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呀嘿”刷屏背后,腾讯、百度也有换脸专利!
真·上头!“蚂蚁呀嘿,蚂蚁呀呼,蚂蚁呀哈哈”......配上各路名人大佬的晃头特效在朋友圈、抖音上魔性走红,吸引众多网友强势围观。

而引爆这一现象级特效的,是一款名为Avatarify的国外“变脸”软件。只要上传一张照片,就可以让任何人“蚂蚁呀嘿”,巴菲特、马斯克、马云、雷军、比尔盖茨都被拿来恶搞,娱乐大众。
这款变脸软件的名称源自电影阿凡达(Avatar),去年疫情期间,很多人只能在家办公,Avatarify 的作者 Ali Aliev 觉得在 ZOOM 上进行视频会议时太无聊,于是基于 first-order-model 开发了一个能够把别人的照片套在自己脸上的 “变脸”软件 Avatarify,并将其开源。
其实,换脸软件在国内走红并非首次。2020年下半年,一款名为“ZAO”的人工智能(AI)换脸软件上线并迅速蹿红,短时间内抓取了大量网络用户的眼球。用户只要通过该款APP上传一幅自己的正面高清照片,就可以达到将自己的面孔与影视片段中的明星面孔进行置换的效果,用户既可以自己过把“明星瘾”,又能够与喜欢的偶像“同框”表演。因此,许多年轻的追星族用户纷纷尝试使用“ZAO”软件,上传自己的照片,轻松“换脸。

事实上,Avatarify和ZAO采用的并非新技术,而是在海外早已开源的AI换脸技术。早在2017年,AI换脸技术就曾出现在海外知名论坛上,一位ID名为“deepfakes”将众多逼真的换脸视频上传到网上。
面对换脸软件爆红,普通人只是凑个热闹图个开心,互联网公司却能从用户反应里发现商机,腾讯和百度就已经有换脸相关专利。
2019年3月,腾讯就申请过一项名为“图像处理模型的训练方法、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申请号:201910228962.5),通过人脸定位和人脸转换两大步骤,即可将原始图像中的人脸替换成为特定的人脸图像,申请人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上图所示为图像处理模型
2020年12月,百度公开一项专利“换脸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申请日为2020年9月,公开号为CN112116525A。该专利摘要显示:换脸识别模型用于判断待识别图像中的人脸是否被更换为预设人脸。本实现方式提供一种换脸识别方法,能够提高换脸识别的泛化性。

在专利布局方面,互联网公司的动作总是比传统企业更快。作为一家以科技为导向的企业,腾讯拥有一个专门的IP管理团队,负责涉及商标、专利、版权、域名和其他IP的法律事宜的日常管理工作。
那么,专利布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1.防卫作用:拥有专利可防止他人盗用自己的产品和技术申请专利,可以在今后起诉侵权公司以获得巨额索赔金。
企业的核心产品有了专利权,在法律上就有了保障,技术上就明确了自己的主权,有了专利这个护身符,好技术不再怕别人惦记。
2.垄断作用:拥有专利可以垄断制造、使用或销售其专利产品的权利,抑制竞争对手在该专利技术上的利用。
企业开发的新产品,研发的新技术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权后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独占市场,未得到企业的许可,任何人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
一个企业若拥有多个专利是企业强大实力的体现,是一种无形资产和无形宣传。要想产品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申请专利多多益善。
3. 储备作用:储备技术,待前一代专利产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时,再推出第二代产品。
可以促进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专利除具备以上功能外,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还作为企业上市和其他评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比如:高薪技术企业资格评审、科技项目的验收和评审等,专利还具有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桥梁作用。
总之,专利既可用作盾,保护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也可用作矛,打击对手的侵权行为。充分利用专利的各项功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