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为什么要转战网络首映?(详细介绍)
(该专栏原为另一篇专栏的一部分,因为篇幅较多,所以我把它单独又做为了一个分支)
《囧妈》为什么要转战网络首映?
2020年1月23日前后所有春节档电影宣布撤档,其中包括《姜子牙》、《囧妈》、《唐人街探案》、《紧急救援》等多部备受期待的影片。


就在影迷热烈讨论这些电影的何去何从时,就在第二天即24日电影《囧妈》先做出了表率,它决定在互联网上线播放,电影主要制作方欢喜传媒与数字媒体字节跳动达成和合作,电影将于1月25号(大年初一)在今日头条系APP上免费播放,包括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欢喜首映。宣传标语为
“大年初一,请全国人民看《囧妈》”
“历史首次,春节档电影在线首播。”

这一电影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操作,让所有观众大吃一惊,我们简单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囧妈》能华丽的实现网络电影的转变。
1. 名声热度。2020年春节档有7部大体量电影为主力,争夺7天的票房市场,经过疫情撤档后,因为来得很突然,大家对电影的热情还在,影迷非常期盼能与之前火爆宣传的电影见面,当其他电影还做未来的计划,想着将损失降到最小时,《囧妈》大胆的做出创举,让电影如期与观众见面,人们疫情宅家肯定会去看的,还是免费看,因而观众的对《囧妈》和徐峥的好感度就比其它6部电影的,热度不减反增。

2.商业利益。上面有提到过电影的分账问题,这里还要在引入一个叫对赌协议的概念。对赌协议就是收购方(包括投资方)与出让方(包括融资方)在达成并购(或者融资)协议时,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情况进行一种约定。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融资方可以行使一种权利;如果约定的条件不出现,投资方则行使一种权利。所以,对赌协议实际上就是期权的一种形式。通过条款的设计,对赌协议可以有效保护投资人利益。
根据电影《囧妈》传出的对赌协议,横店影视(保底方)先后支付给欢喜传媒(制片方)6亿元来买断电影,保底24亿票房,若最终票房超过24亿,则超出的部分横店影视分取65%,欢喜传媒分取35%。若最终票房没超过24亿,横店影视还是要支付这6亿。

我们来理一理,欢喜传媒公告称《囧妈》的投资额度为2.17亿,上面说到电影在上映前就得到了横店影视的6亿保底收入,这6亿是制片方的纯收入。如果正常情况下带入最开开始讲的公式计算,电影上映后票房要达到约19.8亿制片方才能拿到6亿的纯收入,但现在有了对赌协议即使电影票房最终没超过19.8亿制片方也有这6亿的稳定收入,如果电影票房达到了24亿,制片方还能继续获利,稳赚不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风险转嫁到了保底方。
其中又有消息称徐峥导演和欢喜传媒也签订了对赌协议。《囧妈》的欢喜传媒给徐峥的公司真乐道支付了3000万制作费,另外又给了徐峥2700万的导演费、1000万的监制费、1000万的编剧费、4000万的片酬费。徐峥为了《囧妈》能赚钱,和欢喜传媒保底《囧妈》的票房必须要达到24亿,只有这样对方才同意支付后续1亿多的制作费,否则他就需要独自承担投资方出资的6亿费用。

但疫情突发打破了所有计划,很多未上映的电影前后为难,横店影视也通情达理,提出与《囧妈》和平解除之前的合约,收回6亿保底金。看样子《囧妈》跟别的春节档电影一样,只能把损失降到最小。
但这时候字节跳动伸出了橄榄枝,愿意支付6.3亿买断《囧妈》播放版权,于是《囧妈》刚和横店影视解除合约后,扭头就与字节跳动签合同。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囧妈》这么着急和这么愿意转卖给字节跳动。首先从电影市场上看,在上映前期尽管《囧妈》做了很多的宣传和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来炒热度,它的预售票数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结果,这是对自己的电影没有信心的表现,电影上线后观众的评价也证明了《囧妈》的品质一般。

要知道春节档的其它电影都有很有竞争实力的。而且截止今日票房超过24亿的国产电影只有11部。

综合来看《囧妈》票房超过24亿的可能性不高。其次在这种紧急关头,每部电影都在面临着损失和难题,此时字节跳动愿意支付6.3亿买断版权,比之前还多0.3亿,而且对自己又有不错的舆论导向,反正是请全国人命免费看嘛。因此以徐峥为代表出面谈和,马上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不仅全身而退还多获得了一些利益和名声。
3.时代需求。这次事件最重要的角色其实是字节跳动,它与徐峥一样反应灵敏和聪明。抖音和快手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短视频平台,竞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2019年春晚快手与央视合作,还是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呆在家里,这次春晚的收视率大幅度提高,新媒体平台直播累计到达人次11.16亿,电视端直播人次为5.89亿,快手更是用10亿红包与互动观众来推广自己。

无论这次快手宣传得怎么样,性价比如何,作为竞争对手的抖音也总该拿出点东西吧。不知道字节跳动哪个公司人员这么聪明想到了电影《囧妈》撤档,沟通之后双方一拍即合。借着自己本家的宣传,截至1月27日零时,电影《囧妈》在头条系四大平台(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火山版)及智能电视总播放量超过6亿,总观看人次1.8亿,而且带来曝光率和现象级话题,再稍稍对比上面春晚的数据,这笔6.3亿的买卖怎么看都不亏。

那么整件事情看下来,天时(疫情期间)、地利(平台沃土)、人和(各方代表)全占有了。好像大家都赢了:
观众在家无聊免费看到了春节档电影。
电影不仅没有什么亏损,还多赚了点钱和名声,毕竟都请你免费看了还要怎么样。
平台成功引流,吸收了一波用户,得到一时话题热度,性价比很高。

当然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获利的一方也有损失的一方,以下内容我尽量阐述事实情况,至于谁对谁错你们自有评价。
《囧妈》转网络首映,电影行业为其买单,特别是影院。各地电影院在电影未上映前,先自己垫付各种费用为电影做宣传,包括海报、预告片播放、举办活动等等。现在电影行业正经历寒冬,大家都共患难能理解,可《囧妈》在网络首播后,就没有后续的影院票房,影院也无法收回原来垫付的宣传费用,这些都是电影院和发行实实在在的损失。于是影院联合发声,谴责这一行为,并且行业内以后会对欢喜传媒出品的电影进行一定抵制。

很多说这是无能狂怒,没有用,时代发展不可阻挡,关于这个问题我推荐大家去看看这篇文章,它仔细分析了《囧妈》转网络首播对以后网络电影的影响等问题。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
谢谢你的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