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三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知识点总结与分析
自从历史高考命题下放各省后,山东省历年高考历史试卷在各个层级的历史命题中,都是“神级存在”,题目之新颖、开放和严谨,稳稳走在全国前列。在某种程度上,山东高考历史试卷可以说代表了高考历史学科的最高水平。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见,且身为山东人,肯定算不上客观。
无论如何,山东高考历史试卷是值得参考的。山东考生就更不用说了,要想取得高分,就必须认真琢磨和体会过往真题。我注意到,很多学校、很多学生要么将历年真题当作普通的模拟题做,要么根本不做,这是十分不明智的。一个将要上战场的士兵,如果不进行高强度的仿真训练,到了战场上会怎么样?当然是找不到北,即使能找到北,也不知道具体咋做;知道具体咋做,也很难得高分。
一句话,选修历史学科高考的学生,在高二掌握了课本知识点后,必须潜心琢磨和体会往年高考真题,从真题中把握高考考查目标,积累提取信息、分析材料和自我表述的能力。

有鉴于此,我将过去三年(2020至2022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涉及的知识点做了汇总,希望对各位考生有用。汇总这些知识点,对于2023年考生来说有两大用处:一是知道山东高考喜欢考查哪些知识点。对照以下便知,课本讲了那么多,有些是永远不会考的,有些是翻来覆去考的,有些是偶尔会考的,还有的是不时考的。二是知道哪些知识点过去两三年高考了,再考的可能性比较小。
中国历史
儒家“义”的实质,西汉盐铁官营,唐代中央官制,王安石变法,黄宗羲工商皆本,新文化运动,帝国主义在华商业,国民革命运动,法家思想,墨家思想,秦汉相马术与对西域的战争,汉朝对诸侯国的限制,隋唐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转移,隋代政治与政区改革,北宋形势、开封地理与迁都讨论,宋代纺织业,明代御史监察,明代商业繁荣之画本书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士大夫思想(天朝上国思想与吸收国际法),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中的工商业改革,戊戌变法的缺陷,戊戌变法失败与义和团运动后的思想解放(梁启超、西学知识引进),一战与中国关税征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和局限(李超之死),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革命足迹),抗战期间中共土地政策的调整(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时期对外贸易(毛泽东的态度,强调对外交流的一面),中国共产党革命与新中国工人命运(工人新村宣传画),文革向改革开放的过度(1979年高频词汇),新中国对非经济援助,史料分析之农村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第一产业比例缩减。
世界历史
雅典民主,启蒙运动,一战对欧洲的影响,苏联农业集体化,苏台德问题,1960年代与70年代美国对外关系调整,亚非欧文明起源、哥伦布大发现与欧美崛起,全球化与物种交流,启蒙思想中的英国反政府过度干预思想,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想,十月革命前列宁反帝国主义思想,巴黎公社影响,一战初期英国外交,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基础,冷战期间的欧洲心态,二战后科技发展,冷战背景下的不结盟运动,地理大发现、英国光荣革命、工业革命与中产阶级崛起(咖啡馆历史)。

从以上知识点可以看出,以前的山东高考历史真题偏重学术化,对学术意义上的知识点考查较多,且以测试学生的信息提取、分析和写作能力为主,今年(2022)年考题则明显开始响应国家意志,加大了价值引导色彩。由于价值引导体例增加,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考查力度明显提升。放在以前,这些内容敏感性比较强,不太好把握,考查是相对较少的。除此之外,今年试题出现了对列宁思想的考查,似乎预示着一个新动向的到来。至于什么新动向,懂得自然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