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翻了,检测企业净利润集体翻倍!疫情还带火了这些行业

受新冠疫情影响,核酸检测已成为居民生活中的“日常操作”,复工复学要检测、春节返乡要检测,中高风险区要检测......这也让从事相关产业的公司业绩大增。
2月25日晚间,多家新冠检测试剂生产企业公布2020年业绩快报。有“抗疫第一股”之称的圣湘生物(688289.SH)2020年实现净利润25.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67倍;老牌体外诊断试剂企业达安基因(002030.SZ)实现净利润24.33亿元,同比增长超25倍;分子诊断领域的“新兵”迈克生物(300463.SZ)实现7.95亿元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51.43%。

对于业绩大增的原因,达安基因表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市场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及核酸检测仪器、相关耗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公司全力生产,充分保障市场供给,对公司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
圣湘生物也表示,公司业绩大增,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及相关仪器收入、检验服务收入增幅较大所致。
疫情期间,与医疗相关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隔离服、酒精、消毒液、乳胶手套等防护用品也需求量倍增,与此同时,额温枪、体温计也成为家庭和各类商场、车站、写字楼必备,带动了相关企业的订单。
疫情大环境下,除医疗相关产业之外,不少企业营收额下滑甚至面临倒闭危机,但也有少数行业意外地火了起来。

一、在线教育
大多数人以前对在线教育都接触甚少,但疫情期间学校大面积停课,学生们都呆在家,各大学校为了不落下教学任务,纷纷要求老师走进直播间,开始网上授课。
这一下子就让在线教育进入大众视野,因为很多学校在线授课都是和在线教育的平台合作的。至此,之前不温不火的在线教育迎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关平台的用户规模飞速增长。
虽然现在学校已经不需要在线授课了,但是在孩子的功课辅导方面,包括部分兴趣班的学习上,在线教育同样也能提供服务。
因此,现在很多家长都开始引导孩子接受在线教育,这确实要比线下教育更加便捷。而且现在各种在线教育的机构也纷纷开始针对客户需求提供更多的教育服务,更好地迎合市场,未来这个行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二、线上办公
因为不能按时返工,很多互联网企业要求员工居家办公、线上开会,线上办公软件也得以蓬勃发展。
对员工来讲,线上办公的自由度更高,时间安排更加灵活,员工可以根据具体工作情况更自由地安排时间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工作;而企业则省去了大量的日常开支成本,让经营利润更高,这种方式对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来说都是一种双赢。

三、游戏行业
游戏行业一直都被看作是一个“不正经”的行业,在家长眼里是误人子弟。但不得不承认,游戏现在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主要的娱乐方式,游戏的用户群体是很大的。
尤其在疫情隔离期间,因为只能呆在家,大批人凭借打游戏消耗时间,网游公司坐拥巨大的用户规模,吸金能力超强。
国内的游戏行业,腾讯、网易、阿里三巨头平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霸占了中国游戏百分之90%以上的市场。在线游戏业务一直作为网易的重要营收支柱,2月25日晚间,网易公布其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0财政年度业绩。财报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网易游戏连续第11个季度站稳百亿以上营收,继续扩大用户规模、丰富游戏产品线。2020年全年,网易游戏营收突破500亿元,达546.1亿元。

四、生鲜电商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费者手机下单买菜买肉越来越普遍,在此背景下,生鲜电商/社区团购行业竞争步入白热化阶段。继社区团购创业公司兴盛优选被指将完成30亿美元融资后,新年伊始,生鲜电商行业就迎来了多个好消息,叮咚买菜、美菜网、每日优鲜、多点新鲜等多家公司传出启动或准备上市的消息。
这波生鲜电商平台的暴涨,主要受疫情因素的推动。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典型生鲜电商平台的用户量增速明显,盒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的每日DAU(日活跃用户数)均增长了100%以上。疫情让此前濒临危机的生鲜电商行业又活了过来,并且重新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2020年中国零售电商投融资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共发生17起融资,融资额超136.5亿元。
各位创业者在选择经营方向的时候,不妨根据大形势,参考以上信息,多调研和思考一下市场需求,产品和服务只有紧贴市场脉搏、适时调整企业战略,才能够有好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