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出:无益之事与有涯之生

2021-12-25 08:20 作者:绪山千鹤  | 我要投稿

虽然2021还有六天就要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但倘若不是B站发来诸如“2021年度报告”一类。我可能还没意识到这件事已经这般的迫在眉睫。

在即将过去的2021里我共写了9篇专栏,在弹幕网里写专栏感觉很奇怪,并且我也不是很会写专栏,所以结果总是不尽人意。我也尝试着把它们做成视频,但结果更是一个不如一个(但奇怪的是原稿被我缝合着充当征文居然拿了省奖)。

在一篇关于「魔女之旅」的漫评里我说,大概不同时期看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吧。当我一篇一篇翻着自己曾经写过的专栏,也总有把它们删掉的欲望。不过理智终究是克服了只一点。所以我想把过去写过的专栏(大部分是漫评和感慨)再升华一下,这就是我写这篇“年度报告”的原因。

今年的秋天来的似乎比往年都要迟。时值年底,南京终于才有了些秋的颜色。但这秋景也是转瞬即逝,转眼就已是初冬了。日出时分,想干点特别的事情。就穿着短衣,披上外套,去附近的湖边转转。寒风打在脸上,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是啊,生活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太多了。想要一个不少的把这些感觉都说出来,就像是数出夜空中有几颗星星。当我拿起笔想要把这份心情留存,时常无从下笔。

古有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也觉得秋日胜春朝。或许是因为尚且不识愁滋味吧。倘若如此,我就更应该珍惜眼下的秋天。尽管她已经离去。

我喜欢秋天,也喜欢刘慈欣先生的小说——庄严而又宏伟,就像笔下的宇宙。深秋的天空亦是如此。往昔的天空就像是有着厚厚的云层点缀着的幕布。盖在头顶,又有着朦胧的距离感。而秋天的天空则不然:万米高空中,稀稀落落的云层如涟漪般飘过,仔细还能看到银白的客机在穿梭。因为干燥,明明很远,小如沧海一粟,却又感觉实实在在,仿佛就在眼前任由摆布。

时常抬头仰望这秋空,感觉自己已然升天。仿佛置身于茫茫宇宙。没有璀璨的星云,只有无尽的空虚。秋空大概是自然界中除夜晚以外最接近宇宙的了。总是注视着她,难免会觉得自己要被吸进去了。阳光透过空气发生丁达尔效应,把整个世界都映成了金黄,但并不刺眼,只是明亮而又澄澈。满目秋光尽是和煦,不像盛夏那样热烈。全然是温柔的气息。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单单觉得宁静和谐,能活着便是极大的幸福。

我与『轻音少女』:

我喜欢二次元就像喜欢秋天一样。二次元可以为我营造那种如诗的意境,而我对那秋天的爱意,其实也是始于二次元。在一年盛夏,我还是一名初中生,第一次和『K-ON』邂逅,就深深的为其所吸引。非常舍不得,那时我们一周放一天假。放一次假也就敢看一两话,生怕一眨眼就把她看完了。还抱着寻找最佳的体验感的目的拉上窗帘泡上一杯奶茶裹着毛毯悄悄地看番。于是算上剧场版,将近半年我才把她看完。

这就给了我一个思考的机会,说实话我从来没有那么认真的看一部番。我看着她们美好的高中生活,看着她们一次次为梦想而努力,看着她们奋斗,看着她们欢笑……我向往无比,因为那时我也算是浑浑噩噩。

向往当然是因为自己不曾拥有,我没有多姿多彩的青春,就像轻音部并轰轰烈烈的演唱会一样。我一度认为自己活着其实漫无目的。可以说《轻音少女》变了我的人生走向,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态度。人生何必要有人来为你喝彩?我那寒冬腊月追番的日子,包括那秋景,在我心目中也是美好的回忆。这样的人生,于我来说就是美好的。

我过去觉得习以为常的东西,现在竟能重新发现美好。我想着大概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吧。身边有些令人治愈的事物,再堕落的人也会对生活充满爱吧。对我来说这个治愈的事物恰好就是「轻音」。

和解后的迷茫:

可是一旦脱离了这种意境,剩下的现实又显得黯然失色了。往昔常觉得,生活如此美好,用来上课真是可惜。可要是真放假了,我也不过是独自在家对墙打坐。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但倘若相反,则是极大的痛苦。当下的我也不过是一遍又一遍的重演着过去。像爬楼一样踩完每一级台阶,但转过头来又是从前的光景。有理想却暂且无法实现,有热爱却无法作为生活。再美好的意境也是无心领会。虽说当下的奋斗是为了迎接更好的明天。但走上了社会,值得苦恼的事就更多了。很多时候走自己想走的路,拼命的为之努力。最终也只是让自己无悔。而遗憾,却是常有的。

总之就是有时候觉得生命诚可贵,想要紧紧拥抱这个世界;有时又觉得无聊透顶。时间就是在这样的交替中流逝。不知不觉连日出和日落都分不清了。

我在刘慈欣先生的宇宙里,学会了在光年的尺度上思考问题。看着地平线上的那轮红日,不禁感到恐惧。太阳明明是一颗很小很小的恒星。宇宙是那样的宏伟,甚至是那让我赞叹的秋光,都是八分钟前的了。而在这120亿光年的尺度下,人类又是何其的渺小。尽管如此,在这渺小的人类的200万年的历史中,我的人生,我的酸甜苦辣,连同那尚且未知的将来,都或多或少都已被演绎。我存在或者是重复的意义又是什么?

无论是超新星爆发还是一草一木的消亡,宇宙中能量和物质的总量就在那里,不增也不减。我是注定要走向死亡的。而我的存在与消亡,宇宙并不会为此而改变。我连过客都算不上,为什么还要活着?

就像宇宙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一样。对于这些问题,最让人感到无法理解的就是它居然是可以理解的。既然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那就去改变活着的态度吧。

我在想,一个人如何才算是不枉此生。对于生活,我从小到大就说不上是喜欢还是厌恶,单纯的没有什么想法。该吃吃该玩玩,该上学就去上学……虽然也有喜怒哀乐,但仿佛陷入了永无止境的迷宫。我觉得自己太普通了,和周围的人群一样——为同样的事情欢喜落泪,为同样的事情焦头烂额……别人的想法对于我来说太过重要,自己因为和别人一致而感到安心。唯一能在别人面前说说的喜好也不过是因为很多人称好而人云亦云。我觉得这样的人生已经失去自我了,完全就是漫无目的是复制别人。随波逐流,然后逐渐埋没在人群之中。

我想要逆流而上,但有时又觉得,世间还有那么多美好,就像那秋光。如果每天都能看到如此美景,寻常的活着也无妨。

『京吹』中找到答案:

今年年初,我又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补了京阿尼的另外一部番:「吹响吧上低音号」我非常喜欢吹小号的高坂同学。都说京阿尼的作品每一段都可以作阅读理解,有一段就让我印象深刻。

京都著名小号演奏家高坂丽奈在谈到她吹小号的初衷时表示,自己坚持吹小号是为了「成为特别的人」。丽奈的这一句话似乎有点不明所以,看起来很中二,颇让人感到羞耻。毕竟说的超凡脱俗,但却又有些不明所以。嘛~姑且理解成高坂同学在做出这段爱的告白时紧张到不知所措吧?

虽然过去也或多或少会去想一下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但是在此之后我又一次思考了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终于有了新的感悟。也许今后我也会将这番感悟推翻,但至少目前我还会将它视为灯塔。

就是在这种指引下,我解答着先前的疑惑,企图说服自己。终于各取所长得出了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

每个人活着的方法都大不相同,哪来的什么标准答案?我们都活在时间的光锥里,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人类历史的长河从来不是一个人推动的。既然想活出自我,那就不妨遵循自己的本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不要在意是否符合主流。不管目标是否宏大,能为自己而活就已经独特。即使真的在现实上和别人一致,如果真的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本愿,对抗它就没有意义。因为只要第一遍有意义,那再多次的重复也是有意义的

虽然说人的一生很难说有什么既定的目标,因为外在环境与条件的变化不受人的意志控制 。但去走自己想走的路,并拼命努力,或许会在人生中留下遗憾,但绝对不会在暮年之时后悔。

做自己热爱的事,把她变为自己的生活。如此这般,方能不枉此生,有意义的活着了……

喜欢小号的丽奈选择了它,仅从这一点来说她的人生至少有一部分仅属于自己了。而意识到了这一点的丽奈,和身边许许多多「理所应当出现在那里的人流」比起来,当然就是特别了啦!

为我的热爱说些什么:

「轻音少女」和「吹响吧!上低音号」在我走向成熟的几年里重塑了我对生命和生活的看法。京阿尼对细节的追求,使得这些品都充满着深意。这里的细节,不单单指的是画作中的细节,更多的是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这种认真的劲头和态度,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作用爱发电。人们都说京阿尼超越业界,我认为她完全当之无愧。京阿尼从来不受资本束缚,始终坚持着初心。有这样优秀的制作公司,才有优秀的动漫作品啊。


从本质上来看,动漫和电视剧都属于用视听语言表达的艺术,只不过是表达方式不同。于动漫,我认为理解成开了滤镜的电视剧也不为过。动漫的画风就像是滤镜,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唯美柔和的;动漫的一切都取决于绘画,所以能表现出现实中无法表现出是事物;动漫具有漫画的特点,即夸张。它可以直观的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动漫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部分低素质的网友横行,无理举报,恶语中伤。本来近两年的番剧大多数题材老套没有深度和新意。好不容易有几部让人眼前一亮的番却又被下架。与文学艺术一样,我一度将二次元世界视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二次元也如实的伴我长大成人。但当我看着晚秋触景生情时猛然发现二次元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可这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却在一点点被剥夺。

太阳已经完全升起了,清晨的秋空又恢复了往日的高深。泛黄的树叶上结了很多露水,湖边也多了许多嬉戏的孩子。我也曾在这湖边没命的撒欢,也曾哭着闹着拽着父母的衣角索几颗糖球吃。然而现在大致是不会这样做了。我知道这就是我逝去的童年,尽管还未觉得它开始过,就已经结束了。

无论是这温柔的秋天还是流水般的时光,都像那烟花一样——虽然绚丽多彩,但又转瞬即逝。无论如何祈求,这段美好的时光都将过去。真希望有一台机器,能把这段时光冻结。这样她就能作为我永久的回忆。成为我对生活最简单最朴实的告白。


日出:无益之事与有涯之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