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34铁树开花终于外销?为何其他大国都看不上这个鸭嘴兽?

2019-11-28 09:17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苏27系列,整体来说是苏联末期一个非常成功的3代机设计。也因此让苏霍伊设计局一跃代替米格设计局成为俄罗斯时代战机外销出口的第一大户。在原版的苏27成功出口后,又推出了几个改进型。比如苏30系列,到最新的苏35系列,整体的出口状况都不错。但是唯独有一个例外,这就是苏34系列战斗轰炸机。这种改型从1993年就已经正式首飞。到今天居然已经出道高达26年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过去了。却没有和其他兄弟型号一样对外销售出去哪怕一架!不过到最近,俄方有关军机出口部门对外宣布,苏34战斗轰炸机终于有了第一个国外客户。俄方没有宣布到底是哪个国家实际开始购买这种战机。不过大多数猜测是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因为早在2017年该国就已经对苏34下了意向性订单。到2年后实际掏钱履行合同也在意料之中。

全球都认为中东产油国大笔购买军火不眨眼。其实阿尔及利亚也是一个因为有大笔的石油出口换来的资金而在武器采购上不差钱的国家。不过阿尔及利亚和中东土豪的最大不同,是从东方订购的主战武器比从西方订购的更多。因此俄方的舰船和战机,阿尔及利亚都订购了不少。其总体交易额在全球也是很数得着的国家。阿方已经为其空军订购了比较新锐的苏35作为制空主力机型,再为其配套一种大型的战斗轰炸机也在情理之中。那么苏34为何在首飞26年后才获得第一个国外客户。和其他苏系列战机的外销情况大相径庭呢?这个问题堪称说来话长。瀚海狼山个人认为,苏34可算是苏27系列改动最大的一个型号。也导致其外销状况和其他型号大不相同。当年苏34刚刚公开亮相的时候,也着实火了一把。因为一眼就可以看出其外形的高大威猛。


比其他的苏27和苏30系列都明显大的多,甚至主起落架采取了4轮模式。可见其起飞重量也比其他改型大的多。特别是其扁平的雷达罩外形和并列双座的驾驶舱,更是让外界感觉其不一般。棱角分明的前机身设计,甚至让大家一开始都认为这种设计符合当时正在火热的隐身潮流。但是后来证明这种单纯的扁平机头,并不能对该机其他反射指标巨大的外形提供太多的帮助。因此苏34和隐身机的概念完全不搭界。但是这个庞大的偏平机头仍然给西方留下了很深的影响。为此得到了鸭嘴兽的绰号。

另外其驾驶舱也非常的宽大,除了两人并列操作,还被认为驾驶员可以直接在驾驶舱内站起来活动;并且传说后面还有厕所甚至是厨房。等于让一种战斗机进化而来的机型,具备了中型以上轰炸机才有的,可以提高飞行员空中舒适度和持续战斗力的设施。苏34的外形和重量比其他的苏27和苏30系列都大很多,也因此被认为特别适合大国空军。而俄方也一直积极推销,但是为何长期不见成效呢?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苏34给外界印象深刻首先是因为他是当代战斗机甚至是战斗轰炸机中,少见的大家伙。因此也被自然而然的认为只适合大国空军。甚至因为起飞重量超过了40吨,而导致对机场跑道的厚度和抗压抗冲击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很多小国空军自然就没有考虑引进。各俄式战机的大国用户也没采购兴趣。这是因为巨大的前机身和宽大的驾驶舱,也给苏34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效应。这就是空中阻力过大。


这种起飞重量45吨,加12吨油料的飞机,因为风阻巨大,作战半径居然下降到可笑的1100公里,比苏27和苏30家族的作战半径整整缩小了三分之一还多。而且因为机体太大,导致结构强度也不足,这么大的飞机只能载弹8吨,也比苏30系列最大载弹12吨的数字下降了三分之一。另外苏34对地攻击的航电并不先进,俄方也长期缺少对地精确制导弹药的配套。在国际比赛中苏34屡次被飞豹击败。而且交付给俄军的前24架,居然每架的零件都不能互换。俄军自己也是捏着鼻子才装备了120架。这种种表现,其他大国自然是看不上的。


苏34铁树开花终于外销?为何其他大国都看不上这个鸭嘴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