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毛泽东年谱:1936年 四十三岁(二)

2021-10-18 23:48 作者:EXT512  | 我要投稿

1936年  四十三岁

4月1日  为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晋西会议〔1〕精神,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副主席周恩来、彭德怀发布关于红一方面军改编的训令。训令指出:“为执行党中央争取迅速对日作战的决定,将第一方面军全部改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第一军团改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第一路军,第十五军团改为第二路军”。”抗日先锋军以华北五省为作战范围,第一阶段以在山西创造对日作战根据地为基本方针。

以山西为方针下,可以全部或一部跃入绥远或河北或河南之一部,作为临时步骤。”训令重申“以发展求巩固”的方针,指出“战略上以少胜多,战役上以多胜少为目前军事指挥的基本原则”;要求先锋军在七个月内完成五万人的编制并武装起来,以扩红为总方针的第一等任务。

〔1〕指三月二十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五日和二十七日连续在晋西大麦郊、石口、石楼等地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4月2日  关于目前形势、任务和战略方针问题,同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目前阶段战略基本方针,是在山西战胜敌人,造成抗日根据地,把山西与陕北联系起来,在山西作战与赤化,不但包括晋东南,还包括晋西南、晋西与晋东北。不管晋东南以外之三区怎样,人民经济条件较差,亦不能看轻其重要性。”电报强调:“山西的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山西即不能设想同日帝进行大规模作战”。”在战役方针上,不规则无定向(这一仗在东打,那一仗在西打,没固定战线,全依情况决定)可以而且应该成为现实的指导原则。在战略方针上,不规则无定向是不许可的,应有明确的方向与地区。”

同日  同彭德怀再电林彪、聂荣臻,要求红一军团坚持在现地区作战,指出:蒋介石压迫张学良、杨虎城出兵延长、延水,即将出动。一军团在现在地区取得胜利,可将现地区变成苏区。由中路军去晋西南配合你们,把黄河与陕北打通,张、杨出兵可能延缓,外交有所凭借而进行。”所以你们应把握此时机,坚决在现地区作战。”“基本上不改变你们出晋东南方针,取得上述胜利后,你们仍出晋东南。你们现有大批新兵,打仗又可增扩新兵,这样无论从哪方面说,在现地区作战都是最正确的方针。”

同日  同彭德怀致电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宋任穷:要红十五军团在现地休息训练三四日后逐步向南,到达离石马路、隰县区域回旋一时期,尔后依情况或出汾阳、文水,或出介休、灵石;注意找寻机会,以遭遇姿势向后回击,或向前迎击,消灭敌人的小集团兵力;整个工作中,扩红列入第一位。

4月3日  鉴于敌情发生变化,同彭德怀致电周恩来并告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宋任穷,宋时轮〔1〕,萧劲光,指出:“因敌情变动〔2〕,复令一军团暂不去晋东南,明日开始转入蒲县地区集中训练,准备作战。尔后一时期内,由一军团与我们共任这一区域之赤化与破坏封锁线。”“十五军团现在汾、临〔1〕交界,明日起令其逐步向南,在临县、离石、中阳地域猛烈扩红赤化。”“二十八军决令其随十五军团行动一时期,打些小仗,予以磨练,责其扩大至二千,尔后依河西需要令其西渡。”“为对付张、杨进攻,四月份陕北、陕甘扩红全部编入二十九军、三十一军。”“前后方联络,准备开辟永和关、三交镇以北两处渡口,以一军团任南面,十五军团任北面。”

〔1〕宋时轮,当时任红十五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

〔2〕三月二十九日,国民竞晋绥军全部占领原由红一方面军控制的黄河渡口,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围歼在黄河以东。四月初,国民党军晋绥军和中央军分别向兴县以南地区和临汾、侯马、赵城地区集结,寻歼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蒋介石还强令张学良和杨虎城向延长、延川进击,袭扰陕甘苏区。

〔1〕汾、临,指汾阳、临县。

 

4月4日  同彭德怀移至隰县东端的义泉镇。

4月5日  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抗日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的名义发布《为反对卖国贼蒋介石阎锡山拦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下抗日捣乱抗日后方宣言》。

4月6日  关于周恩来赴肤施会谈问题,同彭德怀复电王以哲并转张学良:“敝方代表周同志偕克农依约于八日赴肤施与张学良先生会商救国大计”。”双方会谈之问题,敝方拟定为:一、停止一切内战,全国军队不分红白一致抗日救国问题。

二、全国红军集中河北,首先抵御日帝迈进问题。三、组织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具体步骤及其政纲问题。四、联合苏联及先派代表赴莫斯科问题。五、贵我双方订立互不侵犯及经济通商初步协定问题。”

同日  同彭德怀致电刘志丹、宋任穷并告徐海东、程子华:红二十八军要逐步向南,而不是要你们一气走四五天,走一二天即展开工作,休息整理,发动民众,扩大红军,待敌接近,然后收齐队伍再跃进一步,再散开工作。徐、程到三交镇时,应即展开于三交南北一线,休息扩红。当晚,又致电刘、宋等,规定“二十八军以后直属于本部指挥”。

4月8日  同彭德怀复电林彪、聂荣臻:“你们不是迅速离开晋西南的问题〔1〕,而是尽可能长久地在晋西南工作,直至敌情不许可继续留此区域时,然后离开此区域,转至另一区域。”你们在晋西南尽可能完成如下任务:打仗,训练新兵;发动群众,造成游击区域;粉碎沿河封锁线的一段;继续扩红。为利于你们以后向东北与向东的长距离跃进,必须尽量吸引敌人向晋西南与沿河的方面,尤其在胡宗南〔2〕入晋的条件下,必须如此估计到。以后东边的胜利,将使西边敌人没有长久留驻之可能。

4月9日  同彭德怀致电张闻天,指出:“目前不应发布讨蒋令,而应发布告人民书与通电。”“在此时机发讨蒋令,策略上把我们自己最高的政治旗帜弄模糊了。我们的旗帜是讨日令,在停止内战旗帜下实行一致抗日,在讨日令旗帜下实行讨蒋,这是最便利于实行国内战争与实行讨蒋的政治旗帜,中心口号在停止内战。在这口号之外,同时发布主张内战的讨蒋令,在今天是不适当的。”“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大题目下,号召全国人民、蒋系官兵一致反对蒋介石接受广田三大原则〔3〕,反对拦阻红军抗日与捣乱抗日后方”。”无疑的,日本正在企图用反共统一战线来击破我们的反日统一战线。此时,我们应紧握反日统一战线去击破日本反共的统一战线。因此,我们的基本口号不是讨蒋令,而是抗日令。”

〔1〕林彪、聂荣臻四月七日致电彭德怀、毛泽东等,称:“先锋军主力决于明八号开始西移,并拟集中于乡宁城和相机占领乡宁城。”

〔2〕胡宗南,当时任国民党军西北“剿总”第一路第二纵队司令兼第一军军长。

〔3〕一九三六年一月,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发表“对华三原则”,即:(一)中国彻底取缔反日言论和行动,放弃依赖英美的政策;(二)中国承认“满洲国”,确立中日“满”经济文化合作;(三)中日共同防共。

 

4月10日  关于红一军团近期任务,同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你们须在一星期内,从永、大、吉〔1〕方面打一缺口,完成与后方交通之任务。此间正是蒋令张学良、杨虎城大举进攻陕北苏区,我们与张、杨进行的谈判也正在这几天内。”

“你们破除永、大、吉封锁线之行动,敌兵疑渡河,可与当前外交以实力帮助。”

同日  同彭德怀、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宋任穷,朱理治、萧劲光等:奉苏维埃中央办事处命令,委任叶剑英、聂荣臻、刘志丹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4月11日  同彭德怀复电林彪、聂荣臻,通报周恩来同张学良会谈结果。电报说:“周副主席于九日下午八时入肤施城,十日晨四时出城,与张学良谈一夜,结果:(一)国防政府、抗日联军认为唯一出路,十大政纲张研究后,提出意见。(二)赞助红军集中河北,四方面军出甘肃,张之部队可让路,二、六军团则须得中央军同意,彼可任斡旋。(三)派赴苏联代表,他的由欧洲去,我们的张任保护,由新疆去。(四)完全同意停止内战,并谓如红军与日军接触,则全国停战运动更有力。(五)在他未公开表明抗日以前,不能不接受蒋令进占苏区。”“(六)通商问题,普通办货由我们设店自购,军用品由他代办,子弹可供给。(七)互派代表常驻。(八)张云,红军出河北恐不利,在山西亦恐难立足,彼主张红军经营绥远,但如红军决定出河北,他可通知万福麟〔2〕部不打我们。”

〔1〕永、大、吉,指永和、大宁、吉县。

〔2〕万福麟,当时任国民党军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军长。

4月12日  同彭德怀复电林彪、聂荣臻:“同意你们首先集中全部兵力在乡宁、吉县、大宁、蒲县地域找寻作战机会,求得在此地域打一二仗,消灭敌一二个团,这是最好的方针〔1〕。

你们准备以十天至十五天时间完成作战与破坏封锁线任务,而把作战置于第一阶段。只要能打一胜仗,打破封锁线就不是迫切问题了。”

4月13日  同彭德怀、杨尚昆致电林彪、聂荣臻、朱瑞并转红一军团全体同志,强调东征军近期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右路军发动了汾河群众,筹措了巨款,解决了被服,特别争取了扩大红军的胜利;左路军亦连战皆捷,特别十二日三角庄战斗,击溃敌第六十六师一个旅,消灭一个团,团长被俘;中路军在石楼、隰县、汾西广大地区发动了群众,组织了游击队,二十余区域开始分散土地,打了些小仗。电报还指出,东渡以来红一方面军扩大二分之一。

同日  同彭德怀移至隰县北部距石楼城一百四十里的康城镇西北。致电刘志丹、宋任穷:“二十八军有相机消灭三交镇、转角、辛关、义牒一带之敌,恢复黄河交通之任务。”次日,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在指挥进攻三交镇的战斗中牺牲。

4月14日  同彭德怀复电周恩来:十三日十二时电〔2〕悉,我们完全同意。”张、杨两部关系,由你统一接洽并指导之,以其处置随时告我们,我们一般不与发生关系,对外示统一,对内专责成。”同时,与彭德怀电告王以哲:从本日起,敝方与贵方一切具体接洽与商谈关系,统由周恩来负责。

〔1〕林彪、聂荣臻四月十一日两次致电彭德怀、毛泽东,提议先在乡宁以南之区域求得打一仗,然后再去打黄河封锁线。

〔2〕周恩来四月十三日致电毛泽东、彭德怀说,“后方与张电台呼号由刘鼎带去,前方仍保持与王以哲电台关系”。

同日  同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指出:“数日后,北敌必至关上、中阳、兑九峪之线,南敌必至乡宁、黑龙关之线。此时,如我河道已通,便可放心作战,不受压迫;如万一找不到良好作战机会,要向另一区域转移,亦较为从容。”“破坏河防与寻敌作战,二者不宜兼顾。”“寻敌作战以运动战为上策,以打停止中之敌为下策。”十五日,红一军团攻克吉县,俘虏吉县县长及民团三百余人。

4月16日  同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命红一军团自明日起,以两个师打马斗关至永和关之河防,任务完成后,位于永和、大宁、隰县之间准备作战;以两个师相机夺取大宁,不论夺取与否,应位于大宁及蒲县、大宁、隰县三县之交,拒止蒲县、吉县敌之急进。十七日至十八日,红一军团扫除平渡关至清水关四十余公里沿河据点。红十五军团自十四日起进至大麦郊休整。国民党军分别围歼红一方面军左、右两路军的企图被粉碎。

4月17日  同彭德怀、杨尚昆致电林彪、聂荣臻,宋任穷:责成你们在大宁、蒲县、永和区域,创造一个三百人左右的游击支队,配备干部和武装,以便尔后你们向另一区域移动时,增加晋西南化为苏区的力量。

4月20日  同彭德怀致电周恩来、张闻天并致邓发〔1〕,要邓发快些动身去苏联。其任务,关于军事方面的有如下各项:(一)对日作战彼我双方的共同步骤问题;(二)两军委间通信联络问题;(三)我军向绥远行动并向绥远创立局面问题;(四)技术帮助问题;(五)人员帮助问题。

〔1〕邓发,当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粮食部长。一九三六年四月十三日中共中央常委会议决定,邓发为中央代表经新疆赴苏联。同年六月启程赴莫斯科,一九三七年秋回国。

4月22日  一时,同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告周恩来、张云逸,指出:山西敌军主力正构筑从三交镇起,经中阳、孝义、灵石、临汾、新绛至河津之东南北三面封锁线,一部在永和、大宁、隰县、石楼守城,估计本月底或下月初将有数路向我进攻。陕西方面张学良的王以哲军已开始进至富县、甘泉之间构筑堡垒,杨虎城的四个旅进至韩城、宜川之间,均准备继续向北进攻,并从西面封锁黄河。二十四时,再电林、聂,徐、程并告周,提出红一方面军行动方针和部署:“行动方针基本的为了向东或向北突出封锁线,进到晋东南或晋西北,特殊的也为了必要时西渡打杨虎城(张学良、杨虎城正向陕北进攻)”。红一军团坚持桑壁镇及其以西地区,保证清水关、铁罗关两渡口及必要的回旋地区于我手中;红二十八军、红三十军在义泉镇以西吸引敌军第五纵队而迟滞之;红一方面军总部率红十五军团以三天进至克城镇、午城镇之线。电报还指出:“对于作战无论在何种情况,均须选择十分有利之条件,极力避免无把握之战斗。”“万一情况改变到暂时不许可我们在山西继续活动时(没有出封锁线可能时),我们也准备暂时地回到陕、甘,经营神府区域〔1〕、三边区域〔2〕、环水区域、渭水区域、陕南区域等次要的战略方向”。”若干时间之后,即情况改变到东出有利于我作战之时,仍然准备回到东面主要方向。”

〔1〕神府区域,指神木、府谷区域。

〔2〕三边区域,指靖边、安边、定边区域。

4月24日  鉴于国民党早将大举向红军进攻,同彭德怀两次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宋任穷、蔡树藩,宋时轮、阎红彦〔1〕并告周恩来,决定:红一军团三个师以桑壁镇为枢纽,位于永和、隰县、大宁三城之间,并派兵向永和、石楼、大宁三城及永石、石大之间游击侦察;红十五军团进至康城镇、勍香镇之线;红二十八军在义泉不动,派队向隰县、午城游击侦察;红三十军由勍香镇出发,在黑龙关、土门镇之线扩大影响,迷惑陈诚。总部于明日率第一分队由康城镇出发,以三天到桑壁镇与林、聂开会。

〔1〕宋任穷、蔡树藩,当时分别任红二十八军军长和政治委员。宋时轮、阎红彦,当时分别任红三十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4月25日  同彭德怀率红二十八军离开康城镇,前往桑壁镇红一军团军团部。连日研究敌情,及时调整部署。

4月28日  同彭德怀致电周恩来,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叶剑英、杨尚昆,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

电报指出:山西方面,阎锡山和蒋介石有五十一个团,取堡垒主义向我推进;陕西方面,蒋介石强令张学良、杨虎城军向陕北进攻,企图封锁黄河;国民党军控制下的神府、三边地区和环县、合水及其以西地区均较空虚。”根据上述情况,方面军在山西已无作战的顺利条件,而在陕西、甘肃则产生了顺利条件,容许我们到那边活动,以执行扩大苏区,锻炼红军,培养干部等任务。另一方面,则粉碎卖国贼扰乱抗日后方计划,亦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此外,则有派一支队去陕南扩大苏区、吸引敌人之必要。”“我军决西渡黄河,第一步集结于延长地域。渡河时机、渡河秩序及集结地域之区,分别命令定之。”“向西执行上述任务,仍然是为着争取迅速直接对日作战之基本的政治的任务。华北各省仍然是战略进攻方向的主要方向。在把蒋介石部队调出山西以后,在积极地进行山西干部的创造,山西士兵运动的加强,神府苏区的扩大等条件下,再一次进入山西作战的机会是会有的。坚持以陕甘苏区为中心,向各方面作战,而以东方各省为长时期内的主要方向,这是确定的方针。”

同日  同彭德怀致电张闻天:“东面情况已根本地发生变化,丧失了继续作战的可能,为稳固计决定西渡。”“提议开政治局会,讨论新的行动方向及其他与此关连的问题,地点拟在延长。”“新的行动方向有二方案:一、方面军全部先到神府、东胜区域一时期,尔后向西边陕甘宁区域。二、方面军全部即向陕甘宁区域(包括黄河以南大道以北),而以二十八军、三十军去神府区域。此两方案请你及政治局各同志考虑,我们亦正在考虑。”关于西渡黄河的部署,又致电张闻天、周恩来:“方面军及两军团直属队先渡,五月三号前渡完。”“我们即赴清水关指挥。”

5月2日  指挥红一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致电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宋任穷、蔡树藩,宋时轮、阎红彦,部署部队渡河时间、地点及顺序;规定部队白天休息,晚间渡河。红军从本日晚分批经清水关、铁罗关西渡黄河,至五月五日全部渡完,进至陕西延长、延川、永坪地区休整。红军东征,历时七十五天,消灭国民党军七个团,俘敌四千余人,缴获各种枪四千余枝,炮二十余门。取得江河作战经验,提高了战斗力,迫使晋绥军由陕西撤回山西。红军扩大新兵八千余人,筹款三十余万元。在山西二十个县开展了群众工作,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

5月5日  同彭德怀致电各兵团首长,下达工作方针,规定:以十天为教育部队、总结经验及准备新行动的时间。各部队依照自己的情况,立即定出军事教育、政治教育、整理组织及总结在山西作战经验的具体办法。”政治上解释与鼓动的基本口号:反对卖国贼蒋介石捣乱抗日后方,粉碎卖国贼对陕甘宁苏区的进攻,猛烈扩大抗日根据地陕甘苏区,争取迅速对日作战。”还规定,在十天内由军委召集一次方面军团以上干部大会,由军团及军召集一次庆祝胜利并追悼刘志丹同志大会。

同日  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的名义,向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全国海陆空军,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报馆,一切不愿意当亡国奴的同胞,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通电指出:“国难当前,双方决战,不论胜负属谁,都是中国国防力量的损失,而为日本帝国主义所称快”。”为了保存国防实力以便利于迅速执行抗日战争,为了坚决履行我们屡次向国人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为了促进蒋介石氏及其部下爱国军人们的最后觉悟,故虽在山西取得了许多胜利,然仍将人民抗日先锋军撤回黄河西岸,以此行动向南京政府、全国海陆空军、全国人民表示诚意。我们愿意在一个月内与所有一切进攻抗日红军的武装队伍实行停战议和,以达到一致抗日的目的。”通电呼吁“在全国范围,首先在陕、甘、晋停止内战,双方互派代表磋商抗日救亡具体办法”;号召“全国凡属不愿意做亡国奴的团体、人民、党派,赞助我们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主张,组织停止内战的促进会,派遣代表,隔断双方火线,督促并监视这一主张的完全实现”。

5月7日  同周恩来、彭德怀复电刘鼎〔1〕即转张学良、王以哲,认为再度会谈极为必要,即请张学良决定时间,愈快愈好。电报提出会谈问题为:(一)张学良的政治、军事、经济问题;(二)同杨虎城、阎锡山、马鸿逵、邓宝珊、盛世才、王均〔2〕、毛炳文七部建立联合战线问题;(三)东北军和红军今后行动方针问题。随后,周恩来同张学良再度会商。

〔1〕刘鼎五月四日来电称,此间悉红军西渡,张学良要求早日与周恩来见面商谈。刘鼎,当时受中国共产党委派,在红军和东北军之间做联络工作。

〔2〕盛世才,当时任国民党新疆省边防督办。王均,当时任国民党军西北“剿总”第一路副总司令兼第一纵队司令、第三军军长。

5月13日  在延川县大相寺出席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大会,作关于目前政治形势及任务的报告,指出:这次东征,打了胜仗,唤起了人民,扩大了红军,筹备了财物。当前的任务是扩大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西面的甘肃、宁夏地区是无堡垒地区,我军应到这一地区进行外线作战。十五日晚,作大会结论,指出:这次会议开得很好,打倒了本位主义,反对了自由主义,我们有了更加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思想。

5月15日  在大相寺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讨论国际关系和我党的外交政策问题。毛泽东发言说:现在对国际各国统一战线与国内统一战线问题,我们只能说日本侵略中国,也侵犯了各国在中国的利益。我们同各国的关系,将来可根据双方的利益得到解决,尊重各国的利益。

5月18日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副主席周恩来、彭德怀在大相寺发布西征战役命令,红军西征开始。

命令指出:“为着极力扩大西北抗日根据地并使之巩固,为着扩大抗日红军,为着更加接近外蒙和苏联,为着一切抗日力量有核心的团聚”,西北军委决定:以红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和第八十一师、骑兵团组成西方野战军,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进行西征战役,向陕、甘、宁三省边界地区发动进攻;以红二十九军、红三十军等和陕北地方部队牵制蒋介石、阎锡山的西渡部队以及陕北、渭北敌人;以红二十八军准备出陕南,与陈先瑞第七十四师会合,活动于陕、鄂、豫三省,调动并吸引蒋介石主力于该方面,使我主力易于在西方取得胜利。

5月20日  同林育英、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邓发、王稼祥、何凯丰、彭德怀、林彪、徐海东、程子华致电朱德、张国焘、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任弼时、贺龙、萧克、关向应、夏曦〔1〕,告以目前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和红军同东北军合作的情况。电报说: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全国广大人民的同情与拥护,我党与各党各派的统一战线正在积极组成中。”弟等与国焘同志之间,现在已经没有政治上和战略上的分歧。过去的分歧不必谈,唯一任务是全党全军团结一致,反对日帝与蒋介石。弟等对于兄等及二、四两方面军全体同志之艰苦奋斗表示无限敬意,对于采取北上方针一致欢迎,中央与四方面军的关系可如焘兄之意暂时采用协商方式。总之,为求革命胜利,应改变过去一切不适合的观点与关系,抛弃任何成见,而以和协团结努力奋斗为目标。”六月六日,经过中共中央、朱德和刘伯承以及徐向前等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长期斗争和劝说,张国焘被迫在炉霍宣布取消第二“中央”。

〔1〕任弼时、贺龙,当时分别任红二军团政治委员和军团长,同时指挥红二、红六军团。萧克,当时任红六军团军团长。关向应,当时任红二军团副政治委员。夏曦,当时任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

同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讨论建立红军大学问题。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一)学习时间为六个月,部分的九个月到一年。前方干部现可自给,目的是为顾及时局开展,准备大批高级干部。(二)教育方针:高级及上级科,前三个月偏重政治,占三分之二,后三个月政治、军事并重,军事上战役战术与战略各占一半,主要是战略高深原则的学习,联系到常识,部分的联系文化学习;普通科前三个月文化、政治、军事各三分之一,后三个月文化、政治与军事各半,着重于军事,军事着重于战术问题,战略战役授以基本概念,从具体的学习到原则的了解。(三)教育内容:高级及上级科,政治——世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时事问题,材料——列宁主义概论及各种重要书籍;军事——中国革命战争中基本问题,时事问题;其他重要书籍。(四)教育方法:高级及上级科,指导自动研究为主,讲授为辅。普通科,政治,教授与讨论结合;军事,讲授与演习结合。(五)组织: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校务部主任周昆,教务部主任何涤宙,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教育委员会,由林彪、罗瑞卿、毛泽东、周恩来、杨尚昆、周昆组成。教员,由张闻天、秦邦宪、周恩来、毛泽东、林育英、何凯丰、李维汉、杨尚昆、叶剑英、林彪、罗瑞卿、罗荣桓、张如心、袁国平、董必武担任。

会议一致同意毛泽东的报告。

5月23日  出席中共中央常委会议,在讨论对东北军的工作问题时发言指出:为了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要争取军队,要在抗日问题上接近东北军,工作重心摆在第五十七军上。要集中力量去做,在三个月内一定要有大的进步。

5月25日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出《对回族人民的宣言》,向回族人民宣告:主张回民自己的事情,完全由回民自己解决;保护清真寺,担保回民信仰的绝对自由;联合回族中一切武装力量,成立“回民抗日军”;取消军阀官僚民团的一切苛捐杂税,改善回民的生活;保护回文,发展回民的文化教育;回汉两大民族亲密地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汉奸卖国贼。

同日  关于目前形势与战略方针,同林育英、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彭德怀、林彪、徐海东致电朱德、张国焘、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并转任弼时、贺龙、萧克、关向应、夏曦,指出:“国内及国际的政治形势均取着暴风雨般的姿态向前发展,党的反日统一战线策略有第一步的成就。”“四方面军与二方面军宜趁此十分有利时机与有利气候,速定大计,或出甘肃,或出青海。在兄等大计决定之后,一方面军适时向天水、兰州出动,进一步策应兄等,使蒋军不能拦阻。至于奉军〔1〕,已与秘密约定不加拦阻。”

〔1〕奉军,即东北军。

同日  致信阎锡山,指出:“敝军西渡,表示停止内战,促致贵部及蒋氏的觉悟,达到共同抗日之目的。”“救国大计,非一手一足之烈所能集事。敝军抗日被阻,然此志如昨,千回百折,非达目的不止,亦料先生等终有觉悟的一日。侧闻蒋氏迫先生日甚,强制晋军二度入陕,而以其中央军监视其后,是蒋氏迄无悔祸之心”。”敝方同志甚愿与晋军立于共同战线,除此中国人民之公敌”。”今遣郭团长返晋,面致手书,如有所教,迄令郭君再来,以便沟通两方,成立谅解”。在此之前,毛泽东曾会见被红军俘获的阎锡山部第六十六师第三九二团团长郭登瀛,要他把信交杨效欧转阎锡山。

同日  分别致信晋绥军第七十二师师长李生达、第六十六师师长杨效欧及赵次陇,申明红军西渡为表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决心;并说,值郭团长返晋之便,托致此函,愿与晋军、与阎锡山停战议和,筹商大计。

5月26日  就红一军团行动部署致电彭德怀:“已电张〔1〕让出曲子、环县、洪德城,但一军团应不待张复电即进至元城镇,派一部向庆阳方向游击,阻止熊〔2〕师主力,相机占领曲子及其南北一线,惟以不与东北军正式作战为原则,对马鸿宾〔3〕则坚决打击之。”

同日  同周恩来致电阎红彦、蔡树藩,指出:蒋、阎两敌以三十个团入陕,晋敌有于本月底渡河消息。红三十军应以主力位于宋家川之线以南,迟滞国民党晋绥军前进。

同日  同周恩来、杨尚昆电告彭德怀、刘晓〔4〕,左权〔5〕、聂荣臻、朱瑞,徐海东、程子华、王首道〔1〕:陕甘宁省委〔2〕、省苏于本月底可到保安。萧劲光为陕甘宁边区军事部长,赖传珠为副部长兼政治工作部长。萧已于昨日去保安。陕甘宁省一级拟驻吴起镇。

〔1〕张,指张学良。

〔2〕熊,指国民党军东北军第一一五师师长熊正平。

〔3〕马鸿宾,当时任国民党军西北“剿总”第一路第四纵队司令兼第三十五师师长。

〔4〕刘晓,当时任红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政治部主任。

〔5〕左权,当时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

 

5月28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主要研究军事行动问题。毛泽东作报告,指出:我们在六、七、八月要以洪德城为中心创造新的根据地。东边蒋介石、阎锡山以三十个团向我们进攻,是我们的主要敌人。蒋介石对陕、甘加紧部署,企图将我们与二、六军团和四方面军隔开,与东北军隔开,与苏联隔开,在西北大于“剿共”。现在不能说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矛盾消失,西北军阀派别多,于我们有利。我们的阵势在西,而蒋介石集中兵力在东。我们的工作,第一、在安塞以西、洪德城附近四五百里地区做赤化工作;第二、对东北军完成主要方面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政治上的,内部的团结,干部的创造等;第三、坚持陕北游击战争,最好是在白龙山及神木地区,变“太平世界”为“不太平世界”,方式以小游击队活动为最好,短小精悍,在每区中应有一大的游击队。

同日  同周恩来致电彭德怀、刘晓,徐海东、程子华、王首道:你们取得宁条梁〔3〕后,将进到蒙民集中地区,要特别注意执行中央对内蒙人民的宣传,扶助蒙民自决,而不是赤化,以建立北线上的缓冲地带。当占领教堂区域时,如俘得神父,应特别优待,不应侮辱。”宣布凡属以前教堂及军阀所占领的蒙地,完全退还内蒙民众。”次日,同周恩来又致电彭德怀:“争取教堂与我们建立和平关系是重要的事,不必提高条件〔1〕。”

〔1〕王首道,当时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主任。

〔2〕一九三六年五月十七日中共中央常委会决定,将陕甘省委改为陕甘宁省委,李富春任书记。

〔3〕宁条梁,今陕西靖边县梁镇。

 

5月29日  致电彭德怀并告刘晓,聂荣臻、朱瑞、邓小平〔2〕,徐海东、程子华、王首道,通告:红二、红六军团六月中可到甘肃;红四方面军已接受我们方针,六月底北上,七月底到夏洮;对张国焘的关系承认暂时采取协商方式,并告张国焘我们与他们之间已没有政治上、策略上的分歧,过去分歧不必再谈,务与之协和团结为目标;西边创造新根据地,东边坚持游击战争,南边作东北军的工作,为六、七、八月之三大基本任务;红校〔3〕六月一日开学,年底毕业。

〔1〕彭德怀在五月二十八日致电毛泽东说:“徐、程来电,小桥畔教徒回信,允本日派代表接头。我们答应以信仰自由但传教不得干涉政治为原则,与之谈判。”

〔2〕邓小平,当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

〔3〕红校,即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5月  致信盟克耳纪,提出:蒙族内部事务,应由蒙族自己解决,国民党绥远政府不得借此挑拨离间;愿与蒙族人民团结一致,以实力援助其解放;蒙人自己组织政府,有应用自己语言文字及宗教信仰的自由;坚决反对日本侵略内蒙及国民党官员的欺凌压迫;将长城沿边各地如宁条梁等地划为通商地区,增进汉蒙商业的发展;愿与蒙族联合一起,缓急相助,共同打倒公敌。

6月1日  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抗日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的名义发出布告,向全国人民、党派团体、军队提出救国救民主张二十条,其中包括:全国工农商学兵团结起来抗日救国;停止内战,不分红军白军,一致抗日;全国各党各派各团体创立抗日人民联合战线;召集全国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成立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联俄联共,一致抗日,取得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独立;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抗日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全国红军与全国军队集中河北打日本;全国人民武装起来一致对日作战;推翻汉奸卖国贼的统治;废除苛捐杂税,废除高利贷;保护知识界、科学界、文艺界一切进步分子;保护工农利益;保护工商业。

同日  同周恩来致电彭德怀转杨至诚并告萧劲光、左权、徐海东等:为胜利进行野战军后方勤务工作,决定组成野战军后方勤务部,以杨至诚兼部长,统一指挥野战军兵站、供给、卫生诸机关。

同日  在瓦窑堡出席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开学典礼,并讲话。

同日  红一军团在曲子地区向国民党军第三十五师进攻,迫使第一○五旅旅长冶成章以下一百五十余人投降,红军进占阜城。三日,又在阜城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第三十五师六个步兵营,击溃两个骑兵营,俘敌一千一百余人。

6月2日  同周恩来、杨尚昆电告左权、聂荣臻、朱瑞、邓小平等:要特别优待冶成章旅长,治好伤口后,送后方一行,谈后即送其回宁夏。俘获官兵可分配送走二三十人,要有回民,给以优待。其余大多数则训练数天,妥送吴起镇,交萧劲光派队护送后方,沿途布置欢迎。

6月5日  西方野战军决定继续分左、右两路西进。彭德怀致电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告毛泽东,提出:野战军西征的第一步作战任务基本完成。左路军消灭了马鸿宾的主力,夺取了阜成、曲子、环县、洪德城之线碉堡。右路军夺取了宁条梁,争取了教民的拥护,影响蒙民,打击了三边、盐池的地主武装。为继续消灭二马部队,扩大地域,争取赤化,扩大红军与征集资材,左路红一军团主力继续西进,夺取豫旺堡、七营、黑城镇等要点;右路红十五军团主力,向西南夺取豫旺县城〔1〕、小台子、萌城等地。两路军均于七日开进。六日,毛泽东复电彭德怀,认为部署甚妥,“但为蓄积部队精力,以利西面战斗计,两军团似宜各在原地多休息一二天,九号左右开始西进。”

6月6日  关于巩固陕甘宁根据地西部的问题,同周恩来致电彭德怀,指出:“横山、定边间五百里工作是西方根据地的北面屏障,是北出绥、宁〔2〕打通苏联的战略枢纽。应以八十一师与二十八军、骑兵团全力担负,限一个半月内(七月半止)完成初步赤化。”“庆阳、洪德城线及其东西地区是西方根据地的重心,是镇原以北人口经济条件较好地带,应以一军团一个师及军团政治部一半及陕甘宁红军主力全力担负,亦限七月半完成初步赤化。”“安边、定边是战略要点,保持于敌人之手将成后患,清涧等城可为殷鉴。但一时不易攻下,应计划于二月至三月内多方设法攻下之。”十日,西方野战军决定,由红二十八军同红八十一师、骑兵团组成中路军(又称北路军),担负夺取安边、定边、堆子梁等地,巩固陕甘宁根据地西部的任务。

〔1〕豫旺县城,今宁夏同心县下马关。

〔2〕绥、宁,指绥远、宁夏。

同日  致电彭德怀等,通报统一战线工作等情况:“统一战线工作〔1〕更进一步,各种准备正向着具体化。”“日军五千入北平,人心大震,冀察政委会有分裂趋势。”“反蒋运动呈开展局面,两广有宣布独立之传说,刘湘、何键似均不稳。”

6月7日  同周恩来致电宋时轮、宋任穷,阎红彦、蔡树藩,萧劲光,通报西征战役第一阶段情况:“我野战军执行军委西征战役计划,左路军在曲子、阜城战斗,缴获马鸿宾师〔2〕步枪一千二百余枝,迫炮数门,俘敌冶旅长一,官兵千六百余人,占领洪德城、环县、曲子、阜城、三岔纵横约三百余里广大地区;右路军占领了宁条梁,打击三边、盐池一带地主武装,争取长城内外教民、蒙民数万拥护抗日红军,恢复并扩大了三边苏区版图。”“目前,野战军已完成了第一步作战任务,正胜利地向西猛烈进展中”。

〔1〕指建立红军与国民党军东北军、第十七路军合作抗日的统战关系。

〔2〕指以马鸿宾为师长的国民党军第三十五师。

同日  同周恩来、杨尚昆电告左权、聂荣臻、朱瑞、邓小平:你们向西行动时,请设法同甘肃固县哥老会龙头唐宝山联络,并争取他参加抗日。

6月8日  关于对回民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同周恩来、杨尚昆致电彭德怀、刘晓,左权、聂荣臻、朱瑞、邓小平,徐海东、程子华、王首道,指出:“中央决定回民工作基本原则是回民自决,我们应站在帮助地位上去推动和发动回民斗争。”

电报提出对回民工作的政策:在回汉民杂居地方,组织联合政府,在回民区域组织回民政府,凡愿谋回族解放的贵族、阿訇及一切回民均可参加;只有在回民群众同意下,才能打回人土豪;群众团体是回民联合会、解放会、抗日会,回民新战士成立单独伙食单位,称回民抗日军。电报还规定三大禁条,即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吃大荤,禁止毁坏回文经典;四大注意,即讲究清洁,尊重回民风俗习惯,不准乱用回民器具,注意回汉民族团结。

同日  对红色中华社记者发表关于两广事件〔1〕的谈话,指出:“这时候国民党中一些愿意抗日救国的领袖与反对南京的派别,从南京分裂出来是完全可能的与应该的。”“西南抗日反蒋的军事行动,客观上是革命的与进步的行动,虽然这中间还不免有个别分子夹杂有权位、地盘等不正当的动机。”“吾人更希望西南的领袖能彻底执行抗日救国的纲领,将两广造成抗日救国的根据地,开展抗日战争,武装民众,实施广泛的民主自由,严厉制裁汉奸,没收日本与汉奸财产,改善工农职员生活待遇等。西南的领袖须执行这些彻底的革命纲领,来却除一部分人民对你们的怀疑,并吸引全国人民的同情羡慕,则胜利可操左券。”

〔1〕一九三六年六月上旬,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发动两广事变,成立抗日救国西南联军,并进军湖南。蒋介石急调部队入湘,阻拦联军北上。七月,在蒋介石的压迫与分化下,陈济棠失败。九月,李宗仁、白崇禧与蒋介石妥协。

6月9日  同林育英、张闻天致电朱德、张国焘,通报国内外政治局势,指出:“目前国际情况,一面日本对华猛进,一面英苏妥协对日之形势。蒋介石利用胡汉民死亡,做其冬天作总统的迷梦,并扩充兵力,大借美债。反蒋运动之开展是必然无疑的。”“自胡汉民死后,亲蒋派邹鲁出洋,证明反蒋已成定议。唯近日陈济棠尚派代表到南京回旋,似粤桂步骤不尽一致,桂进较急,粤进较缓,内幕尚待续证。”还说:“俟情况证实,此间拟派重要代表南下联络,并做到互相配合。”

同日  同周恩来复电彭德怀,同意他与鄂王及张司令代表谈判的内容及原则,并要他注意同鄂托旗建立通商关系,以便能经过该旗进而与阿拉善旗建立友好关系。

6月10日  同周恩来致电彭德怀:“宁夏外交根据联合抗日与回人自决两原则由你负责进行。”“安边、定边的外交争取要用大力,旦八等寨子亦然。庆阳方向则着重东北军。”

同日  同周恩来致电李富春、萧劲光并告彭德怀,左权、聂荣臻,同意左、聂关于加强在悦乐、曲子、阜城地域的军区兵力的意见,同时指出:所加强的兵力,除向庆阳设防警戒并肃清团匪外,“应以主要力量进行争取东北军工作,而不是向东北军突击或攻击”。

6月12日  在瓦窑堡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主要研究西南事变(即两广事变)及整个形势发展的问题。周恩来作关于西南问题的报告。毛泽东发言指出:时局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日本派兵到华北,蒋介石的国民党中央的势力退出华北,中国内部整个起了很大变化。帝国主义世界也起了变化,英国原是支持日本侵略中国的,现在变为反对日本侵略中国。西北是抗日的大本营,西南事变的发动,对西北也起了作用。我们的口号,我们的重心是抗日,请蒋出兵,以扫除抗日阻碍。蒋介石在群众中还有欺骗作用。我们的办法是坚决驳斥胡适之〔1〕的亦即蒋介石的民族改良主义的言论,指出蒋介石的政策是卖国的政策。要广泛宣传抗日救国大会,以对抗蒋介石的国民大会。要使西南从不是武装民众抗日变为武装民众抗日。

同日  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的名义发布《为两广出师北上抗日宣言》。宣言对两广事变表示支持,提出要立刻召集全国抗日代表大会,并实现下列纲领:“(一)宣布对日绝交宣战,讨伐‘满洲国’,收回华北与东北失地。(二)取消一切中日间的不平等条约与卖国借款。(三)惩办丧权失地祸国殃民的汉奸卖国贼。(四)动员全中国海陆空军直接对日作战。

(五)没收日本帝国主义与汉奸卖国贼的一切财产作为抗日经费。(六)保证抗日救国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完全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七)成立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八)联合全世界以平等待我的国家与民族,联合日本国内的一切被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众。”

6月14日  出席中共中央常委会。会议决定中央撤出瓦窑堡,并进一步讨论了西南事变问题。

同日  关于东北军进攻瓦窑堡问题,同周恩来致电萧劲光、李富春转杨至诚〔2〕并告彭德怀,指出:“东北军分三路向瓦窑堡前进,今日其右路到平步塔,中路已过青化砭,左路似由下寺湾向上桥前进,估计明十五日可进至永坪、蟠龙、安塞之线。绥、清〔1〕敌人亦有配合可能。”“我军决定出瓦窑堡准备作战。”

〔1〕胡适之,当时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2〕杨至诚,当时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兵站部部长兼红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后方勤务部部长。

同日  西方野战军决定发起西征第二阶段作战,以最大努力赤化占领区域,摧毁安边、定边、豫旺堡及豫旺城等支点,打击敌出扰部队,肃清民团。左路军(红一军团)在曲子镇、阜城、七营、上新堡等地区集结,向四周赤化,打击马鸿宾出扰部队;右路军(红十五军团)主力夺取豫旺县城,第二步以夺取韦州城为目的;中路军(红二十八军、红八十一师、骑兵团)主力第一步夺取安边。

6月15日  关于中共西北中央局及军委机关迁移问题,同周恩来致电彭德怀,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宋时轮、宋任穷,阎红彦、蔡树藩,李富春、萧劲光并转杨至诚,指出:“估计到瓦窑堡迟早必失,我军决搬空瓦市,准备作战。中央及军委各机关准备移至洪德城、河连湾一带,其辎重先行,并以杨家园子及吴起镇附近为转运休息地点。”“中央此次准备迁移与抗战,并不改变利用目前西南事变,加速进行西北大联合的根本大计。在干部及群众中应解释,中央迁都是为着直接领导和巩固新的更大的西北根据地,是为着更便利于发展东西的游击战争,是为着更易于争取东北军,准备着新的回攻。”

6月19日  同林育英、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彭德怀复电朱德、张国焘〔2〕并转任弼时,指出:“关于二、四方面军的部署,我们以为宜出至甘肃南部,而不宜向夏洮地域”,以避免引起回汉冲突,利于争取青海三马〔1〕,也利于以后东出陕南策应时局。

〔1〕绥、清,指绥德、清涧。

〔2〕张国焘六月十日致电中共中央,同意率红四方面军北上,但准备向夏河、洮河西北行动,在青海、甘肃、新疆边远地区另辟局面。

〔1〕三马,指国民党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麟,国民党军西北“剿总”第一路第五纵队司令、新编第二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马步芳,国民党军西北“剿总”第五纵队骑兵第五师师长马步青。

 

6月20日  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书,再次提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指出:“只要你们立即停止进攻红军和苏区,立即动员全国对日抗战,并实现民主自由与制裁汉奸,我们和红军不独不妨害你们抗日,而且用一切力量援助你们,并愿和你们密切合作。”“我们随时都准备同贵党任何组织、任何中央委员、任何军政领袖进行关于合作救国的谈判。”

此书表示中共愿以全力支持西南诸领袖的抗日事业,并呼吁国民党立即将军队开入华北对日作战。

同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指出:东北军有极大可能转变为抗日  的革命的军队。我们在东北军中的工作目标,不是瓦解东北军,分裂东北军,也不是把东北军变为红军,而是要使东北军变为红军的友军,使东北军实行彻底抗日的纲领。超出这个范围的一切言论与行动,均在排除之列。

6月21日  国民党军高双成部乘虚袭击瓦窑堡。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率中共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安全撤出。

6月22日  红六军团到达甘孜县普玉隆,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会合。三十日,红二军团在甘孜县绒坝岔同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先头部队会师。七月二日,红二、红六军团齐集甘孜,同红四方面军主力会师。

6月23日  东北军进入瓦窑堡,红二十九军、红三十军撤离瓦窑堡。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及中央党政机关和军委各部开始西移保安,本日到达桑树坪附近。二十四日,到达凉水湾。

6月25日  就红四方面军行动问题,同周恩来、彭德怀致电朱德、张国焘,询问:“何日开始北上?经何路?何日可达何处?敌情如何?我陕甘应如何策应?均请见告。”

6月28日  致电彭德怀并转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通报全国抗日反蒋形势,指出:全国形势的发展,“证明中央估计革命已走向了新的阶段,是完全正确的”。关于同南京政府谈判情况,指出:“南京以铁道部次长曾养甫出面答复我们的信已到,满纸联合抗日,实际拒绝我们的条件,希望红军出察、绥、外蒙边境,导火日苏战争。”

6月29日  关于打通同苏联的通路问题,致电彭德怀,提出:“从总的战略上看,无论站在红军的观点上,站在红军与其他友军联合成立国防政府的观点上,打通苏联解决技术条件是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而这一任务是必须一及十五军团担负。”红军接近苏联的通道有二:一是宁夏及绥远西,这一条路距离较近,人口经济条件较好,但不易造成根据地;二是甘、凉、肃三州〔1〕,这一条路能够造成巩固的根据地,但距离较远,某些区域人口稀少,行军宿营恐怕有些妨碍。红军出动的时机亦有二:一是夏天或秋天,如能解决渡河船只,这是最好时机;二是冬天,夏秋不成功则只好等候结冰。”不论采取哪一条路与哪一个时机,给马鸿逵以坚决的打击都是决定的条件。

〔1〕甘、凉、肃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酒泉三市。

因此,请你考虑在七月下半月一及十五军团向金积、宁安〔1〕之间或宁安、中卫之间行动的问题,及在黄河抢夺船只的问题。”

〔1〕金积,旧县名,今属宁夏吴忠、青铜峡二市。宁安,指宁安堡,即宁夏中宁县城。


毛泽东年谱:1936年 四十三岁(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