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发展简史3——璀璨星河、国战君临天下、神话再临阴雷
本期主要介绍璀璨星河包、国战君临天下和神话再临阴雷。
这些扩展包介绍完,新杀的普通招募可得武将我就全部介绍完了。
同时,这些扩展包结束,也就象征着,三国杀进入了一个“三服分立”的格局了。

天府

登场武将:曹昂、诸葛诞、张星彩、吴苋、孙登、步骘、刘协、曹节
新机制:定向检索牌库
这里要说明一下,璀璨星河扩展包,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的扩展包,它更像是把原本被归类为“SP”武将以及“原创设计”的一些武将,进行了重新归类,虽然我根本不知道其归类的理由是什么。
以上八个武将中,曹昂、张星彩、刘协这三个武将算是登场较早的,其中张星彩因为技能触发频率过高被砍了一刀,还爆发了一系列争议;吴苋、曹节、孙登则来自“原创设计”系列。诸葛诞、步骘则算是两个相对较生疏的面孔。
强度评价:
这八个武将,曹昂、孙登、刘协是三个不错的辅助武将,张星彩虽然被砍了一刀,但是其输出能力依然不俗,诸葛诞则是一个方差较大的爆发将,步骘、吴苋的功能较为全面,可攻可守。可以说这七个武将单看强度都是蛮不错的设计。
只有一个武将是个例外——曹节,这个武将某种程度上可以活活抵挡13+6=19次【杀】的效果,但更多的时候似乎又只是像个赖皮虫一样活着,难以改变胜局,有点像是老版的周泰,看似血量很足,实际上0血不屈状态下,就是个绒布球。
机制评价:
从吴苋开始(我目前暂时这么说,因为我能考证的出现“定向检索”牌堆的武将,第一个就出现在原创设计2016里,为此我还觉得很离谱,实际主玩面杀的我们怎么去操作这些玩意,最后我们就是亲自检索,或让死人检索)出现的“定向检索”牌堆的武将,可能是为了让网杀出将频率更高而不得不做出的一个让步,说实话这样的设计在合理的情况下也并非不行。一些卡牌游戏,如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也有需要其他工具辅助的技能,例如需要投掷硬币,正面才能触发等等。只要不脱离三国杀的规则框架,这些机制还算可以接受。
契合评价:
曹昂、刘协、吴苋属于很契合的设计。张星彩属于致敬三国无双的武将,没法评价契合度。剩下的就不是很能理解了。特别是诸葛诞,我总觉得他可以用其他方式去实现“功獒”和“举义”什么的,弄个崩坏让人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此外,需要说一下的是,步骘的“从刘者死”的“刘”,是指刘表。虽然这并不影响步骘似乎是刘备主的神忠。
其他方面评价:
关于定向检索的想法我都写在顶上了。
这八个武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倒没几个,只知道曹节很恶心,孙登因为技能没读清楚闹了一段时间乌龙(我们一开始以为匡弼是扒别人三张牌)。哦对了,之前忘说了,有段时间我们甚至以为张郃可以弃牌跳过别人的阶段,结果有一次甲和乙单挑,甲拿出了张郃,于是整场比赛乙就没出过牌。

国战·阵

登场武将:于吉、何太后、蒋琬费祎、姜维、徐盛、蒋钦、邓艾、曹洪、君刘备
新机制:阵法技、主将技、副将技、君主将
国战的扩展包,同步上线的还有“势备篇”的牌堆,但是势备篇因为把节奏强行拖慢,被回炉重做了。
阵包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国战的格局,依然是魏一家独大,甚至还给魏国送去了曹洪这个滚雪球神将(虽然曹洪独苗基本是个废物)。
另外,君刘备噱头很足,但是蜀国在那个年代依然是个绒布球团伙。
以上武将中,于吉被削弱过,君主将暂未上线。
强度评价:
阵包的八个武将里,并没有实力太强的将。何太后、曹洪这种属于方差较大的武将,何太后残血收割力强,但是容易把自己玩死,曹洪团队贡献极强,但是独苗是个废物。其他的武将强度也一般,没什么太亮眼的武将。
契合评价:
蒋琬费祎这俩我怎么看怎么像是坑诸葛亮,虽然诸葛亮也没必要强行空城吧。其他的武将也都相对其身份版本没有太大改动。何太后的契合度,也还行,一个毒死了别人,自己也被毒死的坏女人。
机制评价:
阵法技、主将技、副将技让选将备战需要付出一定的思考,算是个不错的设定吧。
其他方面评价:
阵包没有改变魏强的格局,甚至增强了魏国。
其他方面的印象的话,何太后胸比较大?有个皮肤还挺戳我XP的,虽然别的皮肤不少让我觉得不太彳亍。

璀璨星河·天梁

登场武将:李典、司马朗、杜畿、董允、诸葛瑾、严畯、刘焉、张鲁
新机制:无
这八个武将,司马朗、诸葛瑾、张鲁是比较早的SP移植的;董允来自原创设计;李典被莫名其妙归入了“界限突破”,严畯、杜畿、刘焉则比较生疏。
这八个人里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刘焉,一个方差极大的武将。
强度评价:
李典更适合国战,不适合身份,因为在明将的情况下忘隙太容易资敌了。董允、严畯(观潮哥)算是一个比较强的武将,玩法也不错。刘焉前面说过了,方差太大,太需要特定手牌而且回合外零防御,张鲁则与之相反,像是个赖皮虫,打敌人容易资敌,队友也不会为了一张牌浪费一点输出。其他武将就比较普通,像是凑数的。
契合评价:
司马朗作为我们当时的文言文阅读题素材名声在外,我觉得设计还行,治不好人自己出事的设定跟他死在任上有不错的关联,董允也还不错。其他的武将要么我不太好考证,要么就完全理解不能。
其他方面评价:
很抱歉,我之前说“火包是唯一一个没有女性的扩展包”,看来我错了……

国战·势

登场武将:李典、臧霸、马岱、糜夫人、孙策、陈武董袭、张任、董卓、君张角
新机制:移除武将牌
势包同样对魏强的格局没有太大改变,但倒是给群雄送去了一个大恶心——张任。
别人都是自己移除武将牌换取一些其他功能,张任直接把人副将炸了,我寻思为了克制庞统也没必要这么设计吧,看看为了克制魏延而生的马岱都变成什么样了。不过张任还算可以了,射穿了别人自己也等同于被射穿了。
强度评价:
李典魏国大核心不解释,孙策早版强度十分一般,群雄两个大恶心不提也罢。
机制评价:
移除武将牌,一个自己移除,一个别人移除,一般是换取即时收益的操作,说不上好坏吧,我很少去接触这种操作。但张任真的很恶心。
契合评价:
除了从身份移植来的几个,糜夫人是不错的设计,剩下臧霸、陈武董袭我找不出契合来,另外就是张任,我怀疑张任的技能设计师跟马岱是同一个。
其他方面评价:
势包同样没有改变魏强的格局,虽然给魏国送了一个强度较低的臧霸。

璀璨星河·天机

登场武将:郭皇后、戏志才、秦宓、孙乾、薛综、潘濬、王粲、蔡邕
新机制:修改技能
这个扩展包里,郭皇后、薛综、蔡邕、秦宓来自原创设计,戏志才来自早期SP包,剩下的武将相对较新。郭皇后目前已经被界限突破成了一个“小张让”,戏志才名声在外,也是不少人茶余饭后讨论其“真实水平”的谈资(虽然本人认为根本没什么可谈的,不过是因为这人死得太早,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太多罢了)。
强度评价:
界限突破的郭皇后有回合内小张让的效果,没有实测,但应该强度不低,虽然早期近乎不动白。戏志才的卖血主动性较高,也经常被拿来和郭嘉拉踩。秦宓的设计则还是挺不错的。其他武将登场率相对较低,强度大概也比较低吧。
机制评价:
修改技能算是另一种觉醒技吧,这里不做太多评价。
契合评价:
除了秦宓和孙乾,我找不出这八个武将的契合度如何体现。
此外,蔡邕的问题和王异相似,看起来似乎是想和董卓有联动,可是董卓喝黑桃的酒,蔡邕发不了技能……
其他方面评价:
这几个将就戏志才和秦宓还有郭皇后比较出名,剩下五个都像是凑数的。
蔡爸(因为女儿是蔡文姬)和薛综(因为是我写的小说的一个女主的名字原型,外加其在老三里“无父无君”的头衔)则是因为其他原因在我印象中比较出名。

国战·变

登场武将:荀攸、卞夫人、马谡、沙摩柯、吕范、凌统、李傕郭汜、左慈、君孙权
新机制:变更副将
这个扩展包的八个武将有四个近乎毒瘤。除此之外,几乎同时地,国战对魏国过分强势的情况进行了调整,一是调整了不少武将,二是引入了鏖战机制,魏国风光不再,但依然有着强悍的团战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初版的吕范并不是那个人均孙尚香的设计。但这并不妨碍变包整出了一个更加折磨人的势力——东吴杂技团。
强度评价:
变包的武将强度陡然上升,荀攸、沙摩柯、凌统都是很强大的武将,某种程度上直接形成降维打击。但是也有很弱的,卞夫人,就是说你。
机制评价:
变更副将的规则,OL新杀手杀各不相同,以新杀的设定来看,我觉得这个设定说好的话,感觉以后会有不少隐患,说不好的话,它提供了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机会,让拿到弱将或限定技爆发完毕的玩家也有了参与感。
契合评价:
刨去源自身份的武将,其他武将的契合度我根本没法评价。
我只举一个例子吧,沙摩柯。这个武将本身就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打工仔,三国演义给它加了一个“射杀甘宁”的光辉事迹,但是它对甘宁的克制也无从体现,甚至甘宁可以很好地限制沙摩柯。
不过还是想提一嘴,珠联璧合的机制也被滥用了,于吉和左慈这俩人活跃时代完全不同,就因为都是老神棍就珠联璧合了?!
此外,吕范、卞夫人、左慈在新杀中被重做。
其他方面评价:
国战强度崩坏的标志,国战这片净土也开始被污染了。

璀璨星河·天同

登场武将:魏庞德、魏蔡文姬、魏姜维、蜀徐庶、蜀孙尚香、吴庞统、群黄月英、群太史慈
新机制:无
天同包其实就是把几个SP换皮武将,外搭一个老徐庶,技能重做后拉到这个包里。这些武将我在之前点评SP包就有过评价了。
强度评价:
这个扩展包的强度,属于相对偏低的,除了魏蔡文姬和蜀孙尚香,其他的都很少见。
契合评价:
天同包本身就是对武将的不同阶段的拆分,契合度都做得蛮到位的。
其他方面评价:
魏蔡文姬、蜀孙尚香、群黄月英这三个将的形象我都挺喜欢的,果然,即使金玉大帝强度再高,也不过是犄角旮旯的武将,要品鉴皮肤的话,还是得看这些比较有名的(说罢舔了小乔一口)。

国战·权

登场武将:于禁、崔琰毛玠、法正、王平、陆抗、吴国太、张绣、袁术、君曹操
新机制:军令
国战“君临天下”主题的最后一作,从此以后,国战三服分道扬镳。OL开始搞应变篇和晋势力,新杀创造了“纵横捭阖”扩展包,手杀延续国战正统实体卡,出了“不臣篇”。
但是,为什么偏偏是手杀在延续国战正统。手杀因为小游戏武将和过高的价格,一直在我所在的圈子里为人所不齿,我本人也对手杀的设计最为不满。现在弄得我们宁可玩军八也不碰国战了。
强度评价:
权包的武将强度又是一个大崩坏,新杀的袁术已经在体验服快杀穿了。
王平和法正,一个给蜀国提供光环图腾,一个直接近乎白送一个体力上限,搞不好还能出一手残杀敌人的军令,一瞬间不少人都开始选蜀将,就为蹭王法的车。但我不一样,我看到小乔还是会选,然后继续舔。
契合评价:
权包的契合度也挺一般的,另外袁术的“庸肆”和“伪帝”完全反了。
可见,也许设计师已经不再考虑“历史契合”这件事了。
其他方面评价:
君临天下的最后一作,国战强度进一步崩坏的标志。

璀璨星河·天相

登场武将:文聘、马忠、糜竺、李严、周鲂、贺齐、吕岱、刘繇
新机制:无
天相包中,文聘最初是3V3武将,后来进入SP,马忠、糜竺、贺齐则来自SP,李严来自原创设计,周鲂是原版朱桓被重做之后又被捡起来,添了个小制衡的产物,刘繇和吕岱则登场较晚,强度也一般,知名度很低。
强度评价:
这个扩展包的武将强度比较低,甚至有A级的马忠存在(新杀马忠未增强)
契合评价:
这个扩展包的武将契合度我已经没法评价了。
其他方面评价:
又一个罗汉扩展包,强度也很低,我都不想介绍。

璀璨星河·七杀

登场武将:吕虔、关银屏、马云禄、祖茂、徐氏、公孙瓒、张梁、蹋顿
新机制:无
七杀包里,关银屏最初是类似首充奖励的存在,而且技能名还被和谐了(我偏叫血祭你管得着吗);马云禄、祖茂、蹋顿是早期SP包武将(顺带一提,马云禄刚出的时候,我总听别人说马云,我还在想这个马云和马云禄啥关系);徐氏来自原创设计;公孙瓒是OL界限突破公孙瓒直接移植到了新杀中(而且“界公孙瓒”可以说不过区区蚊子腿突破,远古八废都在翻身,就这个公孙瓒……)
强度评价:
相比强度普遍偏低的天相,七杀有部分武将还是可圈可点的,马云禄、关银屏强度都不错,徐氏是不错的辅助兼爆发,蹋顿有不错的群伤能力还蛮适合内奸,张梁看似蠢实际上有时候能一轮一个雷业炎,就公孙瓒,发挥始终稳定。
契合评价:
除了徐氏和祖茂,其他武将的契合度我都没法评价。
其他方面评价:
关银屏和马云禄我是比较喜欢的,徐氏太疯狂了我不太敢接近,感觉有点像病娇,指不定哪天就“我连做梦都在等这一天呢”然后就对着正在舔小乔的我一顿杀杀杀……

神话再临·阴

登场武将:王基、蒯良蒯越、严颜、王平、孙亮、陆绩、许攸、卢植、神刘备、神陆逊
新机制:转换技
神话再临重启之后还是保持每版一个新机制。不过阴包的武将里混进去了一个原本是SP将的王基。
强度评价:
阴包武将的强度多数是较差的,这受害于“转换技”机制本身的问题。比较抢眼的武将,也就许攸和王基了,当然,许攸那可是万绿从中一点红,阴包里鹤立鸡群的存在。
契合评价:
阴包虽然强度较差,但是契合度似乎上来了。陆绩是我觉得挺契合历史的设计,也没有张冠李戴或者无名小卒实力非凡的存在(虽然还是人人吊打关羽)。
机制评价:
转换技,转换技这个设定可以说是非常差的,可能原本是想体现“难知如阴”的效果,可是人家技能描述都给你写得明明白白,你也没啥暗箱操作的机会,人家程昱都比你“难知如阴”,而且转换技中,筷子兄弟、严颜、卢植这三个的转换的机会都被对手拿捏,你很有可能变成不动白。
所以官方下次出转换技(樊玉凤)的时候,把转换权让自己掌握,这样就不会陷入不动白的尴尬局面。而就算这样,樊玉凤登场一个月左右,就被加强了,这说明转换技在如今快节奏的环境下,适应性有多差。
其他方面评价:
我光记得BB机了,阿¥%¥#¥%##瞒%%……&¥阿%#@*阿瞒#@¥%¥**@#*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到本初啊!!!

神话再临·雷

登场武将:郝昭、毌丘俭、陈到、诸葛瞻、周妃、陆抗、袁术、张绣、神张辽、神甘宁
新机制:区域废除
神话再临这回是真的收官了。雷包的武将主打的就是一个残忍,动如雷震,可能我就动一次,但动一次就让你伤筋动骨。个别的可能是只动一回合,但是动一回合直接让你羽化登仙。
强度评价:
即使是雷包,武将强度也没有多大提升,郝昭在特定场合很强,但是也需要配合,毌丘俭更是像极了废物,陈到输出稳定但是节奏太慢,诸葛瞻算是攻守兼备的一个,但是在多刀将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也像他爸爸一样,防御力随时代的发展变弱。陆抗的爆发一回合只能一次,周妃的强度请参照吕蒙,而且也受其他人的将面影响(但是,这可是我女儿啊,是吧小乔(准备母女丼)),袁术受老版袁术先入为主的影响,这个版本的袁术可真就冢中枯骨了。
张绣。这个东西的设定真的是设计师完全没考虑反贼胜利条件的“简单”,反贼杀主公就赢,张绣就是点X一个人,指定一个人和他双修,后置位再来点包养,绝大多数主公直接羽化登仙。
机制评价:
区域废除,除了雷包之外,只有曹安民和刘宏延续了这个设定,可见阴雷包的新机制都有些不太行。区域废除这个机制约等于壮士断腕,制造一个不可逆的损失(神张辽除外),然后把自己点燃尝试把敌人炸死,你炸死敌人了,就去领一等功,你没炸死敌人,就ICU里躺着吧……这个机制算是限定技的演化版本。
契合评价:
周妃的设计可能是为了配合孙登,但是这么一弄,周妃和不少“移出游戏”的武将都有了配合,而且这些武将保不齐是比孙登强许多的,比如徐盛,比如吉平。毕竟是我女儿我就多点评几句,另外为什么要让周妃做一个技能机制像极了吕蒙的设定,我也完全没搞懂。
另外就是诸葛瞻,我觉得诸葛瞻的设计也挺不错的,“三罪”的设定和“毒师叔、上李毅、守肛肠”“除黄皓、制伯约、守国土”蛮像的。不过说到“制伯约”我要多说几句,有不少人觉得诸葛亮、姜维的北伐,是违背蜀汉当地百姓的意愿的,这些说法,可以说完全找不到历史根据支撑(即使有,我觉得个例也代表不了整体),至于朝堂之内,有不同意见也很正常。三国杀在前中期对蜀将的设计总是保留着一种独有的浪漫,因为以刘备为首的团队,他们代表的是一个复兴汉室的梦想,是一个挽救世界的使命,是凡夫俗子无法参透的坚持,是汉家民族延续至今的神圣血脉。
然后其他武将,只能说普普通通,陆抗可能还算比较不错的设定吧。

说到这里,三国杀前中期的武将我也就基本都说完了,这些武将之后,三国杀OL、十周年、新杀正式进入了“三服分立”的格局,我后续会着重介绍新杀的发展历程,但OL、手杀发展出现比较出名的事迹时,我也会顺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