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哲学】“不”字的四种写法,你知道几种?(何为否定)

__________________
一 经典的逻辑学中的否定
A:非A 否定了A意味着(A 非A的并列)不成立,(A与非A的中间项)不成立
在真值表中所有的事件都注册了,以1 0方式。
二 直觉主义逻辑学的否定
二十世纪初,矛盾律继续有,无排中律的逻辑学。认为排中律只能应用于有限的数学。
日常生活中有灰色地带,中间状态。
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
A与非A的中间可以填任何东西。不确定的中间地带。
否定A时,A被排除,(A与非A)被排除,通向非A,通向中间地带。
三 次一致性(paraconsistent)逻辑学中的否定
针对直觉逻辑学,由美洲哲学(巴西)提出。
去掉排中律后,真值表可以随便填,开放性的。
为了避免这种开放性,不能把排中律排除,去除后中间地带太多了,把矛盾律去掉,无伤大雅。
真值表可以填1,0,1 0三种情况。
可以自相矛盾。变成三进制。
如果否定A,可以导向非A,可以导向A与非A。
四 非逻辑学的否定
在巴迪欧那里不存在这种否定,彻底背叛了真理,不合法的否定。
齐泽克里说,A可以导向非A。对同一律的否定。
辩证法。
否定A,可以导向A,可以导向A与非A,可以导向一种不可能性,可以导向非A。
中间状态 A 与非A并列 巴迪欧 齐泽克
经典 ❌ ❌ 无产阶级, S主义(宗教)
解放立场
直觉 √ ❌ 左翼资(自由)传统,前资
次一致 ❌ √ 资(极右) 现代资本
非逻辑 √ √ 不存在 无产阶级
真值表是由无产阶级的生命铸造。
__________________
❤️❤️❤️
【四种否定】(参考巴迪欧“Three Negations”)
逻辑学中三大定律:
同一律(A=A)
矛盾律(并非「A且非A」,一个东西“是”又同时不“是”它自己,这无法成立)
排中律(A或者非A,一个东西要么“是”要么“不是”不存在中间状态)
巴迪欧认为围绕着「矛盾律」和「排中律」之间可以有三种否定:
第一种就是经典逻辑学的否定——矛盾律和排中律都满足:如果我对A加以否定就是非A,而不能说A和非A都成立而且还有一个中间状态。也就是说对于A的否定,同时否定了上述两种状态(都成立和中间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事件都在逻辑学框架下注册好了(一个矩阵里的格子只能填1或者0,不能不填也不能都填)如果这背后还有个上帝/大它者的话它是对于所有事物都了然于心的(全知全能,有个固定的真值表)
第二种就是直觉主义逻辑学的否定——无排中律的逻辑学:(有一个“灰色地带”)A和非A之间什么东西都可以填。也就是说对于A的否定通向了两个结果——非A与“灰色地带”
第三种就是次一致性逻辑学(Paraconsistent,para附属于.../超于.../类...的)的否定——无矛盾律的逻辑学:A和非A可以同时成立。也就是说对于A的否定可以导向「非A」与「A且非A」的两种结果
其实还有一种是非逻辑学的否定(巴迪欧认为它不存在它已经彻底背叛了逻辑学体系,背叛了真理)——对同一律本身的否定:A可以导向非A。它实质上就是辩证法。因此黑格尔主义辩证法并不是说「A且非A可以并列」而是「A=A可以导向非A」。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一个东西和它并列在一起整合成一个大全(庸俗辩证法)而是一个事物必须通过否定它自己才能实现它自己。意味着否定了A可以导向四种结果——A、A且非A、一种不可能性、非A自己
对于这四种否定巴迪欧于齐泽克之间的立场不同。
巴迪欧认为,经典逻辑学的否定它没有灰色地带意味着它不妥协(它是无产阶级反抗的力量)A与非A不并列就意味着,「事件」与庸俗平凡的世界它并不并列(意味着我们就是要彻底掀翻整个世俗秩序)它是一种无产阶级的解放性立场。而直觉主义的否定它是妥协的(不敢在生死之间作抉择,幻想第三条道路)它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丶自由主义的否定性。而次一致性的否定它也是一种极油翼的资产阶级的否定性——A和非A可以并列(你得是个彻底的坏人才能是好人,你得是个彻底的好人才是坏人)在基督教语境下它就是——当你认为自己无罪的时候你是在渎神,当你坦荡地面对自己有罪的时候你就是无罪的。这种意识形态它们好像能够感受到一个神圣的事件(Evental)在降临,但目的却是为了维持一个腐朽丶堕落的社会。而非逻辑学的否定它则根本没办法建构起一种否定性。
而在齐泽克看来,经典逻辑学的否定它是一种S主义/宗教化的否定性,它并不是无产阶级自我解放式的(没有灰色地带,也就是说神圣的事件降临的时候它造成的轰动是不停的)它是一种集左翼的暴力(会导致歇斯底里的自我戕害)直觉主义的否定它是一种前资本主义的传统,认为在资本主义降临之前丶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之间还有第三条道路——回归传统(回归田园风光,拥抱前资本主义乌托邦)其实就是在掩盖C主义的基本矛盾而不敢面对它。而次一致性的否定没有了幻想,承认这个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秩序和反抗资本主义秩序两种矛盾,但两者又是可以并列的 ,这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现代资本主义核心所在的有机体它既是C主义又是反资本主义的实体,另一方面秩序和稳定已经等同于T治集团自信自己可以控制或者破坏秩序和稳定,并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无论秩序怎么变,这个游戏还得按我的想法玩下去。现代C主义就是这种A与非A并列的结合,它不提供任何超出自己的选项(赤裸裸地告诉你——你可以选G产主义,但它注定失败)而真正的希望在非逻辑学的(辩证法的)否定。因为无产阶级是以消灭自己为目的的阶级(消灭私有制)——A的目的就是变成非A。在资本主义之下无产阶级是一无所有、痛苦、无依无靠的,在矩阵当中没有我们的位置这意味着——无产阶级就是这个矩阵本身(是无产阶级的生产劳动、人身权利...无产阶级所被剥夺的东西建构了这个矩阵,在向整个社会输入有序性)。一个无意识的无产阶级他的唯一想法是通过劳动通过打工,他否定自己的阶级地位(“我不是一无所有的”)想成为资产者(开个小店)恰恰是这种愿望使得他无止境地出卖自己的自由——通过否定A而成为了A(通过消灭它自己才能成为它自己)但正如此,终有一天会有一个新的符号学机制来替代资本(无产阶级不必再做其中的棋盘)
这种非逻辑的否定性它包含了四种的可能,而且四种可能是最后都会同时成立,这才意味着一种解放性。因为一种否定性它能够带来他自身丶它自身的否定丶还有它自身与自身否定的那种并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它还能带来一种超越整个符号系统的不可能性
齐泽克告诉我们,我们要做的那种否定性的事业就是Lost Causes(注定失败的努力)——你要否定这个符号学网络本身,你做出来任何努力肯定是注定失败的(因为你否定的就是评判成功失败的标准本身 )也就是黑格尔那句谚语:洗澡水和婴儿。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脏水泼掉把婴儿留下(把那种无序混乱扔掉,留下纯粹生产力的提高) 而真正黑格尔主义的做法是扔掉婴儿——把生产力抛掉,留下洗澡水——进行一次彻底的权力斗争,进行一次彻底的理论上的反思(因为那个脏水就是婴儿自己产生出来的) 所以真正黑格主义的抉择就是每次选看起来“最差”的那个。生产力本身同时也可以是一种破坏力,这种生产力越高就越会造成越强烈的两极分裂丶对话基础的丧失...越会使得后面的冲撞更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