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雄鹰展翅之亚平宁半岛战役——(五)米莱西莫战役

2021-02-25 04:13 作者:近卫掷弹骑兵官  | 我要投稿

        大致情况

        米莱西莫战役打响于1796年4月13日至14日进行,是拿破仑·波拿巴在给督政府写的战斗报告中给在利古里亚地区爆发的一系列小型战役所起的名字。

        在奥热罗将军的率领下,法国军队经过了一番血战后终于成功的拿下了撒丁军米利西莫和科塞里亚的阵地。

米莱西莫战役油画

        基本信息

        爆发时间:1796年4月13日至14日

        爆发地点:意大利,米莱西莫

        战役结局:法军胜利

        交战双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撒丁王国

        双方指挥:拿破仑、奥热罗将军/乔瓦尼·迪普罗韦拉、菲利波·德尔·卡雷托(战死)

        双方兵力:9000人,23门火炮/988人,2门火炮

        双方损失:700人(米莱西莫),1000人(科塞里亚)/150人战死,其余人被俘

        战役背景

        1796年3月下旬,波拿巴将军开始接手由大约4万士兵组成的意大利方面军。在4月10日于热那亚附近遭到约翰·博利厄元帅率领的奥地利左翼部队的袭击后,为了反击拿破仑继而发起了蒙特诺特战役。4月12日,在蒙特诺特战役中,法国人杀过卡迪博纳山口,成功的击败了阿根托将军指挥的已经陷入了孤立境地的奥军右翼。随后,法国人开始进一步向内陆挺进,打算攻占迭戈,以此来撕裂加大哈布斯堡军队与其盟友撒丁军之间的间隙。

        战役打响

        在蒙特诺特获胜后,波拿巴将军立刻将进攻的主力部队转向了西方,对米开朗基罗·科利将军指挥的21000人的撒丁军发起了进攻。为了阻止博利厄有可能派出的援军,B拿破仑又派遣了安德烈·马塞纳的师夺取北方的重镇迭戈。4月13日,奥热罗将军率领他的部队在米莱西莫附近打垮了普罗韦拉将军指挥的奥军辅助部队。

        为了掩护大部部队的撤离,普罗韦拉与久洛伊边界轻步兵的一部分以及斯特拉索尔多第27步兵团的两个掷弹兵连一起撤退到科塞里亚城堡、准备死守。而由菲利波·德尔·卡雷托上校率领,新近抵达的撒丁军第三掷弹兵营很快加入了普罗韦拉的部队。

米莱西莫

        波拿巴下令法军一鼓作气攻占奥军所盘踞的山顶阵地,但是负责发起进攻的奥热罗和梅尼尔却是遭到了联军守备部队的顽强抵抗。在率领发起了当天的最后一次袭击,并且失败之后,巴塞莱米·茹贝尔上校回忆道——

        “没有什么比这次袭击更加可怕的了,我在爬山时受伤了;我手下的掷弹兵把我举到了半空中,我用一只手抓住了墙顶。而另一只手则是用军刀挡开了石头,但是这样一来,我的全身上下就成了十步外两个据点奥军火枪和炮兵的目标。”

        那天晚上,奥热罗将军在波拿巴重新集结兵力的时候把要塞给彻底的围困了起来。第二天一早,奥热罗将军召唤城堡守军投降,于是普罗韦拉旋即选择了投降。因为那时他的人在要塞里已经没有食物、弹药和水了。

       在波拿巴写给督政府的有关于发生在米莱西莫附近的战斗中,他称之为“米利西莫之战”,这是比较令人困惑的,甚至可能是故意误导,因为波拿巴很可能不想透露当时法军方面伤亡到底有多严重。事实上,米利西莫本身并没有发生真正战役,只不过是4月13日发生的一次混乱的行动,法军把一些敌军小分队击退后,随后又对科塞里亚要塞进行了短暂但代价非常高昂的围攻,在普罗韦拉和德尔卡雷托的率领下,要塞里面只有一千人的守军。直到4月14日,由于缺乏弹药、食物和水,守军只能够选择向法军投降,这样一来法军才能继续安全地向内陆挺进。波拿巴后来向驻皮埃蒙特的军团的参谋长约瑟夫·科斯塔上校承认,围攻科塞里亚是一个错误,是由于他的不耐烦而导致的。可能是因为他想掩盖这个错误,波拿巴关于“米利西莫之战”的报道才如此具有误导性。

米莱西莫战役结束后将军向拿破仑献旗

        战役后续

        法军在4月13日发起的进攻中,损失了至少700多人,而普罗维拉的988名士兵中却只有96人死伤,但其余的人变成了战俘。法军的让·昆宁将军和皮埃尔·巴内尔上校以及撒丁军的德尔卡雷托将军被杀。值得一提的是,法军中的路易·絮歇上校由于在战斗中作战勇敢而获得了晋升。不过在第2天一早上打响的短暂战斗中双方的损失就不得而知了。

年轻时的絮歇

        堡垒的投降时的法军得以继续推进,向前进攻。4月14日,马塞纳在第二次迭戈战役中获胜。不久之后,波拿巴将军又开始继续率领他的意大利方面军继续无情的向西,对科利的撒丁军发起攻势。


雄鹰展翅之亚平宁半岛战役——(五)米莱西莫战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