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分钟哲学】学哲学,从恋词癖始,到恋词癖终

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哲学的三个层次
●前哲学
1-用日常话语、词汇表学习:走向意识形态
2-用哲学词汇、日常话语表达学习:成为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本身就是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的对峙,形而上的理念、秩序,由这些秩序来统治形而下的日常世界。相当于用哲学词汇构建了一个完美的秩序,并用它解释日常世界,故而产出的思想都是日常话语
●渐入哲学
3用-哲学词汇、哲学话语(日常语词表的缝隙、冲突中产生)表达学习
●恋词癖
恋词癖即爱词汇,此时的词汇是哲学的化身。刚学习的时候不一定完全理解这些词汇,但亦不宜止于单纯的爱词。
若能为每一个词铺设一个另类的世界,即到达了形而上学的思考程度。若再为每一个词铺设一个另类的生存和历史,可以达到观念论的程度。最终,所谓学哲学以恋词癖,即是“从一个词,到一个主义”的过程,爱上星丛,爱上结构,爱上辩证机制,爱上一种生存、历史。于是获得哲学。
__________________
二、走向4字头
将你爱的走向主义的词(Word,一种原初意志,铺设秩序符号世界),通过实践,把它变成一种理想、口号、标杆,至于本人的命运。归结至此,也就脱离了哲学的范畴,是所谓以“恋词癖为终”,创造自我的人生“黑话”。
恋词癖也不是走向自恋。平等是重要的——只要拥有对知识的诚挚的热爱,不论于用途、于不同身份的人,那么坚持恋词癖即是要采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