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24讲学完博弈论(中英双字幕 全)

第五节课笔记
纳什均衡之坏风气与银行挤兑
Nash Equilibrium(NE) remember a profile that is a strategy for each player包含所有人的策略,用S1*、S2*到SM*来表示。
FACTORS:对于任意此集合内的参与人I,她所选择的Si*,是其他参与人所选策略的最佳对策S*-i。(所有人都选择了最佳的策略)
麦肯锡公司面试会要求掌握这个
实际生活里面并不总是纳什均衡会发生,上次的数字游戏里实际获胜的是9(平均数是13),纳什均衡应该是1.
学习动机:
- No regrets不后悔
- 如果把别人的选择策略看成不变量,任何参与人I都不会改变策略。别人都不改变,自己改变的话,并不会带来额外收益。

2. 可以被想象成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的信念
(和第一个目标差不多)【感觉和DEMAND SUPPLY差不多】
两个人要是都认为对方会选择纳什均衡,那么这个就会发生。
理解&学会寻找纳什均衡

上次的纳什均衡是连续的两条直线,这次是离散的。
BR1(L)=M(4>3>0)
BR1(C)=Up(4>3>0)
BR1(R)=Down
BR2(U)=L
BR2(M)=C
BR2(D)=R
右下是纳什均衡


*最佳对策可能不止一个如UC UR
联合--纳什均衡和优劣Domination/Dominance(可能要复习)

Strictly strategy 不可能永远都是最优,所以绝对不会出现纳什均衡。
弱和强...

很多人参与的INVESTOR GAME
玩家--同学们
策略--0 10
都不投资--0
不少于90%都投资--额外各得5(10+5)--
少于90%投资,就会损失一开始投资的10
两个纳什均衡
如何寻找--(数学)
1.GUESS
2.CHECK
在策略不多但是人很多的时候,适用。
越重复,越集中--倾向于一种趋势(不断趋向纳什均衡
帕累托优势:
经济的效率体现于配置社会资源以改善人们的境况,主要看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如果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要想再改善我就必须损害你或是别的什么人,要想再改善你就必须损害另外某个人。一句话,要想再改善任何人都必须损害别人了,这时候就说一个经济已经实现了帕累托效率。
对于投资者是一个bear market行情下跌、稳定性低的市场
“信心问题”--如果别人都不去了,那我也不去。
看第一次是高于还是低于threshold阈值
这就是self-fulfilling prediction在阻止你去投资。
这是有关于社会问题的合作“协调博弈”Coordination game--会出现协同谬误Collaborative fallacy---总有协调出现问题然后有人蒙受损失。
eg.校园派对--地方&人数--欢乐与否
挥手示意/加油 性别(下一讲) 网站/地点 外部效应 看电视剧--聊天 美国潮流(中西部) 软件的优势&使用人数&突出优势--连带效应 政治候选人投票 证券交易所(流动性/固定)
银行挤兑 bank run--对银行是否有信心--是否去取钱
《Wonderful Life》美丽人生的美国电影里面有提到。
人们达成一致了只取出日常所需的钱,而不是全部存款,这样还有钱在银行,就还没有破产。--多亏了Jimmy Stewart站出来做演讲。
协同博弈可以仅通过沟通而非合同就可以改善结果--自我实现,不用转收入(VS囚徒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