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词中位置对元音音长和音质的影响
符号: L标记长元音、双元音音节,S标记短元音音节。

词中位置对蒙古语元音音长和音色的影响较大:
1)词首音节元音长度>词中>词末。例如,
булаг, 音节型为S-S,同为短元音但第一个音节明显长于第二个音节,长度比例大约为6.5:3.5。
туулай,音节型为L-L,同为长元音但第一个音节明显长于第二个音节,长度比例大约为3:2。
буруу,音节型为S-L,长度比例大约为2:3。
наадам,音节型为L-S,长度比例大约为4:1。

2)非词首音节短元音有央化的趋势。通俗来说,中央化的元音向[ə]靠拢。
元音图是元音的排列示意图。取决于具体所论述的语言,可以用三角形或四边形的方式构建。舌弓最高点的位置被视作元音的发音部位(语音学最新研究认为元音位置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对应发音部位,而是听感上的位置)。纵列指示元音高度,高元音排在上方,高→半高→半低→低,或者称为,闭→半闭→半开→开,例如[i]→[e]→[ɛ]→[a]。横行指示元音前后位置,前元音排在图表的左边,前→央→后。通常用于定位的元音如下图。中央化指的就是元音位置朝最中央的[ə]靠拢。

上图元音的位置是“标准”位置,一门语言中元音的位置不会那么标准,我们通常采用元音图上该元音附近位置的“定位”元音来标记该元音。部分教材中说的非词首短元音均读为[ə]是不正确的。虽然非词首短元音不区分词义,但读音是不同的。蒙古语形成了长元音、词首音节短元音和非词首音节短元音的大中小三个舌位三角形,体现了非词首短元音中央化的特质(三角形向中央缩小)。

上图画出了и、ү 和а三个元音为长元音[iː uː ɐː]、词首短元音[i ɐ u]、非词首短元音[ɨ ɵ ɛ]的位置。例如,гараг,第一个元音是[ɐ],第二个元音在其基础上更闭一些(嘴巴开口更小),接近[ɛ],发音可参考http://www.bolor-toli.com/dictionary/word?search=%D0%B3%D0%B0%D1%80%D0%B0%D0%B3&selected_lang=4-1&see_usages=true&see_variants=true。

3) 词末短元音的音位和成音节功能消失。这对于识别单词重音和韵律有意义。例如,буга,词末的短元音а不构成音节,所以这个单词的重音和韵律不符合S-S音节型的规律,而是一个单音节词。所以буга和буг的发音大体相同,差别在于词末辅音,а会使г的发音位置更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