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饮食与训练的关系概括》

2022-01-21 01:31 作者:--单走一个6  | 我要投稿

  下午六点钟吃的的50g燕麦,经过两个小时消化,结束了血糖升高和下降期后,我的血糖已经稳定(我能感觉到)。到了八点开始训练,这时糖已经进入肌肉和血液,保证了肌糖原的充足。训练时,精力充沛,丝毫没有因减脂所带来的无力感。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成功的训练,这归功于我的成功饮食安排,尤其是对碳水的把握。(嘎子,让叔来,叔把握得住)

  由于减脂期碳水摄入较少,所以训练时,一旦肌糖原使用完,就要用血糖提供,血糖一旦降低,就会导致神经疲劳。所以训练中我会喝运动饮料,利用里面的低聚糖,来保持我血糖的稳定,从而确保神经不疲劳。

  这是一个绝妙的安排。

  由于吃的碳水有限,肌糖原不足,会向血糖借,血糖不足,会向肝糖原借糖,等到肝糖原也不足时,身体就会进行糖异生,把身体中不是糖的东西转化为糖,比如脂肪、氨基酸,脂肪进行糖异生当然是好事,可以减脂,但是氨基酸异生,会导致肌肉中氨基酸的流失,所以我在训练中会喝5克BCAA,也就是支链氨基酸,保证在训练强度大的时候,不会肌肉流失。

  同时,由于训练前两个小时,我吃了300g鸡胸肉,身体已经提前储存满了氨基酸,所以更不会造成流失氨基酸的发生。这又是一次绝妙的安排。

  在经历高强度的训练后,肌肉的肌糖原已经消耗殆尽,这时有一个开窗期,在训练后30min最为显著,这时如果补充碳水,最好是高GI的快碳,身体的吸收率是最高的。由于肌糖原的缺乏,进入身体的糖分会最优先进入肌肉,成为肌糖原,促进肌肉恢复能量。肌糖原很自私,一旦进入肌肉,就不会出去,也就是说,不会转化成脂肪,只会用来修复肌肉,所以不会长胖。这时候应该及时补充快碳,补充能量。一般我训练后会吃馒头这种快碳,实在是明智的选择。

  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增肌的目标是什么?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肌肉失去做功的能力,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消耗掉储备的肌糖原,这与我在《大重量与小重量》那篇文章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肌肉训练后,最应该先补充的应该是碳水,而不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以放在碳水以后吃,只要两个小时内补充蛋白质即可。

  很多人训练后,会马上冲一杯蛋白粉,吃一根香蕉,看似很专业,很大咖范,其实是舍本逐末、一窍不通。

  所以,讲完我所说的饮食过程,你也可以体会到为什么减脂需要做力量训练了吧?一是可以让身体线条更好看,其次,它会让碳水在你的身体里转化的更科学有效,它利用肌糖原在肌肉里只进不出的原理,让碳水最大程度上用于肌肉的恢复和休息,而不是用来转化为脂肪。

  并且,你也可以想到,这个饮食计划只适用于我,而不适用于没有健身习惯的大众减脂者,这是由于,他们的能量代谢过程与我有所不同。

  我现在用的是二十分之四的轻断食计划,也就是说,只在下午六点到晚上十点会吃饭,其余时间处于空腹状态,让有限的能量最大程度地为训练服务,而不是增脂。

  对于大众减脂者,不需要像我这么复杂,只需要做到少食多餐、按时按量就完全够了。

  为什么我看着不胖,但是体重却有90kg?就是因为,我的肌糖原储存能力更强,我的肌肉可以储存更多肌糖原。有些人看着很胖,但体重很轻,有些人看着不胖,但是非常压秤,就是这个道理。

  按照《健身营养全书》的标准说,人体的肌肉可以储存350g肌糖原,但这是面对大众说的标准,实际上,一些健美选手可以肌糖原储备量可以达到500~600g。

  训练时,身体处于分解代谢;训练后,身体处于合成代谢,会促进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分泌。

  所以,我们把碳水后置,在训练后补充碳水,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促进葡萄糖转化成脂肪,但另一方面,它有很强的合成能力,可以促进肌肉恢复。我在训练后马上补充碳水,可以充分发挥胰岛素的合成能力。

  至于胰岛素转化成脂肪?不存在的。我前面说了,由于训练后肌糖原的缺失,我吃的碳水大部分进入肌肉变成了肌糖原,而肌糖原十分自私,他想个守财奴,糖分只进不出,胰岛素想借糖?不给!

  这时,我就把胰岛素这把双刃剑打磨成了一把单刃剑,只砍敌人,不砍自己。

  另外,补充肌酸,可以增加体内肌酸储备,提高运动能力。

  至于蛋白粉的问题,要注意,因为蛋白粉是短肽,所以它的营养成分远远比不上鸡蛋。它的优点就是吸收快,方便,训练后一个小时内可以喝一勺分离蛋白及时补充蛋白质,其余的蛋白质全部用食物补充即可。

  最后提一句,大多数人把蛋白质看的太过于重要了,以为健身就是要狂吃蛋白质,但实际上,碳水的重要性性和复杂程度,要远高于蛋白质,碳水里面有很多学问,但是蛋白质真没啥可讲的,除了说说肽链还能讲啥?训练最重要的也是碳水,而不是蛋白质。蛋白质吃够就行了,吃多了只会增加肾脏负担,没什么好处。对于蛋白质,每个人的需求量都不一样,一般来说,训练水平越高,越从事重量训练的运动员,蛋白质需求量越高。对于普通力量训练爱好者,可以在每公斤体重1.2~1.5g蛋白质之间,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根据自己的需要,根据自己的感觉,来确定蛋白质的摄入量(保证身体能及时恢复过来即可)。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体重90kg,蛋白质一天150g左右会让我觉得很舒适,肾脏不会有消化负担,训练损伤也能及时恢复,这对于我而言,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数值,那我就一直延续这个数值即可。

  至于施瓦辛格提倡的,每磅体重1g蛋白这种说法,对于自然训练者而言,就太多了。只有训练水平达到非常高的层次,或者需要减脂备赛,才需要这么多,一般的训练者根本达不到这个层次,摄入这么多蛋白肾脏早晚完蛋。

营养学的要点大部分就是这些(小声:其实我只会这些)。其实每一个概念都可以延伸展开讲,光是胰岛素就能长篇大论一通,只是我觉得没必要。对于概括性的文章,不适合讲的太细,对细枝末节的深究会影响读者对整体脉络的把握。  

————摘自2021年5月28日微信聊天记录(瞎聊)

《饮食与训练的关系概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