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孔道】解读北魏石雕佛传故事碑


国家博物馆甘肃文物菁华展【丝路孔道】展出文物有陶瓷器、青铜器、玉石器、金银器、木器、丝织物、纸制品等。在展览的最后一单元<佛陀之路>中有一件展品——麦积山石窟第133窟10号【北魏石雕佛传故事碑】。此碑内容丰富、技法精湛,涵盖二佛并坐、断发出家、树下思惟、释迦涅槃、乘象入胎、降服外道、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燃灯授记、文殊问疾、初转法轮等情节,表现了释迦摩尼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全碑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段中间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座。二佛并座是隋代以前佛教造像及佛教壁画中常见的一个题材,情节出自《法华经·见宝塔品》。左端,描绘悉达多太子断发出家。右端上部描绘悉达多太子在树下思惟,觉悟证道;下部描绘释迦涅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是上段的主题。
中段。中间为上生世界,交脚弥勒菩萨坐于兜率天宫,体现出弥勒上生信仰。右端上部与左端上部一起构成了一个连贯的情节:乘象入胎—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左端下部表现燃灯佛授记图。右端下部为降服外道。
下段。中间圆券形龛内为释迦说法,身边站立两身胁侍菩萨。左侧上部为鹿野苑初转法轮;右侧上部为文殊问疾。下部的阙形龛内为四天王与双狮。
该件是复制品,有些遗憾。

附:<佛陀之路>单元中的【供养人刺绣画残片】



(本文所有图片均为笔者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