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不能为企业服务的人必须走!企业如何培养接班人?
没有任何征兆,2月21日,格力电器公告称,公司董事兼执行总裁黄辉因个人原因辞职,在资本市场掀起巨大波澜。约半年前,格力电器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望靖东也因个人原因辞职。
此前,黄辉与望靖东均被外界视为董明珠的可能接班人。黄辉,这位在格力效力近30年的技术元老正式请辞,同时意味着昔日的“铁三角”彻底解散。
董明珠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接班人?
2月26日下午,她在珠海接受多家媒体专访,主动对敏感问题做了回应。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一定是以企业为中心。任何人不能为企业服务,甚至破坏性的,必须走人,没什么商量。”
“我确实很想培养一个人,但是我把平台给了你,不能说我天天拉帮你跳,平台让你自己跳才行。”董明珠坦言,自己对接班人的要求之一是必须要认同格力文化,“他可能再也没有他的小家,他只有大家。”
至于最终会选择谁成为自己的接班人,这个大大的问号短期内可能都不会有明确答案。
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上市公司创始人中, 年龄集中在 51-55岁。也就是说近5年,中国企业将要迎来新一代“接班人”的时代。

2019年9月10日,宣布退休时的马云55岁,阿里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培养接班人;
2019年3月15日,百度李彦宏宣布启动干部年轻化和高管退休计划,这个时候的李彦宏51岁,再等接班人计划成熟,近60岁;
2019年12月18日,联想宣布柳传志正式宣布退休,也预示着联想柳传志时代的彻底终结,当时柳传志75岁;
2019 年12月5日,京东物流法人代表由刘强东变更为张雱。并且卸任了京东旗下51家公司的高管职务。刘强东46岁,算是比较年轻的创始人之一,也在为接班人做计划和铺垫。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众多领导者们也许还只停留在“抢夺人才来更好经营”的层面上,但谁能保证企业不会出现意外、不会有某个高级管理岗位突然空缺?若不想企业陷入混乱,企业家们也应该提早思考思考“接班”的问题。
马云在宣布退休的公开信中说到:“我们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能够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体系,才能解开企业传承发展的难题。”可以说,接班这件很多领导者都没有考虑的事情,实际已经被暗暗地放在了很重要、并且需要长期考量的位置上。

接班人该怎么培养?这里有三点诚恳的建议,值得所有企业家们借鉴:
1.在实践中磨炼成长
成功的接班人不是从商学院里培养出来的,而是真正在市场中历练和成长起来的。
海鑫集团的公子李兆会,1981年出生,临危受命接管了海鑫40亿的企业。十年间败光了父辈留下的全部资产,甚至欠下巨额债务。
相反,碧桂园创始人的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从小就受父亲影响。杨惠妍上初中时,杨国强就安排她旁听公司会议,参加活动时也将她带在身边,教她如何听取建议、做出决断。大学毕业后,杨惠妍被父亲安排在身边做私人助理。杨国强为杨惠妍培养了全新的管理团队和先进的运作模式,以及干练、机敏的处事风格,让碧桂园成为了2019年入5000亿,回款率高达91%的公司。
2.提前建立继任计划
培养继任者需要未雨绸缪,马云为什么能够这么从容的退休,来自于阿里在十年前就建立了接班人计划。
管理层的更替需要一个重建的过程,而且企业已经留下了创始人的深深烙印,需经历要一个过程,更需要磨合。这时候,创始人必须帮助接班人组建班子,开拓事业,遇到问题,应该力挺接班人。
3.建立企业轮岗制度
轮岗制度,如今已成为企业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很多成功的公司如IBM、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华为等都已经在公司内部或跨国分公司之间建立了岗位轮换制度。
每年的应届毕业生就是最好可塑性强、有上进心和拼劲的群体。企业通过招聘应届毕业生成为储备干部,从而培养管理层。企业轮岗好处是:日常事务、公司管理等等工作,都能够锻炼当职高层的能力,也是通过这些工作来考察高层能力的渠道,以此来了解谁适合坐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