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4.8 布哈林

2023-05-07 08:4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8、布哈林(公元1888—1938年)


  俄国工人运动中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机会主义头子,一九〇六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后来堕落为反革命匪徒。

  布哈林是一个伪装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极端阴险的政治骗子。他一贯从事反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每当党对他的错误进行批判时,他总是要两面派,表面上“承认”错误,背地里却继续进行反党活动。早在十月革命时期,他就反对列宁的革命路线。一九一八年,他伙同托洛茨基反对列宁关于同德国签订和约的正确方针,妄图用继续进行战争的办法,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一九二〇至一九二一年在职工会等问题上,他帮助托洛茨基反对列宁。一九二八年以后,他和李可夫等人组成反党集团,攻击党的列宁主义路线,反对进攻富农,反对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主张恢复和扩大富农经济、实行“贸易自由”等等,企图使“社会主义建设”迁就资产阶级的口味和需要。他还与托洛茨基、社会革命党人以及国外帝国主义特务机关勾结,从事大量的凶sha、暗害、破坏和叛国活动。例如,他们cishang列宁,凶sha基洛夫、明仁斯基等人。

  在哲学上,布哈林出于他阴谋反党活动的需要,惯于玩弄折衷主义的诡辩论。例如在职工会问题上,列宁批判了托洛茨基的机会主义观点,布哈林为了帮助托洛茨基,便以“缓冲派”的面目出现,“调和”列宁和托洛茨基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妄图使工会摆脱党的领导,改变职工会的性质。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一方面,另一方面’    这就是布哈林在理论上的立场。这就是折衷主义。”[1]

  布哈林还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他认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不必经过阶级斗争,资本家和富农就会“和平长入”社会主义。阶级敌人将不会抵抗无产阶级而自动让出阵地,阶级斗争不仅会越来越缓和,而且很快就会熄灭,根本用不着进攻富农,甚至主张工农联盟应把富农也包括在内。斯大林指出:布哈林这套谬论的害处“在于它会麻痹工人阶级,破坏我国革命力量的动员准备,涣散工人阶级,便利资本主义分子向苏维埃政权进攻”。[2]

  列宁同布哈林进行了坚决斗争。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全党,彻底揭露和批判了布哈林的种种谬论,粉碎了他的反革命罪恶活动。由于布哈林罪大恶极,一九三七年被清除出党,并被苏联法庭判处si刑。

  主要著作有《过渡时期的经济》等。


注:

[1] 《列宁选集》第四卷449页。

[2] 《斯大林全集》第十二卷36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4.8 布哈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