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蹈水之道

2021-02-25 05:36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蹈水之道

             《庄子·达生》


【原文】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


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


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


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


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今译】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在吕梁河畔观赏瀑布的景色,那水流从三十仞的高处垂直倾泻而下,江面水花飞溅,瀑布泻下溅起的水沫、水雾达四十里之远,鼋、鼍、鱼、鳖都不能在这一带浮游。


忽然只见一个男子游在江中,以为是有什么痛苦的事情想不开而自寻短见的,孔子便急忙让他的学生顺着水流沿河往下游去救他。


却见这人游到数百步外,露出了水面,便从水中出来登上了安,然后披散着头发在堤岸下悠游自在、潇洒悠闲地边走边哼唱起歌来。


孔子赶忙跟上去,问他,说:“我还以为你是鬼,细看却还是人。请问,你游水有什么特别的门道和秘诀吗?”


那人回答说:“没有,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我从小在这种环境中,凭着人类的本能开始了我的生活,又依靠人类的适应性而成长,顺乎自然而成功。同漩涡中心的漩流一起潜入水底,又随向上涌出的涌流一同浮出水面,完全顺从水性而不凭主观意志从事,不作任何违拗。这就是我能驾驭汹涌的急流的缘故。”


孔子说:“什么叫作凭本能开始生活,靠适应性而成长,顺乎自然而成功呢?”


那人回答说:“我生于陆地而安于陆地,这就是本能;在水边长大而安于水上生活,久习而成性,这就是适应性;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而自然而然就这样做了,这就是顺乎自然。”



【赏析】

吕梁男子可以在鱼鳖都难以畅游的瀑布下悠然游泳,并非是因为他的游技比鱼鳖都高,而是因为他了解水的流动规律。


顺着水性戏水,自然不会为水性所伤害。为人处世,特别需要“从水道而不为私”的智慧,要尊重事物发展规律,依规律而动,而不是自以为是任性而为。


虽然庄子强调安时顺命,但“从水之道”并不代表“听任水的摆布”。即使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随波逐流的吕梁男子,也是忽而潜入水底,忽而浮出水面,并没有让自己像水中的漂浮物那样,任水卷入水底。


“长于水而安于水”更多强调的是,人要融入环境,安心在环境中生活。人只有先从心理上接纳环境,才能为环境所容。




后用“蹈水之道”说明做任何事情只有按照客观规律行动,才能完全驾驭它。


蹈水之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