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全球变暖将导致北半球进入冰期?美国人要往墨西哥逃难?《后天》早已给出了答案!
2004年上映的《后天》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灾难片,是灾难片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21世纪前十年里灾难片中的NO.1。
《后天》中有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反向预言,包括温室效应竟然导致北半球进入冰期,发生灾难时美国人竟然往墨西哥反向移民等。
这些预言有的现在看来已成为现实,而有的则正为我们敲响着警钟。
一、前十的灾难片
《后天》在豆瓣上获得了超过36万人评价,取得了8.2分的高分,超过了93%的灾难片。

灾难片在整个电影大家庭中是属于数量比较少的,在《后天》前面的7%的灾难片仅有9部,也就是说,《后天》的豆瓣评分在所有灾难片中位列第10名。
那么,前9名灾难片都是哪些神作呢?

我们看到,1998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毫无悬念的霸占了灾难片榜首的位置;而2012年重映的《泰坦尼克号3D版》也占据了第二名。
另外,前十名中还有1996年上映的《铁达尼号沉没记》以及1958年上映的《冰海沉船》两部讲述泰坦尼克号故事的灾难片。
也就是说,豆瓣灾难片评分榜前十名中,有四个位置都被泰坦尼克号占了。
如果把除了1998年版之外的泰坦尼克号电影都除去,再把评价人数不足一万的电影都去掉,上面10部灾难片只剩下5部,依次是:
《泰坦尼克号》、《釜山行》、《勇往直前》、《卡桑德拉大桥》和《后天》。
《釜山行》和《勇往直前》我之前写过,《泰坦尼克号》和《卡桑德拉大桥》我们以后再讲,今天先来分析一下《后天》。
二、艾默里奇的灾难片
罗兰·艾默里奇是世界知名的电影导演,以擅长拍摄科幻灾难片而著名。
从1996年到2009年,艾默里奇导演了《独立日》、《哥斯拉》、《后天》、《史前一万年》、《2012》等众多知名的灾难大片。

不过,在《2012》之后,艾默里奇导演的电影口碑都有所下滑,直到去年上映的战争大片《决战中途岛》才重新获得了豆瓣7.5分以上的评分。
雪夜之前也写过关于《决战中途岛》的影评,只是觉得该片并没有把中途岛海战中美日双方的博弈很好地表现出来。
三、地球的自我调节

《后天》讲述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两极冰川大量融化,阻断了温盐环流,使得高纬度地区气温下降,引发全球气候异常……最终,地球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冰期。

影片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其描述的灾难并非虚构,温盐环流中断导致全球气温骤降在地球历史上曾经真实发生过,而最近的一次就是一万多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

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冰期(指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大约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
“新仙女木”事件发生在距今约12800年前,是第四纪冰期结束后,冰消期持续升温过程中的一次突然降温的典型非轨道事件。
这一次降温是很突然的,在短短十年内,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7、8℃。而且这次降温持续了上千年,直到11500年前,气温才又突然回升。
新仙女木事件就是由于地球持续升温的过程中,造成了两极、北美和北欧的冰川融化,大量冰冷的淡水注入海洋,阻止了北大西洋温盐环流从赤道向高纬度地区输送热量,造成高纬度地区气温率先下降,使得两极和阿尔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盖逐渐扩张。
在冰盖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冰雪大量反射太阳光造成地球对太阳能的吸收能力下降,引起地球进一步降温。

《后天》将地球气候可能要数百年时间发生的变化,集中在了数日之内,使得电影异常震撼,让人们重视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影响。
四、震撼的灾难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后天》中所呈现的温室效应引发的自然灾害。
砖头大的冰雹:

巨型龙卷风:

数十米的海啸:

极端的低温:

发达的美国向毒枭横行的墨西哥逃难(幸好那时候还没有川普造的墙):

也许,我们能够确定明天地球上不会发生这样的灾难,但谁又能保证并不遥远的后天也同样安全呢?
毕竟,灾难离我们从来不远,全人类目前还正在遭受着新冠病毒的威胁;
而且,人类活动已经加速了全球环境变化,我们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止《后天》中的灾难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