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anizational Culture of Schools
Structure
一 Why
(一)Origination of the Concept
The rise of western school culture research is related to the concern about school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its rise and development:
西方学校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关注学校管理效能有关,它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 是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
20 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经济发展对美国经济产生剧烈冲击,研究人员开始寻找组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的法宝。此时,源自于人类学中的“文化”概念开始引入到管理之中,组织文化研究开始兴起,并很快引入到教育研究领域。二 是西方学者对学校效能影响因素研究的深入,学校效能即学校实现管理目标的程度。
图:
科尔曼(Coleman J.S)对美国教育机会公平的研究 ,发现:不同种族学生成绩差异的原因 发现教师特征(教育背景、对学生期望以及语言技能成绩)、教师收入水平、图书馆藏书量等是学生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2]
吉克(Jenck C.M)发现家庭背景是决定学生成绩差异的主要因素[3]
深入研究发现,之前关注比较片面和肤浅,教师行为模式、人际互动、组织结构及其学校运行过程等理应在研究中受到关注由此,学者对学校围墙以内发生的事情产生了浓厚兴趣,力图打开学校内部运作机制的“黑箱。[1]
20 世纪 80 年代末,流行的“组织文化”概念开始引入到教育研究,并很快成为最能够洞察学校特征的概念之一。
到 90 年代,“文化”在西方国家变成了形容学校特征最经常使用和最突出的一个词汇。
究其根源,学校文化研究最大的动因是:教育者在研究和实践中急待寻求如何解释不同学校特征的差异,并且要搞清楚这种差异对于学生发展和管理绩效的影响。[4]
(二)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The study of western school culture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西方学校文化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一是厘清了学校文化的概念;
二是编制了数量繁多的学校文化测量问卷,用以测量学校文化的特征,区分不同学校之间的文化差异;
重点讲解三是揭示了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效能、学生发展和教师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四是确定了优秀学校文化的特征,为塑造学校文化提供了可操作的建议。
二 What
(一)Definition
1.Definition-Culture
“文化”概念是从人类学研究中借用而来,虽然学者对于“文化”概念的理念莫衷一是,但他们普遍认为文化是位于组织深层次的精神因素。
比如,我们可以从以下学者的文献中得知它的概念:
书本上P176 的埃尔顿·梅奥(Mayo ,1945) 切斯特·巴纳德(Barnard,1938) 菲利普·塞尔兹尼克(Selznick,1957)都对此有自己的阐述。
另外,特伦斯(Terrence E.D)认为,文化是在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位于深层次的价值观、信仰和传统。[5]
斯墨西奇(Linda Smircich)把文化定义为群体共享的意义系统,或是稳定的、习以为常的假设、共享信念、意义和价值观,它们共同构成了个体行为的背景。[6]
还有施奈德(Schneider B.G)、卢梭(RousseauD.E)、墨菲(Murphy M. E)、保拉(Pawlas G.E)、哈里森(Harrison M.J)、菲利普斯(Gary Phillips)等人也有类似论述。
2.Definition-Organizational Culture
组织文化之父的沙因(Schein E. H)是必须要提到的人物。沙因把文化定义为由特定群体在处理外部适应与内部整合问题的过程中发明的或发现出来基本的假设模型。[7] 实际上,很多学者从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和模型中获得启发。
我们就求同存异:把组织文化定义为一种保持组织完整,使得组织有着独特身份的共享取向系统
3.Definition-School Culture
P 183-184 The effective schools have strong cultures
(二)Detail
1.Level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P178 组织文化通过处于不同抽象层面的规范 共同价值观 基本假设而表现出来
规范,相比而言,就是看得见 摸得着的;提供清晰的方法帮助人们理解组织生活的文化方面,比如编故事;
共同信念和核心价值观,属于中等抽象水平。规定人自组织中做什么会成功,让组织成员知道标准,知道自己的身份,让他们乐于做出决策;
最深层次,文化几种表现为默认假设。世界观,可以反复发挥作用,是一个很基本的东西,无法辩驳,无法对峙。是关于任性 人的本质 真理是一个很高程度的抽象假设。
举例说明
1 Examples of Norms
规范的文化
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同事
支持你的同事
处理你自己的纪律问题
放学后你的学生有空吗
支持校长
一大早到学校
上课时在你房间旁边的大厅里
2 Examples of Core Values
核心价值观实例
对学校的承诺
对教学的承诺
合作与团队精神
信任与群体忠诚
平均主义
为学生服务
高学术成就
另外注意强势文化(strong cultures),信念和价值观受到热烈支持和广泛认同,并且指导着组织行为。但某种意义上,可可能是一种障碍。
拓展知识!Z组织理论与文化 P180
3 Examples of Tacit Assumptions
默认假设的例子,前提是沙因提出来的
真理最终来自教师自身。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最大利益做出决定。
真理是通过辩论来确定的,辩论往往会产生冲突,并在公开论坛上检验各种观点。
教师是家庭;他们互相接受、尊重和照顾。
2.Functions of Culture
导入
企业文化为例
华为。年龄。。。。。
在组织之间建立区别,理清组织边界,
说明组织不同于其他组织的特点
为组织提供认同感
有助于培养对团队的承诺
加强社会制度的稳定将组织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粘合剂
提供行为标准
注意:强大的文化可能会促进或阻碍发展。Creates distinctions among organizations
Provides the organization with a sense of identity
Facilitates development of commitment to the group
Enhances stability in the social system
Socialglue that binds the organization together
Provides standards of behavior
Note:Strong cultures can promote or impede.
强势的组织文化可以促进或阻碍组织效能,不同的文化是根据环境的制约而发挥作用的。1.学校文化影响学校变革;2.学校文化影响教师发展;3.学校文化影响学生发展
3.Common Elements of Culture
文化的共同要素
4.School Culture:
(1)Symbol Systems
符号系统的例子导入
讲之前请大家欣赏图片。
比如清华的LOGO
看到LOGO 就知道是什么学校,想到它的校训 校风等
文化——符号有关系
可以通过分析象征符号 人造器物 礼节 仪式 偶像 英雄人物 典故 礼制和传说等学校文化表达的符号:
故事——以真实事件为基础的叙述,但往往结合了真实和虚构。
神话——传达无法通过事实证明的无可置疑的信仰的故事。
传说——用虚构的细节复述和阐述的故事。
图标——用于传达文化的物理制品(徽标、格言和奖杯)。
仪式——是常规的仪式和仪式,表明什么是学校里重要的。Stories--narratives that are based on true events, but often combine truth and fiction.
Myths--stories that communicate anunquestioned belief that cannot be demonstrated by the facts.
Legends--stories that are retold and elaborated with fictional details.
Icons--physical artifacts that are usedto communicate the culture (logos, mottoes, and trophies).
Rituals--are the routine ceremonies and rites that signal what is important in the school.
P185 学校 典礼 仪式 与结果示例
成年礼,有助于向新角色过渡
学生教学
午餐责任社会化
退休
堕落仪式,重申适当的行为
负面评价
公开谴责
强化仪式,强化适当行为
年度教师
辩论队冠军
足球冠军
融合仪式,增强凝聚力
节日聚会
教师休息室
咖啡集团
(2)Metaphors
组织文化研究常常试图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解释文化的本质
家族
机器
马戏团
工厂:学校是一条生产装配线,能生产出规格良好的学生机器,校长是社区领导
屠场
动物园
时尚商店
学院:学校主要是学习的地方,校长是教与学的能手
俱乐部:学校是一个社会俱乐部,学校里的每个人都过的很愉快,校长是社会指导者
监狱:学校是一个监管机构,学生需要控制和纪律约束,校长是监管人。
社区:学校是一个养育环境,人们在学校中互相学习 互相支持 校长是社区领导
互动。
我的观点。
我倾向于支持。
(3)Examples of Four School Cultures
① A Culture of Efficacy
总:学校中所发生的诸多事件必须在学校文化背景下进行解释 效能文化 信任文化 学术乐观主义文化(后加的)控制文化 Examples of Four School Cultures A Culture of Efficacy A Culture of Trust A Culture of Academic Optimism A Culture of Control 学校的效能文化与信任文化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人本主义控制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社会情感的发展
A Culture of Efficacy
Definition
教师集体效能
效能文化指的是“特定学校教师的共同看法,即教师作为一个整体可以执行对学生成绩产生积极影响所需的行动课程。”(Goddard,Hoy和Woolfolk Hoy,2000)效能文化强调影响行为、习惯、决定的学业成绩和规范,并最终影响学校的成就。
Function
解释
与其他积极的学校品质直接相关
父母的参与
整齐
教师创新
降低辍学率、停学率
效能文化增强了个别教师的效能,并影响其行为:
更大的努力
更有毅力
更具弹性
Sources
班杜拉
application
P190
管理者可以建立一种学校效能文化
支持掌握经验。给教师时间计划和合作,庆祝他们的成功。
为教师提供积极的榜样;会议、研讨会和参观优秀学校,即培养积极的替代体验。
培养专业精神和反思性教学,奖励那些合作和分享反馈以增强社会说服力的人。
在受挫时给予鼓励,关注教师的情感状态。框架性能是后天技能而非内在能力的函数。
② A Culture of Trust
Another perspective on School Culture can be mapped in terms of the shared collective beliefs of the faculty about trust, which is a critical dimension of school life.
信任是包括学校在内的很多组织的人际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A CULTURE OF TRUST in schools is one in which the teachers trust:
关于学校文化的另一个观点可以根据共享资源进行映射
教师对信任的集体信念,这是学校的一个关键维度
生活
学校信任文化是指教师信任:
他们的学生
他们的同事
他们的父母
校长their students
their colleagues
their parents
the principal
③ A Culture of Academic Optimism
理论基础:
学校学业乐观概念的提出既有积极心理学与社会认知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又有来自学校组织行为学及教育心理等多学科的实证研究的支持 。( 一) Coleman 的社会资本研究与教师对家长的信任
( 二)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与教师集体效能感班
( 三) Hoy 等人的学校组织健康研究与注重学业成就
( 四) Seligman 的积极心理学与习得乐观
P195
概念诠释:
关于学校文化的另一个观点可以根据共享资源进行映射教师对效能、信任和学术重视的集体信念学校三者都有学术乐观主义文化。
学校学业乐观是由注重学业成就( academic emphasis) 、教师集体效能感( collectiveefficacy) 以及教师对家长和学生的信任( facultytrust in parents and students) 这三大因素协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表现为学校中的教师群体共有的对教与学的积极信念与态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的良好学校氛围
价值所在:
首先, 学校学业乐观从整合的 、互动的 、积极的视角来审视并提炼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共性因素, 这不仅超越了既往单一研究的局限性, , 而且凸显了与学业成就提升有密切关系的学校层面的核心变量和弥散性的组织氛围变量, 凝聚了这些显性和隐性的关键变量的合力作用。
其次, 与同类的研究相比, 学校学业乐观更关注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积极 、乐观的因子, 挖掘、揭示了 SES 、学生种族特性等不易改变因素之外的可用资源及其效用, 强调乐观的可习得性、学业成就的可改善性, 这些都为学校发展注入了积极的动力, 也为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找到了突破口。
最后, 学校学业乐观概念与结构的提出及其验证是多学科融合的成果, 尤其是学校组织行为学研究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密切结合的产物, 这种多学科视角的探讨不仅更有助于将个体和组织层面的因素通盘考虑, 以全面、深入地揭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提升及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且也为多学科协同研究提供了成功范例 。
发展趋势:
首先, 学校学业乐观与其他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
其次, 学业乐观从学校组织层面向教师个体层面的推衍 。
再次, 学校学业乐观的跨文化探讨 。
④ A Culture of Control
监管文化 人本文化
关于学校文化的另一个观点可以根据共享资源进行映射
以及教员关于控制学生的集体信念。
监护学校文化的特点是对学生实行严格的控制制度。学校是专制的,权力和控制权从教师流向学生。学生被视为不负责任和无纪律的人,必须受到惩罚性制裁的控制。学校里充斥着客观、愤世嫉俗和不信任;这些规范和价值观是托管的。
人文学校文化是学生通过合作互动和体验学习的教育社区。学习和行为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的,不良行为是需要理解的偏离行为。自律取代了严格的教师控制。学校正试图营造一种满足学生需求的氛围;规范和价值观是人文的。
三 How
(一)Research Trends.
研究趋势: 2000 年以来对学校文化的研究多立足于学校文化内涵与建设两方面,因此认识学校文化、诊断学校文化、创建和改造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以中文核心期刊的 277 篇学校文化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发表的年度数量、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1)关于学校文化的研究数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2)大多研究针对普通中小学的校园文化,研究民族学校、高职学校文化的很少;(3)研究主题分布不均,更多聚焦于学校文化建设,占据 1/3 以上;(4)多数论文研究方法为非实证。[8]
中国当代学校文化研究从内容维度上看,多聚焦于组织文化、特色办 学、课 程 改 革、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领域。这些研究始终追随甚至引领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始终与不同时期的教育热点桴鼓相应,都在积极反思、指导和推动着教育实践,并形成了诸多本土化研究成果,甚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中国现象”。[9]
(二)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dex
Standard
第一,测量工具必须是旨在测量为学校成员所共享的基本假设或价值观。
第二,问卷必须是测量学校文化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
第三,测量工具必须是针对学校开发的。
第四,测量工具必须通过了效度和信度验证。
application
一方面,这些文化测量工具主要集中于中小学管理领域。
另一方面,量表都是通过行为指标来衡量学校文化价值观的。
Examples
Reflection
1 怎么根据所介绍的理论去选择/设计你所要研究学校文化的量表?
2 关于学校文化的认同
学校文化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当组织文化价值观和个人文化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如何权衡互动。。。。
Reference literature:
[1]胡文龙. (2014). 西方学校文化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比较教育研究, 1.
[2]Coleman,J.S.,Campbell,E.,Hobson,C.,McPartland,J.,Mood,A.,Weinfeld,F.,York,R.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Washington,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96.
[3]Jencks,C.J,Smith,M.,Acland,H.Inequality:A Reassess-ment of the Effect of Family and Schooling in America. NewYork:Basic Books,1972.
[4]Maehr M.Midgley C. Transforming School Cultures. Boulder,CO:West View Press,1996.
[5]Terrence E Deal. The Principal's Role in Shaping School Culture. Washington,D.C.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1990:122.
[6]Smircich,L. Concepts of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3,(28):339~358.
[7]Schein E.H.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Francisco,CA:Jossey-Bass,1985:13~56.
[8]吴立宝,冯静 & 王光明.(2019).我国学校文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教学与管理(24),38-41. doi:CNKI:SUN:JXGL.0.2019-24-013.
[9]沈曙虹.(2019).中国当代学校文化研究的内容维度分析. 教育评论(12),53-60. doi:CNKI:SUN:JYPL.0.2019-12-010.
[10] 孙文梅,吕红梅&严文蕃.(2010).学校学业乐观: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的合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