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泽谣系列#《花月妖》创作后记

今年#甘泽谣系列# 即将完结,特将之前发布于微博&知乎专栏的创作后记也往B站专栏搬运一遍。
知乎专栏“绀珠”:https://zhuanlan.zhihu.com/jiaozhu

@国学永存-离风 整理的《素娥》原文&译文: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6798

本篇内容首发布于2019年4月27日:
从制作“甘泽谣系列”的一开始,我和海鲜就希望这个系列里的每一首歌都能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从九则唐传奇中展开九种各具特色的风貌与意境。所以在每次正式创作前,我们会先考虑我们要以什么角度来切入原著故事,提炼出适合写成歌的情绪。
在创作前五首时,我们都是试图尽量靠近原作的精神。而到了第六首《花月妖》,我们则想大胆一点,给大家换换口味。于是和前作比起来,这首的内容形式更加跳脱,曲子也采用了现代元素更重的电子风格。
这首歌的原作《素娥》,虽以武三思的宠姬之名为标题,但其实是借素娥这个人物来反衬描写狄仁杰的清正以及“天之所授”。如果要更贴合原著,应当还是以狄仁杰为主体来写。可偏偏我自己对这故事最感兴趣的却是其中一个不算重要的概念:“花月之妖”。天帝遣“花月之妖”来使得人间君王领袖心神动荡,这出奇的说法让人一下子联想到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所谓“红颜祸水”。恰好唐朝也正有一位对应“红颜祸水”的知名人物——杨玉环。作为后代人的袁郊会写出“花月之妖”这个概念,很难说不是有所影射。所以我在歌词中专门引用李白写杨玉环的诗句,以呼应唐朝历史,且把“花月妖”从素娥一个人扩展成一个类型的历史形象。
我之所以会对这种形象产生兴趣,源于我十分着迷于“盛极而衰”这个意象。在阅读唐传奇的过程中,我意识到盛世也是一种幻想:在其之后和在其当中的人都把“盛世”像他们自己的梦一样反复涂抹。“盛极而衰”则是梦境美到极致时倏然消陨,是历史的夜空中一场磅礴的烟花。而那些倾世的红颜,往往都是“盛极而衰”这种意象的具体寄托。一个时代若非“盛极”,怎会有余力去穷尽奢靡讨好美人。美人的美总是与时代的繁盛相互映衬,但又所谓“红颜薄命”,就是因为这样的时代也总会同美人一起凋零。其实人们都知道,一个王朝的气运兴衰,绝不仅仅就因为美人的一笑而毁于一旦,但人们却需要用美人为那个曾经美丽过的时代来做总结与标注。在人们眼中,她们既是罪魁祸首,也是传奇的巅峰与结局。她们所代表的,是千百代人对于盛世之幻想的归宿,是这个世界所有易逝的美的终点,是流光溢彩的肥皂泡将要破碎的一瞬。她们就是传奇本身。
在“倾国倾城”的标签下,历史中真实的美人们恐怕都难以逃脱大时代下身不由己的个人命运。因此我也想以虚构的“花月妖”替她们飞越现实的悲剧性。所以,抽离于具体的某个历史人物,全词以“花月妖”第一人称写出的傲慢张狂的态度纯粹是一种“戏说”,毕竟“花月妖”看上去确实以“祸国”、“惑众”为成绩功勋,反倒有种游戏人间、自嘲自恋的风流洒脱。
我写“盛极而衰”更倾向于写盛景而非衰景,危险潜藏在甜蜜之下,可越是不安越要肆意。“从来盛世最难久,迷梦摧迷楼”,迷楼终将倒塌,那场迷梦意义何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绝世佳人的美一样,我想它不存在于道理之中,它只为幻想点睛。
脱胎于唐传奇的“甘泽谣系列”本身,也可说只是一连串幻想的集成,这里面有原作的幻想,也有我和我搭档的幻想。作为非专业的创作者,我们努力打磨这个系列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将它作为我们技艺的证明。我们打磨的是我们自己的梦境,是我们要讲给听众的故事。每首歌都会有人觉得是这个系列里最触动TA的,这很自然,毕竟九个故事本就不同,每种感情都应有自己的归处。“甘泽谣”能更新到现在,我和海鲜要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听众朋友,还有就是所有帮助我们真正完成这些作品的staff。《花月妖》将是目前阶段本系列公开发布的最后一首歌,余下未发布的三首希望能尽快以数字专辑的形式与大家见面。相关信息可关注我的微博(@邪叫教主不与邪教苟且)或我搭档的微博(@海鲜快来)或网易云音乐人“海鲜面”。
愿美梦常在。
甘泽谣,后会有期。
花月妖-VC本家(墨清弦):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8376025
花月妖-人声本家(说说):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055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