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成为他们口中的冷漠废物
我在联系我曾经最好的朋友时看到了红色感叹号,我想我应该是被拉黑了,可能是去年,也可能更早。

一
在我的理解中,文字的表达分为两种,一种是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表达,他人难以接近;另外一种是主动接近他人,渴望向他人传递着自己的思想。很久以前的我,属于前者。
那时还在上学的我,遭遇了一些人生的变故,每天迷迷糊糊上完课,回到家第一时间就是打开某社交软件的空间敲击着自己的感伤,但当时的我对于当时盛行的非主流和火星文相当不屑,再加上我当时的文字全都是相当自我的表述,愿意去接触我的人越来越少,而我却十分享受那样的孤独感。
二
出于语文考试的压力,我在初三的时候被迫改变了自己敏感自我的文风,为了获得作文的高分数,我十分吃力地去学习那些写作的模版和定式,写作对我而言越来越像是在做一道相当死板的数学题,照猫画虎也好,东施效颦也罢,最后在中考我用十分僵硬的三段式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分数,可是我笔下的文字,却越来越让我觉得陌生。
三
青春叛逆期的我,一边逼着自己去适应应试教育的规则,一边却在偷偷看着韩寒的书,我看完了他所有的书,我佩服他离经叛道的勇敢,我也羡慕他在抵抗之后全身而退的潇洒,文字本应该是具有活力,彰显作者个性的存在。
高中的我,开始挣扎,甚至在一个晚自习独自离开逃掉了第二天高考前的模拟考试。那天在桥上,我看着河面倒影中的自己,水中的月光是那样的皎洁,我发誓自己以后一定要以文字创作为业。

四
选专业的时候我点了服从调剂,本想学哲学和心理学,结果分配到一个我不爱的专业。大学四年,我基本上经历了人情的冷暖,一个性格有些冷僻而且不爱说话的人,无论是在社交还是工作都十分不受欢迎。
实习的时候我换了三份工作,一开始给人招聘打电话,完全放不开;后来做了辅导老师,却也没有办法完全向那些孩子传递我所有的思想;最后一份工作是游戏公司的文案策划,工作内容是帮甲方写游戏软文,由于和文字创作沾边我干了三个月,最后因为那种不适感还是离开了公司。我总是一个不合群的人,仅能在敲打文字的时候寻找到一丝慰藉。
五
没有办法正常上班,我选择了做自媒体,一开始尝试做情感领域,本想着可以写点深刻的小故事,结果受众却爱看三姑六婆扯家长里短,由于相关经历不足我只能转成游戏相关的写手。
在来B站之前,我也尝试过其他的平台,我的每一篇攻略和点评都是我自己的想法,可是完全不够人性化的审核却依然判定我不是原创,甚至因为内容不够商业化也少有人看。最后我选择了B站,作为一个八年的老用户,我最后还是想相信这个温暖的地方,尽管B站主打的依然是视频。

六
断断续续写了一些东西,运气好有几篇阅读过万,然而粉丝却依然没有什么变化。毕业之后刚好碰上炉石出新卡,我便尝试着像主播那样给新卡做点评,受到过不少的言语攻击,但是也有很多人与我正经地讨论甚至提建议,这也给了我完成所有新卡点评的动力。
经历了这么多以后,我发现我逐渐从自己的象牙塔中走了出来,我希望成为文字表达的后者,我希望主动接近那些陌生的读者。从小到大不少的人说过我冷漠,也有人暗地里说过我是个废物,但我内心知道,外表冷漠依然是掩饰不了内心的热情,只要我还有思想和双手,只要我还能进行文字的表达,我就不会成为他们口中的冷漠废物。
七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失去了很多曾经的挚友,我也习惯呆在舒适的个人环境中。但是这一次,我决定走出来,向那些从疲惫的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的陌生读者用文字表达着我的想法,并与你们进行交流。被喜爱是荣幸,被误解也无妨,毕竟这就是表达者的宿命。
B站专栏三周年,这也是我人生新道路的起点,感谢所有过去、现在与未来读者的陪伴,或许你不会成为我的粉丝,但我还是希望可以带给你们温暖。

我是爱玩游戏的小徐同学,一个不想成为他们口中冷漠废物而努力挣扎的自媒体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