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塞浦路斯大学收藏陈鹏飞、汤雅琁艺术作品

国立塞浦路斯大学收藏陈鹏飞、汤雅琁艺术作品

(塞浦路斯新聞訊)地中海东部欧洲明珠国被称为“爱神之岛”的塞浦路斯传来消息,国立塞浦路斯大学(University of Cyprus / Πανεπιστήμιο Κύπρου)日前正式收藏了中国艺术家陈鹏飞大师经典作品--秘色越窑青瓷梅瓶一件以及台湾著名艺术家汤雅琁书法作品一帧。


陈鹏飞是当代中国越窑青瓷艺术界的领军人物,其秘色瓷作品广受国际机构、博物馆、大学和收藏界的关注。作为台湾艺术界的骄傲,汤雅琁是集书、印、诗、画于一身的跨界艺术家,其作品在亚洲华语地区久享盛誉,也是收藏界备受瞩目的艺术人物。近两年来陈鹏飞大师与汤雅琁女士多次跨海跨界创新合作,其共同作品--越窑青瓷龙凤印玺组合被美国旧金山国立图书馆、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和世界银行总部永久收藏。


此次塞大收藏陈鹏飞的越窑青瓷秘色梅瓶是中国陶瓷器型中的一个经典,而台湾艺术大学诗人、篆刻书法家汤雅琁书写的作品正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一诗中,赞美越窑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经典诗句,这是塞浦路斯大学首次收藏台湾艺术家的艺术作品。
出生于上虞的陈鹏飞大师系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名誉馆长、越窑青瓷研究所所长、绍兴市上虞区收藏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越窑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誉为中国越窑青瓷艺术第一人。
越窑青瓷是中国瓷器的母亲,东汉年间在今浙江宁绍地区成熟青瓷器诞生,开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新纪元。上虞成为举世公认的最早瓷器发祥地和早期制瓷工艺的传播中心。在东汉至北宋的近千年间,越窑青瓷的制造历史从未间断,先后出现了三国西晋的繁荣期和五代北宋的鼎盛期,然而到宋朝时,因各种原因曾繁盛一时的越窑青瓷失传于世。四十多年来陈鹏飞全心从事越窑青瓷艺术的研究与恢复,他历经成百上千次的试验和攻关,终于成功仿制出越窑青瓷各个漫长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使中国瓷母-越窑青瓷重新复活,其精心复制的作品因“质似、形似、神似”深受国内外数十家博物馆的青睐,失传近千年的“瓷坛明珠”——越窑青瓷在他的故乡重放异彩。
国立塞浦路斯大学位于塞浦路斯首都"尼可西亚",为塞浦路斯共和国第一所大学,坐落于为提供世界一流高等教育而精心设计并建设成功的现代化校园。尼可西亚从公元12世纪开始就一直作为塞浦路斯的首都。作为塞浦路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尼可西亚也是塞岛政治,经济和行政中心。这里诸多的博物馆,歌剧院,艺术中心和图书馆承载着灿烂的地中海历史和文化。
在塞浦路斯大学的收藏过程中,露琪亚·克里斯多洛和王武兴教授作出了重要贡献,塞大中文文化教授王武兴院长还特别向塞大同行介绍了来自于东方文化的越窑青瓷历史和中华书法艺术。 本次收藏交流活动是2019年“国际IAEST”(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xchange of Students for Technical Experience)全球年会与塞浦路斯大学所确定的交流计划之一。美国亚洲文化学院艺术中心也给予了该交流项目的学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