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武侠电影人物志语录摘选(一)

2019-08-22 09:12 作者:丝诺吃  | 我要投稿

Saying:所有语录的摘选非常主观的,没有顾及精炼经典之类的标准,只要是打动我的句子以及我偏爱的内容,我就会摘下来。对武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看,我认为对了解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还是有一点帮助的~

董玮:

1.不应该想怎么样打那一剑,而应该想为什么要刺那一剑。

2.打是必然的元素,而为什么打,是戏剧的张力。

3.(谈《卧虎藏龙》)而我觉得最吸引我的是两个女的在练武厅比武的那场戏。为什么?你绝对不会记住两个人在打什么。什么老树盘根,乌云盖月,你不会记得那些动作、那些招式,可是你会记得戏。就是Drama.我最记得就是,那个谁(杨紫琼)打完你断了枪,断了把剑,随手抄起一个大榔头,大锤子,一拿起来,诶,太重,往后倒,那是一个效果。而整场戏的动作会活了。在我来讲,我非常非常欣赏那场戏,因为整场打,就靠那一个表现整场戏活了。而那个处理,是戏剧。


4.那如果你问我(李安)的作品有什么缺点,就是他想把太多的东西摆在一部电影里边。而他以前的电影都是这样。太多东西放在一部电影里边,那可能一部电影太小,容纳不了他太多的价值观。

张华勋:

5.(《武林志》)当看到擂台上,东方旭把外国人打下擂台,摆一个八卦掌的亮相,我从四个角度,几个角度拍这个镜头的时候,我心里震撼了。因为观众那个时候一起喊“东方旭站起来中国人站起来”的时候,我热泪横流。我真正把中国人的多少年来受外国人的侵略和屈辱这种振奋这种精神,弘扬起来了。

张鑫炎:

6.我觉得最大的批评就是,那个《少林寺》公映以后,那些人,那些小孩儿都去到少林寺学武去了(笑)包括海外华侨看了我们的电影,把子女送到国内来。就是很健康的一个形象,劝人做好人,劝人不要堕落。无非是这样一个主题。

7.一部好的武侠电影,并不会一味地卖弄武打技巧,而是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始终保持一种对大众趣味的陶冶与教化。

王晶:

8.这世界上没有灵感,你要靠灵感你就不是职业手,职业手没有灵感,灵感是业余。你要当职业高手,就得把灵感这个词从你心里拿走。你是专业。专业编剧的意思就是,你早上爸爸去世,晚上对不起,请你写喜剧。那就是专业。

9.因为当时有真功夫的人都是经过很刻苦跟不人道的练习,才能达到这种身手。如果像现在,大家每个家庭那么爱自己的孩子,很珍惜他们的话,我相信下一代就不容易有这种武侠巨星了,因为他们都不愿意用一种不人道的方式去训练他们的孩子。

徐克:

10.所以好电影来讲,是我觉得从大方面来讲,就是它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之后,或是流传更久,你看下去还是你给它感动,这是好电影。

11.我发觉其实,在武侠文化这种范围里面,我们还可以走的路很长。

12.我永远觉得,创作并不是一个教育——呃——它不是一个供应答案的一个东西。它是表现他对那种时代的感受,跟他的强烈的情绪。那么感受跟强烈情绪之后,给予人的最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他要很乐观,很有生命力地活下去。这是我自己在创作上的一种追求,我希望能够做到这点,我就很满足了。我就觉得——哎,我就很高兴了。

(延伸摘录 摘自《徐克的电影》)

13.基本上我认为美是可以延伸的。美可以出色到令你认为反派也很吸引人,你瞧,这的确使人认真思考美丽到底有何意义。美是很有吸引力很具有夸耀性质的东西。你也许很清楚这个东西很坏,然而这坏东西却充满吸引力,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美。

14.如果要换一个演员,就把全部演员都换掉,一个也不要留。

15.(琼瑶谈林青霞)我不晓得她是否改变了,但是,如果你问我,我对她最后的印象是什么,我会说,她美丽如昔。

于承惠:

16.那样打起来的时候你感觉就比较真实。那么作为镜头长来讲,恰恰是当时那帮人他具备了那个素质,他能打那么长,而且你是全景拿到他。那么有些东西打几下就停下来了,它感觉那个势都会受到破坏。甚至于作为导演来讲,他在刻意追求这些东西。

17.拍《黄河大侠》和《少林寺》有一种区别。导演说,你能不能亮个相,摆个POSE,我说,导演你是拍《黄河大侠》还是拍黄河小侠?我就第一次给他讲我对大侠的理念,我说拍大侠就不要摆POSE了,拍小侠可以,我可以给你亮相。他说你《少林寺》亮相不是挺好看的吗?我说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我说打到任何状态下,就是那个状态,那个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全身每个细胞每根神经都调动起来了,准备一触即发的那一击就是高手。

18.我拍过《武松》以后,我写过一篇文章,《武打必须是抒情的手段》。那当时有人就提出来了说抒情就是抒情,武打就是武打,怎么武打也可以是抒情的手段?我说如果巾帼英雄抒暴烈之情,她要不要动手?那么这种情感,算不算抒情?只有儿女绵绵之情才算是抒情吗?起码不是抒情的全部。

19.我会很在意这个人物的行为有没有逻辑基础。

20.过去武学是很强化它的教育功能,它是培养栋梁之才的必修之课。就是文武兼修的一个东西。

丁善玺:

21.明初的小凤仙,是个青楼女。她也不会武,她也没练过功夫,但是她能把蔡锷从那么危险的情况里头送出北京,让他到云南起义,她所作所为就是一个侠,但是她并不会武。中国的历史故事里,像小凤仙这一类型的侠而不武的例子很多。

22.所谓的义、侠,基本的道理就是说事不关己,而奋勇向前。

23.他以中将的官阶殉职,是当时军队里最高官阶殉职的一位。在他去世之后,日本人把他的尸首送到重庆,当时在重庆码头上,迎接张先生尸首的有十万多人,非常拥挤。这个时候日本飞机过来了,那时候非常危险的,大家就很慌乱,但是所有的日本飞机投一个纸弹,投很多纸做的炸弹,纸一层层可以扒开的,上面都写着“奉命向中国战神致敬。”


所以侠义精神不在于黄天霸,窦尔敦,白玉堂他们这些人,中国的侠义精神维持到各行各业,一直到现在为止还仍然是存在的

24.当时“国防部”非常反对柯俊雄来演张自忠,但是我们做了什么样的努力呢?就让柯俊雄用砂纸去磨自己的脸,我们要柯俊雄的脸变得粗糙,他的年龄非常合适,他的身材是比较高大。



作为一个导演他必须具有改变演员原有个性和原有作为以及他原有成就的一种能力。

25.我在台北住在十楼,我的一楼是一位台湾籍的医生,我们平常也不是很有时间见面,见了面也只是点个头而已,两年都没有讲过一句话。有一天这个医生哭着回他的诊所,那个看门的警卫就问他,说你怎么了,黄医生?黄医生说我刚刚去看了一部影片,很难过。他说你看了什么片子啊?说这个《英烈千秋》。

我就听到门口啪啪啪用力敲门,我打开一看是黄医生,满眼流眼泪,都说不出话来。他说我看了你这个片子以后,我有一种欲望,就走到街上,看见所有穿绿颜色制服的人,我都想跟他拥抱。

所以一部影片,不管它的时代背景怎么样,它能够影响人心,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26.《八百壮士》里头,演这个杨慧敏童子军的林青霞,当时她的片酬是台币50万,那是相当高的一个片酬了。但是她为了争取《八百壮士》里头杨慧敏这个角色,她就半价来参与。

同时她为了自己训练她的游泳技术,包了一个游泳池,用一个月的时间请了四位教授,后来在高雄的爱河,虽然那水是很肮脏的,但是她还是非常勇敢地跳下去。

27.电影有两种,一种是个人的,一种是大众的。个人的,很多导演在表演,发挥他的个性,你看得懂看不懂是你家的事,他有没有发挥是他的作为。但有些是属于大众的影片,它是一个打破这个限制,不能完全局限在一个艺术的象牙塔里,它必须是广大群众所能接受、所能融汇在一起的。那这个我想应该是将来影坛制作影片的方向之一。

【TBC.明天继续更】

中国武侠电影人物志语录摘选(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