟罢, 抚掌起舞踟蹰. 每吟一句, 歔欷数声, 虽无扣舷吹箫, 唱和之乐, 中情感慨, 足以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也.
吟尽欲返, 夜已三更矣. 忽有跫音, 自西而至者. 生意谓寺僧闻声, 惊讶而来. 坐以待之, 见则一美娥也. 丫鬟随侍左右, 一执玉柄拂, 一执轻罗扇, 威仪整齐, 状如贵家处子. 生下阶, 而避之于墙隙, 以观其所爲. 娥倚于南轩, 看月微吟, 风流态度, 俨然有序. 侍儿捧云锦茵席以进, 改容就坐, 琅然言曰: “此间有哦诗者, 今在何处? 我非花月之妖, 步莲之姝, 幸値今夕, 长空万里, 天阔云收, 冰轮飞而银河淡, 桂子落而琼楼寒, 一觞一脉, 畅敍幽情, 如此良夜何?”
生一恐一喜, 踟蹰不已, 作小謦咳声. 侍儿寻声而来, 请曰: “主母奉邀.” 生踧踖而进, 且拜且跪. 娥亦不之甚敬, 但曰: “子亦登此.” 侍儿以短屛乍掩, 只半面相看, 从容言曰: “子之所吟者, 何语也? 爲我陈之.” 生一一以诵. 娥笑曰: “子亦可与言诗者也.” 卽命侍儿, 进酒一行, 殽馔不似人间, 试啖坚硬莫吃, 酒又苦不能啜. 娥莞尔曰: “俗士, 那知白玉醴红虯脯乎?” 命侍儿曰: “汝速去神护寺, 乞僧饭小许来.” 儿承命而往, 须臾得来, 卽饭也. 又无下饭, 又命侍儿曰: “汝去酒岩, 乞馔来.” 须臾, 得鲤炙而来. 生啗之. 啗讫, 娥已依生诗, 以和其意, 写于桂笺, 使侍儿, 投于生前. 其诗曰:
东亭今夜月明多, 淸话其如感慨何.
树色依稀靑盖展, 江流潋潋练裙拖.
光阴忽尽若飞鸟, 世事屡惊如逝波.
此夕情怀谁了得, 数声钟磬出烟萝.
故城南望浿江分, 水碧沙明呌雁群.
麟驾不来龙已去, 凤吹曾断土爲坟.
睛岚欲雨诗圆就, 野寺无人酒半醺.
忍看铜驼没荆棘, 千年踪迹化浮云.
草根咽咽泣寒螿, 一上高亭思渺茫.
断雨残云伤往事, 落花流水感时光.
波添秋气潮声壮, 楼蘸江心月色凉.
此是昔年文物地, 荒城疎树恼人肠.
锦绣山前锦绣堆, 江枫掩映古城隈.
丁东何处秋砧苦, 欸乃一声渔艇回.
老树倚岩缘薜荔, 断碑横草惹莓苔.
凭栏无语伤前事, 月色波声摠是哀.
几介疎星点玉京, 银河淸浅月分明.
方知好事皆虚事, 难卜他生遇此生.
醽醁一樽宜取醉, 风尘三尺莫婴情.
英雄万古成尘土, 世上空馀身后名.
夜何知其夜向阑, 女墙残月正团团.
君今自是两尘隔, 遇我却赌千日欢.
江上琼楼人欲散, 阶前玉树露初溥.
欲知此后相逢处, 桃熟蓬丘碧海乾.
生得诗且喜, 犹恐其返也, 欲以谈话留之. 问曰: “不敢闻姓氏族谱.” 娥噫而答曰: “弱质, 殷王之裔, 箕氏之女. 我先祖, 实封于此, 礼乐典刑, 悉遵汤训, 以八条敎民, 文物鲜华, 千有馀年. 一旦天步艰难, 灾患奄至, 先考败绩匹夫之手, 遂失宗社. 卫瞒乘时, 窃其宝位, 而朝鲜之业坠矣. 弱质顚蹶狼藉, 欲守贞节, 待死而已. 忽有神人抚我曰: ‘我亦此国之鼻祖也. 享国之后, 入于海岛, 爲仙不死者, 已数千年, 汝能随我紫府玄都, 逍遥娱乐乎?’ 余曰: ‘诺.’ 遂提携引我, 至于所居, 作别馆以待之, 饵我以玄洲不死之药. 服之累月, 忽觉身轻气健, 磔磔然, 如有换骨焉. 自是以后, 逍遥九垓, 傥佯六合, 洞天福地, 十洲三岛, 无不游览. 一日, 秋天晃朗, 玉宇澄明, 月色如水, 仰视蟾桂, 飘然有遐擧之志. 遂登月窟, 入广寒淸虚之府, 拜嫦娥于水晶宫里. 嫦娥以我贞静能文, 诱我曰: ‘下土仙境, 虽云福地, 皆是风尘, 岂如履靑冥骖白鸾, 挹淸香于丹桂, 服寒光于碧落, 遨游玉京, 游泳银河之胜也?’ 卽命爲香案侍儿, 周旋左右, 其乐不胜可言. 忽于今宵, 作鄕井念, 下顾蜉蝣, 临睨故鄕, 物是人非, 皓月掩烟尘之色, 白露洗块苏之累, 辞下淸宵, 冉冉一降, 拜于祖墓, 又欲一玩江亭, 以畅情怀. 适逢文士, 一喜一赧, 辄依琼琚之章, 敢展驽钝之笔, 非敢能言, 聊以敍情耳.”
生再拜稽首曰: “下土愚昧, 甘与草木同腐, 岂意与王孙天女, 敢望唱和乎?” 生卽于席前, 一览而记. 又俯伏曰: “愚昧宿障深厚, 不能大嚼仙羞, 何幸粗知字畵, 稍解云谣, 眞一奇也. 四美难具, 请复以江亭秋夜玩月爲题, 押四十韵, 敎我.” 佳人颔之, 濡笔一挥, 云烟相轧, 走书卽赋曰:
月白江亭夜, 长空玉露流. 淸光蘸河汉, 灏气被梧楸.
皎洁三千界, 婵娟十二楼. 纤云无半点, 轻飒拭双眸.
潋滟随流水, 依稀送去舟. 能窥蓬户隙, 偏映荻花洲.
似听霓裳奏, 如看玉斧修. 蚌珠胚贝阙, 犀晕倒阎浮.
愿与知微翫, 常从公远游. 芒寒惊魏鹊, 影射喘吴牛.
隐隐靑山郭, 团团碧海陬. 共君开钥匙, 乘兴上帘钩.
李子停盃日, 吴生斫桂秋. 素屛光粲烂, 纨幄细雕锼.
宝镜磨初挂, 永轮驾不留. 金波何穆穆, 银漏正悠悠.
拔剑妖蟆斫, 张罗▩兎罦. 天衢新雨霁, 石迳淡烟收.
槛压千章木, 阶临万丈湫. 关河谁失路, 鄕国幸逢俦.
桃李相投报, 罍觞可献酬. 好诗争刻烛, 美酒剩添筹.
炉爆乌银片, 铛翻蟹眼沤. 龙涎飞睡鸭, 琼液满瘿瓯.
鸣鹤孤松惊, 啼螿四壁愁. 胡床殷瘦话, 晋渚谢远游.
仿彿荒城在, 箫森草树稠. 靑枫摇湛湛, 黄苇冷飕飕.
仙镜乾坤阔, 尘閒甲子遒. 故宫禾黍穗, 野庙梓桑樛.
芳臭遗残碣, 兴亡问泛鸥. 纤阿常仄满, 累块几蜉蝣.
行殿爲僧舍, 前王葬虎丘. 萤燐隔幔小, 鬼火傍林幽.
弔古多垂泪, 伤今自买忧. 檀君馀木觅, 箕邑只沟娄.
窟有麒麟迹, 原逢肃愼鍭. 兰香还紫府, 织女驾苍虯.
文士停花笔, 仙娥罢坎堠. 曲终人欲散, 风静橹声柔.
写讫, 掷笔凌空而逝, 莫测所之. 将归, 使侍儿传命曰: “帝命有严, 将骖白鸾, 淸话未尽, 怆我中情.” 俄而, 回飇捲地, 吹倒生座, 掠诗而去, 亦不知所之. 盖不使异话, 传播人间也.
生惺然而立, 藐尔而思, 似梦非梦, 似眞非眞. 倚阑注想, 尽记其语, 因念奇遇, 而未尽情款. 乃追怀以吟曰:
云雨阳台一梦间, 何年重见玉箫还. 江波纵是无情物, 呜咽哀鸣下别湾.
吟讫四盻, 山寺钟鸣, 水村鷄唱, 月隐城西, 明星暳暳, 但听鼠啾于庭, 虫鸣于座, 悄然而悲, 肃然而恐, 怆乎其不可留也. 返而登舟, 怏怏鬱鬱, 抵于故岸, 同伴竞问曰: “昨宵, 托宿甚处?” 生绐曰: “昨夜, 把竿乘月, 至长庆门外朝天石畔, 欲钓锦鳞. 会夜凉水寒, 不得一鲋, 何恨如之?” 同伴亦不之疑也.
其后, 生念娥, 得劳瘵尫羸之疾, 先抵于家, 精神恍惚, 言语无常, 展辗在床, 久而不愈. 生一日, 梦见淡妆美人, 来告曰: “主母奏于上皇, 上皇惜其才, 使隶河鼓幕下爲从事. 上帝칙勅汝, 其可避乎?” 生惊觉, 命家人, 沐浴更衣, 焚香扫地, 铺席于庭, 支頥暂卧, 奄然而逝, 卽九月望日也. 殡之数日, 顔色不变, 人以爲遇仙尸解云.
南炎浮州志
成化初, 庆州有朴生者, 以儒业自勉. 常补大学馆, 不得登一试, 常怏怏有憾, 而意气高迈, 见势不屈, 人以爲骄侠. 然对人接话, 淳愿慤厚, 一鄕称之.
生尝疑浮屠巫觋鬼神之说, 犹豫未决, 旣而质之中庸, 参之易辞, 自负不疑. 而以淳厚, 故与浮屠交, 如韩之顚, 柳之巽者, 不过二三人. 浮屠亦以文士交, 如远之宗雷, 遁之王谢, 爲莫逆友.
一日, 因浮屠, 问天堂地狱之说, 复疑云: “天地一阴阳耳. 那有天地之外, 更有天地? 必詖辞也.” 问之浮屠, 浮屠亦不能决答, 而以罪福响应之说答之, 生亦不能心服也.
常著一理论, 以自警, 盖不爲他岐所惑.
其略曰: “常闻天下之理, 一而已矣. 一者何? 无二致也. 理者何? 性而已矣. 性者何? 天之所命也. 天以阴阳五行, 化生万物, 气以成形, 理亦赋焉. 所谓理者, 于日用事物上, 各有条理, 语父子则极其亲, 语君臣则极其义, 以至夫妇长幼, 莫不各有当行之路, 是则所谓道而理之具于吾心者也. 循其理, 则无适而不安, 逆其理而拂性, 则菑逮. 穷理尽性, 究此者也. 格物致知, 格此者也. 盖人之生, 莫不有是心, 亦莫不具是性, 而天下之物, 亦莫不有是理. 以心之虚灵, 循性之固然, 卽物而穷理, 因事而推源, 以求至乎其极, 则天下之理, 无不著现明显, 而理之至极者, 莫不森于方寸之内矣. 以是而推之, 天下国家, 无不包括, 无不该合, 参诸天地而不悖, 质诸鬼神而不惑, 历之古今而不坠, 儒者之事, 止于此而已矣. 天下岂有二理哉? 彼异端之说, 吾不足信也.”
一日, 于所居室中, 夜挑灯读易, 支枕假寐, 忽到一国, 乃洋海中一岛屿也. 其地无草木沙砾, 所履非铜则铁也. 昼则烈焰亘天, 大地融冶, 夜则凄风自西, 砭人肌骨, 吒波不胜. 又有铁崖如城, 缘于海滨, 只有一铁门, 宏壮, 关键甚固. 守门者, 喙牙狞恶, 执戈鎚以防外物. 其中居民, 以铁爲室, 昼则焦烂, 夜则冻烈, 唯朝暮蠢蠢, 似有笑语之状, 而亦不甚苦也. 生惊愕逡巡, 守门者唤之. 生遑遽不能违命, 踧踖而进.
守门者, 竪戈而问曰: “子何如人也?”
生慄且答曰: “某国某土某, 一介迂儒, 干冒灵官, 罪当宽宥, 法当矜恕!”
拜伏再三, 且谢搪突([扌+突]).
守门者曰: “爲儒者, 当逢威不屈, 何磬折之如是? 吾侪欲见识理君子久矣. 我王亦欲见如君者, 以一语传白于东方. 少坐! 吾将告子于王.”
言讫, 趋跄而入, 俄然出语曰: “王欲延子于便殿! 子当以訏言对, 不可以威厉讳, 使我国人民, 得闻大道之要!”
有黑衣白衣二童, 手把文卷而出, 一黑质靑字, 一白质朱字, 张于生之左右以示之. 生见朱字, 有名姓, 曰: “现住某国朴某, 今生无罪, 当不爲此国民.”
生问曰: “示不肖以文卷, 何也?”
童曰: “黑质者, 恶簿也. 白质者, 善簿也. 在善簿者, 王当以聘士礼迎之, 在恶簿者, 虽不加罪, 以民隶例勑之. 王若见生, 礼当详悉.”
言讫, 持簿而入. 须臾飙轮宝车, 上施莲座, 娇童彩女, 执拂擎盖, 武隶逻卒, 挥戈喝道. 生擧首望之, 前有铁城三重, 宫阙嶔峩, 在金山之下, 火炎涨天, 融融勃勃. 顾视道傍人物于火燄中, 履洋铜融铁, 如蹋泞泥, 生之前路可数十步许, 如砥而无流金烈火, 盖神力所变尔. 至王城, 四门豁开, 池台楼观, 一如人间. 有二美姝, 出拜扶携而入. 王戴通天之冠, 束文玉之带, 秉珪下阶而迎. 生俯伏在地, 不能仰视.
王曰: “土地殊异, 不相统摄, 而识理君子, 岂可以威势屈其躬也?”
挽袖而登殿上, 别施一床, 卽玉栏金床也. 坐定, 王呼侍者进茶. 生侧目视之, 茶则融铜, 果则铁丸也. 生且惊且惧, 而不能避, 以观其所爲. 进于前, 则香茗佳果, 馨香芬郁, 薰于一殿.
茶罢, 王语生曰: “士不识此地乎? 所谓炎浮洲也. 宫之北山, 卽沃焦山也. 此洲在天之南, 故曰南炎浮洲, 炎浮者, 炎火赫赫, 常浮大虚, 故称之云耳. 我名燄摩, 言爲燄所摩也. 爲此土君师, 已万馀载矣. 寿久而灵, 心之所之, 无不神通, 志之所欲, 无不适意. 苍颉作字, 送吾民以哭之, 瞿昙成佛, 遣吾徒以护之. 至于三五周孔, 则以道自卫, 吾不能侧足于其间也.”
生问曰: “周孔瞿昙, 何如人也?”
王曰: “周孔, 中华文物中之圣也. 瞿昙, 西域姦凶中之圣也. 文物虽明, 人性驳粹, 周孔率之. 姦凶虽昧, 气有利钝, 瞿昙警之. 周孔之敎, 以正去邪, 瞿昙之法, 设邪去邪. 以正去邪, 故其言正直, 以邪去邪, 故其言荒诞. 正直故君子易从, 荒诞故小人易信, 其极致, 则皆使君子小人, 终归于正理, 未尝惑世诬民, 以异道误之也.”
生又问曰: “鬼神之说, 乃何?”
王曰: “鬼者, 阴之灵, 神者, 阳之灵, 盖造化之迹, 而二气之良能也. 生则曰人物, 死则曰鬼神, 而其理则未尝异也.”
生曰: “世有祭祀鬼神之礼, 且祭祀之鬼神, 与造化之鬼神, 异乎?”
曰: “不异也. 士岂不见乎? 先儒云: ‘鬼神无形无声, 然物之终始, 无非阴阳合散之所爲.’ 且祭天地, 所以谨阴阳之造化也. 祀山川, 所以报气化之升降也. 享祖考, 所以报本, 祀六神, 所以免祸, 皆使人致其敬也, 非有形质以妄加祸福于人间, 特人焄蒿悽怆, 洋洋如在耳. 孔子所谓, 敬鬼神而远之, 正谓此也.”
生曰: “世有厉气妖魅, 害人惑物, 此亦当言鬼神乎?”
王曰: “鬼者, 屈也. 神者, 伸也. 屈而伸者, 造化之神也. 屈而不伸者, 乃鬱结之妖也. 合造化, 故与阴阳终始而无迹, 滞鬱结, 故混人物寃怼而有形. 山之妖曰魈, 水之怪曰魊, 水石之怪曰龙罔象, 木石之怪曰夔魍魉, 害物曰厉, 恼物曰魔, 依物曰妖, 惑物曰魅, 皆鬼也. 阴阳不测之谓神, 卽神也. 神者, 妙用之谓也, 鬼者, 归根之谓也. 天人一理, 显微无间, 归根曰静, 复命曰常, 终始造化, 而有不可知其造化之迹, 是卽所谓道也. 故曰: ‘鬼神之德, 其盛矣乎!’”
生又问曰: “僕尝闻于爲佛者之徒, 有曰: ‘天上有天堂快乐处, 地下有地狱苦楚处, 列冥([名])府十王, 鞠十八狱囚.’ 有诸? 且人死七日之后, 供佛设斋以荐其魂, 祀王烧钱以赎其罪, 姦暴之人, 王可宽宥否?”
王惊愕曰: “是非吾所闻. 古人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闢一阖之谓变. 生生之谓易, 无妄之谓诚.’ 夫如是, 则岂有乾坤之外, 复有乾坤, 天地之外, 更有天地乎? 如王者, 万民所归之名也. 三代以上, 亿兆之主, 皆曰王, 而无称异名. 如夫子修春秋, 立百王不易之大法, 尊周室曰天王, 则王者之名, 不可加也. 至秦灭六国一四海, 自以爲德兼三皇, 功高五帝, 乃改王号曰皇帝. 当是时, 僭窃称之者颇多, 如魏梁荆楚之君, 是已. 自是以后, 王者之名分纷如也, 文武成康之尊号, 已坠地矣. 且流俗无知, 以人情相滥, 不足道. 至于神道则尙严, 安有一域之内, 王者如是其多哉? 士岂不闻天无二日国无二王乎? 其语不足信也. 至于设斋荐魂, 祀王烧钱, 吾不觉其所爲也. 士试详其世俗之矫妄!”
生退席敷袵而陈曰: “世俗当父母死亡七七之日, 若尊若卑, 不顾丧葬之礼, 专以追荐爲务. 富者, 糜费过度, 炫燿人听, 贫者, 至于卖田贸宅, 贷钱賖穀, 镂纸爲旛, 剪綵爲花, 招衆▩爲福田, 立瓌([坏])像爲导师, 唱呗讽诵, 鸟鸣鼠喞, 曾无意谓. 爲丧者, 携妻率儿, 援类呼朋, 男女混杂, 矢溺狼籍, 使淨土变爲秽混, 寂场变爲闹市, 而又招所谓十王者, 备馔以祭之, 烧钱以赎之. 爲十王者, 当不顾礼义, 纵贪而滥受之乎? 当考其法度, 循宪而重罚之乎? 此不肖所以愤悱, 而不敢忍言也. 请爲不肖辨之!”
王曰: “噫哉! 至于此极也? 且人之生也, 天命之以性, 地养之以生, 君治之以法, 师敎之以道, 亲育之以恩. 由是, 五典有序, 三纲不紊, 顺之则祥, 逆之则殃, 祥与殃在人生受之耳. 至于死, 则精气已散, 升降还源, 那有复留于幽冥之内哉? 且寃怼之魂, 横夭之鬼, 不得其死, 莫宣其气, 嗸嗸于战场黄沙之域, 啾啾于负命啣寃之家者, 间或有之, 或托巫以致款, 或依人以辨怼, 虽精神未散于当时, 毕竟当归于无朕. 岂有假形于冥地, 以受犴狱乎? 此格物君子, 所当斟酌也. 至于斋佛祀王之事, 则尤诞矣. 且斋者, 洁淨之义, 所以斋不斋而致其斋也. 佛者, 淸淨之称, 王者, 尊严之号. 求车求金, 贬于春秋, 用金用绡, 始于汉魏. 那有以淸淨之神而享世人供养, 以王者之尊而受罪人贿赂, 以幽冥之鬼而纵世间刑罚乎? 此亦穷理之士, 所当商略也.”
生又问曰: “轮回不已, 死此生彼之义, 可问否?”
曰: “精灵未散, 则似有轮回, 然久则散而消耗矣.”
生曰: “王何故居此异域而爲王者乎?”
曰: “我在世, 尽忠于王, 发愤讨贼. 乃誓曰: ‘死当爲厉鬼, 以杀贼!’ 馀愿未殄而忠诚不灭, 故托此恶鄕爲君长. 今居此地而仰我者, 皆前世弑逆姦凶之徒, 托生于此, 而爲我所制, 将格其非心者也. 然非正直无私, 不能一日爲君长于此地也. 寡人闻子正直抗志, 在世不屈, 眞达人也. 而不得一奋其志于当世, 使荆璞弃于尘野, 明月沉于重渊, 不遇良匠, 谁知至宝? 岂不惜哉? 余亦时运已尽, 将捐弓劒, 子亦命数已穷, 当瘗蓬蒿, 司牧此邦, 非子而谁?”
乃开宴极欢, 问生以三韩兴亡之迹. 生一一陈之. 至高丽创业之由, 王歎伤再三曰: “有国者, 不可以暴劫民, 民虽若瞿瞿以从, 内怀悖逆, 积日至月, 则坚冰之祸起矣. 有德者, 不可以力进位, 天虽不谆谆以语, 示以行事, 自始至终, 而上帝之命严矣. 盖国者民之国, 命者天之命也. 天命已去, 民心已离, 则虽欲保身, 将何爲哉?”
又复敍历代帝王崇异道致妖祥之事. 王便蹙额曰: “民讴謌而水旱至者, 是天使人主重以戒谨也. 民怨咨而祥瑞现者, 是妖媚人主益以骄纵也. 且历代帝王致瑞之日, 民其按堵乎? 呼寃乎?”
曰: “姦臣蜂([逢+虫+虫])起, 大乱屡作, 而上之人, 胁威爲善以钓名, 其能安乎?”
王良久, 歎曰: “子之言, 是也.”
宴毕, 王欲禅位于生, 乃手制曰: “炎洲之域, 实是瘴厉之鄕, 禹迹之所不至, 穆骏之所未穷. 彤云蔽日, 毒雾障天, 渴飮赫赫之洋铜, 飢餐烘烘之融铁, 非夜叉罗刹, 无以措其足, 魑魅魍魉, 莫能肆其气. 火城千里, 铁岳万重, 民俗强悍, 非正直无以辨其姦, 地势凹隆, 非神威不可施其化. 咨! 尔东国某, 正直无私, 刚毅有断, 著含章之质, 有发蒙之才, 显荣虽蔑于身前, 纲纪实在于身后, 兆民永赖, 非子而谁? 宜导德齐礼, 冀纳民于至善, 躬行心得, 庶跻世于雍熙. 体天立极, 法尧禅舜, 予其作宾, 呜呼钦哉!”
生奉诏, 周旋再拜而出. 王复勑臣民致贺, 以储君礼送之. 又勑生曰: “不久当还, 劳此一行, 所陈之语, 传播人间, 一扫荒唐!”
生又再拜致谢曰: “敢不对扬休命之万一?”
旣出门, 挽车者, 蹉跌覆辙, 生仆地惊起而觉, 乃一梦也. 开目视之, 书册抛床, 灯花明灭. 生感讶良久, 自念将死, 日以处置家事爲怀. 数月有疾, 料必不起, 却毉巫而逝. 其将化之夕, 梦神人告于四邻曰: “汝邻家某公, 将爲阎罗王者”云.
龙宫赴宴录
松都有天磨山. 其山高揷而峭秀, 故曰天磨山. 中有龙湫, 名曰瓢渊, 窄而深, 不知其几丈, 溢而爲瀑, 可百馀丈. 景槪淸丽, 游僧过客, 必于此而观览焉. 夙著异灵, 载诸传记, 国家岁时, 以牲牢祀之.
前朝有韩生者, 少而能文, 著于朝廷, 以文士称之. 尝于所居室, 日晩宴坐, 忽有靑衫▩头郞官二人, 从空而下, 俯伏于庭曰: “瓢渊神龙奉邀.” 生愕然变色曰: “神人路隔, 安能相及? 且水府汗漫, 波浪相囓, 安可利往?” 二人曰: “有骏足在门, 愿勿辞也.” 遂鞠躬挽袂出门, 果有骢马, 金鞍玉勒, 盖黄罗帕, 而有翼者也. 从者皆红巾抹额, 而锦袴者十馀人. 扶生上马, 幢盖前导, 妓乐后随, 二人执笏从之. 其马缘空而飞, 但见足下烟云苒惹, 不见地之在下也.
顷刻间, 已至于宫门之外, 下马而立. 守门者, 皆著彭蜞鳌鳖之甲, 矛戟森然, 眼眶可寸许. 见生皆低头交拜, 铺牀请憩, 似有预待. 二人趋入报之, 俄而靑童二人, 拱手引入. 生舒步而进, 仰视宫门, 榜曰含仁之门. 生纔入门, 神王戴切云冠, 佩剑秉简而下, 延之上阶, 升殿请坐, 卽水晶宫白玉牀也. 生屈伏固辞曰: “下土愚人, 甘与草木同腐, 安得干冒神威, 滥承宠接?” 神王曰. “久望令闻, 仰屈尊仪, 幸毋见讶.” 遂挥手揖坐, 生三让而登. 神王南向, 踞七宝华牀, 生西向而坐.
坐未定, 阍者传言曰: “宾至.” 王又出门迎接. 见有三人, 著红袍, 承綵辇, 威仪侍从, 俨若王者. 王又延之殿上. 生隐于牖下, 欲竢其定而请谒. 王劝三人, 东向揖坐而告曰: “适有文士在阳界, 奉邀, 诸君勿相疑也.” 命左右引入, 生趋进礼拜, 诸人皆俛首答拜. 生让坐曰: “尊神贵重, 僕乃一介寒儒, 敢当高座?” 固辞. 诸人曰: “阴阳路殊, 不相统摄, 而神王威重, 鑑人惟明, 子必人间文章钜公, 神王是命, 请勿拒也.” 神王曰: “坐.” 三人一时就坐. 生乃跼蹐而登, 跪于席边. 神王曰: “安坐.” 座定, 行茶一巡.
神王告曰: “寡人止有一女, 已加冠笄, 将欲适人, 而弊居僻陋, 无迎待之馆, 花烛之房, 今欲别构一阁, 命名佳会, 工匠已集, 木石咸具, 而所乏者, 上梁文耳. 侧闻秀才, 名著三韩, 才冠百家, 故特远招, 幸爲寡人制之.” 言未旣, 有二丫童, 一捧碧玉之砚, 湘竹之管, 一捧氷绡一丈, 跪进于前. 生俛伏而起, 染翰立成, 云烟相糺.
其词曰: “切以堪舆之内, 龙神最灵, 人物之间, 配匹至重, 旣有润物之功, 可无衍福之基, 是以关雎好逑, 所以著万化之始, 飞龙利见, 亦以象灵变之迹. 是用新构阿房, 昭揭盛号, 集蜃鼍而作力, 聚宝贝以爲材, 竪水晶珊瑚之柱, 挂龙骨琅玗之梁, 珠帘捲而山霭靑葱, 玉户开而洞云缭绕. 宜室宜家, 享胡福于万年, 鼓瑟鼓琴, 毓金枝于亿世. 用资风云之变, 永补造化之功, 在天在渊, 苏下民之渴望, 或潜或跃, 祐上帝之仁心, 腾翥快于乾坤, 威德洽于遐迩, 玄龟赤鲤, 踊跃而助唱, 木怪山魈, 次第而来贺, 宜作短歌, 用揭雕梁.
抛梁东, 紫翠岧绕撑碧空. 一夜雷声喧绕涧, 苍崖万仞珠玲珑.
抛梁西, 征转岩廻山鸟啼. 湛湛深湫知几丈, 一泓春水似玻瓈.
抛梁南, 十里松杉横翠岚. 谁识神宫宏且壮, 碧琉璃底影相涵.
抛梁北, 晓日初升潭镜碧. 素练横空三百丈, 翻疑天上银河落.
抛梁上, 手扪白虹游莽苍. 渤海扶桑千万里, 顾视人寰如一掌.
抛梁下, 可惜春畴飞野马. 愿将一滴灵源水, 四海便作甘雨洒.
伏愿营室之后, 合卺之晨, 万福咸臻, 千祥毕至, 瑶宫玉殿, 挟卿云之靉靆, 凤枕鸯衾, 耸欢声之腾沸, 不显其德, 以赫厥灵.”
书毕进呈, 神王大喜. 乃命三神传阅, 三神皆啧啧歎赏. 于是, 神王开润笔宴. 生跪曰: “尊神毕集, 不敢问讳.” 神王曰: “秀才阳人, 固不知矣. 一祖江神, 二洛河神, 三碧澜神也. 余欲与秀才光伴, 故相邀尔.” 酒尽乐作, 有蛾眉十馀辈, 摇翠袖, 戴琼花, 相进相退, 舞而歌碧潭之曲曰:
靑山兮苍苍, 碧潭兮汪汪.
飞涧兮泱泱, 接天上之银潢.
若有人兮波中央, 振环珮兮琳琅.
威炎赫兮煌煌, 羌气宇兮轩昻.
择吉日兮辰良, 占凤鸣之锵锵.
有翼兮华堂, 有祥兮灵长.
招文士兮制短章, 歌盛化兮擧脩梁.
酌桂酒兮飞羽觞, 轻燕回兮踏春阳.
兽口喷兮瑞香, 豕服沸兮琼浆.
击鱼鼓兮郞当, 吹龙笛兮趋跄.
神俨然而在牀, 仰至德兮不可忘.
舞竟, 复有总角十馀辈, 左执籥, 右执翿, 相旋相顾, 而歌回风之曲曰:
若有人兮山之阿, 披薛荔兮带女萝
.
日将暮兮淸波, 生细纹兮如罗.
风瓢瓢兮鬓鬖丝, 云冉冉兮衣婆娑.
周旋兮委蛇, 巧笑兮相过.
损余褋兮鸣涡, 解余环兮寒沙.
露浥兮庭莎, 烟暝兮嶔峨.
望远峰之嵾嵯, 若江上之靑螺.
疏击兮铜锣, 醉舞兮傞傞.
有酒兮如泥, 有肉兮如坡.
宾旣醉兮顔酡, 制新曲兮酣歌.
或相扶兮相拖, 或相拍兮相呵.
击玉壶兮飮无何, 淸兴阑兮哀情多.
舞竟, 神王喜抃, 洗爵捧觥, 致于生前, 自吹玉龙之笛, 歌水龙吟一阕, 以尽欢娱之情. 其词曰:
管絃声里传觞, 瑞麟口喷靑龙脑.
横吹片玉一声, 天上碧云如扫.
响激波涛, 曲翻风月, 景闲人老.
怅光阴似箭, 风流若梦, 欢娱又生烦恼.
西岭綵岚初散, 喜东峰氷盘凝灏.
擧杯爲问, 靑天明月, 几看丑好?
酒满金罍, 人颓玉峀, 谁人推倒?
爲佳宾, 脱尽十载云泥台鬱, 快登苍昊.
歌竟, 顾谓左右曰: “此间伎戱, 不类人间, 尔等爲嘉宾呈之.” 有一人, 自称郭介士, 擧足横行. 进而告曰: “僕岩中隐士, 沙穴幽人, 八月风淸, 输芒东海之滨, 九天云散,含光南井之傍, 中黄外圆, 被坚执锐. 常支解以入鼎, 纵摩顶而利人. 滋味风流, 可解壮士之顔, 形摸郭索, 终贻妇人之笑. 赵伦虽恶于水中, 钱昆常思于外郡, 死入毕吏部之手, 神依韩晋公之笔. 且逢场而作戱, 宜弄脚以周旋.” 卽于席前, 负甲执戈, 喷沫瞪视, 回瞳摇肢, 蹒跚趋跄, 进前退后, 作八风之舞, 其类数十, 折旋俯伏, 一时中节, 乃作歌曰.
依江海以穴处兮, 吐气宇与虎争.
身九尺而入贡, 类十种而多名.
喜神王之嘉会, 羌顿足而横行.
爱渊潜以独处, 惊江浦之灯光.
匪酬恩而泣珠, 非报仇而横枪.
嗟濠梁之巨族, 笑我谓我无肠.
然可比于君子, 德充腹而内黄.
美在中而畅四肢兮, 螯流玉而凝香.
羌今夕兮何夕, 赴瑶池之霞觞.
神矫首而载歌, 宾旣醉而彷徨.
黄金殿兮白玉牀, 传巨觥兮咽丝簧.
弄君山三管之奇声, 饱仙府九盌之神浆.
山鬼趠兮翱翔, 水族跳兮腾骧.
山有榛兮湿有笭, 怀美人兮不能忘.
于是, 左旋右折, 殿后奔前, 满座皆辗转失笑. 戱毕, 又有一人, 自称玄先生, 曳尾延颈, 吐气凝眸, 进而告曰: “僕蓍丛隐者, 莲叶游人, 洛水负文, 已旌夏禹之功, 淸江被网, 曾著元君之策. 纵刳肠以利人, 恐脱壳之难堪. 山节藻梲, 壳爲臧公之珍, 石肠玄甲, 胸吐壮士之气. 卢敖踞我于海上, 毛宝放我于江中. 生爲嘉世之珍, 死作灵道之宝. 宜张口而呵呻, 聊以舒千年藏六之胸怀.” 卽于席前,吐气袅袅如缕, 长百馀尺, 吸之则无迹, 或缩颈藏肢, 或引颈摇项, 俄而, 进蹈安徐, 作九功之舞, 独进独退, 乃作歌曰.
依山泽以介处兮, 爱呼吸而长生.
生千岁而五聚, 摇十尾而最灵.
宁曳尾于泥途兮, 不愿藏乎庙堂.
匪鍊丹而久视, 非学道而灵长.
遭圣明于千载, 呈瑞应之昭彰.
我爲水族之长兮, 助连山与归藏.
负文字而有数兮, 告吉凶而成策.
然而多智有所危困, 多能有所不及.
未免剖心而灼背兮, 侣鱼虾而屛迹.
羌伸颈而擧踵兮, 预高堂之燕席.
贺飞龙之灵变, 玩呑龟之笔力.
酒旣进而乐作, 羌欢娱兮无极.
击鼍鼓而吹凤箫兮, 舞潜虯于幽壑.
集山泽之魑魅, 聚江河之君长.
若温峤之燃犀, 惭禹鼎之罔象.
相舞蹈于前庭, 或谑笑而抚掌.
日欲落兮风生, 鱼龙翔兮波滃泱.
时不可兮骤得, 心矫厉而慨慷.
曲终, 夷犹恍惚, 跳梁低昻, 莫辨其状, 万座嗢噱. 戱毕, 于是, 木石魍魉, 山林精怪, 起而各呈所能, 或啸或歌, 或舞或吹, 或忭或踊, 异状同音, 乃作歌曰:
神龙在渊, 或跃于天. 于千万年, 厥祚延绵.
卑礼招贤, 俨若神仙. 玩彼新篇, 珠玉相联.
琬琰以鑴, 千载永传. 君子言旋, 开此琼筵.
歌以採莲, 妙舞跹翩. 伐鼓渊渊, 和彼繁絃.
一棹航船, 鲸吸百川. 揖让周旋, 乐且无愆.
歌竟, 于是. 江河君长, 跪而陈诗, 其第一座曰:
碧海朝宗势未休, 奔波汨汨负轻舟.
云初散后月沉浦, 潮欲起时风满洲.
日煖龟鱼闲出没, 波明凫鸭任沉浮.
年年触石多鸣咽, 此夕欢娱荡百忧.’
第二座曰:
五花树影荫重茵, 笾豆笙簧次第陈.
云母帐中歌宛转, 水晶帘里舞逡巡.
神龙岂是池中物, 文士由来席上珍.
安得长绳繫白日, 留连泥醉艶阳春.
第三座曰:
神王酩酊倚金牀, 山霭霏霏已夕阳.
妙舞傞傞廻锦袖, 淸歌细细遶彫梁.
几年孤愤翻银岛, 今日同欢擧玉觞.
流尽光阴人不识, 古今世事太忽忙.
题毕进呈, 神王笑阅, 使人授生. 生受之跪读, 三复赏玩, 卽于座前, 题二十韵, 以陈盛事, 词曰:
天磨高出汉, 岩溜远飞空. 直下穿林壑, 奔流作巨淙.
波心涵月窟, 潭底闷龙宫. 变化留神迹, 腾拏建大功.
烟熅生细雾, 骀荡起祥风. 碧落分符重, 靑丘列爵崇.
乘云朝紫极, 行雨驾靑骢. 金阙开佳燕, 瑶阶奏别鸿.
流霞浮茗椀, 湛露滴荷红. 揖让威仪重, 周旋礼度豊.
衣冠文璨烂, 环珮响玲珑. 鱼鼈来朝贺, 江河亦会同.
灵机何恍惚, 玄德更渊冲. 苑击催花鼓, 樽垂吸酒虹.
天姝吹玉笛, 王母理丝桐. 百拜传醪醴, 三呼祝华嵩.
烟沉霜雪果, 盘映水晶葱. 珍味充喉润, 恩波浃骨融.
还如湌沆瀣, 宛似到瀛蓬. 欢罢应相别, 风流一梦中.
诗进, 满座皆歎赏不已. 神王谢曰: “当勒之金石, 以爲弊居之宝.”
生拜谢, 进而告曰: “龙宫胜事, 已尽见之矣. 且宫室之广, 疆域之壮, 可周览不?” 神王曰: “可”. 生受命, 出户盱衡, 但见綵云缭绕, 不辨东西. 神王命吹云者扫之. 有一人, 于殿庭, 蹙口一吹, 天宇晃朗, 无山石岩崖, 但见世界平阔, 如碁局, 可数十里, 琼花琪树, 列植其中, 布以金沙, 缭以金墉, 其廊庑庭除, 皆铺碧琉璃塼, 光影相涵.
神王命二人, 指挥观览, 行到一楼, 名曰朝元之楼, 纯是玻瓈所成, 饰以珠玉, 错以金碧, 登之若凌虚焉. 其层十级. 生欲尽登, 使者曰: “神王以神力自登, 僕等亦不能尽览矣.” 盖上级, 与云霄幷, 非尘凡可及, 生登七层而下.
又到一阁, 名曰凌虚之阁. 生问曰: “此阁何用?” 曰: “此神王朝天之时, 整其仪仗, 饰其衣冠之处.” 生请曰: “愿观仪仗.” 使者, 引至一处, 有一物, 如圆镜, 烨烨有光, 眩目不可谛视. 生曰: “此何物也?” 曰: “电母之镜.” 又有鼓, 大小相称. 生欲击之. 使者止之曰: “若一击, 则百物皆震, 卽雷公之鼓也.” 又有一物, 如橐籥. 生欲摇之. 使者复止之曰: “若一摇, 则山石尽崩, 大木斯拔, 卽哨风之橐也.” 又有一物, 如拂箒, 而水瓮在边. 生欲洒之. 使者又止之曰: “若一洒, 洪水滂沱, 怀山襄陵.” 生曰: “然则何乃不置嘘云之器?” 曰: “云则神王, 神力所化, 非机括可做.” 生又曰: “雷公电母, 风伯雨师, 何在?” 曰: “天帝囚于幽处, 使不得游, 王出则斯集矣.” 其馀器具, 不能尽识.
又有长廊, 连亘数里, 户牖锁以金龙之钥. 生问: “此何处?” 使者曰: “此神王, 七宝之藏也.” 周览许时, 不能遍见. 生曰: “欲还.” 使者曰: “唯.” 生将还, 其门户重重, 迷不知其所之, 命使者而先导焉.
生到本座, 致谢于王曰: “厚蒙恩荣, 周览佳境.” 再拜而别. 于是, 神王以珊瑚盘, 盛明珠二颗, 氷绡二匹, 爲赆行之资, 拜别门外. 三神同时拜辞, 三神乘辇直返. 复命二使者, 持穿山簸水之角, 挥以送之. 一人谓生曰: “可登吾背, 闭目半饷.” 生如其言. 一人挥角先导, 恰似登空, 唯闻风水声, 移时不絶, 声止开目, 但偃卧居室而已.
生出户视之, 大星初稀, 东方向明, 鷄三鸣而更五点矣. 急探其怀而视之, 则珠绡在焉. 生藏之巾箱, 以爲至宝, 不肯示人. 其后, 生不以名爲怀, 入名山, 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