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未来前景

据克里姆林宫新闻局消息称,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签署了一份关于《第三阶段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法律批准文件,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消息说:“该联邦法例于其正式发布之日起生效。”法律规定《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延期五年,有效期至2026年2月5日。

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第三阶段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又称《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于2011年2月5日生效。它规定,双方将减少其核武库,在七年后及将来,洲际弹道导弹、潜艇和重型轰炸机携带的弹道导弹的总数量不超过700枚,以及不超过1550枚的核弹头数量和不超过800件的部署或未部署的发射装置。
该条约目前是俄美之间唯一有效的军控条约,将于2021年2月5日期满。特朗普政府认为,当前形式的条约不符合美国利益。白宫坚持吸引中国参与签订一项新条约,或者有附加条件延长当前条约。 莫斯科建议无条件延长该协议有效期,并冻结目前的核武器。但是特朗普不接受该倡议。
26日,普京和拜登举行了电话会谈,随后他们指示本国工作人员紧急展开工作,以便来得及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期限。当天,普京就向国家杜马提交了批准该协议的相关法案。俄罗斯上下两院于1月27日通过了关于该协议延期的法案。
其实,早在2020年10月20日,俄罗斯外交部就已经发表声明称:“俄罗斯提议将《新削减战略条约》延长一年,同时愿意同美国一起承担政治义务,即在此期间冻结双方持有的核弹头数量。”对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奥塔古斯20日称:“我们感谢俄罗斯希望在核军控方面取得进展的意愿。美国愿意立即会面,以敲定协议的最终形式。
在2010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了该条约。条约自2011年2月5日正式生效,有效期为10年,至2021年2月5日将正式到期。在美国特朗普政府于2019年8月退出《中导条约》等军控条约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也就成为了美俄两国唯一有效的武器军控条约。
从2019年开始,俄罗斯就不断催促美国就续约问题展开谈判。俄总统普京甚至在当年12月表示,愿意无条件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然而,美国却提出,要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发展成多国多边条约。这样的要求超出了俄罗斯的权责范围,当然得不到满足。随后,美国就以一贯秉承的“极限施压”做派,拖延续约谈判。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为续约谈判进行着最后的努力。在2020年10月16日,普京在俄国内视频会议中首次提出,无条件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至少一年,为开展谈判提供了可能。最初,白宫拒绝了俄罗斯的提议。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称,普京的提议行不通,因为没有将“不限制核弹头数量”设为前提条件。但从俄罗斯的表态来看,俄罗斯随后做出了一定让步,提出双方冻结核弹头数目。而美国的表态则意味着美国的态度已经转变为承认《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重要性,开始进行谈判准备,开始趋于一致。
据美国白宫日前表示,美方寻求将即将到期的美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5年。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22日对美方这一表态表示欢迎,俄方愿意尽快与美国就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进行谈判。
22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对美国新政府有意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延长5年表示欢迎。扎哈罗娃指出,俄罗斯愿意通过俄美外交渠道,尽快与美方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
同一天,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克里姆林宫对美国寻求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政治意愿表示欢迎,但认为一切取决于美方对这项提议的细节,他不清楚美方是否已经通过俄驻美使馆提出了正式书面文件。
此前,俄外交部曾就《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问题发表声明说,俄方认为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5年是最优选项,俄美两国将有足够时间共同寻找解决国际安全和战略稳定领域新问题的答案。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21日在记者会上说,美国总统拜登一直认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符合美国家安全利益。在目前美俄处于对抗关系时,延长该条约的意义更为凸显。
美俄两国2010年签署《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该条约旨在限制两国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和运载工具数量。美俄《中导条约》2019年失效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成为两国间唯一的军控条约,该条约将于2021年2月5日到期,但条约有效期可在两国协商后至多延长5年。2020年,美俄就该条约的延长问题展开数轮谈判,双方于当年10月提议将该条约延长一年,但最终未能敲定细节。
美俄之所以能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续约问题上趋向一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美俄的核力量对比。
据俄罗斯2019年3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换文公布数据,截至2020年1月,俄罗斯拥有532件战略投送工具,可以携带约2100枚核弹头。而这其中,处于部署状态的包括513件投送工具,1426枚是符合条约规定的核弹头。
俄战略火箭军部署了318枚现役导弹,这些导弹携带了1181个核弹头。具体型号包括:46枚R-36M2导弹(北约称SS-18“撒旦”)、45枚公路机动式RT-2PM“白杨”(北约称SS-25)导弹、60枚发射井式和18枚公路机动式RT-2PM2“白杨-M”(北约称SS-27)导弹,以及149枚RS-24“亚尔斯”(北约称SS-29)导弹。
目前,俄海军战略核潜艇部队有10艘现役战略导弹核潜艇,共部署144枚导弹,656个弹头。其中包括5艘667BDRM型(北约称“德尔塔”-Ⅳ级)核潜艇,艇上携带80枚R-29RM“轻舟”(北约称SS-M-23)导弹,1艘955型(北约称“北风之神”级)携带16枚“布拉瓦”(北约称SS-N-30)潜射导弹。上述6潜艇隶属于俄军北方舰队。此外,俄军还在太平洋舰队部署了1艘667BDR型(北约称“德尔塔”Ⅲ级改进型)核潜艇,携带16枚R-29R9(北约称SS-N-18)导弹,以及2艘955型核潜艇,携带32枚“布拉瓦”导弹。
此外,俄空天军远程航空兵装备有66架战略轰炸机,部署了200枚远程巡航导弹和核炸弹。其中远程战略轰炸机包括11架图-160轰炸机,55架图-95MS“熊”式战略轰炸机。这些轰炸机能发射包括Kh-55和Kh-11巡航导弹在内的战略核导弹。

另一方面,按照美国权威《原子科学家公报》公布的《美国核力量2020》报告,美国总库存约5800枚核弹头,其中有2000枚待拆除退役核弹头,服役状态的核弹头为3800枚。这3800枚现役核弹头中,处于部署状态的核弹头为1750枚,储备核弹头为2050枚。
处于部署状态的1750枚核弹头中,有400枚核弹头部署在陆基洲际战略弹道导弹上。这些导弹均为陆基导弹发射井发射的“民兵”Ⅲ导弹,每枚导弹只携带一枚核弹头,因此美国部署的“民兵”Ⅲ导弹也为400枚。这400枚导弹部署于3个导弹基地,另有50枚导弹处于储备状态。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换文数据显示,美国的海基核力量部署核弹头数量为918枚。这些核弹头全部部署在14艘俄亥俄级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上。每艘俄亥俄级核潜艇最多可达在24枚“三叉戟Ⅱ”D5型潜射战略弹道导弹,每枚“三叉戟Ⅱ”D5导弹一般装载4至5枚核弹头。一般状态下,一艘值勤状态的俄亥俄级核潜艇上配备90枚核弹头。
在空基战略核武器方面,《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换文数据显示,美空军目前共有12架B-2A和37架B-52H战略轰炸机承担核武器值班任务。每架B-2A轰炸机最多可装载16枚核航弹,每架B-52H最多可装载20枚AGM-86B核弹头空射巡航导弹。美国战略轰炸机部队悠悠的核武器总数为850枚,其中有300枚处于部署值班状态,550枚处于储存状态。
在未来发展的方向上,美俄两国的核武器更新计划各不相同。首先,俄罗斯的核武器更新换代计划包括:新的“亚尔斯”洲际导弹、新一代RS-28“萨尔马特”(北约称SS-X-30)液体燃料洲际导弹、新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海神”核动力潜航器、“雨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而美国的核武器更新换代计划包括:新一代战略弹道导弹、新一代战略核潜艇哥伦比亚级、新一代战略轰炸机B-21、新一代空射和海基巡航导弹。

综上可见,两国新一代核武器投送手段已初见端倪,但真正的问题是两国何时能部署上述所有战略核武器系统。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美俄两国现有的战略核力量各有所长,各自也毫不示弱地制定了核武器更新计划。同时,相对其它各国,美国的相对国力已不像冷战及冷战后初期那样占据绝对的优势。同样,即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续约或者没有直接续约,未来,也可能会签订一个新的战略军控条约。而签约国家,会在新的战略军控跳跃框架下,发展自身军力。这样哪怕未来某一国退约,其余签约国仍可应对局势。
另外,据俄罗斯总统网站29日晚间发布的消息,俄总统普京已签署延长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法案。法案规定,条约延长至2026年2月5日。

本月27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和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27日分别以快速程序批准延长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同时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和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分别以快速程序批准延长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5年,并提交普京签字。就在去年,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领导的政府与俄方就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举行数轮谈判,未能达成一致。按照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说法,特朗普政府要求把更多武器纳入这一条约,而拜登不坚持把其他武器纳入条约,主张延长条约5年。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27日告诉媒体记者,就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美方同意俄方要求,即“延长5年,不预设条件,不附加内容”。卫星通讯社援引有关专家观点评述,尽管俄美决定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美国拜登政府不大可能改善现如今两国关系。
而就在本月27日,俄国家杜马网站发布公告说,俄罗斯与美国26日签署了关于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延长5年的协议,该条约的执行将有助于核裁军进程。
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表示,世界正处于开展军备竞赛的边缘,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对整个世界意义重大。俄国家法律管理部也发布声明称,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期限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可以保持俄美战略关系的透明性和可预测性,维护世界战略稳定,并对国际形势产生积极影响,并有助于推进核裁军。
另据俄联邦委员会网站27日发布的公告,俄联邦委员会也批准了有关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的协议。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俄美同意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延长5年,为两国未来继续就全球战略安全问题展开对话提供了可能。这也是自美俄《中导条约》2019年8月失效后,该条约成为两国间唯一的一项军控条约。本月26日,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双方同意将于近期完成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所需的所有必要程序。
本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有关将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延长5年的文件。据俄总统网站29日发布的公告,普京当天签署一项法案,批准俄罗斯和美国达成的有关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的协议。至此,俄方已完成延长这一条约应履行的相关程序。普京在27日表示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期5年是迈向正确方向的一步。
一名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的中国军控问题专家认为,美俄延长条约有利于两国,对全球的战略稳定形势具有重大作用。他称,“在此条约的良好促进之下,如果能够恢复美俄两国之间的这种军控条约体系,这符合两国乃至全球的战略稳定形势。”国观智库资深研究员盛世良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俄美就《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达成一致,有利于世界战略稳定,为今后解决对外政策难题营造良好气氛。
盛世良还表示,跟特朗普相比,拜登的政策趋于理性,愿意达成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
拜登政府面临特朗普留下的内外政策烂摊子,应该由易入难,延长美俄核条约是最容易做的。
他认为,拜登政府"此举虽不会根本改变两国互为对手的现状,但毕竟有助于改善自己和美国形象,有利于世界战略稳定,为今后解决对外政策难题营造良好气氛"。专家指出,延长该条约为美国回到军控平台开了个好头,但新条约的谈判将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而俄国家法律管理部也发布声明称,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期限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可以保持俄美战略关系的透明性和可预测性,维护世界战略稳定,并对国际形势产生积极影响,并有助于推进核裁军。
1月21日,也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的第二天,白宫宣布美方寻求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5年。
美俄两国元首2010年4月签署《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条约于次年2月生效。该条约旨在限制两国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和运载工具数量,其中两国部署的战略核弹头限制在1550枚,运载工具(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不超过700件。条约不涉及战术核武器,“部署的”是指处于随时发射状态的核弹头和运载工具,而处于后备状态的战略核弹头数量不受条约限制。
在美俄《中导条约》2019年失效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这两个核超级大国间仅存的军控条约。条约将于今年2月5日到期,但条约有效期可在两国协商后至多延长5年,俄方此前多次表示愿意不设前提条件延长条约,特朗普政府则对此态度冷淡。
美俄两国代表去年下半年就条约的延长问题展开数轮谈判,两国于去年10月提议将该条约延长一年,但双方并未敲定相关细节,条约的延期问题在特朗普败选后便再无进展。
拜登政府就任后一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将条约延长5年涉及诸多因素和考量。首先,美方认可俄罗斯遵守这一条约,延长该条约能继续以可验证的方式对俄战略核力量加以限制。
俄罗斯近年来研发了多种类型的战略武器,但包括负责军控事务的前助理国务卿弗兰克·罗斯在内的分析人士表示,俄罗斯新入列的“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和“先锋”高超音速导弹仍属于条约限制的武器系统,而俄正在研发的核动力无人潜航器以及核动力巡航导弹在数年内或难以入列,因此将条约延长5年可为双方就这些新武器系统进行讨论提供时间。
美前驻俄大使亚历山大·弗什博还指出,美俄在核武器现代化上存在不对称周期,若条约失效,俄罗斯或将在未来数年内在战略上占据相对优势,而延长条约则能确保美国有效的核威慑。
与之相关的是,该条约与美国核武器现代化项目之间存在一种脆弱的“共生关系”。一些分析人士还指出,该条约十年前之所以能获得共和党人支持并在参议院通过,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党人支持推进美国核武现代化项目,若条约短期内失效,民主党进步派议员或将对推进这一昂贵项目失去动力,而将条约延长五年将为推进该项目提供稳定环境。
相类似的是,美国的盟友也希望美国在对俄核威慑的同时能展开对话。在特朗普政府频繁破坏国际军控体系后,拜登政府希望通过延长该条约,并在此基础上与俄方就其他新兴议题展开对话来向盟友和国际社会展现其对军控问题的承诺,维护同盟体系并重塑美国的信誉。
除此之外,军控问题在美国已逐渐形成党派性立场。共和党人普遍认为军备控制自缚美国手脚,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美国会赢得军备竞赛;而民主党人则认为美国在核武器以及其他军事领域拥有领先地位,推动军备控制能以较低成本维持其优势,延长该条约是民主党人的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拜登本人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军控问题。冷战期间,拜登作为参议员曾赴苏联就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SALT II)《中导条约》进行谈判。拜登作为时任副总统在2011年积极推动参议院通过《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因此延长该条约是对这一外交遗产成果的继承。
拜登就该条约延长5年的提议得到了军控界人士的欢迎,但共和党人和一些分析人士则提出质疑。共和党参议员、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詹姆斯·里施反对称,拜登政府本应寻求更短的延长期,而延长5年的提议将打消俄罗斯对后续谈判的动力。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教授马修·克勒尼希也持同样的观点,拜登提名的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去年也刊文提出,该条约应延长1至2年,美俄双方利用这段时间就其他问题进行谈判。
五角大楼21日表示将该条约延长至2026年会为两国探索新的军控协议提供时间和空间,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谈何容易。美国盯着俄罗斯大量部署的战术核武器以及其他研发中的武器系统,而俄罗斯也已表示未来的军控讨论要同时考虑进攻和防御系统,包括导弹防御系统。
2020年11月17日,美军首次进行海基拦截洲际导弹测试,一艘具备反导能力的“宙斯盾”型驱逐舰发射一枚“标准-3 IIA”反导拦截弹将一枚洲际导弹靶弹摧毁,五角大楼称此次拦截测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一些分析人士则担心此举将使美俄未来的军控谈判更为复杂化。
美俄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期问题上达成一致会是两国紧张关系中的一个亮点,然而,鉴于双方在乌克兰、叙利亚、化学武器、网络安全等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美俄关系整体上在短期内很难出现实质性改观。
拜登在去年总统选举前“点名”俄罗斯破坏美国安全与同盟体系,是美国当前最大的威胁。拜登提名的国务卿布林肯1月19日在国会听证时明确表示,拜登政府会利用包括制裁在内的政策工具确保俄罗斯为其行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