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洪
本来我的想法是每一个三国杀官方没出的人物都做个技能,但有些人实在没意思。比如魏最后一个皇帝曹璜(本名曹奂,但是名太难避讳,所以后来改了),他在位时期虽然发生了很多精彩的事,比如邓艾灭蜀,钟会自立等,但这些毕竟不能算到他的头上。印象里他下的诏书,一多半都是各种册封司马昭,最后禅位给司马炎,活脱脱大魏的刘协。人家汉献帝好歹有过衣带诏这样的壮举,你曹璜还能有什么正面技能?思来想去,好像只有“享乐”和“放权”。他的结局可比曹髦好多了,最后甚至依然有封地,得以善终。如此说来又不免为曹髦感到可惜。另外,曹髦没有主公技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再多说。十周年里好像硬拗了一个主公技,甚感可惜。
今天说一个更冷门的人物,臧洪。
烈志激扬 臧洪 9999 群
守烈:当你成为其他角色使用非虚拟且非延时类锦囊牌的目标时,你可以失去一点体力,然后获得此牌。若你已受伤,出牌阶段你可以多使用等同于已损失体力值的杀,且你可以跳过弃牌阶段。
考虑到此人不为人所知,所以稍微讲下他的生平。
臧洪是广陵人,最开始做过几个小官。灵帝末年,弃官回家,被家乡太守张超任为功曹。记住这个张超,臧洪一生的抉择都与他有关。
董卓作乱,臧洪劝张超为国除,两人聚拢了一大帮子人,筑起坛场,就要歃血盟誓。现在必须要有一个盟主,结果那些长官都不敢当,最后把臧洪推了出来。臧洪就作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把在场的人都说哭了。结果最后要打仗时,没有人敢冲在前面,大家把粮食吃完后就散了。如此看来,曹操是真牛逼,一个人的胆量比其他人加起来都强。
后来臧洪出差遇到袁绍,袁绍赞叹他的才华,两人成了好友,袁绍还让臧洪当了地方长官。
有一天曹操攻打张超,把张超包围。身处绝境的张超说:“现在只有臧洪能救我了。”其他人都认为当时袁绍曹操关系正好,臧洪又在袁绍手下,肯定不会惹祸上身。但臧洪听了这个消息后,果然光着脚跑着哭着召集部下,并向袁绍求兵马。袁绍当然不给,最后张超被灭族。
从此臧洪恨上了袁绍,与他绝交。袁绍派兵攻打臧洪的城池,臧洪坚守,打了几年都没有打下。袁绍于是派三国第一喷子陈琳去劝降,因为陈琳和臧洪是老乡。
臧洪写了封字数很长的回信,情真意切,辨析义理,表达志向,非常精彩。我给他的台词基本上都来源于这封信。
信的大概意思是:我是个卑微之人,能得到这么高的职位,确实很感激袁绍。但是袁绍若不是这么对朋友薄情寡义,也不至于到今天这个地步。韩馥、刘子璜、吕布三个人因为不接受袁绍的任命就受到袁绍歹毒的迫害,说明袁绍真正的目的是统一崤山以东,于是只留下听自己话的人,杀掉其他人。这样的人怎么能让我追随呢?
张超是我故乡的太守,我援助他,正是尽孝于乡,尽忠于国的举动。张超与袁绍在我心里地位则么会一样呢?我们道路不同,本应就此别过,但如今却被困在此城。至于您说的守不住我并不担心,为了志向死去是古人常做的是事。况且我调动官吏和百姓的力量,储备三年的物资,而不久公孙瓒率骑兵南下,张杨、张飞燕合力发难,只怕你们冀州不保。
您为袁绍做事,但我为长安朝廷效力;子谓余身死名灭,仆亦笑子生死无闻。我们各自努力吧,还有什么话好说!
其实臧洪是在嘴硬,很快就守不住了。臧洪就对将士们说:“我为了大义不得不死,但你们没必要陪我,可以先逃出去。”但是没有一个人这样做。一开始还能抓老鼠吃,后来什么都没有了,臧洪就把自己的爱妾杀了给众将士吃。最后城破,七八千人死在一起,没有投降的。
袁绍活捉了臧洪,问他服不服。臧洪大骂道:“你袁氏四代五个人做到三公,如今朝廷衰弱不想着扶持,反而图谋不轨。我见过你喊张邈为兄,那么他的张超也是你的弟弟,为什么眼睁睁看着他死?我不能为天下人报仇,如何能服?”袁绍只好把他杀了。
纵观臧洪一生,最显赫的事迹当然是“守”,最鲜明的特征当然是“烈”,所以“守烈”这个名字就诞生了。然后我就自然地联想到“守邺”和“贞烈”,能不能把这两个技能各自削弱一下,然后拼在一起?于是第一个效果就出来了。表面上很强,但要注意,掉体力后并没有取消目标,如果手里没有防御牌,发动这个技能只会死得更快。所以我加了后面的效果。
脑杀一下,可以吸顺手、过拆、AOE 等关键牌,但顺手并没有取消目标,所以很可能手牵手。配上多刀以及跳过弃牌的蓄爆,可以打出很高的爆发,但经常发动是顶不住的。注意后面的效果只要受伤就可以了,所以满血时吸一张,然后没桃就再也不发动第一个效果,自然掉血,靠屯牌和多刀就可以有不错的发挥,很考验对血量的把控,设计得可以。
台词:
守烈:殒首丧元,必无二志!(臧洪演讲时的话,意思是掉脑袋也不改变志向。)
你笑我身死名灭,我笑你生死无闻!
当年袁公按兵不动,今日,我毋须多言。
冀州危如累卵,哼,看你能撑到几时!
死亡:不能为府君报仇,洪,如何能服啊······(府君就是张超)

顺便说一嘴,臧洪有个同乡陈容当时也在袁绍那,看到臧洪死了,自己竟然也请死。时人感叹:“如何一日杀二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