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看波兰立陶宛王国如何亡国——波兰简史8
说到波兰历史,咱们很多人脑子当中想到的往往是“命运多舛”这四字,确实波兰历史上曾经三次亡国!又历经三次重建,“国运”不可谓不坎坷。而波兰的三次亡国中,第一次的灭国不仅搭上了立陶宛,而且还被反复“鞭尸”,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波兰
咱们前几期讲到了波兰第一共和国/波兰立陶宛王国的衰落,这当中咱们着重以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为例子,分析了当时欧洲的局势(详情参见上期内容)
而进入17世纪后半期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就已经开始了下坡路,不同于波兰立陶宛王国在16-17世纪前期的鼎盛,后半程的波兰第一共和国以一系列战争形势的方式体现了国家的衰落

波兰立陶宛王国鼎盛时期疆域
像对瑞典、对俄国、对神圣罗马帝国、对奥斯曼的多次战争,成为了波兰国家衰亡的表现。当然如果说前几次战争仅仅是病入膏肓的话,那最后的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就是“吹灯拔蜡”了

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那么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是如何进行的?为何又要分为三次?波兰方面又是怎样抵抗的呢?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咱们本期聊一聊波兰历史上的第一次亡国,即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所谓的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当时三次当中的第二次其实是俄普两国,两者在瓜分完后才通知的奥地利,所以奥地利只参与了第一次跟第三次

18世纪的欧洲
当然这点小瑕疵不妨碍咱们称其为“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总不能说成是“俄普奥第一次、第三次瓜分波兰跟俄普第二次瓜分波兰”吧?那名称多长哇
而所谓“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主要是指在1772到1795年间(1795年波兰立陶宛正式亡国),由当时欧洲强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一起瓜分波兰的历史事件。

普鲁士与奥地利
而此前几篇文章当中,咱们分析了波兰从17世纪开始就一直走向衰落,终于等到了18世纪前半期,波兰的领土最终遭到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强大邻居的瓜分
如何说此前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仅仅是俄普奥等国开始干涉波兰国家内政,破坏了波兰主权的独立,那么此次的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就是赤裸裸的侵略,直接对国家领土下手!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此时的波兰已经衰落到不行了,但好歹人家也曾经是欧洲小霸主不是?就算你俄普奥正强势崛起,那也得一口口吃掉波兰,所以才有的三次瓜分波兰
接下来敲黑板划重点了啊:所谓“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其实严格来讲,更像是把瓜分波兰立陶宛王国这一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进行,而真正导致波兰立陶宛亡国的其实主要是第三阶段的瓜分
而真正让三国敢于下手的原因还是当时波兰的衰落,这当中跟波兰实行的贵族民主制(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权)不无关系

贵族民主制
而直接原因则是在1763年的10月,时任波兰国王的奥古斯特三世病故,而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逼迫波兰议会选举亲俄派贵族波尼亚托夫斯基为波兰新国王,以便加紧控制波兰。

奥古斯特三世
面临如此严重的民族危机,部分爱国波兰贵族掀起了爱国革新运动,用以加强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独立。
而此举引起了周边强国的不满意,他们最好希望欧洲除了自己外都菜的一批,结果就引起了外国对波兰的干涉,导致了波兰被瓜分

三次瓜分
而当时主要瓜分波兰的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则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普鲁士王国方面急于打开一条通道使东普鲁士与勃兰登堡连成一片(当时西普鲁士尚在波兰立陶宛王国境内)

18世纪的普鲁士
而俄罗斯则视波兰为自己通往西欧的障碍,事实上自从北方战争后,俄国就成为了波兰的最大侵略者。此后几十年间,乃至到了苏联时期,波兰跟俄罗斯的矛盾始终存在,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地缘政治的产物
当时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继承了此前削弱波兰的政策。同时俄罗斯帝国为了能继续与当时的奥斯曼帝国作战以争夺黑海的出海口,也迫切需要打开波兰的通道。

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
对于奥地利帝国来说,它此前在与普鲁士的领土争夺中已经失去了西里西亚,所以就算不为自己扩张,也不能坐视普鲁士继续扩张强大不管(事实上普鲁士后来果真成为了奥地利最强大对手,还统一了德意志),所以奥地利也要求参与瓜分波兰(目的就是限制普鲁士的强大)

鼎盛时期奥地利帝国疆域
三国各自打着小算盘,当然也是心怀鬼胎,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暂时性的利益一致,那就是瓜分波兰!
第一次瓜分
1764年4月,为了对付波兰和土耳其,当时的俄罗斯跟普鲁士结成了同盟。

1767年6月,俄军正式入侵波兰。
1768年2月,波兰部分贵族领导波兰进行抗击俄国的武装斗争。

波兰军队
1768年10月,为了防止当时俄罗斯帝国向巴尔干半岛方面的扩张,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发动了战争,算是缓解了一点波兰的压力。

奥斯曼土耳其军队
1771年7月,奥地利与土耳其订立军事同盟。同时普鲁士方面也耍滑头拒不履行《俄普同盟条约》的内容。一时间俄国陷入了外交困境
迫不得已之下俄国放弃了独霸波兰的计划,同意了当时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所提出瓜分波兰的主张。而俄罗斯为推翻土奥联盟,同意了奥地利也参与瓜分波兰。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
1772年8月,俄、普、奥三国在彼得堡正式签订了瓜分波兰的一系列条约。三国正式开启了第一次瓜分波兰的大戏
三国瓜分波兰的条约规定:俄罗斯在事后占领西德维纳河、德鲁奇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白俄罗斯以及部分拉脱维亚地区,面积达9.2万平方千米、人口130万;

普鲁士则占领瓦尔米亚、除格但斯克市以外的波莫瑞省、除托伦市以外的海尔姆诺省和马尔博克省,面积达3.6万平方千米、人口58 万;
而奥地利则占领克拉科夫省、桑多梅日省的南部和加里西亚大部,面积达8.3万平方千米、人口265万。

瓜分
从条约当中咱们也不难发现,普鲁士得到的“实惠”最少,而俄国跟奥地利相差不大。这主要还是因为奥地利从中作梗,因为奥地利的根本目的还是要阻止普鲁士的强大

但无论如何,对波兰来说这都是灭顶之灾,但刀都架在脖子上了,波兰能说啥?只能说:“吃得好常来”
1773年9月18日,波兰议会最终被迫承认该条约。而此次瓜分条约最终令波兰失去了211,000平方公里领土(约占30%的领土)和超过400万人口(三分之一左右)

这次瓜分自然让俄普奥三国发了笔横财,但波兰方面则痛定思痛,在1791年5月3日出台了著名的《五三宪法》

《五三宪法》的诞生
《五三宪法》是欧洲第一部、世界第二部成文国家宪法(世界第一部是美国的1788年宪法),《五三宪法》被视为是波兰人民“救亡图存”的产物,但遗憾的是,仅仅颁行一年,在1792年俄波战争时就被废除
第二次瓜分波兰
在波兰人民试图救亡图存的期间,在18世纪80年代,波兰的中小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之间掀起了一场爱国革新运动。

加上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更是让备受周边强国欺凌的波兰爱国者看到了希望,这些爱国者、革命者在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希望收复失地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法国大革命
其中1791的《五三宪法》是典型代表。而波兰的改革运动自然遭到了俄罗斯的敌视(俄罗斯一贯奉行削弱波兰的政策)。
所以1792年俄军大举进入波兰。10万俄军更是长驱直入占领华沙,这就是著名的1792年俄波战争,最终波兰战败,连《五三宪法》也被废除。

而当时正强势崛起的普鲁士更是借口说:要防止法国大革命蔓延,也想要进军波兰(法国大革命不得先经过德意志地区才能到波兰吗?再说法国跟波兰的啥你普鲁士瞎操啥心找借口都不找个好一点的)。
于是乎在1793年1月23日(1792年俄波战争之后),俄、普两国又在彼得堡签订了新一届的瓜分协议(彼得堡:咋又是我?咱商量商量换个地儿行吗?)

而这次的条约则没有拉进来奥地利,事实上在俄、普两国瓜分完成后才通知的奥地利,奥地利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能接受了这一既成事实,当然也就未得到任何好处(奥地利:塑料友情吗)

根据第二次的瓜分协议:俄罗斯帝国占白俄罗斯(包括明斯克)、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大部、立陶宛一部,面积达25万平方千米、人口300 万
而普鲁士方面则占格但斯克和托伦两大城市、大波兰地区的几省和马佐夫舍的一部分,面积达5.8万平方千米、人口110万。
结果就是波兰在经历了两次被瓜分之后,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此时更多的波兰人民开始觉醒,这当中以波兰民族英雄科希丘什科最为典型

波兰民族英雄科希丘什科
1794年3月24日,也就是波兰被第二次瓜分后,当时波兰民族英雄科希丘什科领导了波兰人民在克拉科夫举行的民族起义,尽管他们在装备上处于劣势,但却凭借着爱国热情屡胜俄军

科希丘什科起义
等到4月份就占领了华沙和维尔塔,建立起来革命政权,还公布了农民解放宣言。但这种人民革命形势的行为无疑引发欧洲大多数君主的恐慌,尤其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这些个保守的欧洲君主生怕革命蔓延,所以不惜余力绞杀人民革命,比如著名的欧洲七次反法同盟

而在波兰这里,等到了1794年11月,俄军在普、奥两国的配合下(此时才通知了奥地利二次瓜分波兰的事情),最终将起义镇压下去。
而面对这种反抗,俄普奥三国开始担忧,而为了铲除波兰剩余势力所带来的反抗和动荡,三国决定以“将独立的波兰彻底抹去”的方式解决问题!
第三次瓜分波兰
1794年波兰爱国将军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的起义不仅成为了一段波兰历史的爱国佳话,还极大触动了俄普奥三国关于“革命”的敏感神经

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
当时的柯斯丘什科已经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又见识了法国大革命,所以称得上是一代民主革命家,而在他的号召下确实波兰呈现出了一种“人民战争的架势”

美国独立战争
为了彻底消除这种波兰反抗,俄普奥三国决定将波兰彻底分光,也就是第三次将波兰给亡国的瓜分波兰
1795年10月24日,俄、普、奥三国代表再次聚齐签订第三次对波兰的瓜分条约,目标很明确,就算要将剩余的波兰国土全部瓜分得干干净净

第三次瓜分
根据这次条约:俄国方面占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库尔兰、沃伦西部、西乌克兰大部,面积12万平方千米、人口120万;
奥地利方面占包括克拉科夫、卢布林在内的全部小波兰地区和马佐夫舍一部分,面积4.75万平方千米、人口50万;
普鲁士则占其余的西部地区,其中包括华沙和马佐夫舍的余部,面积5.5万平方千米、人口100万。

第三次瓜分后的势力地图
后来三国也确实按照此来瓜分的,至此波兰也最终被瓜分完毕,波兰正式亡国,与此同时俄普奥三国的欧洲大国地位则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当然俄罗斯在瓜分中起了关键作用。
事实上俄罗斯在三次瓜分波兰的过程中也是收益最大:约62%的波兰领土都被俄罗斯给夺占了;普鲁士方面占了约20%;奥地利方面占了约18%(奥地利:原来我才是小丑)

而经历了俄普奥三次瓜分之后,波兰彻底亡国,波兰就此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了长达123年之久!
而当时许多的波兰诗人、政治家、贵族、作家、艺术家也被流放,他们纷纷选择成为了19世纪的革命者。一同构成了波兰国家民族浪漫主义的一部分......

那么灭国后的波兰民族又如何了?波兰在被外国统治的一个多世纪当中又是怎样度过的?波兰还能复国吗?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