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年我们真的应该想想的:粮食浪费现象

2020-09-12 12:54 作者:八荒无我  | 我要投稿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来这句诗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曾学过或者至少听过的。生于唐初的诗人李绅在何种心情中写下了这首诗已然只能通过词句来做推断,而今天的中国人似乎也已经离“饥饿”十分遥远了。

因此我们对于食物的态度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着的改变,大多数人甚至已经不再珍惜食物,甚至是浪费食物。


粮食作物的周期性注定了可能存在的风险


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为3500万吨,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其中最为浪费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学校食堂、大型餐馆,其次是在公务聚餐、盒饭、外卖、宴请等情景下造成的浪费。

事实上在写下这段文字的前一天,我们就在朋友宴请当中浪费掉了大约20元左右的食物,因为浪费的是一些肉类烧烤的关系,如果计算上价格与普通主粮的对比,这个数字足以购买半袋大米、二十多斤土豆、十几枚鸡蛋。

这个数字可能并不算大,然而如果考虑到昨天我们吃的那间烧烤店大约10桌客人的平均浪费量差不多就是如此……再扩散到整个城市、乃至整个省的情况。那么昨天晚上一顿饭中,全国无形的浪费量就很可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打个比喻就是——如果全国人民将晚餐浪费的粮食都折算成钱给我,恐怕要不了多久我就成了中国、不,应该是世界首富了吧?

进入2020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多番号召要节约粮食,总书记更是亲自厉行节约,对粮食浪费现象进行了批示。而这是许多年来未曾有过的动作,从某些侧面也表明国内的浪费现象已经到了一种“不得不管,不能不管”的严重程度。

当然,能够理解的是如今许多浪费现象并非是我们的主观故意,而是在中国经济崛起,满足了基本口粮后腰包鼓起来的人民对于更优质生活的追求。

过去“大清盛世”吃糠喝稀,或者荒年中“吃观音土”、“吃草根树皮”的年代也一去难返了。



21世纪,大多数国家已经在农业技术进步、机械化、新粮食品种和全球化中摆脱了饥饿问题,在满足了基本口粮之后,人们想要吃肉、吃海鲜、吃大餐都是正常的胜利和精神上健康的追求。

然而这个世界真的就没有饥饿了吗?

就算有一天没有饥饿存在了,浪费就合理吗?

当然不是!

根据联合国数据统计:2010年全球将有8.2亿饥饿人口。蝗灾、旱涝灾害、土地沙化、局部战争、政策失利等情况依旧在威胁着地球上许多国家的粮食安全。

诸如非洲部分国家社会管理的混乱、农业技术的落后、民间懒惰风气的蔓延都在使得问题愈加严重。

而摆脱饥饿了的先进和发展中国家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并没有生产更多的粮食而是用粮食生产更多的禽畜肉类,加工更加精制也更加浪费的食物,许多发达国家6~8小时“赏味期”(超过时间必须丢掉)的理念虽然会减少食物变质带来的健康问题,但却也从制度上形成了“流水线化的浪费”。

仅我国一年浪费的食物折算成粮食就能满足3.5亿人的口粮需要,更别提浪费现象更加严重的欧美日等国了。



在如今,浪费可耻这句话似乎已经不再入得富裕群体的耳了。哪怕是即使在本国都还有许多同胞吃着粗劣、甚至不安全食物的情况下许多人依旧在高档餐厅内大快朵颐的同时随意浪费、糟蹋着食物。

在学校或机关、公司食堂中,一面是贫困生拮据的啃着馒头、吃着咸菜,一面是许多人将不满意却打满了的肉菜、米饭倾倒到泔水桶中。

2010年后,中国人的确富裕了,可我们对食物造成的浪费以及这背后的暗藏逻辑却让人难免担忧。

今天我们有幸不受饥饿的困扰,难道饥饿永远消失了吗?


2020年我们真的应该想想的:粮食浪费现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