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工地挖掘出800年前文物,由韩世忠亲自发明,究竟有何价值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前段时间在河南开封和浙江金华挖出大量宋朝的古钱币,引起民众哄抢的新闻。文物的价值一直都是非常高的,即便是本身物件很小,也因为年代久远而价值连城。

而就在7月30号中午,一名工人在杭州临平东湖街道小林老街的工地上,挖出了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文物!
根据工人回忆,他按照正常的流程开着挖机,在工地挖掘,可是一铲子下去带上来的土的颜色有异,而且还有一些腐烂的黄色布条。

于是一群工人凑上去观看,发现里面包裹着一个长条形的物件,一看就是一个老物件,于是大家赶紧给当地的文物保护局打电话了。
很快工作人员赶到,发现是一个高约20厘米的瓷瓶,瓶口有碗口大,周身一圈圈螺纹遍布,拍照给专家之后,很快专家确定这就是南宋时期的文物,而且还和著名的将军韩世忠有关!

此消息一出,事情直接冲上了浙江的热搜榜,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可能有些不熟悉历史的小伙伴不知道韩世忠是谁。
韩世忠,自号清凉居士,南宋名将、词人,民族英雄,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十八岁从军,在抗击西夏、金朝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平定各地叛乱中作出重大贡献。
多次和秦桧对着干,曾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宋孝宗时追封蕲王,位列七王之一。
今有词作《临江仙》《南乡子》等传世。
那么他到底和这个挖起来的瓶子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史料记载,韩世忠当年在临平驻军,发现士兵们打仗的时候经常出现辎重补给的不足导致战斗力无法全面发挥,尤其是长途跋涉对水的需求很大,而且当时敌军甚至会切断水源和进行投毒。

所以他就发明了这种瓶子,瓶口小,只有6.3厘米,当时很深,达到了19厘米,呈长条形所以携带非常方便,成为了当时他手下军队士兵用于取水的主要工具,其功能相当于现在的军用水壶。
当然了,还有后面还有其他一些样式等的改变,不过被后世通称为“韩瓶”。根据记载,正是有了这种汲水工具,在后面抗金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表示,这种瓶子虽然不是国家的顶级文物,在其他地方也都有发现过,但是还是非常了不得的文物,尤其是在临平发现,为韩世忠在临平驻军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至于它的价值,专家认为不能以通常意义来定义,接下来会交给考古专家进行研究,随后可能会放到杭州博物馆进行展示。

而这片工地,应该就是当年韩世忠的10000宋军主要的驻扎地,所以相关部门暂时停了施工,后续考古工作者会对于此地进行挖掘。
或许运气好的话,还有其他更为珍贵的文物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