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诺之言】赛博朋克与九龙城寨(上篇)
在差不多半个月以前,我在政治课上写过一小篇反问性质的文章。虽然只是应付作业,但现在回过头来读一遍,我发现当时的自己还挺厉害的。那篇文章的主旨大意是说如果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极致,那么我们会不会像科幻小说中说的那样真的过上高科技下的低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下,当时的我连发数问,笔锋直指人类的思维,讨论了人类对过去某个时间点上没有按照现有的时间轴发展,二十基于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开始设想,把那一个历史瞬间当作故事发生的舞台上演群像剧,科学、魔幻、冒险、奇幻、以及玄幻。
在我个人的浅薄理解中,幻想文学的本质就是如此:从现在将钟表向回拨,直至过去的某个时间。站在这个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十字路口,开始设想,设想在那个节点我们发生了或者没发生什么事情导致此后的世界变得有那么一点不一样,设想我们没有沿着既定的史实发展到现在,而是在那个社会背景下走进了和现在截然不同的一条岔路,人类社会也沿着那条岔路走到了完全不知是哪里的地方。
举几个小例子吧。
假设人类在青铜器时代,人类得到了远古文明的馈赠也好,得到了外星文明的启发也罢,总之获得了失落却辉煌璀璨,一点都不亚于现代的文明。在那个时代,人们获得了人力以外的外力(多设置为热力或蒸汽),使用着尖端却没有脱离原始人以及前文明桎梏的道具。这样的时代我们给他起名为青铜朋克。顺带一说,青铜朋克的撰写者永远离不开三星堆文明——那个神秘的古蜀文明:和商周朝同时代,相似又截然不同。
假设人类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甚至可以往后延伸到秦汉、隋唐、乃至宋元),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墨家和公输家为代表的古代机关术在百家中脱颖而出,发展到高度发达的程度。在那个世界里,人类凭借机关消息做出了储存与释放外力的自动武器、工具、移动载具,乃至以机关为屋、为镇、为城,一切都是装置,万物皆可机关。那么,以高度发达的机关术为主体,中国古人将会沿着这条路进入一个截然不同的时代。这个时代我给了它一个名字:机关朋克。
假设时间进入了黑暗的欧洲中世纪。基督徒的神力与黑暗的魔力并存,圣徒、女巫、魔法师、炼金术士、骑士与召唤生物都化作了现实,精灵、矮人、龙族、人类、半兽人、哥布林也都真实存在,人们并没有等到科学与理性的声音,科学典籍只存在于少数炼金术士们组成的工会里面,宗教的声音压过了科学,教会的势力战胜了皇权。文艺复兴、光荣革命……这些象征中世纪终结的时间从未发生。这世界就是“龙与地下城”,就是西方奇幻。
与之类似的是东方的仙侠世界。故事背景在魏晋南北朝,身逢乱世,连年战乱,但魏晋名士们却依然做着那些与世俗格格不入的行为。灵气成了世界的基本设定,羽化登仙成了大多数修行者的追求,所谓“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类的,强者为尊的,无政府无组织的,只有各大门派正邪斗法却能维持秩序的世界。
再假设,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功,万能蒸汽机的发明,人类第一次拥有了超越自然的力量。如果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机被顺利发明,人类在现在这个世界的起点之前的起点就拥有了完备图灵计算机,反而艾伦·图灵和尼古拉·特斯拉的发明创造被限制在了实验室里,成了字面意义上的少数派。人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全胜的时候,甚至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乃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部分内容。燃烧煤炭换来的超越自然的伟力让伦敦终年大雾弥漫,蒸汽机车与机船让日不落帝国变成一个完整的大帝国,将最先进的机械传遍世界,而人类,则直接以蒸汽载具、用具和工具,沿着隆隆铁轨走向了现代化。
新兴事物方兴未艾,封建势力死而不僵,无论传统贵族还是新兴资本家都喜欢用最华丽的装饰装扮自己的庄园、家人和机械,喜欢上了精密机械的美感,以及代表着精密与准确的的齿轮、发条、螺旋桨、轴承。新势力、旧势力、贵族、资本家、工人、农民;皮革、蕾丝、钢铁、黄铜、煤炭;机车、马车、汽船、甚至是热气球、飞艇乃至滑翔机和真的可以飞的飞机;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式装潢、燕尾服、带裙撑的蓬蓬裙,大英帝国的绅士淑女的标配装饰。蒸汽朋克,源自于那个浪漫而具有无限可能的时代,源自于人类无限可能的列车起点。
顺带一提,现在的蒸汽朋克早就不局限在维多利亚时代了。故事背景包括了日本大正时代、美国西部运动时代,以及中华民国时代。
再再假设:
当时间轴运作到了古巴导弹危机的时间。自从两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摧毁了两座城市,人类的战争外在表现被彻底改变。人类无法企及、人命无法填满的武器出现在了地球上,地球的表面足以被改变几千次,而核,这个达摩克里斯之剑从此彻底悬在了人类头顶上。如果在古巴,核按钮真的被按下,那么人类文明将会被立即重启,人类在这世界上构建的秩序将会瞬间崩塌,就连好好活着也变成了不切实际的事情。秩序与混乱在前世界的废墟中交织,一点点前世界的遗产都会让这篇废土中挣扎的人们过得好上一个档次。辐射、尘埃、暴力、冲突、算计,还有人性中最美好的团结、互助与爱情,善恶难辨的人性兽性、因辐射变得危机四伏的原城市、锈蚀斑斑的前世界遗产,还有在这片土地上拼命挣扎却选择相信未来或自甘堕落的人。他们一道构成了后启示录风格里面最耀眼的废土文明。
当大型生化公司发明了致命病毒,沃森克里克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解释了万物,包括人类的遗传密码,基因如同病人一样可以被拉出来做手术再放回去,还能继续运作,死者如神话中说的那样死而复生,却像野兽般攻击生者,传递着死亡与恐惧。病毒灭世,从不罕见。黑死病、天花、非典、艾滋、埃博拉这些真的造成轰动的病毒,和狂犬病、T病毒这些在文学作品里毁灭过世界的病毒。《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人,《木乃伊》里的木乃伊,还有最著名的死而复生的怪物:丧尸zombie。
事实上,因为在《新约》中人类最终被毁灭,因此我们习惯性的将世界毁灭的故事都叫做后启示录风格故事。废土和丧尸只是最著名的两种而已。其他的像黑死病灭世、外星入侵、后天和2012那种天灾引发的世界末日,不一而足。
当然,上述所有小例子我每一个都会专门出一篇“许诺之言”来谈及,但我们今天的主角不是这些,而是下面的,距离现代最近,甚至可以说就是现代社会的科学幻想风格。
在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导演将著名科幻小说家菲利普·迪克的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翻拍成一部电影,虽然翻拍的和原著也没什么关系:《银翼杀手》。差不多同一时间,科幻文学家威廉·吉布森创作了《神经漫游者》三部曲。自此,科幻小说系列里面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分支诞生了。虽然如此,但事实上《仿生人》原著往往不被认为是赛博朋克的作品,而赛博朋克的原点其实到现在仍然是一笔糊涂账。但我所知道的是,虽然原点级别的几部作品没有出现那么完全的赛博朋克的元素,但随着《攻壳机动队》,《头号玩家》,《Deus ex》《乐园追放》等不知多少部作品的不全,无数的小说、电影、游戏的扩充,再加上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发展的如同电影中的场景一般,一个充满未来感、对比性,亦正亦邪的迷人世界出现在我们面前。

在这个世界里,人类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或强或弱,但主要故事情节仍然发生在地球上。而地球的发展也被界限分明的划分成穷人区和富人区,物理世界和赛博空间等多个迥然不同的世界。随着网络技术与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人类的肉体、神经、脏腑、记忆,乃至用唯心一些的说法,魂魄,都能得到最清晰最透彻的了解,人类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自己掌握、修复、重建乃至无中生有的建造。生物学人类与生物学非人类差距小的忽略不计,生物学定义的人类只要做的起手术的也无一例外的被电子脑化、义体化,而完全由机器创造的仿生人或者机器人干脆连大脑都不是原装的,肢体、器官、甚至除了大脑外的整个身体,都如同汽车修理厂里的零件,想换就换。人类可以随时随地随处连接网络,说到联网,极度发达的网络形成了基于电子元件的庞大的赛博空间,如同一个平行于物理世界的世界,人类在这样的世界里如同无所不能的造物主,或者说干脆就是字面意思上的神。
灯火通明的大城市、如不夜城一样随处可见的光污染、无处不在到仿佛生活的一部分的广告、闪耀的霓虹灯广告牌与播放着宣传视频的大屏幕、发达而忙碌的交通网、一刻不停歇的快节奏生活、如同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永远不会停止的水电能源。终身生活在赛博空间、或主动或被动放弃了物理世界的男男女女、出身和家产暂且不论,人人都可以享受到的便利的高科技、网格化与快节奏、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忙碌于寻欢作乐的上流人物、足以替代现实世界政府的,即使所有的高层领导全部遭遇暗杀仍能正常运作的屹立不倒的超级公司、如同人类一样生存工作生活社交,具有自己七情六欲爱恨情仇的仿生人和机器人、甚至有些作品干脆将人造人归为人类。科技发展的如同魔法一样不可思议,光怪陆离的世界却总能找到现实世界的影子。如同神明一样掌握着地球和地球上所有资源,包括人类的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早已凌驾于全人类之上,却孜孜不倦不遗余力地保护这些醉生梦死的人。超级计算机和超级黑客们总是那么靠谱,在正邪斗法中总能在睡梦中解决各种危机。
以上,是发生在这个光鲜亮丽的大都市中的故事。
但相比赛博朋克那干净整洁、一尘不染的一面,我更喜欢它的反面。当阶级固化到富人醉生梦死、穷人孜孜不倦,但就是往上一小步都难如登天的情况下,当资本高度集中、政府级别的大公司掌控着全球经济的命脉,高科技、低生活,城市中无可避免的出现破产者、赤贫者和犯人。那么他们在城市的什么位置呢?
贫民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