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4.6 托洛茨基

2023-05-07 08:5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6、托洛茨基(公元1879—1940年)


  俄国革命运动中反对列宁主义的一个派别的首领,后来完全堕落成为反革命的匪帮。

  托洛茨基是一个惯于玩弄反革命两面派手法的资产阶级阴谋家和野心家。他表面上赞成马克思列宁主义,曾经用漂亮的词句假惺惺地“称颂”列宁是“我的导师”。但是,他背地里却进行反对列宁的革命路线和分裂党的罪恶活动。早在一九〇三年,他就成了一个激烈的孟什维克。一九一二年,正当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展开原则斗争的时候,他表面上采取“中派”立场,暗地里则同取消派和召回派勾结,组织了反党的“八月联盟”。后来,他诡称各方面都“同意”布尔什维克的主张,钻进了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委员会。十月革命后,他骗取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重要职务。在对德和约、职工会以及农业合作化等许多重大问题上竭力反对列宁的革命路线。列宁逝世后,他以“总结”十月革命经验为借口,极力篡改和歪曲历史,把自己打扮成十月革命的领导者和“中心人物”,妄图以托洛茨基主义代替列宁主义。一九二七年秋,他抛出一个反列宁主义的“政纲”,并纠合了一小撮反动分子走上街头,向苏维埃国家“抗议示威”,公开走上反革命的道路,同年十一月被开除出党。一九二九年被驱逐出苏联国境。他离开苏联之后,即投靠帝国主义,继续与苏联国内的机会主义头子季诺维也夫、布哈林等串通一气,搞阴谋破坏活动,妄图颠覆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后经查明,列宁一九一八年被刺,也是托洛茨基、布哈林等勾结社会革命党人共同策划进行的。

  托洛茨基以他的臭名昭著的“不断革命”论,篡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理论。他的“不断革命”论,反对列宁的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否认农民的革命性,认为农民非常落后,无产阶级和农民的联盟“是不可能实现的”[1];反对列宁关于先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然后向无产阶级专政过渡的理论,主张跳过农民运动,越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就是他所宣扬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间的“不断革命”。同时,他又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开始”,但不能在一国“建设”,“俄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真正高涨只有无产阶级在欧洲几个最重要的国家内获得胜利以后,才会是可能的。”[2]托洛茨基的这一谬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辩证关系,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理论毫无共同之处。托洛茨基只是窃取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理论的词句,而“改变了(改坏了)马克思的‘不断’革命的思想,使它不合实用了”。[3]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要害是反对无产阶级领导革命,反对工农联盟,反对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同托洛茨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批判了托洛茨基及其一伙的一系列反动理论,粉碎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反革命活动。

  托洛茨基派是一个为帝国主义效劳的国际性反革命组织。在中国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以[-]为头子的少数托派分子,奉托洛茨基为首领,兜售托派的反革命理论,歪曲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千方百计地破坏中国的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运动,充分暴露了他们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走gou的丑恶嘴脸。

  主要著作有《总结与展望》、《不断革命》等。


注:

[1] 《总结与展望》。

[2] 转引自《斯大林全集》第九卷31页。

[3] 《斯大林全集》第六卷93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4.6 托洛茨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