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书评】剑·花·烟雨江南(补充版)

这是一本莫名其妙的书。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就是这个反应,因为这个书名确实很奇葩。
为什么要叫《剑·花·烟雨江南》?
为什么不叫《剑花·烟雨·江南》?
不过纠结这种东西也没什么意思。
古龙有好几本书在名字里加点,比较出名的两本是《流星·蝴蝶·剑》和《天涯·明月·刀》,不过很巧,这两本我都觉得是否加点均可,但这本则不然。
这是一本简短的小说,顺手翻了眼手头的古龙时间线,这本书大约作于1972-1973,也有说法称写作时间早于《多情剑客无情剑》,不过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太靠谱,写这本书的古龙,水平明显要比写多情剑客时的古龙强一筹,要不然这种玩票之作不该是这个质量。
这本书实锤有于东楼代笔(怎么又是你),不过于东楼也一共就给古龙代笔过两本书(另一本是《风铃中的刀声》,此外于东楼写有一本《枪手·手枪》,但署名古龙并由古龙写序,故今天往往将其作为古龙伪书)。
《枪手·手枪》我写过书评,附上传送门:

而恰好《风铃中的刀声》我最近也写过书评,附上传送门:

说起来,于东楼的实力要高丁情、司马紫烟等常见古龙代笔者不少(对这个观点有意见的,请阅读丁情一系列伪作以及《圆月弯刀》),他代笔的部分如果不是古龙真粉,其实还是很难发现的。《剑·花·烟雨江南》一共7章,我看到第七章血雨门的时候觉得有点不太对,如果有代笔当从此处开始,翻了下手头的资料,发现一般认为此书代笔确实是从这开始,那就差不多了。
先说我为什么来看这本书吧。其实早都想看了,不过一直没看完,看完开头就搁着了。这本书开头就是主角一家被灭门,没什么了,算上之前主角和女友分手,以我看了这么多本古龙的经验来说,后续的故事肯定就是男主复仇和女主报复男主两条线了,于是我就懒得看了,古龙就是这样的。
才怪呢!
这很明显是一本随便写写的书,说的好听点叫玩票,难听点叫糊弄,这是丝毫不用怀疑的。毕竟男主叫啥、女主姓啥,我们都是不知道的。
丁残艳和男主一家有什么仇?丁残艳和男主有什么事?龙四的几个兄弟风大云二金三都发生了什么?人面桃花蜂当年干了什么?突然出现的小侯爷和冷血观音是什么背景?血雨门有什么阴谋?金川除了爱慕纤纤还有什么企图?
对不起,上面这些东西,全都不知道,古龙就没写,其实也不需要知道。看古龙还这么在意具体情节的人,建议右拐金庸梁羽生。当然了,这并不妨碍我继续吐槽这是一本莫名其妙的书。
这本书的故事也很简单,开场小雷和纤纤分手,将她托付给金川,随后雷家被灭门,小雷被丁残艳救走。小雷在之后遇见了龙四,纤纤则遇到了小侯爷,最终小雷和纤纤重逢,故事结束。该展开的基本都没有展开,这很古龙。
人物形象也基本没有可称道之处,小雷就是标准的浪子模板,也是用刀的,你把他当做另一个位面的傅红雪、丁鹏、丁宁好像也没什么问题。说起丁宁(在原书里外号丁丁),这书里有个小女孩也叫丁丁哈哈哈哈哈。
纤纤.....我本来想吐槽这又是个ABB式名字的角色,但是一想她倒也并不符合古龙ABB式名字一般都是大小姐的惯例(丁00、田44、朱77,其他请自行代入),也不知道背景,反正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其他角色就不说了,都很容易在古龙书里找到类似的更好的形象。
感觉说到这里,我已经快把这本书说的什么都不是了,剧情不完整,故事太简单,人物不出彩,结尾有代笔,挖坑也不填,直接归类为古龙的劣作就行了.......吗?
就像本问题下另一个回答说的那样,这是一本很古龙的书,古龙(成熟期以后)确实是那种随便写写都很好看的作家,当然前提是你真的喜欢古龙。
那个回答说古龙味其实就在淡淡的对白里,我也很赞同。举几个例子。
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很多人吹这本书,会提它的开头。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但实际上,我感觉这个开头写的非常尬,尬到没眼看的那种,我对多情评价不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劝退级的开头。我这么说吧,像这种开头,很多人都能写出来,拿它作为古龙的吹点,我是很不懂的。
要是删了那句天地间的寂寞,那我觉得还算有的一说。不知道这届读者是不是只看过小李飞刀,《多情》这么个开头有啥好吹的?古龙早中期作品普遍都喜欢用寒风里的雪景当开头,甚至这个冷风如刀就是《浣花洗剑录》用过的。
茅屋鸡声方鸣。
在严冬清晨凛冽的寒风里,一个长身玉立,英姿飒爽的少年俊彦,悄然推开这荒村里惟一的小客栈那扇白杨木板的店门,牵出他那视若性命般火红似的名驹,仰天长长吸了口气,寒风很快就袭入他火热的胸膛里。
《飘香剑雨》
朔风怒吼,冰雪严寒,天地间一片灰黯。
大雪纷飞中,一匹快马,急驰而入保定城,狂奔的马蹄,在静寂的街道上踏碎一串冰雪,冰雪溅飞,一声长嘶,快马骤停,道旁是一栋庭院深沉的屋宇,黑漆的大门上,滴水的飞檐下,斜插着一面黑缎为底,当中绣着一只红狮的镖旗,猎猎迎风招展。
《情人箭》
冷风如刀,云层厚重,渤海之滨,更是风涛险恶。远远望去,但见水天相连,黑压压一片,浪涛卷上岩石,有如泼墨一般。忽然间,一根船桅被浪头打上了岩石,“啪”的立刻折为数段。浪头落下时,海水中骇然竟似有对锐利之眼神闪了一闪。等到第二个浪头卷起落下,这眼神已离岸近了两尺,已可隐约看到他的面容。如此风浪,如此寒夜,若说海浪中竟会走出个人来,当真是令人难以相信之事。但十数个浪头打过,却果真有条人影一步步走上了岩石边的沙滩。
《浣花洗剑录》
怒雪威寒,天地肃杀,千里内一片银白,几无杂色。开封城外,漫天雪花中,两骑前后奔来,当先一匹马上之人,身穿敝裘,双手俱都缩在衣袖中,将马缰系在辔头上,马虽极是神骏,人却十分落魄,头戴一顶破旧的黑皮风帽,紧压着眼帘,瞧也瞧不清他的面目。后面一匹马上,却驮着个死人,尸体早已僵木,只因天寒地冻,是以面容仍然如生,华丽的衣饰,却也仍然色彩鲜艳,完整如新,全身上下,没有一点伤痕,面上犹自凝结着最后一丝微笑,看来平和安适已极,竟似死得舒服得很。
《武林外史》
话说回这个“冷风如刀”,古龙是有一本书也大量用了这个意象,而且写的极佳,是《九月鹰飞》。
但是我对多情的评价又不是很低,还举第一章的例子。
李寻欢目光中似乎有了笑意,他推开车门,道:“上车来,我载你一段路。”
这一段对话有点长,我只引这一句,因为这一句就是很有古龙味,上下文可以自己找来看看。比起多情,同属小李飞刀系列的那部《天涯·明月·刀》,开头就精彩的多,也值得吹的多。
接下来回到《剑·花·烟雨江南》。
小雷还在一大碗、一大碗的喝着酒,对别的事仿佛完全漠不关心。
龙四忽又笑了笑,道:"雷公子真是江海之量,无人能及,只可惜在下已无法奉陪了。"
他虽然还在笑着,但称呼却已改变,辞色也冷淡了下来。
小雷也不答话,举起酒坛,一口气喝了下去,"砰"的,将酒坛摔得粉碎,拍了拍手站起来,道:"好,走吧。"
龙四道:"雷公子请便。"
小雷道:"请便是什么意思?"
龙四勉强笑道:"雷公子与在下本不是走一条路的,此刻既已尽欢,正好分手。"
小雷盯着他,良久良久忽然仰天而笑,道:"好,好朋友,龙刚龙四爷果然是个好朋友。"
龙四却沉下了脸,道:"我们不是朋友。"
小雷道:"是。"
龙四道:"不是。"
小雷道:"我们是朋友也好,不是也好,反正我跟你走的是一条路。"
龙四道:"不是。"
小雷道:"是。"
龙四盯着他,良久良久,忽然仰面长叹,道:"你为何一定要跟着我走?"
小雷道:"因为我这人本就是天生的骡子脾气。"
他拍了拍欧阳急道:"你说是不是?"
欧阳急道:"不是。"
小雷道:"是。"
龙四道:"做骡子并没有什么好处。"
小雷道:"至少有一点好处。"
龙四道:"哦?"
小雷道:"骡子至少不会出卖朋友,朋友有了危难时,他也不会走,你就算用鞭子去抽他,他说不走,就是不走。"
龙四看着他,眼睛里似已充满了热泪,忽然紧紧握住了他的手。他们没有再说什么。
这种伟大的友情,又有谁能说得出。
这段文字就很有古龙味了。虽然我觉得它在很多读者看来可能会觉得是骗字数,水段落的。
而类似这样的桥段,在这本书中并不少,所谓古龙擅长写男人之间的情谊,就是这样了——这也就是我不喜欢《多情剑客无情剑》的原因,它的古龙味还尚不浓郁。正因为不浓郁,所以它是越写越好渐入佳境的作品,越往后看越精彩。
好了,总结一下,这并不是一本古龙多么认真写的书,而且还很莫名其妙,但是它的古龙味很足,可以一看。
捎带一说,成龙主演的电影《剑·花·烟雨江南》是由古龙亲自编剧的,由于该书结尾代笔,所以这个电影的剧情才是本书故事的真正版本,因此这个书的书评实际上还没有结束,等到写影评的时候咱再把它说完。

顺便宣传一下我的古龙/武侠相关内容交流Q群:1045151601。
以及我的武侠相关公众号【温酒洗剑】。