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85《药用植物》鲁迅全集 鲁迅翻译作品

2022-10-14 03:11 作者:知识课代表  | 我要投稿

《鲁迅全集》━药用植物(鲁迅译)

目录

总说

一 药用植物的沿革

二 药用植物的种类

主要药用植物

一 管精有胚植物部 Embryophyta Siphonogama

桔梗科 Campanulaceae

胡瓜科 Cucurbitaceae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茜草科 Rubiaceae

车前科 Plantaginaceae

紫葳科 Bignoniaceae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茄科 Solanaceae

唇形科 Labiatae

紫草科 Borraginaceae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萝摩科 Asclepiadaceae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龙胆科 Gentianaceae

马钱科 Loganiaceae

木犀科 Oleaceae

赤铁科 Sapotaceae

石南科 Ericaceae

古生花被亚门 Archichlamydeae

伞形科 Umbelliferae

五加科 Araliaceae

桃金娘科 Myrtaceae

石榴科 Punic aceae

蕃瓜树科 Caricaceae

椅科 Flacourtiaceae

山茶科 Theaceae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锦葵科 Malvaceae

鼠李科 Rhamnaceae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远志科 Polygalaceae

黄楝树科 Simaroubaceae

芸香科 Rutaceae

古加科 Erythroxylaceae

亚麻科 Linaceae

牻牛儿科 Geraniaceae

豆科 Leguminoseae

蔷薇科 Rosaceae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十字花科 Cruciferae

罂粟科 Papaveraceae

樟科 Lauraceae

肉豆蔻科 Myristicaceae

木兰科 Magnoliaceae

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小蘗科 Berberidaceae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商陆科 Phytolaccaceae

苋科 Amaranthaceae

藜科 Chenopodiaceae

蓼科 Polygonaceae

白檀科 Santalaceae

桑科 Moraceae

壳斗科 Fagaceae

胡椒科 Piperaceae

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单子叶门 Monocotyledoneae

姜科 Zingiberaceae

鸢尾科 Iridaceae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百合科 Liliaceae

天南星科 Araceae

棕榈科 Palmae

莎草科 Cyperaceae

禾本科 Gramineae

裸子植物亚部 Gymnospermae

麻黄门 Gnetales

麻黄科 Gnetaceae

球果门 Coniferae

松柏科 Pinaceae

一位科 Taxaceae

二 无管有胚植物部 Embryophyta Asiphonogama

三 真菌植物部Eumycetes

四 红藻植物部 Rhodophyceae


药用植物

日本

刈米达夫 作

 

 

  总说

   

  植物的成分,也有在一种的植物里,平匀分布于各器官的,但特殊的成分,在或一器官中,特别蓄积得多者,也颇不少。例如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茎叶里,几乎不含脂肪油,而种子却含有脂肪油即蓖麻子油约50%,又如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的药用成分的植物硷质,因为多在乳管内的乳液中,所以以全草而言植物硷质的含量,不过0.1%内外,但采取乳液,使之干燥,则可得盐基物的含量达到10–25%者(是名阿片)。为了入药,将这样的药用植物,采集调制其富于药用成分之器官或分泌物者,谓之生药(vegetable drugs;Pflanzendrogen)。英语的drug,德语的Drogen,现在成了指一切药(生药与合成药)的意思的言语了,然而和dry(英),trocken(德)同其语源,带着“干燥”的意义的。就是,采草根树皮,而干燥之者,是药的起源。讲究鉴识生药,辨别真赝良否之学,曰生药学,(pharmacognosy;Pharmakognosie —希腊语pharmacon药,gnome判断,)是药学(pharmacy;Pharmacie)的一分科。作为应用植物学的一分科,研究药用植物的植物学方面者,属于药用植物学(pharmaceutical botany;pharmazeutische Botanik),药用成分的研究,则为植物化学(phytochemistry;Pflanzenchemie)的领域。

   

  一 药用植物的沿革

   

  以植物为药,早始于人智未开的时代,是专由经验,知其药效,因而流传的,至于近世,加以实验和学理,遂有今日的发达。从那应用的形式而言,最初是将生药制为粉末,取以内服,或者至多是用水煎煮,取而饮之罢了。二世纪顷,罗马的医师喀莱努斯(Galenus)始用酒精浸渍生药,以作丁几(tincture;Tinktur),或蒸发其水浸液,作越几斯(extract;Extrakt),要之,是发明了除去生药中的纤维等类无用的部分,浓缩其有效成分,以供药用了。这是药学上非常的进步,而更上一层的进步,则在一八○四年,成于德国的药剂师舍调纳尔(Sertürner)的。那就是将生药中的有效成分本身,纯粹分离开来,以供药用,他始从阿片抽出其麻醉性有效成分,成为纯粹的结晶,而名之曰吗啡。为此事所刺戟,一八○九年则从规那皮得规宁,一八二一年从茶叶得咖啡英,就这样地顺次发见了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到了现在,大抵的重要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都已明白了。不消说,生药的药效,是和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成比例的,然而成分的含量,并非常常一定,例如阿片中吗啡含量,据向来的记录是从1%以下起,最高至24%。所知的规那皮中的规宁含量,也从1%以下起,最高至14%。所以使用生药,药效是不定的,但作为精制的成分,以供药用,则有使药效一定的利益,而且便于使用,故在近年,精制药极其全盛。但在别一面,又如后文所述,使用生药那样的粗制药,却也有特殊的意义,所以在最近,又有些从精制药时代复归于生药时代的倾向了。

  以上是略述了现代医药的变迁的,但在日本及中国,则别有古昔以来,到了特殊的发达的汉方医法在。这在今日,是非常衰微了,但所用的所谓和汉药,则现在尚以卖药的形式,盛行应用。汉方的起原在中国,允恭天皇之世(西纪四一四年),这才传入日本,那始祖,是君临远古的中国的神农(西纪前约三千年),相传自尝百草,知其药效,教庶民以疗病之道。梁武帝(西纪五○二至五四九年)之世,陶弘景著《神农本草经》,始详述了汉药。此后有许多本草书出世,但流传至今而最著名者,是西纪一五九六年,即明的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

   

  二 药用植物的种类

   

  将药用植物,依其用途而加以大别,大概可分类为下列的三种:——

   

  A.医药

  B.汉方药

  C.民间药

   

  A是用于现代的医术的医药,许多是收载在日本药局方里的。其未经收载者,也作为新药,在被应用。

  B是用于汉方医术的药,在现下,汉方衰微了,而卖药之内,汉方药还很多,那消费量也很大。在日本,卖药的年产额为二亿圆内外,其中约五成是用汉方药的。近年由药学及医学两方面,汉方药之研究非常盛行,从汉方药中陆续发见有价值的医药,为现代的医术所采用者,也已经不少。所以A与B的区别,渐次有了撤废的可能性了。

  C是包含着自古相传,俗间用以为药的植物的,然而凡所谓药,几乎全是靠了俗间的经验,这才知道药效的,所以C和A以及和B之间,也难于加以划然的区别。在这里,所取的意义,是民间所用的药草中,那药效成分等,未经学术底研究的东西。

   

   

  主要药用植物

   

  一 管精有胚植物部 Embryophyta Siphonogama

   

  被子植物亚部 Angiospermae

  双子叶门 Dicotyledoneae

  后生花被亚门 Metachlamydeae

  菊科 Compositae

   

  希那Artemisia cina Berg.灌木状的多年草,自生于俄国的土耳其斯坦地方的沼泽地,也被栽培。那花蕾称为希那花(santonica;Wurmsamen),即用生药或由此制造山多宁,以作蛔虫驱除药(0.05–0.1克,一日三回)。山多宁(santonin,C15H18O3)是无色柱状的结晶,希那花中约含2%内外。

  这植物是俄国的特产,那栽培及山多宁的制造,是作为同国政府的专卖事业,握世界的山多宁供给的独占权,在得莫大的收益的。因此于那种子的传播海外,力加防遏,但传闻近年在德国南部,栽培已经成功。得到这种子者;日本也有几人,虽或发芽生育,然而未达成功之域。

  代山多宁以作蛔虫驱除药者,近来汉药的海人草颇被使用了。但山多宁之用尚不衰。山多宁以少量而驱虫之效确实之点胜。海人草以没有副害之点胜。

  苍术Atractylis ovata Thunb.多野生于各地,秋季开白色的管状花。秋季掘根而干燥之者,称为苍术,又,去其枹皮而干燥之者,称为白术,在汉方中,为重要的健胃剂。正月的屠苏,即成于白术,桔梗,山椒,防风,肉桂,大黄这六味,用现今的说法来说,是属于芳香性健胃剂的。苍术含约1.5%的挥发油,那挥发油中的阿德拉克谛隆(Atractylon,C14H18O)   是含着根所特有的香气的油状物质。又俗间以为用苍术熏蒸室内,有除湿之效,当梅雨时,衣庄至今尚颇用之于衣服的防霉。推想起来,也许是由于挥发油的杀菌的作用罢。

  艾纳Blumea balsemifera DC.自生于中国及台湾的多年草,由那水蒸气蒸溜而得的挥发油的脑分,称为艾片,或艾纳香(nagicamphor),与龙脑同为汉方的高贵药,用作发汗祛痰药及线香的香料,多从中国南部输出。苏门答腊,婆罗洲等所产的龙脑(采自龙脑香科的植物Dryobalanops camphora Coleb),是光学底右旋性的,艾片则相反,由左旋龙脑(l–Borneol)所成。   现今龙脑已能由樟脑的还元,廉价制造。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是埃及原产的多年草,采集其红黄色的管状花者,曰红花,加以压榨者,曰板红花,专从中国输入(于日本)。含有一种称为卡尔泰明(carthamin,C21H22O10)   的,由醇配糖体而成的色素,作为妇人病,尤其是通经药,昔时曾被重用,现在则但以供化装用或食品著色用红的制造原料。红的制造,   先将红花浸渍水中一昼夜,溶出除去其称为萨弗罗黄(saflorgelb,C24H30O15)的黄色素,次用灰汁溶出卡尔泰明,将梅醋加入这浸液中,使成酸性,用绢布滤取已经游离的卡尔泰明而干燥之。(日本)京都的红清,东京的羽根田等专门的红制造所,至今尚在大举制造。

  除虫菊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 Bocc.是南欧原产的广行栽培于各地的多年草,初夏采集,干燥其头状花,即为除虫菊花(insect flower;Insektenblumen),以供制造驱蚤粉,除蚊香,或农业用杀虫剂之用。杀虫成分是称为披列式林第一(Pyrethrin I,C21H30O3)及披列式林第二(PyrethrinⅡ,C22H30O5)   的液状物质,合两种含量共约0.3%。这成分,近年已由斯滔定该尔(Staudinger),虑志加(Ruzica)两人考得其化学底构造,可以用类似的物质来合成了。

  除虫菊是在明治十八年(西纪一八八五年),那种子才始渡到日本的,到了经过四十余年的今日,已经达到年产额四百万圆内外,输出额六百万斤,其价格三百万圆,为药用植物输出品中占第一位的重要的东西了。在日本的栽培地,以北海道为首,广岛,冈山,香川诸县次之。红花除虫菊(C.roseum Web.et Mohr.)虽也有杀虫之效,但比起白花种来,则杀虫力弱,收花量少,故在日本,未尝栽培。

  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欧洲原产的多年草,秋期采集干燥其二年至三年生的宿根,即称为土木香(elecampane;Alantwurzel),用于健胃祛痰剂。在日本,卖药中往往用之,而在欧洲也视为重要的民间药,根含多量的衣奴林(inulin)及1–2%的挥发油,挥发油中,含有称为阿兰妥拉克敦(Alantolakton,Cl5H20O2)   的结晶性成分。

  木香Saussurea lappa Clarke,(Aucklandia Costus Falk.)自生于印度北部的多年草,根以供芳香性健胃药,亦作熏香料,或夹衣服之间,防虫有效。

   

  桔梗科 Campanulaceae

   

  罗培利亚Lobelia inflata L.原是自生于北美的一年草,在日本栽培起来,也很能生育。向来是作罗培利亚丁几,用于喘息药的,因有副害,一时几乎不用。但自数年前,威兰特   成功了由此纯粹地抽出罗培林(lobelin,C23H20NO2)这一种盐基物以来,遂成为不可缺的呼吸兴奋药了。日本野生的“泽桔梗”(L. sessilifolia Lamb.—水葱)中,也含有罗培林。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DC.栽培以供观赏的本植物的根,亦为重要的生药之一。即秋期掘根而干燥之,称为桔梗根,煎服以作镇咳祛痰药(一日量五克)。较之北美所输入的绥内喀根,(见后文远志科——译者)药效有优而无劣。   成分称为桔梗类皂质(kikyosaponin,C29H48O11)。桔梗根本是用为汉药的,但近来则以供医用,而且发卖着用这为原料的“弗拉契科丁”,“呼斯妥尔”,“埃巴宁”等的新药。

   第一图 罗培利亚

  胡瓜科 Cucurbitaceae

   

  科罗辛忒Citrullus colocynthis(L.) Schrader.栽培于欧洲的蔓性多年草,概形类似西瓜,但甚小,果实直径三四寸,球形。干燥其果肉,则成烧麸样的粗松的东西,但用其0.2克即有起剧烈的下痢的作用。

  倭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 var toonas Makino.与其同属的南瓜(C. moschata Duch var. melonaeformis Makino) 一同,种子皆称南瓜仁,为绦虫驱除药之用。驱虫作用虽不及石榴根皮之确实,但并无副害之点,是其特长。用种子30克,加水研烂,除去种皮,空腹时服之。合众国收载于药局方中,以供医用。多食南瓜或柑橘,往往将眼球,皮肤等染成黄色,呈黄疸一样的外观。是名柑皮症(Aurantiosis,Carotinosis)。这是因为南瓜或柑橘的称为卡罗丁(carotin,C40H56)的黄色素,一旦被人体所吸收,后从汗腺排出,将皮肤角质层的脂肪黄染了缘故。于健康是毫无害处的。   

  栝楼Trichosanthes japonica Regel.是自生于暖地的宿根性蔓草,其种子称栝楼仁,根称栝楼根,以作镇咳祛痰药。又,由根制出的淀粉,称天花粉,外用于湿疹及其他皮肤病。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甘松香Nardostachys jatamansi Royle.是自生于印度山地的多年草,其根有特异的佳香,称为甘松香,以作芳香性健胃药,也用于熏香料,尤其是线香的香料。在印度,是古来就以此为非常贵重的香料的。含有约2%的挥发油   。

  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 var. latifolia Miq.自生于山地,或被栽培的多年草,初夏时,顶生美丽的淡红色的伞形花序。根称缬草根(valerian root;Baldrianwurzel),作为镇静药,用于神经衰弱,精神不安等,而于妇人的歇斯迭里病,尤所赏用。一日量10克,通常作浸剂而用之。含有约6%挥发油,那固有的臭气,则大抵由于缬草酸(Valeriansäure C4H9COOH)的酯类。

   

  茜草科 Rubiaceae

   

  规那Cinchona spp.是南美原产的乔木,现在大抵栽培于爪哇,台湾也有移植栽培的,但很少。那树皮称规那皮(cinchona bark;Chinarinde),以作健胃强壮药(一日量5–10克,煎剂),又由此制造盐酸规那(Chininhydrochlorid—C20H24N2O2·HCl),作解热药(一回量0.5–1.0克),而对于疟疾,尤为不可缺少的特效药。本属之中,供药用者有四、五种,但作为规那皮,则用C.succirubra Pav.作为规那制造原料,则以C. Ledgeriana Mocus为宜。因为前者的规那的含量,大抵有定(3–4%),后者的含量虽不定,然而多量(6–14%)的缘故。现今世界的规那皮需要额的九成,皆由爪哇供给,爪哇是在一八五四年,始从南美移种的,当时哈思卡勒(Haskaal)受荷兰政府之命,入南美腹地,苦心搜集了种子和树苗,用政府所特派的军舰,运到爪哇。就靠了这样的荷兰政府的非常的努力,才得见今日的成功。

  咖啡Coffea spp.本是东阿非利加的原产,现在则为热带各地所栽培,是常绿灌木,热焦其种子,以供嗜好性饮料,是大家都知道的。含有咖啡英约2%。咖啡英(caffein,C8H10N4O2)是用作兴奋剂,强心利尿药(一日量0.6克)的。咖啡属之中,现今被栽培最多者,为下列的三种:

  C. arabica L.,C. excelsa Chev.,C. liberica Bull.

  刚皮尔Ourouparia Gambir Baill.产于马剌加海峡沿岸地方及其附近诸岛的乔木,干燥其心材的水制越几斯者,名刚皮尔阿仙药(Gambir–Catechu)。用途参照豆科(Acacia Catechu Willd)。

   

  育亨培Pausinystalia yohimba Pierre.是在阿非利加的卡美隆(Came-roon),尼该利亚(Nigelia)等处,野生的乔木。同地方的土人,古来就称这树的皮为育亨培(Yohimbe),用作催淫药的。一八九六年,德国人斯芘该勒   始从此发见了称为育亨宾(Yohimbin,C22H28N2O3)的有效成分,那盐酸盐,即盐酸育亨宾,现今用于医疗上。就是,对于性欲衰弱,阴萎症等,注射一日量0.01克,则有使生殖部的血管,特别扩大的作用。大量是有剧毒的。   非洲所产同属植物,此外尚有P.Trillesii Beille.,P.Talbotii Wernham.,P.macroceras Pierre.等。P. Trillesii Beille也以供制药原料,和育亨培皮同。P. macroceras含有和育亨宾不同的盐基物,往往作为伪品,混和于育亨培树皮内。   

  吐根Uragoga ipecacuanha Baill.(Psychotria ipecacuanha Mull.,Cephaelis ipecacuanha Willd.)产于南美巴西的半灌木,根称吐根(ipecac;Brechwurzel),用其少量(0.01–0.05克)为祛痰药,中量(0.2–0.5克)为催吐药,大量有剧毒。又,由此制造盐酸蔼美丁(Emetinhydrochlorid,C29H40N2O4·2HCl),为变形虫赤痢的特效药。盐酸蔼美丁虽在十万倍的水溶液中,也有歼灭赤痢变形虫的强有力的作用。

  吐根近年虽已移植于锡兰岛或马剌加半岛,但还很微微,大量地输出者,几乎只有巴西而已。同国的输出年额达五万启罗格兰,三十万圆内外。

   

  车前科 Plantaginaceae

   

  车前Plantago major L.var.asiatica DC.种子曰车前子,全草曰车前草,用作镇咳药,呼斯泰庚,希代英等新药,就都是用本植物为原料的。

   

  紫葳科 Bignoniaceae

   

  木角豆Catalpa ovata G.Don.(C. kaempferi Sieb. et Zucc.)。自生于中国及日本各地的乔木,果实称为梓实,用作利尿药(一日量七克,煎剂)。果实作线状,恰如角豆的荚的样子,所以谓之木角豆。通常也写木角豆为“梓”,但真正的梓,是产于中国的同属植物 C. Bungei C.A.Mey.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实芰答里斯Digitalis purpurea L.是欧洲原产的多年草,初夏开美丽之紫红色钟状花,往往栽培于庭园等,以供观赏,英语为foxgloves(狐的手套),德语为Fingerhut(指套)。花恰作套在指上模样,故学名也出于拉丁语的digitus (指)。其叶为最重要的医药之一,用作强心利尿剂(一日量0.5克,浸剂),是医疗上不可缺少的东西。有效成分是实芰笃克辛(Digitoxin,C41H64O13)以及别的两三种结晶性配糖体。从叶制造班芰答尔,实芰答明,芰喀伦,实芰福林等注射药。可作强心剂的植物,本生药之外,还有斯笃罗访图斯,铃兰,福寿草等,但斯笃罗访图斯(同项参照)和实芰答里斯的成分,化学底地极为相近的事,已在近年发见了。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var.purpurea Makino.本是中国的原产,但早已传至日本,现在奈良县下,盛行栽培。初夏开紫红色的唇形花。根曰地黄,汉方以为补血强壮药,又于咯血,子宫出血时服之,云有止血之效。又将生根的榨汁,涂于创伤,以作止血药。

   

  茄科 Solanaceae

   

  颠茄 Atropa belladonna L.是欧美广行栽培的多年草,但在日本,则因为产莨菪(同项参照)甚多,故未栽种。应用大抵和莨菪相同,欧美则用本植物于亚忒罗宾的制造原料。古时意大利的妇女,为要令人见得眼美,曾将水羼淡了本植物的榨汁,用以点眼云。或谓果实的榨汁作红色,故尝用于颜面的化妆。要之,belladonna (bella donna,美女之意)之名,即由此而起的。

  番椒 Capsicum annuum L.是热带亚美利加的原产,而日本亦广行栽植的一年草。那成熟的果实,用于烹调,以作辛味料,是人所共知的。入药则以为苛辣性健胃剂;又以作皮肤引赤剂,和于软膏中,以敷冻伤,关节痛风等。古来相传,步行雪中,当于袜中著番椒实,或云用番椒煎汁,时时浸手,可防冻伤者,即在利用其刺戟性成分的作用,使在皮肤上引赤,以散郁血,现在已有各种便当的制剂了。辛味成分曰加普赛辛(Capsaicin,C18H27NO3),红色素曰加普山丁(Capsanthin,C34H48O3),是加罗丁样的物质。

  曼陀罗华 Datura alba Nees.,番曼陀罗D.tatula L.,佛茄儿D.stra-monium L.前者野生于琉球及台湾,后二种从外国来,遍生于日本内地。叶以作镇痉药,而于喘息尤所赏用。有称为“喘息烟草”者,即由此制造的,但因为在叶,果实,及其他全草中,含有称为亚忒罗宾(Atropin,C17H23NO3)及唆斯卡明(Hyoscyamin C17H23NO3)的有剧烈的作用的盐基物,所以如果滥用,是极为危险的。在实际上,也每年有几个中毒者。

  非沃斯 Hyoscyamus niger L.为欧洲原产,在日本,大阪府三岛郡亦栽培之。叶为镇咳,镇痛药,也由此制造唆斯越几斯。有效成分是唆斯卡明,与曼陀罗华一样。

  烟草 Nicotiana tabacum L.本为南美洲的原产,与哥仑布的发见新大陆一同传入欧洲,现已被栽培于世界各地了。其叶含有称为尼可丁(Nicotin,C10H14N2)的猛毒性的液状挥发性盐基物,用为吸烟嗜好料,以及由此造出粗制硫酸尼可丁来,以供农业上杀虫剂之用。茎含多量之钾盐,故烧之以作肥料。

  莨菪 Scopolia japonica Maxim.是自生于山间阴地的日本特产的多年草,早春之际,先于别的植物而发芽,开带紫黄色的钟状花。根称莨菪根。以供硫酸亚忒罗宾的制造原料,又由此制造莨菪越几斯,内用于喘息,神经痛,胃痛等,以作镇痉,镇痛剂,也外用于痔疾,为坐药。成分是唆斯卡明,亚忒罗宾,斯可波拉明(Scopolamin,C17H21NO4)等的盐基物。亚忒罗宾如为少量,则如前文所述,有镇痉,镇痛作用,但大量则有剧毒,那中毒者一时呈狂骚状态,叫唤狂走。又因亚忒罗宾对于眼有特殊的作用,故在眼科医术上为不可缺少之药。即亚忒罗宾约0.0005克,即能使眼的瞳孔散大,倘将较浓的溶液,注入眼中,即很觉羞明,或暂时丧失视力。瞳孔是具有和照相机的虹彩光圈一样的作用的,能顺着明暗,自行开闭,但一遇亚忒罗宾,则散而不收,光线的流入太多,不能见物了。又植物的成分中,也有和亚忒罗宾正相反,具有使瞳孔缩小的作用的。如凯拉巴尔豆(同项参照)中的菲梭斯替明,或槟榔子(同项参照)中的亚烈可林这些盐基物,就是。

   

  唇形科 Labiatae

   

  夏枯草 Brunella vulgaris L.是自生于山野的多年草,初夏开紫色的唇形花,花穗于开花之后,变为暗褐色,作宛如枯死之观,故有此名。采集花穗而干燥之,民间用于淋病,以作利尿药,药店也有贩卖。含有多量的钾盐。

  薄荷 Mentha arvensis L.var.piperascens Holmes,日本特产的多年草,现在北海道,广岛,冈山等县,皆盛行栽培。在山阳地方,则于六、八、十月,各刈一回,即行水蒸汽蒸溜,以造薄荷卸取油。这卸油入制造业者之手,则用作薄荷脑(Menthol,C10H20O)的制造原料。薄荷脑虽作为矫味,矫臭药,供医疗之用,其大部分则消费于点心制造原料,日本的薄荷,较之下文所记的欧美种,薄荷脑的含量虽远过之,而薄荷油的香味之点却劣,故日本种专用为薄荷脑的原料。薄荷脑为日本重要输出品之一,输出年额达约一千二百万圆。近年发明了从澳洲产的有加里树的一种Eucalyptus dives Schau.的挥发油中所含有的辟沛里敦(Piperiton, C10H16O),来合成薄荷脑,而日本产薄荷脑的贩路,渐受威胁了。

  洋薄荷 Mentha piperita L.概形虽和前种相类,而花穗则顶生(薄荷是腋生的),薄荷脑的含量也远不及。专用作薄荷油的原料。英吉利的密卡谟(Mitcham)地方产,香气最佳,以此为世所重。此外,美国又栽培着绿薄荷(M.viridis L.),此种薄荷,不含薄荷脑,而含有称为凯尔丰(Carvon,C10H14O)的物质。其油曰斯沛明油(spearmint oil),以别于薄荷油(peppermint oil)。

   

  山紫苏 Mosla japonica Maxim.(M.orthodon Nakai)为日本特产的一年草,含有1–2%的挥发油,此油中含有约50%的谛摩勒(Thymol,C10H14O)。曾在琦玉县下,与白花山紫苏(M.leucantha Nakai)一同大加栽培,以作谛摩勒制造原料,   现因谛摩勒价值便宜,栽培也中止了。谛摩勒以十二指肠虫驱除(一日量4–5克),肠内异常发酵制止等的目的,用于内服,又用于牙粉及其他,以作杀菌剂。碘化谛摩勒(Thymoliodid) 一名亚理士多勒(Aristol),可作杀菌药,以代碘仿。   同属的大山紫苏(M.Hadai Nakai),不含谛摩勒,而含有异性体的凯尔伐克罗勒。   

  撒尔维亚 Salvia officinalis L.为欧洲原产的多年草,日本则在横滨市附近栽培之。叶中含有2%内外的挥发油,叶的浸剂也偶或用于咽喉炎,为含漱剂。作酱油的赋香料,所用甚多。

  麝香草 Thymus vulgaris L.为欧洲原产的多年草,日本也和前种一同,栽培于横滨市附近。全草皆有芳香,称为泰谟或谛明(thyme;Thymian),以作镇咳药,也用于火腿,酱油等,为防腐性赋香料。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谛摩勒。谛密辛,沛尔特辛等新药,即以本植物为原料,用于百日咳,以作镇咳剂的。

   

  紫草科 Borraginaceae

   

  紫草 Lithospermum officinale L. var. erythrorhizon Maxim. (L. ery- throrhizon Sieb. et Zucc)是自生于山野的多年草,初夏开白色小花。根曰紫根,向来在汉方上,以为刀伤,火伤的妙药;又以作紫色的染料,但在现在,作为染料的用途几乎断绝了。根中含有称为亚绥谛勒息可宁(Acetylshikonin,C18H18O6)的结晶性紫色素。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耶拉普 Exogonium purga Benth.(Ipomoea purga Haene)生于墨西哥的多年生蔓草,其块根曰耶拉普根(jalap; Jalapenknollen),用那粉末,或用酒精浸出之,以制造耶拉普脂,作泻下药。有效成分是称为康伏勒孚林(Convolvulin)的树脂配糖体。

  牵牛花 Pharbitis nil Chois.是广行栽培,以供观赏的一年生蔓草,其种子名牵牛子,汉方属于峻下药(一回量1—3克),可以代耶拉普根(前项参照)。虽在现在,卖药中往往用之,但因为是作用剧烈的下剂,故滥用颇属危险。泻下成分是称为法尔皮丁(Pharbitin)的树脂配糖体。这成分,和耶拉普根的成分,是化学底地极为亲近的。   耶拉普根及其制品,输入日本者年额一万数千圆,故若用几乎每家无不栽培的牵牛花的种子,即可以防遏输入。在英国,是早已将牵牛花的种子,收载于药局方里了的。

   

  萝摩科 Asclepiadaceae

   

  康杜兰戈 Marsdenia cundurango Nichols.产于南美洲亚圭陀尔地方的灌木。树皮为胃肠的强壮收敛药,对于慢性胃加答儿,肠窒扶斯的恢复期,或胃癌等,医师往往用之(一日量3–5克)。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斯笃罗仿图斯 Strophanthus hispidus DC.,S.kombe Oliv.前者产于亚非利加西部,后者则于东部的灌木,从那种子制成斯笃罗仿图斯丁几,与实芰答里斯叶同为重要的强心利尿药。有效成分是称为斯笃罗仿丁(Strophanthin)的配糖体。这的种子,原是土人以涂毒箭的,后由医学上的研究,遂用为重要的医药了。

   

  龙胆科 Gentianaceae

   

  闪滔留谟 Erythrea centaurium L.自生于欧洲的多年草,花时采集全草,为健胃苦味药。是和日本的当药(本项参照)相当的生药,德国用此作苦味丁几的原料。苦味成分是称为遏里滔林(Erytaurin)的苦味配糖体。

  敢卡那 Gentiana lutea L.生于欧洲山地上的宿根草,其根用为苦味健胃药。主成分是称为敢卡辟克林(Gentiopikrin C16H25O9)的苦味配

  糖体。

  龙胆 Gentiana scabra Bunge.var.buergeri Maxim.产于日本各地的多年草,秋日开碧色钟状花。根曰龙胆根,以供苦味健胃药。常常配伍于水药之中,作为健胃剂的苦味丁几,即将龙胆根,橙皮,小豆蔻三种,用酒精浸出的东西。苦味成分与敢卡那根同,是敢卡辟克林。

  睡菜 Menyanthes trifoliata L.自生于沼泽中的多年草,其叶曰睡菜叶,用作苦味性健胃药。苦味成分是称为美略丁(meliatin,C15H22O9)的苦味配糖体。

   

  当药 Swertia japonica Makino.是自生于山野的多年草,秋日顶生或腋生白色花,在开花期,采集其全草者,名曰当药,用为苦味健胃药(一日量3.5–10克,粉末,或煎剂)。苦味成分是称为斯惠尔卡玛林(Swertiamarin,C16H22O10)的结晶性配糖体。 [64]  这物质,较之龙胆的苦味成分,苦味强得远甚,虽用三十万倍的水溶液,也仍觉得苦味。紫花当药(S. chinensis Hemel.et Forbes.)的成分,药效,并与当药同。如

  S. bimaculata Hook.et Thoms虽是同属植物,却全然不苦。这正和龙胆,山龙胆等虽苦,而蔓龙胆,笔龙胆等则完全无苦,是一样的。印度所产的支拉答(Swertia chirata Buch.),苦味亦强,以入药。

   

  马钱科 Loganiaceae

   

  马钱 Strychnos nuxvomica L.是产于英领东印度的小乔木,其扁圆形,铜币大的种子,曰马钱子,或番木鳖(Nuxvomica;Brechnüsse),含有称为斯笃里希宁(Strychinin,C21H22N2O2)和勃鲁辛(Brucin,C23H26N2O4)的峻毒性的盐基物。由此制出丁几或越几斯,或制成硝酸斯笃里希宁,用之为神经系统的兴奋药。斯笃里希宁是最可怕的毒药之一,其0.1克,即有在二十分间,将成人一人致死的作用。日本往往用以毒杀野狗。

   

  木犀科 Oleaceae

   

  阿列孚 Olea europaea L.是常绿乔木,在欧洲地中海岸地方,北美西南部诸州,广被栽培,日本则在香川县下的小豆岛略有栽植。从其果实榨取阿列孚油,以拌生菜,供食用;又作为肥皂原料,消费甚多;在药用,则应用于注射药的溶剂,软膏等。有译本植物为橄榄者,是错误的,橄榄乃产于热带的Canarium album Raeusch.,完全两样。

   

  赤铁科 Sapotaceae

   

  古答贝加树 Palaquium gutta Burck.是产于马来群岛的乔木植物,在干、叶中,含有多量的乳液。从干采集乳液而干燥之者,称为古答贝加(Guttapercha),在医疗上,以为齿腔充填料,或古答贝加纸;在工业上,则用作电气的绝缘材料,海底电线被覆材料,尚无物可以代用,故消费甚多。主产地为爪哇、婆罗洲、苏门答腊诸岛,本种之外,也栽培着同属的P. bornense Burck.,P. oblongifolium Burck.等。古答贝加的本质,是高级的炭化氢累重物。

   

  石南科 Ericaceae

   

  乌伐乌尔希 Arctostaphyllos uva–ursi L.是自生于欧洲北部的原野,中部的山岭的伏卧性常绿小灌木,概形酷似越橘,将其叶作煎剂(一日量1–4克),以供治淋药。有效成分是称为亚尔蒲丁(Arbutin,C12H16O7)的配糖体。

  越橘 Vaccinium vitis–idaea L.是常绿伏卧性小灌木,温地自生于高山处所,寒地则在平原。其叶可代乌伐乌尔希叶(前项参照),为治淋药。有效成分也和乌伐乌尔希叶一样,是亚尔蒲丁。 [65]  

   

  古生花被亚门 Archichlamydeae

  伞形科 Umbelliferae

   

  柴胡 Bupleurum falcatum,L.为自生于山野的多年草,采集其根而干燥之者,称为柴胡,在汉方中,属于重要的解热药。本植物果有解热之效与否,向来虽然曾有二三医学底研究发表,但尚未确实。市场售品,是以本植物和中国产细叶柴胡(B. falcatum L. var. Scorzonaefolium Willd)为母植物的。

  亚育王 Carum ajowan Bth.et Hook.是自生于东印度的多年草,在日本亦很能生长。其果实中含有3—4%的挥发油,为制造谛摩勒(thymol)的最重要原料。

  川芎 Cnidium officinale Makino.为中国原产而栽培于各地的多年草,其根称为芎,或曰川芎,古来在汉方中,为治头痛,开气郁的要药,而用作镇静,镇痉剂。含有1–2%的挥发油,挥发油中,含有称为芎拉克敦(Cnidiumlakton,C12H18O2)的结晶性成分。在日本北海道,现今栽培甚多,年产额达二十万贯,悉用于卖药原料。

  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L.为欧洲原产的多年草,夏日开黄色小花,秋期收获其果实。日本则大抵栽培于长野县地方。用水蒸汽蒸溜,制茴香油,以作香料,又制亚摩尼亚茴香精,为驱风祛痰药。茴香油的主成分,是称为亚内多勒(Anethol,C10H12O)的结晶性物质。

  当归 Ligusticum acutilobum Sieb. et Zucc.是多年草,自生及栽培于日本各地,初夏开白色的小花。全草有特异的香气。根曰当归,汉方属于妇人病的要药,用为产后之补血药,或镇静,通经药。有效成分是挥发油。现今用于卖药原料之量甚多;德国美尔克公司发售的新药“阿美诺尔”,即是以本植物为原料的镇静,通经药。

   

  五加科 Araliaceae

   

  八角金盘 Fatsia japonica Decne.et Planch.是栽培以供观赏之用的常绿灌木,叶中含有萨波宁,用作祛痰药。 [66]  作为镇咳祛痰剂的称为“法忒辛”的新药,即以本植物为原料的。

  人参 Panax ginseng C.A.Mey.为朝鲜及满洲的原产,在日本,则栽培于长野,福岛,岛根等各地方。栽培人参,极为费事,须完全遮蔽阳光,掩盖东西南及上方的四面。而只开北方这一面。到播种后四年至六年,这才收获其根,即使之干燥者曰白参,蒸熟后始加以干燥者曰红参。自古以来,人参一向被尊为万病的灵药,但果有此等效验与否,却是可疑的。在近时,从医学底方面及药学底方面都颇经研究了。 [67]  作为成分,是巴那吉伦(Panaquilon,C32H56O14)及巴那克萨波干诺尔(Panaxsapogenol,C27H48O3)等,而人参的特有的香气,则因于称为巴那专(Panacen,C15H24)的挥发油。在北美,栽培着近缘种P.quinquefolium L.,输出于中国。

  竹节人参 Panax repens Maxim.为自生于山林的阴地的多年草,概形类似人参,而根茎作结节状,却全不相同。根中含有称为巴那克萨波宁(Panaxsaponin)的一种萨波宁,用作祛痰药。

   

  桃金娘科 Myrtaceae

   

  有加里树 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为澳洲原产的乔木,高度往往有至一百五十密达者。生长迅速,且有吸收湿气的作用,故和多湿气的不健康地相宜。叶中含有1%弱的挥发油即有加里油。有加里油用于鼻加答儿,为吸入药。

  丁香 Eugenia arsmatica Bail.是栽培于东印度诸岛及阿非利加东岸的乔木,采集其花蕾,谓之丁香(clovers; Gewüngnelken),为芳香性的调味料之用。含有15%内外的挥发油,由此制造欧干诺尔(Eugenol,C10H12O2)。欧干诺尔为凡尼林(Vanillin)的制造原料,消费之量甚多。

   

  石榴科 Punic aceae

   

  石榴 Punica granatum L.是小亚细亚原产的落叶灌木,梅雨之际,开鲜赤色花。干、枝,以及根的皮,曰石榴皮(pomegranate;Grana-terinde),为绦虫驱除药。含有丕列企林(Pelletierin,C8H15NO)和别的盐基二三种。

   

  蕃瓜树科 Caricaceae

   

  蕃瓜树 Carica papaya L.是作为果树,而栽植于热带各地,及台湾,小笠原岛等处的乔木。因为在本植物的茎、叶、果实中,尤其是未熟果实的乳汁中,含有多量的蛋白质分解酵素派派英(Papain),故乳汁的干燥品,用作蛋白质消化剂,也用于食肉软化的目的。或一热带地的土人,深知道这作用,当烧炙兽肉之前,有包以本植物的叶的习惯。凡酵素,大抵以室温,至高也以30–40度为酵素作用的最适温度,但派派英则以85度为最适。故当煮牛肉时,加派派英极少量,则使坚硬的肉十分软化。也可以用作麦酒,清酒,酱油等的澄清剂。 [68]  叶及种子内,含有称为凯尔派英(Carpain,C14H25NO2)的盐基。

   

  椅科 Flacourtiaceae

   

  大枫子树 Taractsgenos Kurzii King.是产于英领印度,高至十余密达的乔木。压榨种子而得的大枫子油,在现今尚为惟一的癞病治疗药,每回将其0.1–0.2C.C.注射于皮下。有效成分是哨勒摩格拉酸(chaulmougric acid;Chaulmougrasäure,C17H31COOH)和希特诺卡尔普斯酸(hydnocarpic acid;Hydnocarpussäure,C15H27COOH)这两种酸的格里舍林伊的尔(ester)。这两种酸,和普通的动植物油的脂肪酸,在化学上大异其趣,是一种环状化合物,近年美国的有机化学者亚当斯,合成了和这相类的化合物甚多,并且证明了和这相类的化合物,对于癞菌,皆有相当的杀菌力。 [69]  

   

  山茶科 Theaceae

   

  茶 Thea sinensis L.为东洋原产,而广被栽培于温暖地方的常绿灌木。茶叶中含有2%内外的咖啡英(Caffein,C6H10N4O2),用以为饮料。茶末则为咖啡英的制造原料。咖啡英者,作为强心利尿药,乃重要的医药。

   

  古来用为兴奋性饮料的下列各种植物,其产地及分类上的位置,虽不相同,但无不以咖啡英为主要成分,却是极有兴味的事实。

   

  植 物 科 名 产 地

  茶 树 Thea sinensis L. 山茶科 东洋各地

  咖 啡 Coffea arabica L. 茜草科 热带各地

  巴拉圭茶 Ilex paraguariensis,St.Hil. 冬青科 巴西

  苦派那 Paullinia cupana,H. B. K. 无患子科 巴西

  亚古明 Sterculia acuminata,Pal. 梧桐科 阿非利加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科科树 Theobroma cacao L.为热带各地盛行栽培的乔木,其种子以作称为茶勃罗明(Theobromin,C7H3N4O2)的盐基的制造原料。茶勃罗明是咖啡英的同族体,同以作强心利尿药。又,种子中的脂肪,称为科科脂,因其融化点略等于人体的体温,故用为坐药的基础剂。点心上所用的支古力,即压榨种子,除去脂肪之后,磨碎,再加适当的糖和科科脂而成的东西。

   

  锦葵科 Malvaceae

   

  亚勒绥亚 Althaea officinalis L.为栽培于中欧请国的多年草,根中含有多量的粘液质,与黄蜀葵的根同以供粘滑药之用。

  黄蜀葵 Hibiscus manihot L.是中国原产的多年草;夏日开黄色花,至秋收获其根。在日本,则广岛,神奈川,静冈等处皆盛行培植。根含多量的粘液质,日本药局方上亦已收载,替代欧洲产的亚勒绥亚,作粘滑叶,用于肠加答儿,也用为锭剂及丸剂的赋形药,但大部分,是消费于制纸用糊料的。 [70]  

   

  鼠李科 Rhamnaceae

   

  鼠李 Ramnus japonica Maxim.是自生于山地的落叶灌木,其果实即鼠李子,含有称为侃弗罗尔(Kämpferol,C15H10O6)的黄色结晶性物质,以作缓下剂。 [71]  新鲜品能催呕吐,故采集后至少经过一年,然后用之。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盐肤木 Rhus javanica L.是落叶乔木,自生于日本各地方。五倍子虫(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J.Bell.)来刺伤其嫩芽或叶柄时,则因其刺戟,而生瘤状突起。是名五倍子(Chinese galls; chinesische Galläpfel),因为多含单宁,故用于医药,为收敛药,也供染织,鞣皮等工业之用,又作为墨水制造原料,消费颇多。也以作没食子酸及毕洛额罗尔(照相现像药)的制造原料。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巴豆 Croton tiglium L.是东印度原产的灌木,压榨其种子,以制巴豆油。巴豆油属于峻下剂,虽服用其四分之一滴,亦起猛烈的下痢,其作用之强至于如此,故现今不甚用之。又于外用,则以作皮肤引赤药。

  樟叶柏 Mallotus philippinensis Müll. Arg.为产于东半球的热带地方的常绿灌木,也野生于台湾。与赤芽柏(M.japonicus Müll. Arg.)同属。生在那果实上的腺毛,称为卡玛拉(Kamala),以作绦虫驱除药(一回量7.5–12.0克,即用粉末)。有效成分是名曰洛忒来林(Rottlerin)的结晶性物质。因为副害殊少,故每用于小儿。

  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为热带印度原产的多年草,在日本则是一年草。其种子曰蓖麻子(castor bean;Ricinussamen),加以压榨而得的蓖麻子油,是重要的下剂(一回量20–30克)。在工业方面,则用于飞机减摩油,印刷用油墨,化装用润发油等,而用以制造作为亚里萨林染料的媒染剂所必须的罗特油的原料者,其消费之量尤多。在工业上,温压油与冷压油并用,但入药,则只用冷压油。在种子中,含有称为里辛(Ricin)的毒性蛋白质,故若服蓖麻子以代蓖麻子油,是甚为危险的。蓖麻子油的主成分,是里企诺尔酸(Ricinolsaüre,C18H24O3)的格里舍林伊的尔,日本仅在千叶县下略有栽培,每年从满洲及美国输入蓖麻子及蓖麻子油至一百五十万圆内外。

   

  远志科 Polygalaceae

   

  舍内喀 Polygala senega L.是北美原产的多年草,但于日本的风土,也很相宜。根中含有称为舍内庚(senegin,C15H23O10)的一种萨波宁,是重要的祛痰药(一日量5–10克)。

  远志 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是产于满洲的多年草,根曰远志,与舍内喀根同用为祛痰药。含有萨波宁的一种。

   

  黄楝树科 Simaroubaceae

   

  黄楝树 Picrasma quassioides,Benn.为日本特产的落叶乔木,木质部含有称为括辛(Quassin,C31H12O9)的结晶性苦味质,用作健胃苦味药,又其煎汁,则为家畜及农作物的杀虫,杀蝇剂。茄买卡地方所产的同属植物P.excelsa Lindl.,在欧美用于同一的目的。

   

  芸香科 Rutaceae

   

  夏蜜柑 Citrus aurantium L.subsp.Natsudaidai Hayata.为栽培于暖地的常绿灌木,果皮之干燥者,谓之夏皮,往往用于浴剂,以作芳香料。在成熟之前自然落下者,和歌山及山口县地方皆利用之以为枸橼酸及蜜柑油的制造原料。枸橼酸能使汽水有酸味,每年皆消费颇多;在西洋,是由柠檬的果实制造出来的。

  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 Hook. Fil.et Thoms.为中国原产的落叶小乔木,也早已传入日本,栽培于各地方。夏日开绿色小花;初秋采收果实,作香辛性健胃药,又用于浴汤,有温暖身体之效。有效成分,是称为厄伏迭明(Evodiamin,C19H17N3O)及路忒卡尔宾(Rotaecarpin,C13H13N3O)这两种的盐基和挥发油。 [72]  

  黄蘗 Phellodendron amureese Rupr.是自生于山地的落叶乔木,其树皮曰黄蘗。含有称为培尔培林(Berberin,C20H17NO4)及巴勒玛丁(Palmatin,C21H21NO4)的黄色的苦味性盐基, [73]  在汉方中,属于重要的苦味健胃药。又,用水和黄蘗的粉末,以贴打伤,挫伤等,皆有效。

  山椒 Xanthoxylum piperitum D.C.为落叶灌木,自生于山地,也被栽培。那果实,汉方以作蛔虫驱除药(一回量5克)。山椒中含有3–4%的挥发油,其主成分,是称为菲兰特伦(Phellandren)及息忒罗内拉尔(Citronellal)的芳香强烈的物质。那辛味,是由于名曰山椒尔(Sanshol)的物质的。

   

  古加科 Erythroxylaceae

   

  古加 Erythroxylon coca Lam., E.novogranatense Hieron为南美洲的灌木,秘鲁所栽培者,大抵是前一种,爪哇,台湾等之所植,则为后一种。其叶,以供盐酸古加英(Cocainphydrochlorid,C17H21NO4·HCl)及盐酸忒罗巴古加英(Tropacocainhydrochlorid,C15H19NO2·HCl)的制造原料之用。古加英可作局部麻醉剂,是重要的医药品。古加叶原是秘鲁土人所常用,当作嗜好品的,一八八四年奥国的学者珂莱尔(Koller)始由此分离其有效成分(古加英),此后遂成为不可缺少的医药品。古加英也如阿片及吗啡一样,近时滥用于享乐,卫生流了分明的毒害,故于古加的栽培,古加英的制造及输出入,世界各国已协力而加以严重的干涉了。

   

  亚麻科 Linaceae

   

  亚麻 Linum usitatissimum L.是欧洲原产的一年草,中欧诸国皆盛行栽培,在日本则培植于北海道。栽培的目的,大概是在采纤维以织亚麻布,但作为副产物,则采其种子,制造亚麻仁油,以供软膏等的基础剂。又在工业上,也可作涂料,印刷用油墨,胶版等的制造原料。

   

  牻牛儿科 Geraniaceae

   

  牻牛儿 Geranium nepalense Sweet.为自生于山野路旁的多年草,夏秋之候,开淡红色或白色花。茎叶用作止泻药(一日量5–7克),先前只为民间所用,近年却已承认其作为医药的真价了,以此为原料的新药,在市场上贩卖者也有两三种。成分大抵是单宁。

   

  豆科 Leguminoseae

   

  阿卡细亚树 Acacia catechu Willd.,A.Suma Kurz.为生于东印度的乔木,将那心材的水制越几斯,使之干燥者,名曰丕梧阿仙药(Pegu–Catochu),含有多量的卡台辛(Catechin,C15H14O6)及鞣酸。作为收敛药,以供医药;又于鞣皮及染色工业上,使用甚多。日本所流行的仁丹,清快丸那样的口中药的涩味,即全由于阿仙药的。

  阿剌伯橡皮树 Acacia senegal Willd.为自生于阿非利加的乔木,采集其干的分泌物,谓之阿剌伯橡皮(gum arabic;arabisches Gummi),作为粘滑药,用于缓和刺戟的目的。也以作乳剂,丸剂,锭剂等的赋形药。又于制橡皮糊,消费甚多。

  忒拉额亢德 Astragalus adscendens Boiss.et Hemsl.,A. leiclados Boiss.,A. brachycalyx Fisch.是产于自小亚细亚至波斯一带地方的灌木,由干所分泌的粘液之干燥结固者,名忒拉额亢泰(Traga cantha),用作粘滑液,或丸剂,锭剂等的赋形药。又于化装品的制造上,所用甚多。

  仙那 Cassia acutifolia Delile.,C. angustifolia Vahl.两种都是高一密达余的灌木,前者生于埃及,后者生于印度,叶名仙那叶,作为泻下药(一日量1–3克,浸剂),往往用之。有效成分是养化一炭矫基安脱拉启农配糖体。

  决明 Cassia tora L.为南亚细亚原产的一年草,夏日开黄色花,初秋结长线状的荚果。其种子曰决明子,汉方以为缓下强壮药,又谓有增进视力之效。决明者,令人目明也。含有养化一炭矫基安脱拉启农曰遏摩亭(Emodin,C15H10O5)。

  可派瓦巴尔山树 Copaifera officinalis L.为产于南美洲北部的乔木,从其树干所溢出的树脂,称可派瓦巴尔山(Copaivabalsan),为淋病及其他泌尿器疾患的内用药(一日量1.5–6克)。从别的两三种同属植物,也可以采集可派瓦巴尔山。

  台里斯 Derris elliptica Benth.野生于马来群岛及满剌加半岛,近年也大在栽培。形态类似鱼藤(同项参照),是蔓性灌木。原产地的土人将根的榨汁投入河流,使鱼麻痹,以作捕鱼之用。又,根的榨汁也用于驱除蔬菜类的害虫。有毒成分是称为洛台农(Rotenon,C23H22O6) [74]  的结晶成分。近时作为农业用杀虫剂,盛被使用的名曰“纳阿敦”及“台里斯肥皂”的制剂,就是以本植物为原料的。洛台农是杀虫力极强的成分,故于驱除动物的外部寄生虫,例如人类的阴虱,疥癣虫,狗的毛虱等, [75]  也非常有效,但因为毒性颇大,故使用时务须小心。对于动物的肠内寄生虫,例如蛔虫,绦虫等,也颇有强大的杀虫力,然而同时对于寄生动物也是剧毒,故不用以作内服药。

   

  皂荚 Gleditschia horrida Makino为自生于山野间的落叶乔木,夏日开淡黄绿色的蝶形花。其荚果称为皂荚,种子则曰皂角子,在汉方上,用为祛痰药或利尿药。含有多量的萨波宁(Gleditschiasaponin,C59 H100 O20 ), [76]  浸渍其细片的水,即生微细的泡沫,与肥皂同,故古来已用以作洗涤料。

  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var. glandulifera Regel. et Herder.为自生于中国北部的多年草,根有特异的甘味,故用为矫味药,及丸剂的赋形药。在汉方上则常用于咽喉诸病,为镇咳药。那甘味,是因于称为格里契列丁(Glycyrrhizin,C44H64O19)的甘味质的。甘草之输入日本者,年额约七十万圆内外,那主要的用途,是由此制造甘草越几斯或粗制格里契列丁,用于酱油,使有甜味。上等的酱油自有甜味,故无加入这样的甘味剂的必要,但二三流以下之品,则必须加此剂以补之。在欧洲,于雪茄烟的加味及点心上,所消费也不少。甘草的原植物,本种以外,尚有G. echinata L.及G. glabra L.两种,前者生于俄国,后者生于西班牙及法兰西。

  鱼藤 Millettia taiwaniata Hayata.为自生于台湾的蔓性灌木,台湾人将根的榨汁投入河流,使鱼麻痹,以供捕鱼之用,也用于蔬菜类的害虫驱除。有毒成分也和台里斯(同项参照)一样,是洛台农。 [77]  

  秘鲁巴尔山树 Myroxylon pereirae Klotsch.是产于南美的乔木,其干所分泌的巴尔山,曰秘鲁巴尔山(Porubalsam),于疥癣用为外用药。含有多量的树脂。

  凯拉巴尔豆 Physostigma venenosum Balf.是产于阿非利加的蔓性植物,种子曰凯拉巴尔豆(calabar–bean; Kalabarbohnen),以供菲梭斯替明(Physostigmin,C15H21N3O2)的制造原料。菲梭斯替明(一名厄什林Eserin)乃猛烈性的盐基物,有使瞳孔收缩的作用;即有和莨菪的含有成分亚忒罗宾正相反对的作用的。是用于眼科的药品。

  葛 Pueraria hirsuta Matsum.为自生于山野的落叶藤本,夏秋之候,开紫红色的蝶形花。秋季掘根而干燥之,谓之葛根,汉方以为发汗解热的要药。古来以感冒药著名的葛根汤,就是混合葛根、麻黄、生姜、大枣、桂枝、芍药、甘草这七味的。关于那药效,可参照麻黄条。葛根又以供葛淀粉的制造原料。葛淀粉虽风味佳良,但因价贵,故现今出产殊少,市场上所贩卖的称为葛淀粉者,乃是马铃薯淀粉也。

   

  蔷薇科 Rosaceae

   

  珂苏树 Hagenia abyssinica Willd.是产于阿非利加的乔木,其雌花曰珂苏花(cousso;Kosoblüten),用为绦虫驱除药。有效成分是称为珂辛(Kossin)的黄色结晶性的物质。

  杏 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为中国原产,而亦大被栽培于日本的落叶乔木,春期开白色或淡红色花。其种子称为杏仁,压榨之以制杏仁油,又加水于其残渣,蒸溜之以造杏仁水。杏仁水中含有青酸及弁载尔兑希特(Benzaldehyd,C6H5·CHO),用为镇咳药。

  博打树 Prunus macrophylla Sieb et Zucc.为自生于日本暖地的常绿乔木,将那新鲜的叶片,用水蒸汽蒸溜以制造博打水。 [78]  博打水也如杏仁水,含有青酸及弁载尔兑希特,用作镇咳药,与杏仁水同。价则廉于杏仁水远甚。博打水及杏仁水中,含有对于人体是猛毒性的青酸约0.1%,所以滥用是危险的。这青酸和弁载尔兑希特,在博打树,是由普路那辛(Prunassin,C14 H17 NO6 ), [79]  在杏仁,则由阿密达林(Amygdalin,C20H27NO11)这配糖体的加水分解而生,凡蔷薇科植物的叶及种子里,是往往含有这种的配糖体的。

  桃 Prunus persica Sieb. et Zucc.,P. Persica Sieb. et Zucc. var. vulgaris Maxim.为中国原产的落叶乔木,在日本培养亦甚多。春日开白色或淡红色花。采集其白花而干燥之,称白桃花,以作下剂(一日量1克,煎剂)。有效成分是名为侃弗罗尔(Kämpferol,C15H10O6)的黄色结晶性的物质。红色花较之白花成分的含量少,药效也不及。种子谓之桃仁,在汉方上,与杏仁同为镇咳药。桃叶中含有单宁质,夏期浸于浴汤中,有治汗泡之效。在汉药中,鼠李子,营实(野蔷薇的果实),白桃花三种,都是重要的下剂,而从这三种中,都检出侃弗罗尔为泻下成分,也是极有兴味的事实也。 [80]  

  吉拉耶 Quillaja saponaria Molina为产于南美智利及秘鲁的常绿乔木,其树皮吉拉耶皮(soap bark; Seifenrinde),含有多量的萨波宁,偶亦以作祛痰药,但主要的用途,则在化装品,例如加于培阑谟中,为起泡剂,或者以作怕被肥皂损其质地的绢布之类的洗浣料。

  野蔷薇 Rosa multiflora Thunb.为自生于山野上的落叶灌木,初夏开白色的五瓣花。其种子名曰营实,在汉方为峻下及利尿药,约二克即奏泻下之效,服用多量,则起赤痢似的剧烈的下痢,故须留心。市场所卖之品,也混有R. luciae Franch.et Roch的种子,但药效则同。含有称为谟勒契弗罗林(Multiflorin)的配糖体,这物质由加水分解而生侃弗罗尔。 [81]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土常山 Hydrangea opuloides Steud.var.thunbergii Makino.是自生深山中,或被栽培的落叶灌木,夏日开青紫红色花。初秋之候,采集其叶,用手掌揉熟而干燥之者,曰甘茶,亦称土常山,有甜味,汉方以为矫味药。其甘味成分,是名为菲罗度勒辛(Phyllodulcin,C16H14O5)的结晶性物质。 [82]  

   

  十字花科 Cruciferae

   

  芥 Brassica cernua Thunb.是中国原产的越年草,也大被栽培于日本,春日开黄色的十字花。那种子称为芥子,含有配糖体曰希尼格林(Sinigrin,C10H16KNO9S2),加水分解酵素曰米罗辛(Myrosin)以及多量的脂肪油。在其粉末上,加微温汤,则希尼格林因米罗辛的作用,分解而生一种挥发油曰挥发芥子油(Allylsenfol,C4H5SN),有强烈的刺戟臭。故芥子粉末可作巴布剂,为皮肤刺戟引赤药,以贴于神经痛,关节痛风,肺炎,气管枝炎等。又用于芥子渍,加里粉等,为调味料。挥发芥子油于虚脱,失神等,使之吸入,为刺戟药;作为酱油的防腐剂,所用也很多。为酱油的防腐剂,卫生上无害而比较地有效者,以此为第一。在欧美,栽培着B. nigra (L) Koch.和Sinapis alba L.两种,为芥子原料。

   

  罂粟科 Papaveraceae

   

  延胡索 Corydalis decumbens Pers.是自生于各地的多年草,其块茎曰延胡索,汉方作为妇人病的要药,对于子宫诸病及月经痛用为镇静药。成分是名为卜罗妥宾(Protopin,C20H19NO5)及蒲勒皤卡普宁(Bulbocapnin,C19H19NO4)等的盐基。本种之外,C. remota Maxim. var.genuina Maxim.及中国产的C. ternata Nakai.,C. bulbosa DC.var.typica Regl.的块茎,也一样入药。 [83]  卜罗妥宾和蒲勒皤卡普宁,是有镇痛,麻醉之效的盐基,延胡索之被常用于月经痛等,是不为无因的。

   

  驹草 Dicentra pusilla Sieb.et Zucc.为自生于高山的多年草,夏日开紫红色的美花。在民间,向来即常用其全草为腹痛药。有效成分是名为迭闪忒林(Dicentrin,C20H21NO4)及卜罗妥宾这两种具有麻醉作用的盐基。

  罂粟 Papaver somniferum L.为小亚细亚原产的越年草,初夏开白,红,暗紫色等的美花。伤其未熟的果实,取所分泌的乳液而干燥之者,曰阿片(Opium)。阿片的世界底产地,是土耳其、印度、波斯、中国等,但在日本,则以大阪府三岛郡,和歌山县有田郡的二郡为主产地,年产一千贯内外,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遂越过从来的记录,达三千四百贯,值九十万圆。阿片含有吗啡(Morphin,C17H19NO3)及其他的盐基,作为镇静,镇痛剂,殊为重要。阿片及吗啡在中国滥用于享乐,其害实甚,故世界各国,在协力取缔其生产,输出及输入;在日本,欲栽培罂粟,收采阿片者,也必须经地方长官许可。许可栽培者所收获的阿片,则在内务省的卫生试验所加以分析,依吗啡含量而定价格,由政府买收。罂粟的种子,大抵用于点心原料。此外,栽培以供观赏的P.rhoeas L.及P.orientale L.等,也含有有毒的盐基物,故须小心。

   

  樟科 Lauraceae

   

  樟 Cinnamomum camphora Nees. et Eberm.为自生于日本中部以南,或被栽培的常绿乔木。在产出地,将那木材的切片,加水蒸汽蒸溜,先得樟脑油,由此分离其脑分,以造成粗制樟脑。樟脑(Camphor,C10H16O)为重要的医药品之一,用作注射药,为强心及兴奋剂;又,樟脑油的高温溜分,则作为治淋药,以替代白檀油。樟脑的主要的用途,在假象牙工业,产额的大部分,都被消费于这方面。也以供书画衣服等的防虫,及龙脑的制造原料。樟脑属于日本的重要输出品(年额六百万圆内外)之一,为政府的专卖品。

  桂 Cinnamomum cassia Blume.是常绿乔木,被栽培于中国广东及广西地方。那树皮曰桂皮(cassia bark;Chinesischer Zimt),用作药品,以为芳香性健胃剂,矫味,矫臭药。含有约1.5%的挥发油。挥发油中的主成分,是梫谟忒阿尔兑希特(Zimmtaldehyd,C6H5·CH=CH.CHO.),桂皮所有的特异的气味,就为此。锡兰桂皮取自锡兰岛所培植的同属植物C.zeylanicum Breyne.,较之中国产桂皮,气味更为佳良,故宜于用作香味料。在成分应用上,却相同。

  肉桂 Cinnamomum loureirii Nees.是自生于日本暖地的常绿乔木,采集其根皮及干皮而干燥之者,曰肉桂,出高知,和歌山,鹿儿岛诸县,而尤以土佐产的“千利千利”桂皮为最良。入药,为芳香性健胃药,矫味,矫臭剂;也用于点心制造,为香味料。肉桂中含有挥发油,以梫谟忒阿尔兑希特为主成分。

   

  肉豆蔻科 Myristicaceae

   

  肉豆蔻 Myristica fragrans Houtuyn.是产于荷属东印度及马来群岛的乔木,其种子曰肉豆蔻(nutmeg;Muskatnuss),子衣称为肉豆蔻花(mace;Muskatblüten),用作芳香性健胃药,矫味,矫臭药。在欧洲,也作为香味料,用于烹饪。含有多量的挥发油。

   

  木兰科 Magnoliaceae

   

  大茴香 Illicium verum Hook.是产于中国南部的乔木,与日本的樒同属。其果实称大茴香,曾经以供医药,但今则惟以作香料。含有约5%的挥发油,以阿内妥尔(Anethol,C10H12O),萨夫罗尔(Safrol,C10H10O2)等为主成分。日本的樒,果实的形状虽然酷似大茴香,但含有剧烈的有毒成分。

   

  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哥仑巴 Jatrorrhiza palmata Miers.是产于阿非利加的东海岸的多年性蔓草,根曰哥仑巴根(columba root;Kolumbowurzel),用作苦味健胃药。含有派尔玛丁(Palmatin,C21H21NO4)及其二三种盐基物。

  汉防己 Sinomenium acutum Rehd.et Wilson.(S. diversifolium Diels,Coc-culus diversifolium Miq.)为自生于暖地的落叶藤本,根曰汉防己,云于关节痛风,神经痛有效(一日量5–7克,煎剂)。有效成分乃称为希那美宁(Sinomenin,C19H23NO4) [84]  的盐基,近年提出之,用作注射药。

   

  小蘗科 Berberidaceae

   

  南天烛 Nandina domestica Thunb.为自生于山野,或被栽植于庭园的常绿灌木,初夏开白色的六瓣花,秋期结白色或红色的浆果。白色的果实称白南天,汉方以为镇咳药,用于喘息,百日咳等。含有著名曰陀美司谛辛·美细勒以脱(Domesticin–methyläther,C20H21NO4) [85]  的结晶性盐基。这物质具有强烈的麻痹作用,显镇咳之效,向来仅由经验而知的药效,用今日之学术也很可以说明了。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乌头 Aconitum japonicum Thunb.是自生于山野的多年草,秋季开紫色兜状花。根称草乌头,含有亚科尼丁(Aconitin,C34H47NO11)及别的两三种盐基物。有时也作为镇痉药,用于神经痛,关节痛风等,但因其有猛毒性,殊为危险,故今日几乎不复用。

  亚科尼忒 Aconitum napellus L.为产于欧美的多年草,根含亚科尼丁,象乌头一样,内服以治神经痛,关节痛风等,作为镇痉药。亚科尼忒根的毒性较弱于乌头。

  黄连 Coptis japonica Makino.是自生于山地的树阴,或被栽培于各地的多年草。根茎作为苦味性健胃药(一日量15克,煎剂),为日本药局方所收载,而于卖药,所用之量也很多。根茎除多量的培尔培林,派尔玛丁(Palmatin,C21H21NO4) [86]  之外,并含有本植物特有的盐基物黄连宁(Worenin,C20H15NO4) [87]  ,科卜替辛(Coptisin,C19H15NO5) [88]  等。从成分看起来,这生药是和非洲产的哥仑巴根(同项参照)相当,可以代用的。

  希特拉司忒 Hydrastis canadensis L.是产于北美的多年草,根茎含有培尔培林,希特拉司丁(Hydrastin,C21H21NO6)等的盐基。其越几斯有时也用于子宫出血等,为止血药,但现今则大抵只从中提出希特拉司丁来,酸化之,以制造希特拉司谛宁(Hydrastinin,C11H13NO3)。希特拉司谛宁是有力的止血药。

   

  芍药 Paeonia albiflora Pall.为东部亚细亚的原产,而广被培养的多年草,初夏开红色或白色的美花。汉方以根为镇痉药,用于腹痛,及妇人诸病。

  牡丹 Paeonia moutan Sims.为中国原产的落叶灌木,栽植于庭园等处以供观赏之用。初夏开大形的美花。药用的牡丹皮,便是采集其根皮,而加以干燥的。牡丹皮的佳香,由于一种石炭酸性酮类曰丕渥诺尔(Paeonal,C9H10O3),经过数年之品,往往在那断口上,看见析出着微细的结晶。对于头痛,腹痛,以及妇人诸病,作为镇痉药,与芍药同为汉方医流所常用。用于卖药者也很多。

   

  商陆科 Phytolaccaceae

   

  商陆 Phytolacca asinosa Roxb. var. esculenta Makino.,(P.acinosa Roxb. var. Kämpferii Makino.)为自生于山地,或被栽培的多年草,根以供利尿药。有效成分虽未详,但因为含有多量的硝酸加里,也许就为了那作用罢。

   

  苋科 Amaranthaceae

   

  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为自生于原野及路旁的多年草,根称牛膝,汉方以作利尿通经药,也用于卖药。日本在奈良县下,栽培甚多,也从中国输入。

   

  藜科 Chenopodiaceae

   

  海诺波亭草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var.anthelminticum A.Gray.是北美原产的多年草,夏日著绿色的小花。全草有特异的香气,加以水蒸汽蒸溜,则得0.5%内外的海诺波亭油(American wormseed oil;Chenopodiumöl)。此油对于蛔虫,十二脂肠虫等,是强有力的驱虫剂。大人量一日0.2–1.0克,服后经一点钟,须用下剂(蓖麻子油或仙那浸)。倘若下剂的奏效不良而被吸收,则呈不快的副作用,偶或竟至于成为聋子。海诺波亭油的有效成分,是称为亚斯卡力陀尔(Askaridol,C10H16O2)的油状物质,乃构造式如下的一种过酸化物质,在植物化学上,属于稀有的例子。

   

   

   

  亚斯卡力陀尔在南美产Monimiaceae科的乔木植物(Peumusboldus Baill)的叶中,也被含有。在日本,则以三共制药会社发卖的“内玛妥尔”之名,为世所知。

  海诺波亭草之栽培,现在以北美合众国的巴尔的摩尔市附近为中心,也输入于日本,但在内务省卫生试验所药用植物圃场的试验的结果,则也很能生育,含油率亦多。

   

  蓼科 Polygonaceae

   

  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是自生于中国及日本各地的多年性蔓草,根称何首乌,汉方以为强壮药,谓有长生不老之效。约十年以前,在日本也非常流行。何首乌者,令何氏的发变黑之意,是起于“昔何公服之,白发变黑,故号何首乌”的故事的。

  大黄 Rheum tanguticum Tschirch.为生于中国西部的山岳地方的多年草,将根茎干燥而法制之者,曰大黄(rhubarb;Rhabarber),为各国药局方所收载,是重要的医药品,用作健胃(一日量0.05–0.25克)及缓下剂(一日量0.5–2.0克)。有效成分是克列梭方酸(Chrysophansäure,C15H10O4),遏摩亭(Emodin,C15H10O5)等的养化一炭矫基安脱拉启农(Oxymethylanthrachinon)。

  唐大黄 Rheum undulatum L.是中国及西伯利亚原产的多年草,在日本亦有栽培。根茎曰和大黄,以代中国产的真正大黄,作健胃及缓下剂,又很用于卖药的原料。其缓下作用,比大黄更为缓和。有效成分也是养化一炭矫基安脱拉启农与大黄同。和大黄的主产地是奈良县。

   

  白檀科 Santalaceae

   

  白檀 Santalum album L.是栽培于英属印度的小乔木,其木部用作薰香料,或加以水蒸汽蒸溜,制白檀油。白檀油(santal oil)是印度玛淑亚(Maysore)政府的专卖品,以“玛淑亚产白檀油”之名,为世所知。这是重要的治淋药,主成分乃称为珊泰罗尔(Santalol,C15H24O)的油状物质(含量90%内外)。白檀油又用于肥皂等的原料。近年在市场上,出现了在西部澳大利亚由同科植物Fusanus spicatus R.Br.所得的所谓“西澳洲产白檀油”甚多,但在医疗上,是否和玛淑亚产白檀油功用相同,却还是一个疑问。油中含有珊泰罗尔及和这为异性体的孚赛诺尔(Fusanol)。

   

  桑科 Moraceae

   

  大麻 Cannabis sativa L.是栽培于东印度的一年草,采其未熟的果实,以供药用。在日本,也以采其纤维(麻)为目的,而栽植之,但并不含有药用成分。在形态上,虽然和栽培于东印度者毫无差异,但也许是因了风土的关系,或者生理底变种之故罢。其中含有着具有催眠麻醉性的树脂,以作镇静催眠剂。因为和阿片一样,用为麻醉性吃烟料,故在国际间也管理其输出入,与阿片同。

  霍布草 Humulus lupulus L.是栽培于欧美诸国的宿根性蔓草,雌雄异株,夏时开花。将雌花穗在成熟的初期采集而干燥之,谓之霍布(hops;Hopfen),为酿造麦酒所必不可缺之品。除将特有的苦味与芳香,给与麦酒之外,还有帮助酵母作用,且使制品清澄之效。又,采集其附在雌花穗的苞上的腺体,则谓之霍布腺,偶亦用为健胃及镇静药。

   

  壳斗科 Fagaceae

   

  药没食子树 Quercus lusitanica Lamarck.(Q.infectoria Olivier)是产于小亚细亚的落叶乔木,春季,没食子蜂(Cynips tinctoria Olivier.)来刺伤本植物的嫩叶而产卵的时候,则和卵的孵化而稚蜂发育起来同时,也生出球状的虫瘿。称这为没食子(galls;Aleppogalläpfel),因其含有多量的没食子鞣酸(Gallus–gelbäure),故盛用于鞣皮工业,染织工业等。间亦以供药用,为收敛药。是和五倍子(参照盐肤木条)相当的生药。

   

  胡椒科 Piperaceae

   

  毕澄茄 Piper Cubeba L.是自生,或被栽培于印度,爪哇等处的雌雄异株的蔓性灌木,采集其未熟的果实而干燥之,即曰毕澄茄,以作治淋药(一日量15克,舐剂)。含有15%内外的挥发油。

  卡瓦卡瓦 Piper methysticum Forst.是自生,或被栽培于坡里内西亚(Polynesia)的多年草,作为制药原料,则大抵出于夏威夷。根含树脂,有麻醉性,又有利尿之效。将本树脂溶解于白檀油中的新药,以“戈诺山”,“卡瓦珊泰尔”等之名在出售。坡里内西亚人以根为麻醉性的嗜好料,恰如酒和阿片;其吃法有种种,斐支,萨木亚群岛,是使未婚的处女啮碎其根,村人相聚而遍饮其混和了唾液的液汁。在坡那胚岛,则用石将根敲醉,而饮其榨汁。少顷觉醉,即或唱或跳,尽欢乐之极致,然后乃入甜梦。在那常习的人们,也起中毒症,与阿片同,是名卡瓦中毒症。这麻醉性成分是一种树脂,和阿片之为盐基物者不同。

   

  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为自生于路旁的多年草,初夏开花。民间采其鲜叶,揉之,用火略焙,以贴化脓,疮疖等;又谓有下毒之效,煎服以治淋病。本植物有特异的强烈的恶臭,但那臭气的本体,则未详。将这加以水蒸汽蒸溜,便得臭气全不相同的挥发油。

   

  单子叶门 Monocotyledoneae

  兰科 Orchidaceae

   

  采配兰 Cremastra appendiculata Makino.为自生于树阴的多年草,因其根茎含有多量的粘液,故以代欧洲所产的萨力普根(原植物Orchis Morio L.,O.mascula,L.,等),为粘滑药。

   

  姜科 Zingiberaceae

   

  郁金 Curcuma longa L.为自生,或被栽培于台湾及别的热带地方的多年草,根茎呈鲜黄色。这称为姜黄(turmeric;Kurkuma),曾以供药用及染料,但现今则大抵仅用为食料品的著色料。即混和于加里粉,或加入于泽庵渍(译者按:日本的一种盐渍萝卜)。用作化学上试验纸的姜黄纸,便是将纸浸在姜黄的酒精浸出液里而成的。那黄色素,是称为库尔库明(Curcumin,C21H20O6)的成分。

   

  同属中还有名为“姜黄”(C.aromatica Salisb.)的植物,但其根茎,与郁金的根茎(也名姜黄)异,黄色淡,而芳香却强。

  莪蒁Curcuma zedoaria Rosc.是广被栽培于热带地的多年草,日本则栽植于鹿儿岛及冲绳县下。根茎作为芳香性健胃药,大抵用于卖药。含有约1%的挥发油。

  生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为热带亚细亚的原产,而广被栽培于各地的多年草。其根气辛烈,有特异的芳香。辛味成分是称为精该伦(Zingeron,C11H14O3)的结晶性物质。生姜用为香辛性健胃药,也以作调味料。

  小豆蔻 Elettaria cardamomum Whit. et Maxton.为栽培于英属印度的多年草,其果实曰小豆蔻(cardamoms;Cardamomen),种子有佳快的芳香。用作芳香性健胃药,以供芳香散,苦味丁几等的制剂原料。和汉药中,虽有缩砂(Amomum xanthioides Wall.),伊豆缩砂(Alpinia japonica Miq.),益智(Zingiber nigrum Gaertner.)等可以替代小豆蔻,但于气味芳香之点,皆远不如。小豆蔻含有约5%的挥发油,其主成分,是醋酸台尔比内阿尔(Terpineolacetat,C10H16O·COCH3)及契内阿尔(Cineol,C10H18O)等。

   

  鸢尾科 Iridaceae

   

  洎夫兰 Crocus sativus L.为栽培于各地的多年草,晚秋之候,开淡紫色的美花。雌蕊入药,作为镇痉,通经剂(一日量0.5克),为民间所用,又于卖药原料,所消费也很多。主成分是亚法—克罗辛(α–Crocin,C43H68O25),培泰—克罗辛(β–Crocin),冈玛—克罗辛(γ–Crocin C26H32O5)这三种黄色素。这色素,和胡萝卜(根),梔子,酸浆,西红柿(果实)等的色素属于同类,通常称之为卡罗企诺易特色素。洎夫兰是明治十八年(译者按:一八八五年)才始传入日本的植物,但在经过了四十余年的今日,则年产额已达四十万圆,完全将输入品防遏了。洎夫兰是九月种植,十一月收获的,也可以种在桑圃的隙地里。一反步(译者按:约中国一亩二分弱)的收量约二斤半,一斤的卖价为三十圆(每年不同),现在在兵库,广岛,左佐贺这三县,栽培得最广。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石蒜 Lycoris radiata Herb.为自生于各地的宿根草,秋分前后,开红色花。鳞茎中含有着称为里珂林(Lycorin,C16H17NO4)的剧毒性盐基物,是可怕的有毒植物之一,但近年由森岛教授的研究,发见了里珂林的药理底作用,与吐根(同项参照)的有效成分蔼美丁相类似 [89]  ,从本植物的鳞茎制造了祛痰药在发卖了。但吐根和本植物,都是剧药,所以倘不是医生,来用是危险的事。凡有毒植物,若少许,大抵入药,而相反,虽是药,过量就一定成为毒物的。

   

  百合科 Liliaceae

   

  芦荟 Aloe africana Mill.,A. ferox Mill.,A.succotrina Lam.这些植物,都产于阿非利加及西印度群岛,叶片肥厚,含蓄着多量的汁液。入药的芦荟(Aloe),是将那叶的汁液加以蒸发浓缩,作为越几斯,以为泻下药(一日量0.1–1.0克)。倘用至0.5克以上,则有峻下作用,同时也是通经药。泻下成分是称为芦荟英(Aloin)的养化一炭矫基安脱拉启农的一种。

  铃兰 Convallaria majalis L.是自生于欧洲及日本北部的多年草,初夏开钟状的白色小花,也被栽培以供观赏。将全草作煎剂,或作丁几,以为强心利尿药。有效成分是称为康代拉妥克辛(Convallatoxin)的结晶性的配糖体。这成分,在花中含得最多。

  车前叶山慈姑 Erythronicum japonicum Makino.是自生于山地的多年草,早春开紫色的美花。其根含有多量的淀粉,用以供“片栗粉”的制造原料。片栗粉品质佳良,但因价贵,故现今市贩品之称为片栗粉者,大抵是马铃薯淀粉。片栗粉也被收载于日本药局方,以为锌华淀粉的原料。

   

   

  贝母 Fritillaria verticillata Willd.var.thunbergii Baker.为中国原产的多年草,在日本则培植于奈良县吉野郡等地方。春日开碧绿色的钟状花。鳞茎称为贝母,汉方以为镇咳,解热药,又谓有催乳止血之效。含有茀里谛林(Fritillin,C25H41NO3)及其他两三种盐基物。 [90]  

  小叶麦门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Ker. Gawl.是往往栽植于庭园的多年草,初夏开紫色的小花。采须根的瘤起部而干燥之者,曰麦门冬,或曰小叶麦门冬,汉方中用为镇咳,解热,强壮药;虽现在,卖药中亦颇用之。大阪府三日市町,是著名的产地。Liriope graminifolia Baker.的根,也用于同样的目的,为区别起见,称为大叶麦门冬。

  海葱 Scilla maritima L.(Urginea maritima Baker.)是自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多年草,将那地下茎的鳞叶,称为海葱(squill;Meerzwiebel),由此作海葱丁几,以为强心利尿药。也用以作对于人体少有危害的杀鼠剂。有效成分是斯替林(Scillin)。斯替来英(Scillein)等物质。

   

  天南星科 Araceae

   

  半夏 Pinellia ternata Breit.是自生于路旁,田圃上的多年草,初夏抽肉穗花序,包以黄绿的佛焰苞,在汉方上,根茎名曰半夏,为镇咳的要药,而尤常用于妊娠呕吐(恶阻)。在近时,医师的处方也颇应用了。有效成分未详。

   

  棕榈科 Palmae

   

  槟榔 Areca catechu L.是马来地方的原产,而广被栽培于热带地方的常绿乔木。种子即槟榔子(areca nut;Arekanuss),含有亚利可林(Arecolin)及其他数种的盐基,用作绦虫驱除药(一回量4–5克)。热带地方的土人,有将石灰加于槟榔子,包以蒟酱(Piper betle L.)的叶而咀嚼之的风习,在这些人,说是肠寄生虫少,下痢也少有的,这是由于亚 列可林和单宁的作用。

   

  莎草科 Cyperaceae

   

  香附子 Cyperus rotundus L.是自生于海滨沙地的多年草,生在根茎上的瘤块,曰香附子,汉方以为妇人病的要药,用作通经及镇痉药。含有约1%的挥发油。

   

  禾本科 Gramineae

   

  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var.frumentacea Makino.为田圃中所栽植的一年草,从种子除其子壳,谓之薏苡仁,汉方常用为利尿及营养强壮药,薏苡仁是适宜地含有着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的良好的营养品。在民间,也煎用之,谓有除疣之效云。

   

  裸子植物亚部 Gymnospermae

  麻黄门 Gnetales

  麻黄科 Gnetaceae

   

  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是生于中国腹地的雌雄异株的多年草,全形略似天花菜,叶很退化,作小鳞状,对生节上。初夏开小花。在汉方,麻黄乃发汗,镇咳的要药,古来常用为感冒药的葛根汤,便是配合了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的六味的。麻黄的有效成分是厄茀特林,又称麻黄精(Ephedrin,C10H15NO),这一种盐基物,为明治二十五年(一九○二年)故药学博士,理学博士长井长义氏所发见 [91]  。此后直到近年,盐酸厄茀特林不过用以为散瞳药,但自一九二四年Chen,Schmidt两氏 [92]  的药理学底研究发其端,而作为呼吸镇静药的用途大开,尤其常用于气管支,喘息等,为内服(0.025–0.05克),或注射药。厄茀特林的化学底构造,和从牛的副肾制出的亚特力那林(Adrenalin,C9H13NO3)这一种高贵药相类似,那药理作用也相类似。

   

  亚特力那林不但价很贵,且是化学上极不安定的物质,水溶液一触空气,很容易便被养化,而且不适于内服,仅仅用作注射药(偶或用作吸入药)而已。而厄茀特林则是安定得多的物质,其长处在也宜于内服。于是三十年前由长井博士所发见的厄茀特林,现在已成为世界底的医药,从中国输出于英美德各国的麻黄之量,每年至数十吨了。

  如上所述,在汉方,麻黄的茎叶是用为发汗,镇咳药的,但同时,那地下茎,则作为制汗药,而用于结核患者的盗汗等。就是,地上部和地下部的作用,是发汗和制汗,恰相反对,《本草纲目》亦云,“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应响,物理之妙,不可测度。”近年医学博士藤井美知男氏于麻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理作用的相反,已由动物试验给以证明了。 [93]  

  麻黄的原植物,久用了E.vulgaris Rich.var.helvetica Hook.et Thompson这学名,但据近年O.Staft氏的研究,判明了汉药的麻黄,是和欧洲及印度产麻黄不同的新种,同氏已立了E.sinica Stapf. [94]  的新名。由中国所输出的麻黄是同种之外,也混有E.equisetina Bunge的 [95]  。据B.E.Reed及刘汝强两氏, [96]  则在原产地,称前者为草木麻黄,后者为木本麻黄,以为区别云。

   

  球果门 Coniferae

  松柏科 Pinaceae

   

  桧 Chamaecyparis obtusa Sied. et. Zucc.树干,根叶,皆含有1%内外的挥发油,其主成分,是称为卡地南(Cadinen,C15H24)的三二松油精。“滋育尔”,“渥勃泰尔”等新药,便是用本植物为原料的治淋药。

  赤松 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黑松P. thunbergii Parl.在树干上加以割伤,采集其渗出的粘稠液者,曰台列宾替那(terpentina;Terpentin),成于60–80%的松脂,与20–30%的挥发油即台列宾油,将这和水而蒸溜之,则从溜液得台列宾油(译者按:或译作松节油),将残滓加热脱水者,曰珂罗孚纽谟(colophony;Goigenharz)。台列宾替那在树上自然干燥,失其挥发分者,便是松脂。台列宾替那及松脂,作为硬膏的基础剂,用途殊广;台列宾油于气管支炎,黄磷中毒等,为内服药,于肺坏疽,为吸入药。台列宾油有从空气中吸收酸素,而生过酸化物的性质,这过酸化物将黄磷酸化,成为无害的酸化物,便达了解毒的目的了。用于此种目的的台列宾油,愈旧愈佳者,即因为油愈陈年,含有过酸化物也愈多量的缘故。古来相传,松林能将空气净化,但从松树发散于空中的台列宾油,其量极微,不能视为能行这样的净化作用,但要之,台列宾油是具有这样的和别的挥发油有些不同的性质的。

  高丽松 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ncc.是自生于朝鲜的常绿乔木。种子称海松子,以作滋养强壮药。含有50%内外的脂肪油。

   

  一位科 Taxaceae

   

  榧 Torreya nucifera Sieb. et Zucc.是自生于山地的常绿乔木,其种子谓有驱除十二指肠虫之效云。含有多量的脂肪油。又,叶中含有挥发油,用于熏以驱遣蚊子。

   

  二 无管有胚植物部 Embryophyta Asiphonogama

   

  石松门 Lycopodiales

   

  石松 Lycopodium clavatum L.是自生于山地的常绿多年草,夏日生子囊穗。石松子便是采集了本种及同属诸种的胞子的东西;含有多量的脂肪油,具不吸收湿气的性质,专用以作丸药的衣。

   

  羊齿门 Filicales

   

  小齿朵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是生于日本北海道及本州的山地的多年草,根茎用作绵马越几斯原料,为绦虫驱除药,以代欧洲产绵马根(D. filixmas Schott.)。有效成分是菲里辛(Filicin),菲勒玛伦(Filmaron)等。

   

  三 真菌植物部Eumycetes

   

  担子菌门 Basidiomycetes

   

  落叶松蕈 Polyporus officinalis Fries.是寄生于落叶松属(Larix)诸种的树干的菌体,含有亚喀里辛酸(Agaricinsäure,C22H40O7),专以供那制造原料。亚喀里辛酸是用于结核患者的盗汗(一回量0.005–0.01克),作为制汗药的。

   

  囊子菌门 Ascomycetes

   

  麦角 Claviceps purpurea Tulasne.世界各地无不广布,寄生于禾本科植物。那宿主,在欧洲是来麦(Secale cereale L.),在日本则大抵是鹅观草(Agropyrum semicostatum Nees.)。麦角(ergot; Mutterkorn)便是将发生于这些宿主的本植物的菌核(Sclerotium),加以干燥的东西,有子宫收宿,止血等的作用,作为阵痛促进剂,或于子宫出血等妇人科领域,是甚为重要的医药。阵痛促进剂者,倘若多量,即起流产及其他剧烈的中毒,所以在北海道的一部,曾经有因麦角繁殖于牧草上,而牛马流产甚多,蒙了损害的事。有效成分是亚戈妥克辛(Ergotoxin,C35H41N5O6),亚戈泰明(Ergotamin,C33H35N5O5)等盐基物及其他的亚明盐基。因为麦角有经过一年,则成分分解,而不能使用之类的不便,故近来也制出了种种的代用药,但还因麦角有优于他物的特长,所以至今也还在使用。

  麦角在日本,也到处自然地发生着的,然而所产不多,故从欧洲,尤其是从俄国输入。在欧洲,也大抵是采集着自生品,但人工培养,亦属可能,前年,维也纳的高等农业学校植物病理学教室的赫开教授(Prof.Hecke),曾将麦角的胞子,施行麦芽汁胶质的固形培养,开始从同教室供给颁布于大家了。 [97]  在日本,大谷药学士也在试行麦角的人工底培养。 [98]  

   

  不完全菌门 Fungi Imperfecti

   

  茯苓 Pachyma Hoelen Rumph.是松树采伐后,经三四年,发生于土中的松根周围的不定形的菌体,大者直径至一尺,是名茯苓。汉方以为利尿药,又多用于卖药中。

   

  四 红藻植物部 Rhodophyceae

   

  鹧鸪菜 Digenia simplex Ag.为沿着黑海流域,生于从台湾到九洲南部,土佐等的近海的红藻的一种,名鹧鸪菜,或曰海人草,可作蛔虫驱除药(一日量10克,煎剂)。这是并无副害,而却还确实的驱虫药,故尤宜于小儿。以此为原料,在日本发卖的制剂,有“玛克宁”,“提改宁”,“提改尔明”,“提改拉克辛”等,德国的有名的制药公司美尔克,则早就特地从日本运去了本植物,制造发卖着名曰“海尔米那尔”的驱虫药。

  石花菜 Gelidium amansii Lamx.为生于日本本洲沿海的海底岩石上的红藻的一种,由此以制造“寒天”(Agar Agar)。于寒天的制造,此外通常也混用Campylaephora hypnoides J. Ag.,Ceramium boydenii,Gepp.及其他的红藻。法将原藻和略加硫酸或醋酸的水一同煮沸,取滤过而得的粘浆,使之凝固,切作四角柱状(角寒天),或用寒天筛漉作丝状(细寒天),冬季置屋外,令冻结,然后藉日中的暖气,使水分融解滴下,干燥起来。就是,寒天的制法,实不过是从粘浆分离其粘质物和水分的工程。日本所通行的冻制食品中,冰豆腐,冰蒟蒻,冰饼等,后来虽与水同煮,也不再成为原来的豆腐或蒟蒻,而惟独寒天,却具有可逆性。寒天的成分,以称为该罗什(Gelose,〔C6H10O5〕n)的炭水化合物为主,因加水分解,而生糖曰格拉克妥什。寒天之于药用,有时以作缓下剂。“亚喀罗尔”,“沛忒罗尔亚喀”等新药,大抵是美国的制品,但也就是在寒天浆里,含有着流动巴拉芬,菲诺尔孚泰列英等的下剂,而且利用了寒天本身,也有缓下作用的东西。又于细菌培养基,也为必不可缺之品。包服散药的薄衣,大概是由淀粉质所制的,但三重县下所出的称为“小林药衣”之品,则以淀粉和寒天为原料。此外,在食品方面,如点心,甜酱,牛肉大和煮的罐头等,所用之量也很多。

   

   

  凡例

  (1——2)(略)。

  (3)凡生药之名,皆力举英德两国语,但化学底成分的名称,则因为英德两语,并无大差,所以大抵只举德国语,那读法也照德语的发音。

  (4)文献则力举日文的最近之作一二种,因为倘有必要,便可以查考的缘故。

  关于文献,所用的略字如下:——

  药志=药学杂志。化志=日本化学会志。植研=植物研究杂志。

  (5)读过本书后,倘欲调查其详细,则有下列的参考书:——

  下山顺一郎著,朝比奈泰彦,藤田直市增补,生药学。

  下山顺一郎著,柴由田桂太增订,药用植物学。

  刈米达夫,木村雄四郎共著,邦产药用植物。

  近藤平三郎,朝比奈泰彦,安本义久合编,第四改正日本药局方注解。

  Gilg: Pharmakognosie

  Köhler: Die medizinische Pflanzen

  Kraemer: The Scientific and Applied Pharmacognosy

   

  日本刈米达夫原著

  乐文摘译

 


185《药用植物》鲁迅全集 鲁迅翻译作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