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学前言 白话文翻译
前言
目前我国可供制药学参考的书籍寥寥无几,而关于药品制造的书籍在坊间更没见过。欧美的制药学十分发达,比我国领先很多,他们的图书自然比我们的要丰富许多了;他们的书价格普遍都很昂贵,我国大多数学生都无力购买,而且初学者大都无英语阅读能力。因此迫切的需要推动我国医药学的发展,急需中文的书籍。这本书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合学生使用,而同时也可以供在药房工作的人们参考。因为要把这两方都顾及全面,所以不得不取材于多种书籍并加以编译。
Cooper and Dyer:《Dispensing for Pharmaceutical Students》作者Cooper和Dyer(相关链接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a554c9c7bbeb8bf92293144897841e92&site=xueshu_se)一书,章目简明扼要,颇有一目了然的感觉,现在(1947)已经出了五版,在欧洲非常流行。但这本书的编制和内容扔有很多并不令人满足的地方,因此,我以它为蓝本,再加上参考别的书充实其内容,在编制方面,我略有对其加以修改。所以选择选择它与原书的不同之点,在下面扼述一下,以见一般。
一、本书的“合剂”和“乳剂”两章都和原书比起来较为充实一些。“乳剂”这一章的理论知识方面也多与原书不一样,大多数都是原书没有的。
二、在“散剂”一章的编制中,与原书几乎完全不同。例如面囊剂,胶囊剂和碎末片剂不在这一章内。软胶囊剂另成一章,面囊剂和胶囊剂又另成一章,碎末片剂则归于“散剂”这一章内。
三、片剂在目前的制药学中比重很大,都已有代替药丸的趋势了(大预言家)。但原书却对片剂没有半点记载,也就简略的说明了一下怎么研磨制成片剂,且归类于“散剂”这一章里;而本书为其另起一章以“片剂”为名,详细叙述。又因为所列出片剂的药方太多了,因此本书只挑重要的摘录。
四、“灭菌制剂”一章是原著的特色,大概占了原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因为原书的目的是在实习中使用,所以偏于在小范围的只是中花费大量的片幅。本书的这一章则略有变动和缩减篇幅,比如说安瓿剂的制造,没有按照原著来走。关于灌注法等其余方法大多取材于他书,使其能更适于药厂的操作。
五、其他各章大都略有增减,没有很重要,不再进行追述。
六、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禁药一章的禁忌处方译者不做翻译。
七、附录方面,也略有变更,例如药剂的衡量,增加英国测量法于米制测量法的换法,以利于计算。拉丁学名在原书中的分布排列并没有按照字母的排列顺序进行排序,背学名的时候还有点用,但对于一般的初学者来说,临时检查的时候会感到很不方便。所以本书按照了字母顺序(a~z)进行排序,有些简略的可能有增加,但都非常重要,否则还是要需寻找专书查询才行。(朱先生赛高)又关于计量这方面,则与表内增添了《中华药典》所写的计量,用于对照。
八、略
朱介飞謹誌
本书参考的书籍
Cooper and Dyer:《Dispensing for Pharmaceutical Students》
Scoville:《The art of Compounding》
Remington:《Practice of Pharmacy》
Bentley:《A Text-book of Pharmaceutics》
Stevenson:《Practical Pharmacy》
Benett and Cocking:《Theory and Practise of Pharmacy. The British Pharmaceutical Codex(B.P.C)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中华药典》
《秦氏细菌学》
译者注:本书中有些物质名词是朱先生按照《中华药点》、《药学名词》、《化学命名原则》和《医学辞典》自行翻译而成的,译者会进行修改。
原书《制药学》 上 商务印书出版社 1947年第一版(半白话繁体书籍) 作者朱介飞
翻译 佚名Barmherzigke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