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乳山这块血地,感受家国情怀,重温红色记忆!

2021-07-16 08:38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追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致力民族复兴。红色胶东的历史源远流长,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红色胶东馆、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在参观这些红色展馆中感受红色胶东魅力,在行走中感悟红色胶东精神,在交流中聆听初心的澎湃声音。

  爱国为民的精神永不过时

  在燃起星星之火的雷神庙,打响了胶东抗战的第一枪;巍峨悲壮的马石山,诉说着人民军队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信仰;胶东育儿所内,浓浓乳娘情在静静流淌······在红色胶东,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记载着红色故事,蕴含着红色风情。

编辑

  走进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红色胶东馆、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胶东育儿所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书画,那些安静地躺在玻璃橱窗中的物品,都让人遥忆革命的烽火岁月。在幽暗的灯光下散发着光芒,让人不自觉地穿越历史烟云,仿佛看到了革命先烈们一路向前的脚步。

  1942年11月23日,日军以篝火为营,将马石山团团围住,只待天明后的屠杀。在这危急时刻,马石山十勇士四闯围网,数次拼杀,千余名群众得以突围。

编辑

  在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内,一幅幅画面,一个个雕塑,让人仿佛重回血与火的战斗年代。可以说,这是一次信仰的伟大胜利,黑云压城城欲摧时,百姓坚信跟着八路军才有出路,而八路军则以命相救、舍生取义,信仰是有力量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场景,把这些场景连起来,就是不忘救国救民、永远保持信仰的初心之声。

  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前行

  “愿他年,风雷滚,战旗翻,群英飞剑,斩尽不平心方甘……”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的墙上刻着的这首“一一·四”暴动总指挥张连珠的诗词,磅礴大气且蕴含着无尽期望。

编辑

  马石山十勇士为了人民舍生取义,而乳娘们则为了保护革命战士的孩子倾尽全力,两者树起的是人民与军队之间信任的旗帜,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传承胶东红色精神,将“马石山十勇士”与“乳娘”放在一起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两种精神相辅相成、相互对比,给人们强大冲击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升华感情,提升教育功能。

编辑

  与“马石山十勇士”一同提起的“乳娘”,更是胶东大地上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战争年代,来自胶东育儿所的300多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用大爱谱写了一段人间奇迹。当大屏幕亮起,头发花白的乳儿小星星与大嫚儿穿越时空与自己的乳娘对话时,当那一声声嘶力竭的“娘”喊出口时,在场众人不禁红了眼眶,纷纷沉浸在乳娘与乳儿真挚深沉的情感中。

  “生活在不同年代,却可以为了相同的信仰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国为民、报效祖国。这份初心,不就是广大党员干部所要追求和坚守的信仰、信念。

编辑

  除了“马石山十勇士”外,在红色胶东大地上,其实还有很多未被发现、挖掘的革命事迹。我们发现的只是一部分,只有努力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历史、了解革命,才能将红色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乳山这块血地,感受家国情怀,重温红色记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