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究竟有多重要

一个人的诚信究竟有多重要?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季布因为他的诚信而保住了性命,而且也因为一诺千斤而闻名中华。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本质在我看来并不一定正确。谁能保证群众都是诚信的人,且他们都没有失去初心?所以在评论一个人到底有多坏时,这个坏的定义是没有下限的,这不是简简单单的诚信问题。
我们的诚信体系愈发完善,但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整体还是偏低,商业欺诈、合同违法、制假售假、偷排污染物、偷逃骗税、学术不端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诚信缺失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上是我们所有人的素质问题,但也有非常多的先进典型,是诚信的良好例子,不良行为只是个例,但个例足以说明问题,真的是诚信问题?还是教育问题?
假如你是一家企业的HR,现在两个人来应聘,一个是信用良好,但是学历是大专(高职);一个是985高校出身,但有信用污点(学术不端)。按照人们的主观常理,肯定选信用好的,但是,如果这家企业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型企业,真的会这样选吗?恐怕在相同付出工资的情况下,还是会去选985的。就目前的情形来说,小型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宁可选择985,就不担心企业自己的信誉。
所以我在想为何讲诚信,只是因为诚信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没有绝对的公平,有时候我就是这么觉得。
我又一次感叹生不逢时,我多么希望我晚出生50年,做一个21世纪的50后,那时一定是已经建立健全激励诚信、惩戒失信长效机制,那时候的人们应该做的就是感谢自己,感谢自己遵守这样的机制,这不科幻,非常现实。
而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是如何讲诚信,仅仅一条不忘初心,就能方得始终?未必。有时候我们因生活等各种原因不得不失去诚信。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这其实小到可忽略不计。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试问这篇征文有多少人是完完全全自己写的?最常见的还是直接复制网络上的全文吧。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最后在想这些。
////////////////////////////////////
BY Z 本篇为学校诚信主题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