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慢性咽炎医案。一女26岁,患者咽部不适,颈部郁胀已有半年余,每
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慢性咽炎医案。一女26岁,患者咽部不适,颈部郁胀已有半年余,每遇恼怒则病情加重。自疑为“食道癌”,曾做各种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诊为慢性咽炎,服木香顺气丸、开胸顺气丸、冬凌草片等药治疗,症状不减。渐至咽中如有物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并伴有咽干,胸闷,纳呆,情志抑郁。舌暗红苔白,脉沉滑。 证属痰气郁结、痰瘀互结,络脉瘀滞。治宜开郁理气,化痰通络。 处方:栝蒌15g,薤白6g,半夏9g,枳壳10g,牛蒡子10g,桔梗6g,代赭石15g,甘草6g。服药5剂,胸闷除,饮食增,咽部无梗塞感。去牛蒡子,加百合12g,继服5剂,诸证消失,随访二年未复发。 按:患者久病,又多服辛香温燥之品,致阴津日伤,痰阻益甚,故病程缠绵;胸闷、咽干,喉中如有物阻,情志抑郁,苔白脉滑是本案用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的辨证关键。方中栝蒌化痰,薤白散结,半夏燥湿,一清、一通、一燥,辛润相合,刚柔相济,化痰通络之力甚著,且无伤津耗液之虞;配枳壳、牛蒡子行气利咽;桔梗、代赭石一升一降斡旋气机,使气机条达,痰开络通而沉疴速起。临证时,气郁甚者,加苏梗、丝瓜络;咽干、烦躁者,加川贝、百合;病程日久者,加丹参、郁金。 什么是痰瘀互结?痰瘀互结是中医的症候名,也是很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痰浊与瘀血相互搏结,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可以出现在很多疾病过程中,也是临床比较常见,但是治疗起来比较复杂的一类疾病。 1. 痰浊 痰浊在中医是指人体内水分代谢出现紊乱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简单来说,就是人体不能够利用的水分,并没有排出,而是在人体四处流动乱窜,是污秽、混浊的东西,给人体带来很大的伤害。 2. 淤血 淤血是指正常运行的血液遇到阻碍,或运行缓慢,或停滞不前,从而导致人体出现淤血,是由于血液流通不畅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 3. 痰浊和淤血 痰浊和淤血一般是同时存在的,《诸病源候论》中提到,“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意思是痰浊阻塞人体的经脉,血液运行受到痰浊阻碍而形成血瘀,淤血又导致人体水分流通不畅,加重痰浊。 由此可见,痰浊和淤血是互为因果,相互转化,从而导致症候的恶化,这就是痰瘀互结的形成。 二、为何会出现痰瘀互结? 痰瘀互结出现的原因错综复杂,若想要知道痰瘀互结的原因,首先要知道的是,人体为何会出现痰浊和淤血。 1. 为何会有痰浊? (1)由于人体脾胃虚弱,造成了水液和食物的消化出现障碍,让本该消化吸收或者排出的物质在人体内积滞,从而导致了人出现体痰浊。 (2)日常不规律的饮食习惯,过度节食或者暴饮暴食,吃过多的油腻食物等,使脾胃运作功能出现紊乱,从而导致多余物质长期堆积,最终形成痰浊。 2. 为何会有淤血? 造成淤血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可因风寒、过度劳累、体虚、外伤等各种因素形成。 (1)风寒 寒气侵入人体后,若没有及时的排出,就会进入各个脏器,阻碍血液流通,导致血液运行缓慢或者停滞,长时间积聚,最终形成瘀血。 (2)过度劳累 《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提到,“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饥伤、劳伤。”意思是如果人们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的各个机制功能下降,血液运行迟缓,瘀血也就逐渐在体内生出。 (3)体虚 体虚者,各个脏器协调功能下降,肝脏受损,血液运行不畅,导致血瘀出现。 (4)外伤 外伤可引起的人体出现离经之血,离经之血长久积聚,最终导致淤血的形成。 3. 痰瘀互结 痰瘀互结主要是由痰浊和淤血所引起的,只要一方病症出现,也会勾起另一方病症的出现,还会相互影响,相互恶化。 痰瘀互结有什么危害? 痰瘀互结的危害可遍布全身,医学研究发现,精神疾病、腹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都和痰瘀互结有关系。 1. 精神疾病 痰瘀结于脑中,会导致人情绪不稳定,时而癫狂,时而抑郁,长期以往,精神错乱,形成抑郁症、躁郁症,甚至是精神分裂。 2. 腹部疾病 痰瘀结于腹中,会导致腹部脏器功能紊乱,腹部出现肿块,难以消除,还会有恶化的风险;也可导致腹部胀大,疼痛难忍。 3. 心血管疾病 痰瘀结于心脑,会导致心脑血管血液运行不畅,甚至是堵塞,患者往往会出现心慌胸闷,头晕恶心等症状,还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严重者还会导致心脑梗死。 4. 肺部疾病 痰瘀结于肺部,可引起肺部气道不畅,甚至是阻塞,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等症状,还可引起慢性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