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游天下(518)白水仓颉庙

2022-10-03 10:59 作者:乐山乐水481  | 我要投稿

文游天下(518) 白水仓颉庙 文/石岩磊     汉字是世界上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可对于它的起源却众说纷纭, 其中的“仓颉造字”之说流传最广。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为了解决结绳记事的繁琐与粗糙,夜观星辰,昼察鸟兽,根据天地万物的音容形貌始创文字,被后人尊为“文祖”。    全国各地兴建的仓颉庙、仓颉墓不胜枚举,但只有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仓颉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所立的《仓颉庙碑》上记载,公元162年时庙宇就已颇具规模,后经历朝历代的增修补葺,院中的建筑日臻完善,有照壁、山门、前殿、报厅、中殿、寝殿、墓冢、东西戏楼、钟鼓楼、厢房等等。    最有意思的是两座戏楼,它们位于中轴线的东西两侧,相对而立,可以分别上演两出大戏,是现实版的“对台戏”。究其原因是,相传仓颉生有四只眼,能够同时左顾右盼,人们为了孝敬他老人家,才设计出如此形制的戏台,在全国绝无仅有。    仓颉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里面的46株古柏,它们的平均树龄在2000岁,为我国最老的古柏群。而且每棵树都有着动听的名字,像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奎星点元、青龙戏柏、兽龙戏牡丹、宝莲灯、柏抱槐等等。仓颉墓上原有一棵茂盛的“转枝柏”,它能预知哪个方向会遭灾,哪个方位能风调雨顺,可惜其没能预测到自己的命运,它毁于上世纪那个斗私批修的年代。    所幸在当地百姓的极力保护下,仓颉庙中仍留下来众多珍贵文物,比如异彩纷呈的壁画。其内容十分丰富,记述的是黄帝功德、仓颉政绩、神话故事、白水盛景以及名人诗赋等,画面精美,色彩艳丽,人物众多,且大有呼之欲出的鲜活感。题材有擒蚩尤、西陵制衣、石楼造字、黄帝赐衣等,而《知足常乐图》最启人心智。    在一横梁上从左到右依次绘着坐轿子的高官、驾马的小吏、骑驴的富户、挑担子的商贩、推车的苦力、衣衫破烂的乞丐以及一座荒冢。整幅画的寓意是: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的,比上不足,下有余;即使穷得叮当响,“好死不如赖活着”;纵使生前飞黄腾达腰缠万贯,最后不过是一抔黄土掩枯骨。    或许仓颉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苦心孤诣从具象的事物中抽象出的文字,后人却弃之不用,反而采用图画来表情达意。大概文明的进步也在经历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由粗至精是跨越,删繁就简同样为飞升,人们不过是在借助不同的形式来探索内心的勃发,认识外物,认知自我,最后终将摒弃恩与怨,看开得和失,重回天人合一的自然而然。    许多专家对“仓颉造字”的说法提出质疑,他凭一己之力不可能创造出洋洋洒洒上万个汉字,也有人认为,其仅是汇集了前人的成果而已。但无论如何,作为创制汉字的象征,仓颉已深受人们的爱戴,拜仓颉庙,祭文祖神,理应成为一种风尚,这是对列祖列宗的大敬,是不忘挖井人的大德。     2022.10.3

文游天下(518)白水仓颉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