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迄今去过的最大人防工事

又是我,在这篇专栏发出来的时候,距离这次冒险应该已经一个月了。主要是假期光顾着玩了,开学后又忙东忙西,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这次是以专栏的形式记录up的探险经历。原因有二,一是前两期视频感觉效果很一般,总是出现画面过于抖动、转向过快、画面过暗、无法对焦等等各种问题,难以剪辑,无脑堆砌又效果很差;二来,这次探险没录视频。。。。
寒假回家后一直惦记着出门转转,苦于没有地方可去。四处打听,终于在过年后打听到了一处没去过的人防工程。准备了必要的工具,挑了个暖和的天,up就屁颠屁颠的出发了。

入口和之前基本一样,又是个被破开的砖房。

和之前大城山的两个防空洞超长的下行通道不同,这个里地面很近,几个台阶就到了地下一层。注意这里为什么说是地下一层呢,因为这一处人防向下纵深了好几层,后面细说。

根据之前来过这里的前辈所说这里应该是一个炮兵阵地,根据up实地考察来看,地下一层这些应该是这样的,四处可见石砖上的刻字,标明各处的作用。









还有一些探险者留下的各种各样的痕迹,不过讲真,没什么营养。





除了当年工事建设时的痕迹、探险者留下的“到此一游”之外,up还在这里找到了第三种痕迹,就是很多让人摸不到头脑的画,不是涂鸦的风格,倒有点国画的感觉,画的内容也是,感觉很旧。不但和现代的涂鸦风格大相径庭,和那个“深挖洞、广积粮”的年代也格格不入。实在是琢磨不透。或许是在人防工程废弃后,这里曾做过娱乐开发?不管怎样,都是后人的猜测了,颇有些“三国周郎赤壁”的感觉了。






继续往里走,突然来到一个很大的空间,讲道理当时真是一惊,没想到这里面会这么大,屋子的墙壁上还是一些摸不到头脑的画,同样是一些神话题材和山水。屋子很大,大概有三米多高,还有些石质的小桌子小凳子,也是被彩色漆过的,和洞内风格很冲突。




继续向前走看到了一个通讯室的标识,里面是个小房间,算不上大,不过跟想象中的电报室差不多。

因为这些工事都建在地下,时间久了难免被地表的植被侵蚀,从顶和侧面蔓延出密密麻麻的树根。不过这么粗的树根倒是第一次见,一般都是黄白色的嫩须,这次见到的最粗的直径有一两厘米。


往左走过石门,往下应该是算是下了一层吧,走了不远就遇到了岔路,一个指向车炮库,一个指向市主干道。



先去主干道方向吧,感觉往这边走之后更像是单纯的人防工程了,而非地下一层的炮兵阵地。可以看到规格还是蛮高的,在路旁挖了排水渠↓

一处破损的弧顶,能看见里边的细钢条,看来比想象中的坚固。

铛铛,封面图来了,当时拍这张照片就是觉得太有感觉了,在洞里爬了个遍的树木根须,踩起来一深一浅的污泥,生锈的铁管,还有红砖,恍如隔世。这张图做封面再好不过了。

往前走又是岔路,如果顺着主干道方向继续走下去,会继续向下,应该是地下三层了吧,另一个方向是公司幼儿园,不知道是什么公司,又是什么幼儿园,估计早已物是人非。


公司主干道方向走了一段就很难走了,淤泥越来越厚,最后已经能没过鞋底了,本来今天带来雨靴有备而来,奈何同行朋友把雨靴落在了洞口,up不想独往,遂作罢。
深处的淤泥全是裂纹,就像河床一样,应该是常年会被积水淹没,因为现在是冬天,水位最低,所以淤泥露出。夏天的这个地方可能是有积水的。

烂泥实在是又滑又粘,不走了。不过看到前面全是来来回回的脚印,看来好奇者不在少数。

来一张全景图吧,能隐约看到烂泥路的尽头被土石方堵住了,估计是走不到更远了。

这段路的湿气很重,头顶全是泥点,希望没蹭太多在头发上面吧。

终于有一条路到尽头了,返回去看看幼儿园那边吧,一路没什么太特色的东西了,基本就是树根、字迹这些。

幼儿园方向的探索也止步于积水,看样子不浅,而且顶太低了,不走了。

只剩下车炮库方向没有探索了,随着从地下深层回到了靠近地表的位置,甚至有些地方已经看到地面的透光,隐约感觉这次探索要接近尾声了。
车炮库,字面意思了,应该就是当时用来停放车炮的,有三间这样的大空间,很高,有点类似消防队停放消防车的结构。倒也不假,可以看到这些被砖砌的墙堵住的地方就是原先出车的地方。



车炮库尽头还有一个下行洞口,曾经被封死,看起来是被有心人砸开了,不过太狭窄了,不太好下。之前在网上看斥候城市探险的视频,他们下去过,不过能走的不多,所以就不下去了。


到头咯,这次真没了,这次探险就到这里了。真的是大开眼界,这是目前up去过的规模最大的人防工事了,而且里面出现了大量的过去的痕迹:刻字、壁画等等,这都是之前从未见过的。当时真的兴奋的不行。
期待下一次探险。

开学后在沈阳可能会有一次探险,不过都是后话了,学校还在封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