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上了科创板
最近碳中和的概念比较火爆,整个板块被热炒。
然而从业绩方面来说,真正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主要还是光伏。
隆基股份曾经称,在考虑贷款利息摊销的情况下,度电成本已经降到2毛钱以下,和火电相比已经非常具有竞争力。即便是拿掉光伏补贴,也不妨碍隆基继续维持较高的利润。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火电的替代品主要精力放在水电、风电和核电等,但前两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后一种尽管做到了实际上的安全性比较高,但社会接受程度比较难。
当光电成本断崖式下跌的时候,未来就清晰了。
也正是基于这个底气,中国碳中和的承诺力度非常大: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星空君曾经推荐过以隆基股份为代表的光伏行业的几个巨头,但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些巨头,而是探讨一家新上市的科创板光伏新生力量:奥特维。
一、科创板的光伏新星
2020年5月,奥特维登上科创板。
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从事光伏设备的生产,算是光伏行业的上游产业链重要一环,著名的光伏巨头晶科能源是公司的大客户。
年报显示,2020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4,387.31 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51.6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5,535.75 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111.57%。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和往年相比,受到光伏行业快速复苏的带动,公司2020年的业绩格外靓丽。
从产品类型来看,公司销量增幅最大的是多主栅串焊机和硅片分选机。
从在手订单来看,2020 年度,公司签署销售订单26.67 亿元(含税),比 2019 年度增长 67.63%;截止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在手订单 23.99 亿元(含税),比 2019 年度增长 113.06%。
这个指标对应的,是公司的预收款(合同负债)。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新准则实施后,符合一定条件的预收款计入合同负债,绝大多数合同负债将来都会转入收入。
由此可见,公司未来的营收和利润非常值得期待。
二、轻资产行业
从公司上市时的财报看,这是一家轻资产公司。
有多轻呢?
公司上市时,固定资产只有2000多万(在建工程忽略不计),上市后新增了1个亿左右的在建工程。
而公司的核心产品一台销售价就在100万元左右… …
这也说明,公司的厂房设备微乎其微。
一般来说,只有一少部分高科技行业才有类似的资产结构。
公司的产品怎么生产的呢?
星空君深入挖掘招股书发现,原来公司负责设计,核心产品主要靠“组装”:公司采取“以销定产”+“预投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通常是根据客户订单来确定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
因为行业特殊性,光伏的上游设备体积巨大,甚至连装配环节,都是在客户的厂房进行。
因此公司没有大规模的生产线,也没有厂房。
这种轻资产模式非常像芯片行业,但芯片行业的设计企业掌握核心技术,门槛非常高,竞争对手很难学走,公司的核心技术如何呢?
公司的员工结构可以说明这个问题:20%的员工是研发人员;27%的员工是安装调试服务人员。
也就是说,近半员工负责研发和装配,这是公司最核心的两个环节。这是特殊行业的特殊经营模式,也让公司有了特殊的独特竞争力。
不过,星空君还是忍不住说一声,如果出现行业挖人的现象,对公司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三、可能的风险
除了人员流失风险,公司最大的风险,莫过于技术路线的风险。
1、技术路线
当前我国光伏行业中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占主导,但若钙钛矿电池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等取得显著进步,侵蚀甚至取代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主导地位,则可能使公司现有产品体系的市场需求出现大幅下降。
这并非是杞人忧天,光伏行业的技术日新月异,钙钛矿电池技术蕴藏着诺奖级的科技创新,一旦技术突破,现有的行业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大客户过于集中
招股书显示,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接近一半(2019年),2020年更是超过一半。
对大客户的依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公司在规模较小的时候可以支撑起足够大的销售额,另一方面公司和大客户的合作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前几天欧菲光丢失苹果这个大客户,让投资者一头汗),容易影响公司的业绩大起大落。
四、利息重负
对于一家净利润1.5亿的公司来说,1066万的利息支出是一个风险点。
星空君经常说,当利息支出超过净利润的10%的时候,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
为什么这还不到,就要警惕呢?
因为公司2020年的业绩是非常规激增,利息增加了三分之一。在公司上市圈了不少钱的情况下,还扩大了贷款,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资金负担。
这件事也需要从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公司是轻资产运营,不该借那么多钱,一家固定资产2000多万的企业竟然短期借款高达3.4亿,史上最高,这就容易让人比较费解;第二,公司虽然融到了钱,但根据证监会的要求专款专用,招股书融资用途之外的项目,公司还是要自己想办法筹钱。
作为科创板企业,仗着上市圈到不少钱,公司也放心大胆的去借钱。
借钱干什么呢?
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扩大生产,给客户生产设备;二是增加了自家的在建工程(近1亿),这说明公司的经营风格开始有所转变,不在搞那么轻的资产了。
五、总结
在光伏这条清晰的赛道上,奥特维成功登上科创板。从公司发展经营情况来看,有潜力,也有不足,还有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