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4.13.8 绝对地租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8、绝对地租[i]
在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条件下,不管土地怎样不好,土地占有者也不会让人白白耕种,而是要索取一定的地租。这种绝对的、不依土地的好坏或各次连续投资的不同生产率为转移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面积相同的优等地和劣等地的绝对地租一样多。
由于绝对地租的存在,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就要提高到其生产价格以上,只有这样,经营劣等地的资本家,除了补偿生产费用并取得平均利润以外,才能有个余额,作为绝对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
因此,绝对地租是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但绝对地租并不是农产品价值以上的一个附加额,而仍然是价值以内的一部分。它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余额。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总是落后于工业,从而农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这样,相同的投资,在农业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就比工业中为多,也就是农业中的剩余价值大于平均利润[ii],从而,农产品的总价值大于其总生产价格。这种价值大于生产价格,或剩余价值大于平均利润的差额,正是绝对地租的泉源。例如:
工业 资本有机构成为80c+20v,m'=100%,m=20,平均利润率=20%
工业品总生产价格=80c+20v+20平均利润=120
工业品总价值=80c+20v+20m=120
即工业品总生产价格=总价值
农业 资本有机构成为60c+40v,m'=100%,m=40,平均利润率=20%
农产品总生产价格=60c+40v+20平均利润=120
农产品总价值60c+40v+40m=140
即农产品总价值>总生产价格
绝对地租+40剩余价值-20平均利润=20
但农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从而,农产品的价值大于生产价格只为绝对地租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并非绝对地租必然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在工业中的不同部门间,资本有机构成也是高低不同的,但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并不能由此而获得一种额外利润,这是因为这种部门所创造的较多的剩余价値,通过自由竞争即资本的自由转移,参加了剩余价值的平均分配过程,形成了平均利润率。然而在农业中,超过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余额为什么不在工农业间平均化,却形成了绝对地租呢?归根到底,这还是土地私有权垄断的结果。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资本自由转入农业受到了阻碍,从而农业中超过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余额,就不会像工业中那样参加利润的平均化过程,而是留在农业中,构成为绝对地租。由此可见,绝对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有一系列的经济界限限制着绝对地租的随意提高。这些界限是:(1)旧租地上的追加投资;(2)外国农产品的输入和竞争;(3)土地所有者相互间为出租土地的竞争;(4)消费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
绝对地租的存在,使农产品的价格提高,这对于工人阶级和工业资本家都是不利的。同时,绝对地租的存在,使大量资金用于非生产开支,阻碍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土地私有制的消灭,绝对地租也会消灭。sulian由于实行土地国有化的结果,绝对地租已不再存在。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172页。
[ii] 农业中的平均利润是按照工商业等部门的平均利润来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