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人无利益相关人像拍摄挫败感的必然性
有目标指向时,有经济回报作为衡量,而对于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人像拍摄来说,不论是摄影师主导还是模特主导,注定是挫败感的事。
摄影师主导的人像拍摄,拍摄只是整个项目的一小个环节,大多数的经历是犹如制片人一般的协调沟通,与模特/化妆沟通服化道,与拍摄地或影棚沟通勘景,等到拍摄的时候,“拍”本身并不真正体现人的“自由意志”,不过只是选择了恰当的“角度”、“参数”,按下快门连拍,后期再选取而已。
模特主导的人像拍摄,摄影师的存在感更为稀薄,甚至沦为快门工具人。(因为摄影师通常没有后期权和自由发布权,模特会严格把控内容的发布,以防有损自己的公共形象)
至于素人磨合,除非有利益相关(如博主合作,各有成名或攒样片打算)
否则
于模特,面对陌生摄影师的镜头是紧张的。
于摄影师,与素人的指令沟通常常不恰,完全是尬拍。
再至于所谓私摄影,如果是拍摄男女朋友/亲人之类,在拍摄中常常会引起互相的困惑,这样的拍摄,究竟是为了记录?还是为了发布呢?
于是,常常陷入相互表演,摄影者万一调整不好心态,常常为摄影而交友,被摄者沦为工具人。
被摄者呢?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被拍摄呢?
正因如此,荒木与阳子的关系才如此稀缺吧。
归根到底,还是各方权益的过多交织,会影响创作的平静。为了顾及别人的感受,摄影师就不得不压缩自身的创作自由度。(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平等地位和自由意志,要保证各自的利益,又要各方满意本就是件复杂事,这也是制片人的重要性)
个人来说最高度的自由创作,要么摄影师全额出资完成的置景类创作,要么通过软件渲染完成,要么,则是无需他人介入的风光拍摄、静物拍摄,亦或者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