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807年战争之东欧的鏖战(八):埃劳战役①

2021-01-21 13:33 作者:近卫掷弹骑兵官  | 我要投稿

      大致情况

      1807年2月7日和8日的埃劳之战或普鲁士-埃劳之战,是拿破仑的麾下法国大军团与莱文·奥古斯特·冯·本尼格森率领的俄罗斯帝国军队在东普鲁士的普鲁士-埃劳小镇附近打响的一场既血腥、战略上又没有得到任何结果的战斗。战斗进行到后面的紧要关头的时候,由于俄军及时的得到了普鲁士方面冯·莱斯特克将军指挥的部队的增援,俄军方才化险为夷。1945年后,该镇更名为了巴格拉季昂诺夫斯克,作为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一部分。

        拿破仑的军队先前在乌尔姆会战中几乎全歼了奥地利帝国的军队,并在1805年12月2日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击溃了奥地利帝国和沙皇俄国的联军。1806年10月14日,拿破仑又在耶拿-奥尔施塔特战役中击溃了普鲁士王国大军,并在普伦茨劳、吕贝克、埃尔福特、帕瑟瓦尔克、斯德丁、马格德堡和哈默林等地围歼了溃散的接近二十万人普鲁士部队。

       1807年的一月下旬,本尼格森率领的俄国军队向东普鲁士开始发起了进攻,试图向西北部推进。拿破仑的反应则是由西南方向东北方发起反攻,希望可以包抄俄国大军的后路。但是在本尼格森将军手下的哥萨克俘获了拿破仑传递给贝尔纳多特元帅的命令后,得知到了消息的本尼格森迅速就开始了向后撤退以避免被切断后路。法军在马不停蹄的追赶了几天之后,方才发现俄军已经在小镇周围做好了战斗准备。

        双方旋即又爆发了夜间战斗中尽管法军占领了村庄,但是双方的损失都十分的惨重,更何况第二天发生了更加激烈,更加惨烈的战斗。在战疫初期,拿破仑对俄军的阵线正面发起的进攻不仅仅失败,而且部队也死伤惨重,为了扭转局面,皇帝立刻命令缪拉向俄军发动了大规模的骑兵攻势。这为法军右翼投入战斗赢得了足够的时间。战斗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俄军的左翼几乎和中央形成的九十度角,本尼格森的军队已然到了崩溃的边缘。不过就在这时候,一支姗姗来迟的普鲁士军团终于抵达了战场,在击退法国右翼而挽救了俄军。在夜幕降临时,同样也是姗姗来迟的一支法国大部队及时的出现在了法军的左翼,于是在当晚,感觉已经无法赢得胜利的本尼格森决定撤退,让拿破仑只得到了一个硝烟弥漫而且被死伤者铺满了的的雪域战场。埃劳对于拿破仑的无敌神话是一次严重的动摇。然而,法军在6月14日的弗里德兰战役中却是决定性地击败了俄国人,从而赢得了这场战争。

       在会战中,双方都展现了难以置信的英勇。法军还上演了拿破仑战争中最壮观的一次骑兵方阵大冲锋,但还是被俄军正面击退。这次不分胜败的战役是拿破仑流血最多的战役之一

格罗的名画《拿破仑在战斗后的埃劳》

        基本信息

        爆发时间:1807年2月7——和8日

        爆发地点:东普鲁士,埃劳(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巴格拉季昂诺夫斯克)

        战役结局:法军惨胜

        交战双方:法兰西第一帝国/沙皇俄国及普鲁士王国

        双方指挥:拿破仑/本尼格森+莱斯托克将军

        双方兵力:75000/76000

        双方损失:均超过了两万

        战役背景

        随着普鲁士军队在耶拿·奥尔施塔特战役中被法军几乎全歼,拿破仑几乎占领了德意志领土上的所有主要城市,并且他立刻开始了向东的进军,开始进攻,另外一只反对他的军队,除了残余的普鲁士军队之外,大部分都是在在68岁的元帅米哈伊尔·卡缅斯基伯爵的指挥下的俄国驻波兰军。面对气势汹汹的法国大军,并不愿意冒太多风险的老元帅选择了向后撤退,这样一来的话法国大军团近乎是畅通无阻的进入了东普鲁士和波兰的土地。

        不过,当法国部队开始大举东渡维斯瓦河时,却发现俄军已经在乌尔克河的沿岸布置好了防线。12月23日,法军在查尔诺沃战役中成功占领了一个乌尔克河上的渡河点。不过俄军很快就加强了防备,12月26日,两军同时爆发了普乌图斯克战役和戈维明战役,在这些激烈的交战之后,拿破仑率领他的部队直接在波兰度过了一个冬天,尽管他们已经取得了无数次的辉煌的胜利,但是他们也已经筋疲力尽。

埃劳战役地图显示了在1月25日打响墨龙格战役前的双方的部队动向——地图上一系列的东普鲁士城镇都已经用德文名称标注,战役的名称通常也使用的都是德语,波兰语地名称见正文

        1807年1月,新接任的俄军司令莱文·奥古斯特·冯·本尼格森试图将其大部分部队都从诺夫哥罗德附近向北转移到东普鲁士来给法军左翼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他在右翼则是安排了比较弱势的普鲁士军团。第一次战斗是和米歇尔内伊元帅第六兵团的部队展开的,由于自己所驻扎的位置的周围缺乏粮草和饲料,在违反了皇帝的命令后,他试图开始由皇帝指定的冬季营地向北推进。

        而俄军在打退了内伊元帅的部队之后,立刻开始对已经陷入了孤立局面的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元帅率领的第一军发起了进攻。但是在墨龙格战役中,贝尔纳多特元帅发起的大胆反攻使得俄军功败垂成,并且已经筋疲力尽的俄军只能够停留在此地进行一段时间的修整。而法军的第一军得以趁此机会开始向后撤退,撤到了西南部相对较为安全的位置。

        法军反击

        凭借他惯用的创造力,拿破仑皇帝现在看到了一个可以将形式转化为自身优势的机会。他开始指示贝尔纳多特元帅开始继续后撤,并命令大军团的其余部队开始向北进攻。这一行动本来有可能会包围俄军的左翼,切断其向东的撤退后路。但是对于俄军来说十分幸运的是,一队哥萨克俘获了一名携带拿破仑的命令前往贝尔纳多特元帅处传递消息的信使,哥萨克迅速将情报转交给了巴格拉季昂将军。贝尔纳多特对此表示一无所知,而事先得到警告的本尼格森则立即下令向东撤退到了Jonkowo,以避开拿破仑给自己设立的这个陷阱。

        当本尼格森匆忙率领着自己手下的部队向Jonkowo那里撤退的时候,尼古拉·苏尔特元帅的第四军的成员于2月3日到达俄军的左后方。那一天,由让-弗朗索瓦·列瓦尔将军率领的一个师与俄军尼古拉·卡缅斯基中将的第14师在阿勒河畔伯格弗里德(今Berkweda)发生了小规模战斗冲突,该河在该地区大致向北流动。法国人报告说自身有306人伤亡,同时声称给他们的对手造成了1100人的伤亡。

       而在占领了艾伦斯坦(奥尔施泰因)之后,苏尔特开始沿着艾伦斯坦东岸向北移动。与此同时,拿破仑用皮埃尔·奥热罗元帅的第七军和内伊元帅的部队开始从南方威胁本尼格森将军。卡缅斯基手下拥有四个俄军步兵营和三个普鲁士炮兵连控制了西岸。在最初对伯格弗里德的攻击被击退后,法国人迅速的占领了村庄和桥梁。

        尽管俄军的反击短暂地夺回了这座桥,但是很快就被法军再一次的夺走,直到那天晚上,法军仍然牢牢的控制着脚下的阵地,苏尔特声称他在那里消灭了800名俄军。在夜间行军时,本尼格森于4日直接向北撤退至沃尔夫斯多夫(威尔科沃)。第二天,他又开始向东北部撤退,在前往兰茨伯格(古罗沃伊瓦韦茨凯)的路上到达了Burgerswalde。

        到2月初的时候,俄军在法军的无情的追击下只能够选择全面撤退。在几次失败的后卫战和小规模战斗后,本尼格森决定撤退到普鲁士-埃劳镇,和法军进行一次全面的大会战,也许是受波兰道路的可怕状况、恶劣的冬季天气的影响,拿破仑让大军处在了相比以前比较分散的状态之下。相比之下,本尼格森的俄军就已经很集中了。

        战役爆发

          第一天

埃劳战役一开始的双方态势,红色的是法军,绿色的是俄军

        经过了之前霍夫的战斗的苏尔特元帅的第四军和缪拉元帅的骑兵,经过马不停蹄的追赶之后,在2月7日下午两点钟,是第一批赶到埃劳高原前的法国部队。此刻,巴格拉季昂亲王率领下的俄国后卫部队在埃劳高原前方约一英里共建起来了防御阵地。法军对这些阵地立刻展开了攻势,但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几天以来的战斗已经马不停蹄的追赶,法军已经是精疲力尽。

法军对埃劳小镇展开的攻势

       巴格拉季昂将军的命令是进行顽强抵抗,以便为本尼格森的重炮穿越埃劳,继而布置埃劳外围的俄军阵线赢得时间。下午,奥热罗元帅的兵团和帝国近卫军的投入战斗立刻为法国军队带来了新鲜的兵源。这样一来的话,法军总计拥有了大约45,000人,迫于对手巨大的兵力优势,巴格拉季昂亲王迫只得选择有序撤退,去和后面的主力部队会合。阵地则是由巴克莱·德·托利率领的另一后防部队接手。

        为什么法国军队要对巴克莱在艾劳镇的部队展开了猛烈攻势,历史学家在原因上仍然有巨大分歧。虽然拿破仑后来声称这是他的命令——前进有双重目的,除了牵制俄军部队以防止他们再次撤退之外,占领小镇至少可以让他的一部分士兵能够抵御可怕的寒冷。然而,其他遗留下来的证据有力地表明,这次突袭是无计划的,是双方之间的毫毫无纪律的小冲突引发起来的战斗,苏尔特元帅和缪拉元帅本应主动撤离战斗,但是他们却没有任何的动作。

        不管纳波利昂和他的元帅将军们是否考虑过占领该镇,以便为士兵们在严寒的夜晚提供住所,可士兵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想要拿下艾劳,然后进村躲避暴风雪。而根据马尔博上的说法,皇帝告诉奥热罗元帅,他不喜欢夜间作战——皇帝想等到第二天早上,这样一来的话,他就可以指望达武元帅的兵团从右翼上来,内伊的兵团从左翼上来——埃劳镇前面的高地是一个很好的防御阵地的阵地,可以等待友军的增援。

       无论战斗的原因是什么,总而言之,这才一开始的小规模的遭遇战迅速的升级为一场规模庞大、战斗激烈的会战,在夜幕降临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在继续,双方给敌手各造成约4000人伤亡,其中俄军巴克莱手臂中枪,被迫离开了战场。而法军方面,皮埃尔-夏尔·洛歇将军在指挥自己的步兵女向前冲杀的时候不幸中弹身亡。这样的伤亡对一场遭遇战而言是相当惨重的,这预示了第二天战斗的惨烈程度。

        直到晚上十点多钟的时候,本尼格森才命令俄军开始向后撤退一小段距离,把小镇留给了法国人。他后来声称,他放弃了小镇是想要诱使法军在第二天的时候对他的中心阵地发起进攻。尽管法军已经拿下了这座城镇,但大多数法国人和所有俄国人一样,都在露天的情况过夜。双方都没有吃东西,俄国人是因为他们习惯性的混乱,法国人则是是因为道路、天气和赶往战场的军队互相拥挤的缘故。

伫立在战场上的皮埃尔-夏尔·洛歇将军的纪念碑
皮埃尔-夏尔·洛歇将军

        当晚,本尼格森从前方阵线撤出了一些部队,以加强他的后备力量。但是这导致他的右翼的阵线不得不缩短一定的距离。

1807年战争之东欧的鏖战(八):埃劳战役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